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底滅亡於何時?是1644年?還是1662年?

筆者發表《 》後,有讀者留言,其大意是疑惑明朝和清朝是否同時存在過?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可以肯定地回答讀者:明朝和清朝確實同時存在過,時間還不短。

清朝的前身是女真人努爾哈赤於1616年建立的後金政權。1626年,努爾哈赤去世後,其子皇太極繼承汗位,並在1636年改國號為大清。不過,此時的清朝只是一個佔據中國東北地區的地方性政權,1644年,清軍入山海關,佔領北京後,清朝開始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政權。

在中國歷史上,1644年是一個十分神奇的年份。這年3月,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佔北京,明崇禎帝朱由檢自殺。5月,多爾袞率領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佔領北京後,清順治帝福臨於同年10月在北京第二次即位,從此,北京成為清朝的都城。

明朝到底滅亡於何時?是1644年?還是1662年?

象徵皇權的北京故宮

在歷史教科書、歷史科普讀物、各大搜索平臺上,1644年通常被視為明朝滅亡的年份。但是,史學界對這種看法並不是統一的,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是1662年——以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死為標誌,也有人認為是1683年——以鄭氏佔據的臺灣被清朝統一為標誌。

如果接受1644年的說法,明朝則滅亡於李自成。如果接受1662年,或1683年的說法,明朝則滅亡於清朝。史學界對明朝到底滅亡於何時的爭論,本質上反應了人們對古代封建王朝滅亡方式的分歧:是以都城被佔領為標誌?還是以殘存勢力被徹底消滅為標誌?實際上,不僅今人,就連古人,也對以上這個問題產生過爭論。

唐朝編修的《隋書》以隋恭帝楊侑為隋朝末代皇帝,把義寧二年(618年)五月作為隋朝滅亡的時間。而在當時,留守東都洛陽的隋朝官員亦在同月擁立越王楊侗為皇帝,定年號為皇泰,因此,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稱楊侗為“皇泰主”。司馬光把“皇泰主”楊侗的政治舉措視為隋朝的官方意識,一直到619年王世充廢黜楊侗後,才不再記錄隋朝的政治軍事行動。有意思的是,楊侑和楊侗都是在619年去世,李淵和王世充給的諡號也都是“恭”,即楊侑和楊侗都是隋恭帝。也就是說,唐朝官方認為隋朝滅亡於618年,王世充和司馬光認為隋朝滅亡於619年。

至於明朝。清朝編修的《明史》以崇禎帝朱由檢為明朝末代皇帝,把崇禎十七年(1644年)作為明朝滅亡的時間。而顧炎武的《明季三朝野史》和王夫之的《永曆實錄》都把永曆帝朱由榔視為明朝末代皇帝,以永曆十六年(1662年)為明朝滅亡的時間。也就是說,清朝官方認為明朝滅亡於1644年,顧炎武和王夫之認為明朝滅亡於1662年。

明朝到底滅亡於何時?是1644年?還是1662年?

崇禎帝

把618年和1644年作為隋朝和明朝滅亡的時間,是典型的以都城是否被佔領為標誌。都城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自然象徵著政權的合法性。隋朝和明朝都是實行雙都制,隋朝以長安為西京,洛陽為東京;明朝以順天府為北京,應天府為南京。雙都制意味著國家有兩個政治中心,當敵人佔領其中一個都城後,另一個都城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它自然變成了國家唯一的政治中心。從這個層面來理解隋朝和明朝的滅亡,唐高祖李淵佔領長安後,並不意味著隋朝滅亡,因為洛陽還在隋恭帝楊侗的控制下。清順治帝福臨佔領北京後,也不意味著明朝滅亡,因為南京還在弘光帝朱由崧的控制下。如此說來,隋朝在618年,明朝在1644年依然存在著。

