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HR告訴你:在用人單位眼中,到底是學歷還是能力重要

從各種各樣的社會事件中

我們能得出絕大多數招聘中

高學歷一定代表高收入

特別是應屆生

▼▼▼

而實際招聘中企業一般有兩種方式:


1、同崗同酬試用一段時間再轉正定薪;

2、按學歷劃分不同薪酬檔次。


所以學歷高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夠拿比別人更高的薪資,因為學歷不能代表能力。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學歷高的人多數情況下能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另外,如果只是正常的常規招聘(沒有非常急的情況),通常會設定一定的門檻,學歷和工作經驗都是門檻的一環,其中學歷是最常見的。

因此,學歷低的人哪怕能力強,通常也比學歷高的人少了很多選擇的權利。

接下來跟大家說一下,對於HR來說,如何識別能力與學歷兩者的重要性?看過之後,大家應該可以明白個大概,大家也可以以此來審視一下自身,看怎樣增加競爭力。

學歷是有形的,能力是無形的

一般來說我們會把它量化成工作經驗。因此,我們大概會把求職者分成以下四種:

⒈學歷高、經驗豐富類型;⒉學歷高、經驗少類型;

⒊學歷低、經驗豐富類型;⒋學歷低、經驗少這四種類型。

那麼在用人單位怎麼評判這四類人呢?


1、學歷高、經驗豐富類型

這類人對用人單位來說就是人才

一般來說是可以直接跳過初級人事,跟HR經理或者直接跟老闆交談的。

這類人和公司的目的其實是一致的,就是對他本身進行投資,然後在實際過程中通過能力體現出對公司的回報。

這類人最終能否錄用就看投資和回報雙方是否滿意了。

HR在裡面起的作用主要是做談話記錄、資料收集,以便對之後背景調查起個輔助作用,畢竟要是“名不副實”對公司來說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損失。

2、學歷高、經驗少類型

這類人雖然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但是潛力大

一件事情通常不需要重複解釋和重點講述,他們就能執行。

並且工作過程中還能得出自己的理解,但是這種人或多或少會有點自信心過足,他們目的是需要一個平臺和就業機會,來豐富自己的職業履歷。

這類人能否錄用,一個是看其在面試過程中是否存在心氣過高的問題,另一個是考慮公司是否能夠符合他們的職業成長和發展,否則就註定是一批“流水的兵”。

3、學歷低、經驗豐富類型

這類人好壞參半,好的有一個突出且企業都喜歡的能力——會賺錢,因為學歷低,選擇性更少

因此對於工作機會也會比較珍惜,他們會更加努力通過業績去實現個人價值;

當然,也有壞的,一個是學識不夠,大多精力都用在賺錢,因此在格局方面會略顯狹隘,而且裡面也會有一些人各種摸爬滾打,太會鑽營,真本事不多還很難管理。

這類人其實HR很不想接觸的。

因為有可能撿到寶,也有可能惹得一身騷,關鍵是太社會,還不好分辨是好是孬。

這種人能否錄用,主要看崗位性質,一般是銷售類的崗位比較適合,然後個人方面要看是否懂得規劃提升自己,不懂得的要麼是“鐵打的兵”。

有價值但有限,要麼是“流水的兵”,而且是主動被踢走的,而懂得規劃的,執行力又強的,是將才。

4、學歷低、經驗少類型

這類人主要為了混個溫飽,適合從事技術含量低的操作工種,或者從事偏後勤的崗位,勝在可塑性其實是很強的。

關鍵看企業怎麼用好,因為學歷可以提升 ,經驗可以培養,如果夠穩定,思維和能力花一定時間培訓是很好用的。

這種人能否錄用,主要看穩定性,當然願意學習和提升自己的人更受青睞。

而今學歷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了

以前一個村出一個大學生,整個村張燈結綵,要是出了一個研究生,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了。

現在你要是說我有一個研究生朋友,HR可能會笑,她會說我一天就面試了好幾個研究生,然而我聽了也會笑,前些年,我還在博士堆裡混了一段時間,雖然我不是博士生。

總之,這個社會,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態度,能力要花時間去培養。

學歷不夠用

也要花時間去提升

前面又不是沒有路

關鍵看你走不走

別總把沒時間、來不及掛在嘴上

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資深HR告訴你:在用人單位眼中,到底是學歷還是能力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