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歷史: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引言:在春秋戰國時期,位於東方的大國——齊國在都是天下最重要的諸侯國之一。齊國到了戰國的齊威王和齊宣王統治時期,國力更是達到了巔峰。縱橫家蘇秦曾經這樣評價過當時齊國的國力情況:齊南有泰山,東有琅琊,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粟積如山。三軍之良,五家之兵,進如雷霆,解如風雨。齊之強,天下莫能當。


戰國大歷史: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而就是一個曾經如此強大的齊國,在戰國的後期,卻成為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存在,在最後的亡國之戰中更是不戰而降。這一切都是如何造成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個戰國後期,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齊國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就是“五國伐齊之戰”,在五國伐齊之戰中,齊國幾近亡國,僅剩下兩座重要的城池:莒縣(今山東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

五國伐齊之戰對於齊國的嚴重打擊


這次戰爭浩劫持續了長達五年的時間,五年的戰爭不僅使得齊國的軍隊和國土損失殆盡,齊國的經濟更時遭到了極其巨大的損失。與齊國有深仇大恨的燕國在攻破齊都臨淄後,大肆掠奪財物,“盡取齊財寶物祭器以輸燕”,燕軍佔領齊地的五年時間裡,四處燒殺搶掠,從而激起了齊國民眾對於燕軍的反抗,這也是日後齊國得以同仇敵愾得以復國以及燕軍全面敗退的重要因素。

齊國在復國後,實力已經是大不如前

首先就是齊國國土面積的大量減少

在參加五國伐齊之戰的各國中,佔領齊國國土最多的是燕國,其次就是趙國。根據《戰國策》中鄒忌稱齊威王時期:齊地此時已經地方千里,有大大小小一百二十座城,而之後又經過齊宣王和齊湣王兩代的開疆拓土,齊國國土必然是更加龐大,遠遠不止這一百二十座城。

戰國大歷史: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而田單所恢復的齊國國土,基本上就是從燕國手中奪回到的那“七十餘城”,這些地盤都是經歷了五年戰火的殘破之地,而趙國侵佔的齊國國土則至始至終都控制在趙國的手中。因此,新建立的齊國國土不過是最強盛時期的一半左右,國土面積大量的縮水。在之後齊國也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擴張,直到亡國。

齊國軍隊的戰鬥力的嚴重下滑

在齊湣王時期,齊軍的戰鬥力是不虛任何一國,在強大的軍隊支持下,齊國完成了“齊南割楚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的霸業。”而在五國伐齊之戰中關鍵的“濟西之戰”後,齊軍主力一舉被聯軍擊敗,齊國最主要的正規軍自此不復存在。日後抵抗燕軍的不過是齊國地方勢力構成的半軍事化組織,堅守能力有餘,而進攻能力不足。

在齊燕聊城之戰中,最可以說明齊軍戰鬥力的問題。齊國田單統領齊國精銳之師,長達將近一年的時間都攻不下區區一座聊城,而且齊國士兵損失過半。此時燕國的主力都集中在與趙國進行戰爭,守聊城的燕軍不過是一隻偏師,齊軍的攻堅能力實在是不堪。

戰國大歷史: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荀子·議兵》談到過齊軍的戰功獎賞制度:“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

由此可見齊軍的戰鬥力來源是於賞賜,而復國後的齊國經濟凋敝,沒有足夠的財力去賞賜軍隊,因此也就沒有能力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隊,聊城之戰打的如此艱難也加可以理解了。在加上齊國在最後的一段時間,根本就沒有參加過任何戰爭,軍隊的戰鬥經驗十分匱乏,導致軍隊戰鬥力日趨削弱。

齊國在復國後,齊襄王僅僅主政了十四年的時間,其餘的四十四年都是齊王建在位時期。在齊襄王時期,齊國還有過數次對外戰爭的記錄,主要是攻打仇敵燕國。但到了齊王建時期,齊國的對外政策更加的保守了,採取了“親秦自保”的消極政策。