司馬光把隋朝滅亡的時間推遲到619年,顯然是以殘存勢力是否被徹底消滅為標準。619年,王世充廢黜隋恭帝楊侗後,隋煬帝一系絕嗣——楊侗是隋煬帝楊廣的孫子,元德太子楊昭的兒子,可以說是根正苗紅——隋朝沒有了合法繼承人,滅亡也就順理成章了。

再來看明朝。1645年5月,清軍攻佔南京,俘虜弘光帝朱由崧後,魯王朱以海6月在浙江稱監國,唐王朱聿鍵7月在福建稱皇帝,定年號為隆武,靖江王朱亨嘉8月在廣西稱監國,朱以海、朱聿鍵、朱亨嘉皆非萬曆帝一系,但隆武帝朱聿鍵正式稱皇帝,朱以海和朱亨嘉只是監國,政治地位皆低於隆武帝朱聿鍵,而且,隆武帝朱聿鍵得到了當時大多數明朝大臣的擁護,朱以海的號令只在浙江一帶有效,朱亨嘉不久便被隆武帝朱聿鍵擒殺,這使隆武帝朱聿鍵實際上成了明朝合法的皇帝(隆武帝雖非萬曆帝一系,並且在輩分上是弘光帝的遠房祖輩,但明朝在特殊情況在擁立非先帝之子的情況亦有先例,若明成祖朱棣是明惠帝朱允炆的叔叔,明代宗朱祁鈺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弟弟,嘉靖帝朱厚熜是正德帝朱厚照的堂弟)。

1646年,清軍攻佔浙江和福建後,朱以海流亡海上,隆武帝朱聿鍵被俘虜,不久,永明王朱由榔和唐王朱聿鐭分別在肇慶和廣州稱皇帝,一個年號永曆,一個年號紹武。紹武帝朱聿鐭和永曆帝朱由榔為爭奪正統帝位而爆發戰爭,清軍趁機偷襲廣州,俘虜紹武帝朱聿鐭,於是,永曆帝朱由榔自然成為唯一的皇帝。永曆帝朱由榔是萬曆帝朱翊鈞的孫子,弘光帝朱由崧的堂弟,在血緣關係上也和崇禎帝朱由檢更近些,因而更具合法性。於是,永曆帝朱由榔即位後,明朝皇位又回到萬曆帝一系。

明朝到底滅亡於何時?是1644年?還是1662年?

明朝皇帝世系

明朝宗室固然不團結,但弘光帝朱由崧即位後沿用崇禎年號,尊崇禎帝朱由檢為烈皇帝,廟號思宗;隆武帝朱聿鍵即位後沿用弘光年號,尊弘光帝朱由崧為聖安皇帝;永曆帝朱由榔即位後沿用隆武年號,尊隆武帝朱聿鍵為思文皇帝。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鍵、永曆帝朱由榔皆以先帝為正統,自認為是先帝的繼承人,這表明崇禎帝朱由檢死後,明朝大臣以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鍵、永曆帝朱由榔為核心,和清朝依然進行著鬥爭。崇禎帝朱由檢雖死,明朝皇帝沒有絕嗣,這和隋朝的情況完全不同。

綜合都城是否被佔領和殘存勢力是否被徹底消滅兩種標準,可以看出,明朝在1644年並沒有滅亡,只是丟了一座都城,死了一個皇帝。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殺害後,已經攻佔臺灣的鄭成功之子鄭經雖然仍然沿用永曆年號,但沒有再立明朝皇帝,明朝皇帝於是絕嗣,明朝這才滅亡。

對於永曆帝朱由榔的被殺,顧炎武的評價是“明紀雲墜”,朝鮮人的評價是“大明絕不祀”,在當時的人看來,明朝是永曆帝朱由榔被殺後滅亡的,而不是崇禎帝朱由檢自殺後滅亡的。顯然,崇禎帝朱由檢自殺後標誌著明朝滅亡,和隋恭帝楊侑禪位後標誌著隋朝滅亡,是清朝和唐朝的統治者為證明政權合法性而無視事實,故意編造的政治謊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