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布機”之殤,MG–42機槍的裝備劣勢


“撕布機”之殤,MG–42機槍的裝備劣勢

德軍MG–42是優秀機槍是毋庸置疑的!它的設計理念、製造工藝、發射速度...在二戰期間都是最先進的!作戰效能可能僅次於美軍的M2和蘇軍“德仕卡”兩型機槍,但這兩型都是12.7毫米重機槍,當然在子彈威力和射擊距離上高於7.92毫米的MG–42。

MG–42被盟軍戰士稱作“撕布機”,就是因為它的射速太快,它理論射速高達1200發/分鐘,遠高於當時的美軍M1919、英軍的“布侖”、蘇軍的“捷格佳廖夫”(大盤槍)、郭留諾夫...等一眾射速600發/分的機槍,並且它射擊的時候發出的聲響不但像“撕布機”,還有點像電鋸伐木的聲音,所以盟軍又給它起名“希特勒電鋸”。

但是MG–42射速太高(戰鬥射速250發/分鐘)也成了它的缺點!它不能單發射擊,手指扣動扳機一次就會有二十來發子彈打出去了,雖然火力打擊密度空前的提高,可問題是機槍是連排分隊的火力核心,通常情況下是3~5發為一個短點射、5~8發為一個長點射,而MG–42射速太高沒法控制,即便是老兵也沒法控制在3~8髮間的彈藥發射量,射速太高就會大量的消耗彈藥,MG–42輕機槍狀態使用75發彈鼓,似乎最多隻能打6次;重機槍狀態使用100(125發)發彈鏈,射擊也才十次!這樣的子彈消耗量不能為連隊提供很好的火力持續性支援,更是後勤保障部門的噩夢!

“撕布機”之殤,MG–42機槍的裝備劣勢

MG42三腳架重機槍狀態由彈鏈供彈,機槍為三人組,通常情況下正射手攜帶一個50/75發彈鼓、副射手攜帶4個彈鼓和一個彈盒(300發)、供彈手攜帶兩個彈盒和一支98K步槍擔任警戒任務,機槍彈總攜帶數量最多1150發,必要的情況下班裡的其他步槍手可以省點步槍子彈給機槍使用。

“撕布機”之殤,MG–42機槍的裝備劣勢

1150發子彈貌似較多,但禁不住MG42的快速消耗,這對後勤保障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二戰期間的德軍遠不是我們在影視劇當中看到的滾滾機械化長龍,二戰期間德國後勤部門的卡車很少,大概只相當於美軍車輛保有量的六分之一,甚至七分之一...大量需要運輸的戰備物質由110萬匹軍馬來完成。

“撕布機”之殤,MG–42機槍的裝備劣勢

那麼問題就來了,雖說軍馬不需要油料,但是馬車的運輸速度很慢的,一天運輸行軍20公里已經算很遠了,並且這些軍馬要運輸的物質種類太多不只是子彈...所以,德軍營連分隊要求機槍射手減少彈藥消耗量,合格的機槍手要求將射速控制在600發/分鐘之內,否則很快的將彈藥打光了,整個分隊就沒了火力核心,對方用一挺“布侖7.7”就會逐一壓制步槍手,甚至會要了全連人的命!

“撕布機”之殤,MG–42機槍的裝備劣勢

武器裝備的研製不可能會十全十美,MG–42也不例外,但是它設計理念超前,是劃時代的武器!到現在它的7.62×51毫米版的MG3仍然在德國和不少國家服役,證明它雖然子彈消耗量大,可“瑕不掩瑜”!一代經典的威名仍然在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