大明風華:朱家兒子鬧得凶 朱棣很頭疼 如果她還在就不會這樣了

《大明風華》這部劇上線以來,大家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朱家的三個兒子了,因為他們這部劇都快成喜劇了,笑點層出不窮,吃瓜群主看得津津樂道。

大明風華:朱家兒子鬧得兇 朱棣很頭疼 如果她還在就不會這樣了

三個兒子中,首先說老大太子朱高熾,他真大智若愚活的最明白,看得更透徹,甚至他的老婆張氏都是這樣,胡善祥那點小聰明一眼就被看透了,再加上他們那個優秀兒子朱瞻基,用網友的話來說,這家子都是人精,皇位是人家的是有道理的;

老二漢王朱高煦,有勇有謀,靖難時屢立戰功。不過日子平穩了,為了個皇位他的步子邁的就太大了,不知被扯了多少回,後來扯得都沒腦子了,結局悽慘;

老三趙王朱高燧,是個聰明人,反正皇位能傳給他的概率那是微乎其微,所以他也是個明白人,最有不得罪,順勢而為。

對於一家的大家長朱棣來說,對付這三個兒子有的是辦法,但經常這樣也十分頭疼哇,不太熟悉歷史的網友也覺得,爹在,媽去哪了,怎麼沒出現啊?有媽在應該就管住漢王和趙王了?是的,如果那個媽還在身邊,也許就不會這麼鬧騰了,更不會有後面的結局。

大明風華:朱家兒子鬧得兇 朱棣很頭疼 如果她還在就不會這樣了

我這裡說的那個人,就是朱棣的結髮妻子,三子他媽:徐皇后。

徐皇后,明朝開國工程徐達之女,1376年,被冊封為燕王妃。徐皇后這個人天資聰穎,有文化有教養,待人謙和,處事張弛有度,深得朱元璋和馬皇后喜愛。先後為朱棣生下了七個孩子:其中,三個兒子,就是大明風華電視劇中的那三位大爺;另外還有四個女兒,因為明朝公主沒法參政,十多歲就下嫁了,非關鍵人物,所以包括大明風華在內,一般電視劇中都不會有他們。

大明風華:朱家兒子鬧得兇 朱棣很頭疼 如果她還在就不會這樣了

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棣率軍出征不在北京,朱高熾以世子的身份留守北平,但實際重大事情的決策,都還是徐皇后說了算的。李景隆乘朱棣在外征戰圍攻北京的時候,徐皇后組織全城老百姓全民皆兵,保護了北京的安危。所以說,徐皇后可謂是女主豪傑,靖難之役一等一的功臣,沒有她就沒有朱棣的今天!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她才是這個朱家的大家長。

靖難之後的第五年,即公元1407年,年僅四十六歲的徐皇后不幸病逝,這個家大家長沒了。相濡以沫共患難三十餘年的老婆就這麼走了,朱棣那個難受啊,於是他心中的苦變作了日後的抉擇,後宮女人再多,但誰也代替不了徐皇后,所以從此以後再沒有立過皇后。再後來,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並同時選擇了在北京建立自己的皇陵,即今天的明十三陵的首陵長陵,1413年,徐皇后的梓宮從南京遷至北京葬於長陵。實實在在的說,她是明十三陵第一人!

大明風華:朱家兒子鬧得兇 朱棣很頭疼 如果她還在就不會這樣了

現代人常說,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話說的沒錯,沒有馬皇后,就沒有朱元璋的一統天下,沒有徐皇后,就沒有朱棣的永樂盛世。

但就是因為徐皇后病逝之後,這個家變得有形無神,外部風風光光,但內部一片混亂。就像電視劇中所演繹的,奪嫡篡位,成為了家中公開的秘密,而且還是一奶同胞的互相傷害,對於這一切來說,再厲害的朱棣也是壓不住的。如果徐皇后能多活幾年,結局也許就不會如此的殘酷,特別是漢王朱高煦,最後也不至於全家慘死。

從《大明風華》這部電視劇的介紹來看,應該一部母儀天下的作品,因為孫若微的原型孫皇后確實經歷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六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五代帝王的執政時期,在關鍵事件和問題上體現出了自己的價值。所以說,明朝前期每一個皇后都是非常厲害的,孫若微不過是這些人的一個縮影,沒有她們大明王朝可能就沒法從起步到正常運轉,我們平時都在關注著明朝男人之間的權謀與鬥爭,現在看看這些女的,她們的釋放出的強大能量更令我們驚詫,重新回望那段逝去的雲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