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第一件、【清乾隆 御製洋彩加金鏤雕團螭紋開光內繪「時時報喜」雙龍耳轉心】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此轉心瓶由上下兩部分組成,其中配以內膽;外壁通體以洋彩繪制紋飾。轉心瓶上部為口頸部,撇口,束頸,下外撇;口沿、頸部正中弦紋、及頸足處皆有加金,口沿下繪如意雲一週,頸外飾以胭脂紅料彩繪卷草紋為地,洋彩纏枝寶相花,兩側貼塑魑龍耳,雕琢細膩生動,施褐彩為地,上描金勾勒。轉心瓶中部通體繪飾黃地洋彩纏枝西番蓮花,中部飾四幅圓形開光褐彩加金鏤雕團螭紋,施彩敷色妍麗華美。內膽中通景繪製十二隻喜鵲,喜鵲象徵“喜事臨門”,因自古用十二時辰計時,喜鵲十二隻則寓“時時報喜”,一年有十二月,亦可稱“月月報喜”。所繪喜鵲身姿各異,飛鳴、行、止各自期間。六隻在地,六隻在樹上及天空,亦有代表“歡天喜地”之寓意。除喜鵲之外,紋飾中尚有青松、佛手、靈芝,表祝壽延年,福壽吉祥之意。圈足外撇,以胭脂紅料軋道紋為地,洋彩纏枝寶相花,近底以松石綠釉為地繪藍料彩回紋一週。器底滿施松石綠釉,中央以礬紅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款識。本品集洋黃、果綠、礬紅、金彩,松石綠釉、胭脂紅料彩、藍料彩、鏤雕,轉心等多種工藝,畫面繁複而不雜亂,瀰漫著花香鳥語,又透露出皇室的威儀,可謂巧奪天工,美豔非常。該瓶製作於清王朝最為鼎盛的乾隆時期,極盡奢華、歎為觀止,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官窯洋彩瓷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成就。

第二件、【清嘉慶 松石綠地洋彩穿花螭龍紋如意萬代耳雲口瓶】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瓶雲口,束頸,鼓腹,腹下微撇至足,如意萬代耳。瓶身以松石綠為地,周身遍繪各色吉祥紋樣。瓶口下,繪製胭脂紅彩倒掛蝙蝠紋樣,下接金彩戟紋,又墜有淡黃彩飾螭龍紋磬。至鼓腹部分,中心主體紋飾為乾隆洋彩常見之五彩銀蓮花,蓮花上生靈芝及壽桃,此些再下繪有主體為胭脂紅色的對稱螭龍,爪握蓮枝,所有紋樣又由纏枝花卉相連。瓶頸部兩側各飾一如意耳,耳下墜金彩萬字紋礬紅錦帶,錦帶起稜壓線,甚為飄逸,活靈活現,錦帶之上,更以稍深於礬紅色地的紅彩細繪雲紋。瓶口沿為翻口如意頭,黃彩做地,兩色藍彩勾出如意頭邊框,內各繪三瓣花卉紋,口上下均塗一圈金彩,精細之致。底落“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礬紅篆書款。

第三件、【清乾隆 粉彩無量壽佛、粉彩白度母、粉彩綠度母 (三尊一組)】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此三尊瓷塑佛像之華麗彩釉、精湛工藝決定了其藝術價值和製作難度均在金銅佛像之上,因其將泥塑、繪畫、敷色、燒瓷集於一身,要求工匠具備極高的工藝技巧、美術功底和文化修養。佛像成型複雜,尤其面部神態及衣褶細部之處理非庸手可以勝任,在模製成型後需運用雕塑、駁接等技法加以裝飾,處處需要異常審慎。瓷胎完成後,還要加以彩繪,故需前後多次入窯方成,燒造當中極易變形疵裂,成品率極低,對此類瓷塑佛像的燒造,清宮檔案有明確記述。

