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的女真族和清朝满族是一个民族吗?为什么大金国不梳辫子?

历史一书生


这个女真族是存在的时间也是很久远了,距离现在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女真族的发源地在现在的中国东北。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混血种族。那么金国的女真族和清朝的满族是一个民族吗?为什么大金国不梳辫子呢?

女真族和和满族的分别有很多,女真是满族但是满族却不是女真。


凡是要讲究一个回归本源,女真族一开始的十分强大建立起了大金国。曾经的女真族也把当时的汉人打的很是凄惨。把汉人建立的大宋王朝给打的一度的亡国。但是就算是再强硬的女真族也是有自己强劲的对手这个对手就是同时代的蒙古族。由成吉思汗领导的蒙古各部落曾经向金国称过臣。但是后来成吉思汗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得强大了起来。强大以后的成吉思汗对金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最终打的金国亡国女真族亡差点亡族。后来女真族为了能够继续的生存下去一部分前往汉人生存的地方和汉人过起了混居的日子。另一部分则是跑到了东北地区和当地的游牧民族进行了大混和。满族人就是女真族人和东北游牧民族混和在一起的后代。不过满族人经过了几个朝代的发展最终已经和女真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体现在了方方面面。所以女真族是满族是但是现在的满族和女真族已经扯不上任何的关系了。


大金国不梳辫子的问题。

当时的大金国也就是女真族,那个时候的人们讲究的是在自己的脑门后面留两个辫子。也叫作金钱鼠尾这种辫子和当时的蒙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像女真族这种游牧民族他们从自己的骨子里面就崇尚武力。尊重强者因为蒙古人在当时比他们要强,多次把女真族打败。在那种情况之下女真族就在各个方面刻意的向蒙古人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自己能够壮大起来。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清朝的满族人也是不梳辫子的。梳辫子的开始是满清入关以后开始的。

清朝在努尔哈赤后金时期对于梳辫子的要求没有那么的高,基本上就是看自己的想法而定。那个时候的清朝属于自己发展阶段要随时面临着蒙古各国还有明朝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一切要求都从简化只要是能够把仗打赢就是最好的事情。后来满清打败了自己所有的对手然后成功的进关结束了自己游牧民族的生活。为了显示自己民族的强大和统一。最终强制性的要求所有的汉人进行剃发留辫子为此还杀了许多敢于反抗的汉人。


满族统一留辫子就是为了体现出自己民族高人一等。金国时期的女真族和清朝失身满族人。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民族所以也谈不上保持一样的传统,统一在自己脑门上留辫子的事情也只有清朝的满族能干的出来。


藤树先生


反对其他回答者无根据的胡说八道,不懂别胡说!

首先,要说明,金国女真族和清朝前身的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族是一个民族,

其次,金国女真族和清朝满族完全不是一个民族,满族实际上如其他答主说的一样,超过60%都是汉族,还有蒙古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等混合而成,女真族不到20%

第一,满族人口构成,有相当多的专业人口学研究论文,六成是汉人,八旗子弟多数是汉人后代,这个在学术界没有争议。其中混合了各族,我母亲家族也是满洲正黄旗,满族,但实际上是蒙古人后裔,是姓博尔济吉特的。

第二,金国女真族与建州女真同族,比如金国皇族完颜家族,满族人,完颜氏出过很多高官,康熙乾隆都开过完颜氏大臣玩笑,再说语言习俗,“贝勒”,包括八贝勒议事,就是金国女真勃极烈会议,贝勒就是勃极烈的不同汉语音译而已,满文老档里面有记载,努尔哈赤皇太极都自称“诸申”就是女真的音译原声,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语言习俗文化包括自身认知都是女真族,血统上以传承,文化传统上继承,这是没有争议的同族,如果这不算同族,今天的汉族和汉朝汉族也绝对不是同族。

不过要明白一点,金国女真绝大多数迁入中原,成为汉族一部分,留在东北的是少数边缘化的部落,就比如说,满族绝大部分进了北京,留在东北的是极少数边缘人,但是那也是同族啊。

第三,辫子问题,其实大清满族入关前早期辫子那是金钱鼠尾辫,极小,后来越来越大,清朝末年都变成牛尾辫了,辫子形态一直在变化,不过女真族从金国时期到大清时代,一直都是辫子发型,,形态变化,很正常啊,大清满族辫子形态也一直在变化,



