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有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呢?

孩子在上學的時候,有的時候會被孩子孤立對待,可能是與自己本身的性格有關,所以不適合做朋友。

但是有些孩子比較愛說髒話,會引起一些孩子的不適,比如,在兒子小的時候,他有一天和我說學校裡的浩浩特別喜歡罵人,整天一說話,就在罵人,天天在學校裡都沒有什麼人和浩浩玩,都比較害怕浩浩,也怕浩浩罵自己,老師也經常找浩浩談話,時間久了,浩浩一直不聽勸,老師也就放棄了浩浩。

我告訴孩子,雖然你們班的那個浩浩比較愛說髒話,但是並不能代表他就是一個壞孩子,他可能因為家庭的原因,或者因為缺少父母的管教才這樣的,我知道你不喜歡他,但是他並沒有傷害你們啊!孩子聽到之後也就釋懷了。

其實有很多孩子,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為他們畢竟不像成年人,在社會上打拼很久,情緒控制也比較好,看到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自然而然也就成長了。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兒子是特別容易生氣的小孩,因為他在家裡,孩子想買什麼東西,家長總會第一時間給孩子買,他會認為,在家裡和在學校,自己的待遇應該是一樣的,所以他往往會為朋友不帶他玩遊戲,而生氣,課堂上回答不出的問題,而生氣,也會為了沒有解決別人的矛盾而生氣。其實這種小孩,生氣主要也是因為想和別人一起做朋友,一起交流,渴望被認可的心理。

在孩子有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呢?

為什麼有些孩子喜歡發脾氣?

我看到有一篇文章上說,孩子喜歡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首先需要先去了解愛發脾氣的原因是為了什麼,然後再去解決問題。

小孩子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不要去阻止孩子去宣洩脾氣,如果孩子不懂得去發洩的話,他們往往不會懂得怎麼樣去保護自己,家長不可能隨時隨地的去保護孩子,只有當孩子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成長,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我覺得,這個說法在道理上說的是對的,與其讓孩子,為了朋友和課堂上回答不出來的問題,而壓抑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還不如讓孩子可以有機會適當的去宣洩自己的情緒,這樣也比,讓孩子憋在自己的內心要好,但是我覺得他們並沒有告訴孩子如何控制脾氣,如何去處理這種情緒。

因為孩子他們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裡面渡過的,並不是說一直都在父母的成長下成長的,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才可以讓孩子更快的去成長,不能讓孩子一直在溫室裡成長,這樣孩子永遠不會長大的。

在孩子有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呢?

如果孩子因為一些事情生氣,我們可以適當的去調節孩子的情緒。

第一、 幫助孩子去了解自己生氣時候的情緒

有很多時候孩子,會某件事情而憤怒,嫉妒,委屈,傷心和討厭,這些情緒都是,相伴而來也都是比較接近的,如果孩子不能第一時間分辨出來,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

孩子的情緒很容易在臉上浮現,他們會因為高興而興高采烈,也會因為苦惱而煩悶,所以當孩子有了情緒,我們可以去觀察孩子的情緒,以這種直觀的表面情緒可以讓孩子在第一時間面對情緒從而找到相應的感受對號入座。

而且當孩子瞭解到生氣也和快樂一樣,只是自己大腦情緒當中的一種變化,這樣孩子也會不那麼排斥生氣了。

在孩子有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呢?

第二、冷靜面對,平復心情

有的孩子可能在生氣的時候喜歡默默地離開,因為他感覺可能自己離開了,會讓自己的內心稍微平靜下來能夠更快的去解決自己心裡的憤怒,他們也不希望自己在生氣的時候會給朋友帶來傷害。

有很多孩子在晚上睡不著的時候,就會去數綿羊,會從1數到100,其實這樣的方法我們也可以調整自己的情緒,首先,在我們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邊深呼吸邊數,從1數到100,讓自己的情緒安靜下來,等自己情緒平靜之後再做決定。

在孩子有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呢?

第三、瞭解孩子為什麼去生氣

孩子雖然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而生氣,但是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往往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其實我們這時候往往就代表了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比如有一次孩子去郊遊的時候,老師告訴我,我們家孩子落隊了,讓孩子下次不能這麼做了。

當孩子回到了家,我就開始詢問孩子,你今天去郊遊為什麼不好好的跟著隊伍走,為什麼要落隊。

媽媽,我們今天去郊遊,我看到路上有很多小野花,就想要去摘一朵回來帶給你看,可是老師看到我落隊之後就教訓了我一頓,我都沒有把小野花帶回來給你看,特別可惜,可是老師憑什麼一直說我,我都特別的生氣。

在孩子有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呢?

在沒有聽到兒子說這個的時候,我的心裡真的是一團火,但是孩子說完之後我就感動,便和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這麼做是為了媽媽想要看到小野花,媽媽聽到之後也特別的高興,但是孩子你知道嗎?老師帶你們去郊遊是要全權負責你們的安全的,如果你落隊的時候遇到了壞人怎麼辦,媽媽想要去看小野花的話,我們可以去路邊去看,還有旁邊的花園,但是以後不允許你在做這麼危險的事情了,幸虧老師發現的早,如果老師發現的晚,你知道後果多嚴重嗎?

之後孩子知道老師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才會這麼說自己,孩子也就高興了,並說明天去學校和老師道歉,是自己誤會老師了,還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其實很多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家長先要去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而生氣,之後再去和孩子說明原因,因為孩子在有情緒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會去解決問題和自己的情緒,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應該怎麼樣去解決問題。

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知道多去和父母交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想法,孩子也會把父母當做老師,這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會越來越好的,也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環境。

在孩子有情緒反應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去對待孩子的小脾氣呢?

所以父母在不瞭解孩子的情緒時候,千萬不要去打罵孩子,如果長時間的打罵孩子的話,孩子的心情和脾氣都會不好,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先了解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