第四件、【 清雍正 粉彩春梅靈芝盌】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本品典雅婉約,從中可見中國傳統對花卉之欣賞態度,以及背後繁複多面之含義。四時花卉,芬芳秀麗,營造氣氛,同時傳遞自然生態及季度變化,乃自然規律及節奏之符號象徵,因此,花卉在中國藝術當中地位顯著。唐代杜秋娘(約公元825年卒)〈金縷衣〉曰:「花開堪折直須折,莫代無花空折枝」1,勸少年珍惜光陰,欣賞自然世界美好事物,從中可見古代文人視花卉為自然之代表,見證時日變化。群芳之中,梅花常見於傳統藝術,象徵冬季,預示春來。嚴冬之際,萬物沉寂,草木花卉尚未發枝,冬雪遍地,唯梅花獨放,故此世人愛其刻苦耐寒,形態高雅,蘊籍謙遜。杜秋娘〈金縷衣〉以金縷華衣比喻名利,規勸少年人勿貪名利,應把握光陰,欣賞自然。中國文藝,常為簡單事物注入豐富想象,寓意美好吉祥。松、竹、梅並稱歲寒三友,梅、蘭、菊、竹則謂四君子,象徵高潔。梅芝並置,則甚鮮見。

第五件、【清代 粉彩萬壽無疆套杯 】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第六件、【清雍正 粉彩花鳥綬帶耳扁瓶】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第七件、【清乾隆 粉彩描金松石綠地開光御製詩惠山煮泉觀捲圖茶壺】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本品壺即以茶為題,妙工精作,綺麗致美,華彩明豔,壺身開光,正面以松庵為題,繪一清灑高仕,案前賞卷,伴有童子二人,一人奉茶,一人烹茶。背面開光內題墨書辛未年(1751年)作〈汲惠泉烹竹壚歌〉御製詩一首,錄於《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御製詩二集》。壺身詩中所云惠泉,出於惠山,地處江蘇無錫境內。唐陸羽撰《茶經》,定天下泉水二十等,惠泉獨其二,後漸名重天下,引文人茶客四方而至。唐衛公李德裕置遞取水,宋徽宗不勞致遠汲泉入貢,元大家趙孟俯更揮筆親題「天下第二泉」五字,保存至今。至明代,惠山寺有主持,名普真,字性海,于山中置一茅舍,取名「聽松庵」,又請湖州竹匠編制竹壚一品,閒邀好友,取松木烹壚,煮惠泉飲茶,靜修致雅。由此而創竹壚文會之先河,於後百餘載,無數文人皆至此,松下品茗,花間聽泉,醉清風而吟詩,感天地而作畫,所留詩篇翰墨,經編撰歸結,成《竹壚圖詠》幾卷,珍存惠山寺內。

第八件、【清嘉慶 黃地粉彩嬰戲圖雙耳大瓶 】

2019年拍賣最高價八件精品粉彩瓷器賞析

此瓶高逾兩尺,體量碩大,氣勢恢宏。其造型端莊,考究俊逸,撇口束頸,兩側飾夔龍耳施以松石綠釉,輔以金、紅二彩點綴,甚是華美;折肩弧腹,線條平緩,使得腹面寬廣平整,最宜瓷繪,頸部以黃釉為地,自上而下描繪紋飾,口沿描金彩,繪松石綠如意雲頭紋一週,下繪胭脂紅彩蝙蝠,寓「洪福齊天」之意,再下為一金彩繪制的紅纓長戟,兩側各以墨彩繪一肥碩的鯰魚,長戟尾部掛一鬆石綠釉描繪的罄,「戟」諧音「吉」,「魚」為「餘」,「罄」為「慶」,故以上紋飾組合即為「吉慶有餘」;吉罄下繪一盛放的蓮花,花蕊呈葫蘆形,上生有一朵彩色靈芝,甚是奇異,周圍枝葉舒展牽連,「葫蘆」諧音「福祿」,靈芝為仙草,是長壽的象徵,故這一組紋飾寓意「福壽連綿」。蓮花下對稱繪兩條籃彩小螭龍,各元素紋飾間填補以大小蓮花,彩色祥雲,整體佈局繁複,富麗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