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中華文化上千5000多年,地大物博,其中人民的智慧不是一兩句就可以概括出來的。在我國曆史中,留下的寶典奇書數不勝數,但是要說最經典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本書,那就是《山海經》。

《山海經》裡記述了大量的神話故事,夸父追日、精衛填海、西王母、女媧、黃帝與蚩尤、大禹治水、王亥、刑天等等等等,這些故事每一個都構成了一個個獨立但又隱性連接的故事,搭建起了中國上古的整個歷史框架,後來寫史記的司馬太公司馬遷,說: 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在山海經中,除了崑崙山之外,有座非常註明的山,那就是不周山。

山海經在《大荒西經》裡是這樣講述不周山事件的: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溼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大意就是西北海之外有座山叫不周山,此山是殘缺不能補合的,至於是先天殘缺的還是後來殘缺的,書裡沒有提及,但最後一句補充了,山的旁邊是過禹攻打共工的戰場。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山海經》的這種述事手法後來孔子在寫《春秋》時經常借鑑,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句,但又留下大量伏筆,讓後世去補遺去考證。這就是所謂春秋筆法。

所來經過《列子.湯問》《淮南子》一系列古籍的補充,不周山神話變得完整和豐富起來,和共工在不周山開戰撕逼的大神也從禹變成了祝融,戰敗的共工發了怒,撞斷了不周山與祝融同歸於盡,而這不周山是天的柱子。

不周山祝融與共工之戰,反映的是活躍在當時的黃河流域已經邁入了農耕時代的的華夏先民們融合與鬥爭的場景,已經開始進入農耕時代的華夏先民,土地已經成為他們最重要的資源,各部落之間為了爭奪土地和財富,開始發生頻繁的侵伐征戰。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原來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霸主的神農部落衰落,而黃帝所率領的有熊部落則興盛起來,黃帝部落開始從涇水流域沿黃河向東擴張,與兩個部落聯盟之間開始了衝突和戰爭。炎黃部落在阪泉發生了具有決定性的一戰,最終以黃帝部落的勝利而告終,炎帝承認了黃帝公孫軒轅對黃河流域的領導權。

至此,以黃帝和炎帝為主幹的部落共同構建成了一個炎黃部落聯盟(東夷——華夏部落聯盟)。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大部落聯盟的建立,活動地域也相對固定,使得部落成員完全由遊獵時代向農耕時代轉換,減少了各部落間的衝突,促進了部落間的交融,這個部落聯盟構成了華夏民族的主幹和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也拉開了中國英雄時代的序幕。

隨後,黃帝又繼續與黃河下游的苗蠻部落——九黎族的蚩尤部落又開展了征戰和角逐,

在涿鹿展開決戰,最終也以黃帝勝出而告終,這一戰在《山海經》及司馬遷的史記都進行了精彩的描述,蚩尤雖然在兵器上佔據優勢,但因為自己是進攻方,長期生活在黃河流域下游的苗民們北上,在並不熟悉的地盤上作戰,對氣候也很不適應,這些現實特徵被映射到《山海經》裡面就是黃帝請出了旱災之神女魃,戰勝了蚩尤請來的風伯雨師——因為風雨是南方部落所習慣的氣候,而北方的乾熱是他們不喜歡的。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敗北的蚩尤部落則遷移到了南方長江流域,至此,由炎黃蚩所代表的東夷、華夏、苗蠻三大民族部落集團形成華夏民族的基本構架)。

炎黃部落聯盟從黃帝時代沿續了下去,領導人也從黃帝到顓頊——帝嚳——帝辛——帝堯——帝舜——帝禹,可以看出這樣一個部落聯盟是以戰爭的勝利方黃帝部落為主導的。

但並不是說炎黃蚩尤大戰後神州就一團和氣,炎黃部落聯盟以及與南下苗蠻部落一直都存在著對聯盟領袖地位和利益的鬥爭甚至戰爭,發生在不周山的祝融與共工之戰,以及《山海經》中提到的大禹與三苗之戰,后羿與太康的鬥爭,都是炎黃爭霸的延續。

而殘酷而又漫長的戰爭,給神州部落的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由於這些史實是處於無信史時代,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文字的記載,但是它映射進了神話傳說。

最重要的一則就是不周山事件,共工祝融的大戰,撞斷了不周山的天柱。從而引發了神州一系列的災難,開啟了中國的大洪水英雄時代。

後來的女禍補天(解決了天柱斷裂如何彌補的問題),后羿射日(解決了嚴重的氣候乾旱問題),大禹治水(解決水患的問題)。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體系裡面,有兩種神話是共有的,一個是創世神話,另一個是洪水神話,而沒有那一個國家的洪水神話能夠像我們中華民族的洪水神話這樣完整和豐滿。也沒有哪個國家的洪水神話提到那場大災難的緣由,是因為兩個神仙在戰爭中的瘋狂舉動。

其實這樣的神話故事,正是我們的先祖在經過漫長戰爭中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對人類的傷害,把這樣的一種災難誇張神化。

而直到今天,重黎分天地可能都是人類將來解決全球核危機的一個可行性方案,《流浪地球》的作者劉慈欣在他的代表作《三體》裡面就描述這樣的一種未來場景:當主人公羅輯休眠二百年醒來,發現當時的地球已經成了一個沒有國家和軍隊,團結和睦的地球村,而包括核武器在內的所有有威脅的軍事力量,都已經到了地球的外太空,你看,這不是末來世界的又一次重黎分天地嗎?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所以說《山海經》作為一本上古奇書,它真正的神奇之處正在於此。

《山海經》全書雖然只有三萬一千字,但是《山海經》卻囊獲遠古時期的天文、地理、神話、巫術、宗教、物產、民俗、醫藥、異國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還被譽為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可謂是中國歷史上一部想象力非凡的百科全書。因此人們又叫它是“千古第一奇書”。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如今看《山海經》中所描繪的一切,初讀只是覺得荒誕不經,但是細思下來,的確可能是有所根據的。

雖然世界史上關於五千年前的文化幾乎沒有任何記載,留下的只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山海經》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天書。

它囊獲文獻、地理、神話、奇幻等的研究價值,是華夏文明第一寶典,擁有著破解上古文明歷史的魔力,對我國乃至世界都有深遠影響。

它向我們勾勒出的,絕不僅僅是一個廣袤奇異的上古神話史,更是一部距今四千多年的炎黃時代文明史,對我們瞭解先祖和史前文明有著不可比擬的價值。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雖然山海經中記載的真實性還需要深入研究,但是無法否認的是,我們的確需要思考山海經的真正意義了。

在這裡建議大家也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十分受專家學者的歡迎,是中學課本的常客,在現行的中學語文地理必學的《水經注》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這裡給夥伴們推薦一本《山海經》,這本是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全書一套共六冊,內容易懂好理解,書中文言文與註釋,也有白話文解析,是瞭解山海經的最佳途徑,如果只是單一的白話文,反而沒有什麼樂趣,其中配圖也比較真實還原。是古籍中值得一讀的書。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包裝也非常的精緻,可以用來收藏。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全書價格也很划算,就一頓飯錢,但是當你熟讀之後,不僅可以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消遣,或者是自己的興趣研究,

還可以給家裡的小朋友講講中華文化傳統故事。

解決人類面臨的核危機,上古奇書《山海經》竟有完美解決方案

在科技發展到今天的地步,有些東西我們還要記住的,因為時至今日,我們其實真的還是停留於很多事物的表面而已。

想看的小夥伴你們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