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寄生虫》获奖谈故事性与艺术性结合促进文化输出

(文 李天宇 )

美国当地时间2月9日晚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落下帷幕。韩国导演奉俊昊凭借电影《寄生虫》(又名《寄生上流》)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成功击败了同获提名的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伦蒂诺等国际知名导演,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韩国导演。该片共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电影(原名“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四项大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

对于不了解韩国电影的人来说其实不以为然,但《寄生虫》这部影片创造了多项历史,比如: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这也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大奖;还有第77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应该也是第一部拿到该奖项的韩国电影;获得了第3届好莱坞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第40届伦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大奖,真的是拿奖拿到手软。更让人意外的就是有着“世界电影风向标”之称的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综观今年的奥斯卡,真的是创造了历史,把最佳影片颁给了《寄生虫》,这是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亚洲电影(说韩国电影范围就有点小),要说奉俊昊拿到最佳导演就已经很意外了(原以为是山姆·门德斯会凭借《1917》获奖,因为他之前在金球奖凭借该片拿过最佳导演奖)。

《寄生虫》这部影片讲述了一家四口全是无业游民的爸爸基泽(宋康昊 饰)成天游手好闲,直到积极向上的儿子基宇(崔宇植 饰)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上流社会的朴社长(李善均 饰)家中应征家教,随后基宇靠自己的机智,将家人全都带进了朴社长家中,两个天差地别的家庭因而被卷入一个意外事件当中。该片真实反映了韩国当下上流社会和底层社会之间的矛盾点,拥有最纯正的地域文化和最纯正的主创团队。当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作为华语电影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也获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提名,可惜没能获奖,但奥斯卡其实本身就是欧美地区奖项(只是很多人把它吹成了世界级大奖,以为跟戛纳和柏林电影节一样),所以没拿到也没关系。但这次《寄生虫》能获得最佳影片,我觉得真正显示出了奥斯卡奖的多元化。因为在之前基本都是英文片把奥斯卡最佳影片收入囊中,《末代皇帝》例外,这部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它虽然讲述的是中国故事,但这是由中国和日本还有其他欧美国家合作拍摄的,并不是像《寄生虫》那样是纯正的韩国本土团队(还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艺术家》,它们的性质跟《末代皇帝》一样)。

对于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评选,我个人认为它会颁发给《1917》或者昆汀·塔伦蒂诺的《好莱坞往事》,《1917》我在前面说了,关于《好莱坞往事》,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将自己的暴力美学的成分减少,又不失自己黑色幽默的风格,他表示这是给好莱坞影迷们的礼物,让观众了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这样一部具有浓郁好莱坞历史特色的作品其实更适合奥斯卡评委们的胃口,但也许现在人们喜欢打破常规,评委们就给观众一个惊喜吧,颁给了《寄生虫》(此处为玩笑)。

回到影片《寄生虫》本身,导演奉俊昊作为编剧,同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整部影片充分展现了奉俊昊的创作才华,拥有“鬼才”之称的他,将一个通俗的反映社会的故事设定了非常意外的反转—-朴社长家里的神秘地下室和前保姆的故事,而且故事情节紧凑,从基宇走进朴社长家中作“家教”到后来帮助家人一起把朴社长的司机和保姆(前保姆)赶走,逐渐走进上流社会过上好的生活,再到后来前保姆进入朴社长一家从来不知道的地下室里看望丈夫,故事一层一层地抛开,在反映了现实生活的同时,又有很强的节奏,更证实了奉俊昊的疯狂的创作才华。奉俊昊的大学专业是社会学,后来到韩国电影学院学习导演课程,才一步步走上创作之路。因为自己的社会学专业出身,奉俊昊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社会的观察。2002年创作执导的长片处女作《绑架门口狗》,充分展现了新千年前后韩国的底层社会现象,披上了黑色戏剧的外衣,确立了自己的电影风格——剖析社会及底层的生活。后来奉俊昊创作了描绘警察办案时内心活动的犯罪片《杀人回忆》,还有人类与怪物搏斗并以小人物为切入点的灾难片《汉江怪物》,以及后来走向国际的纯英语也同样有深度寓意的科幻片《雪国列车》…。奉俊昊的每一部电影虽然类型不同,但都逃不出他一贯的风格,《寄生虫》也不例外,单论这点,奉俊昊就已经成功了。

反观中国电影,作为曾经拥有过多部荣获国际大奖的影片的国家,现在我们却只能以怀念的方式面对如今的中国电影产业。八十年代获得柏林金熊奖的《红高粱》,九十年代获得戛纳金棕榈奖的《霸王别姬》,新千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卧虎藏龙》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片子。要说如今有没有获得过国际大奖的华语电影?答案是有,但实话讲,要么就是叫好不叫座(小成本),要么就是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多半是看不懂剧情),即使现在获了奖的电影,也很难创造历史。为何现在的中国电影成了这个样子,有很多原因。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其实是现在的国产电影好多都没有做到故事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一定只弘扬正能量或主旋律的就是好电影,我认为镜头的运作还有节奏的处理更为重要,《寄生虫》做到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电影走向国际,获得大奖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输出,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输出,就会有更多优秀外来文化过来交流合作。奉俊昊做到了,韩国做到了。充分把握剧本的故事性与艺术性,相信中国成功的那一天也就不远了。

2020年2月10日

作者:李天宇,1999年6月出生于河北,现为河北传媒学院数字艺术与动画学院2018级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