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無論你是否讀過《百年孤獨》,都幾乎必然聽過這個史上最負盛名的小說開頭


加西亞·馬爾克斯,這個被視作20世紀文學高峰的拉美作家,這位有著迷人敘述腔調的老頑童,何以在令中國當代名家紛紛神往之外,被世界文學史永久封神?


馬爾克斯: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莫言:我與馬爾克斯“搏鬥”了20年


莫言毫不掩飾對馬爾克斯的迷戀:“1984年我第一次讀到《百年孤獨》時非常驚訝,原來小說也可以這樣寫!”


向來眼高於頂的餘華,在談到馬爾克斯時也難掩傾心:“馬爾克斯是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敬,沒有別的。”


八十年代的中國,曾出現作家群體一致學習、效仿馬爾克斯的風潮。現已東成西就的一線名家,多少都曾受過馬爾克斯式筆法的恩惠。


我搏鬥了20年,終於可以離開他了,但我覺得我現在也終於可以靠近他了,因為我把中國的魔幻素材處理得和他不一樣,這個過程是如此的痛苦也如此的漫長。”多年後,早已名滿天下的莫言回憶馬氏對自己難以迴避的巨大影響,仍是心有慼慼。


馬爾克斯: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馬爾克斯: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不止作家圈,在權威機構榜單“20年來對中國影響最大的100本書”、“近20年來對中國社會有重要影響的20本書”中,馬爾克斯最負盛名的《百年孤獨》,都鮮明在列。


怪誕與現實、愛情與死亡、炎熱的馬孔多、童年凶宅、酒館和妓院……在馬爾克斯不動聲色的講述之下,一個風景誘人的拉美世界迅速佔據了世界文學的重要版圖。這也為他贏得了不同母語國家中最有審美力、感悟力的一批讀者


“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從小說文本進入,探索馬爾克斯的生活觀、愛情觀,是另一件令人著迷的事。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有著“我們時代的愛情大全”之稱的好小說,也是一本馬爾克斯個人心路和愛情故事的解密簿


這本“充滿哭泣、嘆息、渴望、挫折、不幸和歡樂的愛情教科書”,讓作者的私人形象變得無比立體。


馬爾克斯: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馬爾克斯與妻子梅賽德斯


他談生活方式:


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他說回憶的秘密:


他還太年輕,尚不知道回憶總是會抹去壞的,誇大好的,而也正是由於這種玄妙,我們才得以承擔過去的重負。


他還教人辨認愛情:

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於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


對於女性,他懷有敬畏和依賴:

我總覺得,我生命中總有一個女人,親手將我從現實的黑暗裡解救出來,因為女人比男人更懂得黑夜,在幽暗中,女人的方向感會更敏感準確。


“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他在小說中窮盡了愛情的可能性。


眼下的疫情終將過去,但馬氏這本《霍亂時期的愛情》(又名《愛在瘟疫蔓延時》),仍是最值得一看的“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它在問世之前,就已經被我超越了”


記者問馬爾克斯:有人說《百年孤獨》是一部不可超越的作品,即使它的作者也不能超越。對此你怎麼看?


馬爾克斯答:它在問世之前就已經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實上,我認為我最好的作品是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馬爾克斯: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我寫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無懈可擊的,可以面對任何敵人

”,這位風趣的作者說道。


“這隻雞不會輸。”

“可是如果輸了呢?”

“還有四十五天才輪到考慮這件事情呢。”上校說。


妻子絕望了。

“那這些天我們吃什麼?”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領子,使勁搖晃著。

“你說,吃什麼?”


上校活了七十五歲——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積累起來的七十五歲——才到了這個關頭。他自覺心靈清透,坦坦蕩蕩,什麼事也難不住他。他說:

“吃屎。”


這是關於“尊嚴”和“

等待”的故事。滲透了馬爾克斯個人經歷與家族記憶的痕跡。他曾說:“要是沒有三年窮愁潦倒的生活,我可能當不了作家。”


拉美民族的血性和精魂,通過這部偉大的小說、上校和鬥雞,又一次將讀者擊中,為《百年孤獨》的宏大序曲醞釀情緒。


活著為了講述

2002年,75歲的馬爾克斯出版了他的自傳《活著為了講述》。在全書開篇,他揭示道:


“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我們為了講述而在記憶中重現的日子。”能定義我們人生的,也從來不是眼下的瑣碎庸常,而是可供你回味的經歷、片段,和情感激盪的心靈體驗


馬爾克斯: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像列奧·施特勞斯的觀點那樣,“讀經典,是為了擺脫心智的平庸和不自由。經典閱讀,是人的解放,它把人從庸俗當中拯救出來。按照希臘人的說法,庸俗,就是缺乏對美好事物的經歷。”


“把人從庸俗當中拯救出來”,使其擁有“對美好事物的經歷”,這恰是馬爾克斯作品帶給世人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