齊國“親秦自保”的消極國策和苟且偷安

這個對外政策從表面上來看是很正確的,因為齊國與周圍的國家已經很難再建立起親密友好的關係了,與齊國不接壤的秦國這是成為了齊國唯一可以依靠的“盟友”。這個政策無疑加快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速度,也是最終致使齊國亡國的重要原因。

戰國大歷史: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在戰國後期,韓、趙、魏以及楚國連遭秦國的打擊,遠離秦國的齊國沒有任何要聯合抗秦的意思。在秦趙長平之戰時,趙國請求齊國糧食援助時,遭到了齊王建的否決,這是趙軍四十五萬大軍覆滅於長平的一個重要因素,長平之戰的失敗進一步加大了秦國對於六國的優勢。

但是,齊國在之後不僅沒有認識到六國的共同敵人是秦國的事實,反而是和秦國越走越近,齊王建二十八年(前237年),齊王建更是親自入朝於秦國,之後的戰國形勢始終呈現“齊東邊海上,秦日夜攻三晉、燕、楚,五國各自救於秦”的局面。

由於齊國的始終保持親秦的對外政策,在公元前241年最後一次合縱伐秦失敗後,合縱伐秦大軍把失敗的怒火撒在了親秦的齊國身上,五國聯軍報復性的攻取了齊國的繞安。但是這種行為適得其反,再次把齊國推到了秦國一邊。

齊國在日趨保守的政策下,齊國開始苟且偷安,齊王建母親君王后輔政的齊王建早期,齊國的政局還算清。但是隨著君王后的去世,齊王建的舅舅(也就是君王后的弟弟)後勝主政齊國後,後勝及其賓客大量收受秦國的賄賂。“親秦之風”與“享樂之風”充斥在齊國朝廷之上,齊國對內不重視軍事見色,對外始終秉持著親秦的宗旨,齊國國力軍力越來越衰弱。

戰國大歷史: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齊國的滅亡

公元前230年,秦國要發動兼併天下的戰爭時,秦國為了讓齊國繼續保持中立,秦國動用了更大的財物,去大量賄賂後勝及齊國的大臣。

如果說韓國的滅亡還不足以引起齊國的重視,那麼到了前228年趙國被秦所滅時,齊國還是無動於衷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事實上直到公元前225年,魏國也被秦國滅掉,秦軍直逼齊地歷下(今山東省濟南地區)時,昏聵無能的齊國統治集團居然還是沒有任何防備秦軍的動作,此時如果可以聯合南方的楚國,齊國還有最後一搏的機會,但是歷史並沒有如果。

到了前221年,秦國已經徹底消滅了除了齊國外的任何抵抗勢力時,齊王建和後勝這才最終斷絕了與秦國的往來,發兵防守齊國的西部地區。面對齊軍的防禦,為了減輕秦軍的傷亡,久經戰陣的秦軍在王賁的帶領下從燕國南下直取防備空虛的齊都臨淄。這座當年被蘇秦讚譽為“可輕鬆集結二十一萬大軍”的臨淄城,在秦軍的突襲之下竟然不戰而降,出現了“民莫敢格”的情況。

戰國大歷史:齊國衰亡的前因後果


此時的齊國境內,完全沒有當年抵抗燕軍入侵時的精神,隨著首都臨淄的陷落,齊王建和後勝感到繼續抵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於是選擇了主動投降秦國,齊國至此滅亡。

結語:齊國衰亡的教訓是十分深刻的,一句話總結就是“忘戰必危”,齊國在安逸的環境中不修武備,最終走向滅亡。縱觀六國的滅亡過程,齊國的滅亡是既可惜又可悲。可惜齊國在復國之後沒有繼續奮發圖強,而是很快選擇了苟且偷安;可悲齊國民眾無一人願為抗秦而戰;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齊國由於不戰而降,所以免了大規模的刀兵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