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历史中解读朝鲜战争(下)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了,小编一直想从朝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找到一些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只因才疏学浅,眼界有限,无法“参透”,但小编始终认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是有历史原因的。

小编接着上篇拙文“朝鲜战争爆发70年,能否透过朝鲜历史寻出爆发战争的蛛丝马迹”断续聊一聊。(因字数所限,拙文的题目所表达意思并不准确,本义是“2020年朝鲜战争爆发70周年,为何会爆发这场战争能否从朝鲜历史中寻找出蛛丝马迹”)

从朝鲜历史中解读朝鲜战争(下)

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率兵攻占朝鲜京都汉城,迫使朝鲜改向清朝朝贡。大清王朝灭了大明王朝,逐渐强大起来。朝鲜在大清的“庇护”下倒也相安无事。

此时的朝鲜没有外人“骚扰”了,自己却不甘寂寞,开始折腾上了。1882年6月,朝鲜发生了“壬午兵变”。

这场兵变是怎么发生的?谁挑的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1882年朝鲜当政的国王叫李熙,这小子是在10年前继承的王位,他是李成桂的支系。当年李熙继承王位时只有12岁,小屁孩儿一个,打理不了一个国家,便由他的生父李正应监国摄政。按照朝鲜宫廷制度,凡是以支系入承王位的国王,其生父皆称为大院君。

1873年,李正应看儿子已经20来岁了,也是成年人了,便不想在摄政,把政权归还给儿子,自己当个太上皇也不错。

李正应想轻闲,但有个女人不让啊。李熙归政后,王妃闵氏看到了机会,逐渐把政权掌握到自己的手中。

闵氏也是一个喜欢权势的女人,对权势有着极大的欲望。这女人掌握政权后,不是在后宫玩玩心计,闹闹“宫斗剧”,人家开始大搞军制改革,花钱请外国教官训练新军,将李正应一手创建的旧军营给解散了,淘汰了大批之前的士兵,就是留下的也常常不给发军饷。

士兵们吃不饱穿不暖,大百姓众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底层人民怨声载道,被逼无奈向王宫提出抗议。1882年6月,政府极不情愿的给士兵们发放了一个月的粮饷,可士兵买到的粮食里面都是参杂着沙石的粗糙秕糠,这回真的把士兵们惹恼了,积压在心里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士兵带头造反,民众踊跃跟随。他们冲向中国大使馆,包围武台王宫,和新军展开激战,闵妃一看局势已不可收拾,慌忙假扮成宫女,在新军护卫下趁乱逃出王宫。

大院君李正应早就看不惯闵氏的所作所为,对闵氏掌控政权更是怒火中烧。此时正好利用人们对闵妃集团的仇恨,重新掌握了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壬午兵变”。


从朝鲜历史中解读朝鲜战争(下)

事情发展这到,并没有完事,好戏还在后头。有个中国人就是从这次朝鲜兵变中开始发迹的,从而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在朝鲜,他更是一个大人物,家喻户晓。他就是袁世凯,他影响了朝鲜的历史发展进程。

先再回头断续说王妃闵氏,这个女人也真有点本事,不知道靠什么手段竟把一些清政府的官员笼络住了,清政府成了她的靠山,逃出王宫后,一再的敦请清政府出兵朝鲜,帮她把政权收回来。1882年8月,大清皇帝诏命丁汝冒率北洋水师3艘舰艇,与驻扎在山东登州的吴长庆率6营淮军,火速赶赴朝鲜平乱。在这次赴朝平乱的大军中,就有袁世凯,他当时的职务是“前敌营务官”。

8月25日,袁世凯率前锋进抵汉城南郊。中国军队到朝鲜的目的,首先是要平息兵变,然后要把大院君李正应抓到中国,不能把他留在朝鲜啊,留下了说不定哪天再把闵氏赶跑了,清军还得出兵平乱,多麻烦。

26日,吴长庆、丁汝昌、马建忠三位将军入城前往景武台拜会大院君。大家聊的很开心,并约定第二天大院君亲赴兵营,回访中国诸将。

27日上午,大院君李正应如约来到城外中国兵营。吴长庆、丁汝昌、马建忠在辕门外恭迎,大院君受宠若惊般的走进大帐之中,他的幕僚也要跟随进帐,守卫急忙将这些幕僚阻止门外,外边有也有好酒好肉,就不要进去了。

吴长庆见卫队被阻帐外,把酒杯狠狠的摔在地上,早已埋伏在帐后的袁世凯听到响声,率兵一拥而入,将大院君捆了起来,强行塞入准备好的肩舆之中,由丁汝昌火速护送到仁川附近的马山浦,押上军舰,解往天津。以后长期囚禁在河北保定直隶总督府,直至客死该地。

为什么这段历史说了这么多,主要想告诉大家,李正应在他留在朝鲜的众多儿孙中,有一个人很有名,他就是朝鲜战争中的一线人物,大韩民国开国总统李承晚。

大院君被抓,兵变平息。9月12日,李熙迎接闵妃回銮返宫,袁世凯入宫道贺。数日后,国王赐宴,袁世凯受邀入席,之后又被国王又单独召见。10月,清廷下诏,袁世凯“赏戴花翎”。1884年4月,吴长庆率所部3个营班师回国,袁世凯带3个营留守朝鲜,并被李鸿章任命为“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

朝鲜刚消停没多久又乱了。1884年冬天,朝鲜激进派勾结日本军队劫持了国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甲申政变”。

这场政变让留在朝鲜的临时统帅吴兆有乱了主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作为副手的袁世凯当机立断,于12月6日,率领在朝鲜的所有清军和3000名朝鲜兵向着王宫出发了,把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日本人挟持国王跑到一座山头上,袁世凯果断下令发起攻击,将日本军队击溃,成功把朝鲜国王解救回来。

应该说,朝鲜的这次政变中,如果没有袁世凯,朝鲜不用等到甲午战争在1884年就得成为日本的一个省了。

袁世凯在朝鲜待了12年。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清军,挑起甲午战争。次年4月,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朝鲜和清政府没有了任何关系。


从朝鲜历史中解读朝鲜战争(下)

1896年,沙皇俄国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权和日本大打出手。朝鲜国王李熙为了避免亡国,于1897年改朝鲜国号为“大韩民国”。

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宣布废除韩国国号,改称朝鲜,朝鲜正式被日本合并,成为日本的一个省。

日本统治朝鲜40余年,直到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朝鲜才脱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然而,朝鲜并没有走上独立统一的道路,之后爆发了朝鲜战争,朝鲜半岛彻底分裂为两个国家。


从朝鲜历史中解读朝鲜战争(下)

能否从朝鲜历史中解读出这场战争爆发的蛛丝马迹,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