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崇祯还惨的帝王,智勇双全,却亡于枭雄之手

历史上的亡国之主,并不全是无道昏君,只不过国家大势已去,纵使秦皇汉武也是回天乏术,就像崇祯皇帝临终遗言所说“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唐朝末年的皇帝唐昭宗李晔,就是一位智勇双全,但是迫于大势,无力回天的不幸帝王。

比崇祯还惨的帝王,智勇双全,却亡于枭雄之手

唐昭宗李晔,他的父亲、哥哥都是史上有名的无道昏君,毁掉了祖父唐宣宗李忱苦心经营的“大中之治”。公元888年,他从哥哥唐僖宗手里接过了千疮百孔的大唐帝国。当时的大唐,刚刚经历了黄巢起义的肆虐,中央禁军损失殆尽,内有宦官专权,外有节度使不奉朝廷政令。

面对绝境,李晔没有自暴自弃,他以高超的政治手段铲除了杨复恭为首的宦官集团,使唐朝末年飞扬跋扈的宦官集团遭受了重创。

比崇祯还惨的帝王,智勇双全,却亡于枭雄之手

然而,除掉了杨复恭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因为紧接着李晔就不得不面对唐朝最根深蒂固的问题——藩镇之乱。由于即位时禁军已经形同虚设,李晔刚一登基就着手重建禁军,募兵十万之众。虽然新兵不堪大用,但是严峻的时局已经给不了年轻的帝王太多的时间,李晔决心以武力平定藩镇之乱。

比崇祯还惨的帝王,智勇双全,却亡于枭雄之手

公元888年,昭宗就开始了平叛之路,率先出兵攻击西川,可惜朝中无将,不得不倚重地方势力,虽然经过几年征战,平定了西川,却在战争中培养了新的藩镇,等到禁军回朝,新的藩镇又开始作乱。

昭宗苦等机会,终于看到了天下几大藩镇两败俱伤的机会。当时以朱温为首的藩镇势力要攻打李克用,昭宗大喜之下决定推波助澜一把,派遣禁军参战,结果禁军将领无能,联军大败,中央禁军也在此战中全军覆没,从此,昭宗所做的削藩努力付之东流,大唐帝国失去了再次崛起的机会。

比崇祯还惨的帝王,智勇双全,却亡于枭雄之手

此后,唐昭宗先后被李茂贞和朱温控制,公元904年,昭宗被朱温派遣手下残忍杀害,时年38岁。

唐昭宗即位之后面临的局势十分险恶,对手既有权倾朝野的宦官势力又有根深蒂固的藩镇势力,而昭宗身边既没有贤臣大才,也没有精兵猛将,虽然拼尽全力,终抵不过大势所趋,以悲剧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