东北虎男323








这是我们家的家谱,我们这支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完颜宗弼(金兀术)的嫡系后裔,原籍山西大同府云内州,金灭国之后祖先隐姓埋名改姓完,躲过了蒙古人屠杀,后来先祖完佩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赶跑了蒙古人,因征战有功,明太祖朱元璋封完佩为女真将军,赐“节略”一份(“节略”中除明示先祖战功外,同时提及“完氏始祖为完颜阿骨打”后裔之说,此“节略”世代存传,一直视为族宝密藏),迁肥始祖完贵公承袭昭信校尉,世袭罔替(我们家族有14代人共17人世袭了昭信校尉这个官职)于合肥东乡军垦屯田定居,遂世代相传,生息繁衍,派生出安徽肥东,河南鹿邑两大完颜氏族人。明万历年间,完佩的10世孙完必重由肥东赴京赶考中得探花,为官河南,落户鹿邑。 目前全国完颜姓人口最多的也就是肥东和鹿邑这两个地方。一直到新中国建国之后文革结束,1983年我们家族才向政府申请恢复了完颜姓氏。之前元,明,清,民国时期祖先怕遭迫害,一直都姓完,对外称汉人。申请恢复完颜姓氏以后民族登记是满族。之所以要恢复姓氏和民族主要是为了争取到少数民族优待政策。

爱新觉罗家搞的后金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和金国并没什么关系,打着幌子为了师出有名而已,虽然八旗里也有东北那边姓完颜的被编入八旗,但金朝和清朝其实完全不搭噶,金国建国后短短30多年完颜姓女真贵族就通过大量任用汉人官员,学习汉文化,主动实现了全盘汉化,灭国后的幸存者都融入到汉人当中了,当时在东北那边的完颜姓在金朝时期属于地位不高的边缘分支群体。

女真人和满族是又什么关系呢?就像汉族和中华民族的关系一样。最初努尔哈赤建立的满洲更像是一个政党,满州人以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为主体,同时还兼并了该地区的其它一些少数民族群体,逐步发展成满族。但是像我们家族这种自金朝开始就早已全盘汉化的女真人后裔在清朝时期也被统治者当做汉人看待。

完颜女真自黑水靺鞨而来,被契丹统治者称为“女真”,此后史料中就一直称他们为女真人。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习射猎弓马之道,战斗力极为强悍,因受到契丹统治者压迫,后来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展开反辽大起义,最终与北宋联合灭辽。这段历史如果读过《两宋风云》的话应该都了解。这一时期的女真族,是真正的女真族,他们就是黑水靺鞨的后代。但是灭亡北宋后,大批生活在猛安谋克制度下的女真人奉命迁入中原地区,长期与汉、契丹等民族杂居通婚,最后和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和汉人同化了。

最新研究表明爱新觉罗氏先祖最早的起源是西伯利亚中部,贝加尔河以北,原始丛林的通古斯人,其中有一支南迁到了黑龙江流域,融合了当地的原始部族,当时的女真人称他们为“胡里改人”,并不承认他们是自己人。建州女真所用的满语属通古斯语系,满文是仿蒙古文,蒙文是突厥系文字。而完颜女真用的是女真文,是仿的汉字。在明末清初时,女真文和满文是同时存在的,从语言文字就能看出这是两个豪无沾边的家族,却因中原人的不了解,错把两个家族都说成是女真。从发式服装上看,两者差别也非常大,完颜女真是竖发,建州女真是留辩子的。建州女真和完颜女真只是中原人错叫其名,努尔哈赤以错就错而已,并无实质上的继承关系。到皇太极的时候他就把女真改成满洲,把后金也改成清,并且禁止使用原来的叫法了。最终东北地区的几个民族都被融合成了现在的满族。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来解释这个问题吧,刘邦的汉朝和赵匡胤的宋朝还有朱元璋的明朝都是汉人建立的,他们三家难道会因为都是汉人就存在什么关系吗?并不不存在啊,完颜金朝和爱新觉罗清朝也是同理。


STARS8536055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金国女真和满清的满族不适于同一个民族,这是后来满清乱认祖宗,自抬身价的结果。

如果硬要拉关系,只能说他们同属于通古斯人。但通古斯人是个大概念,包括北方很多少数民族。

金国女真建国以后,一度比较强大,然后没多久就迅速衰败。

金国灭亡的时候,金国女真遭到北方蒙古人的大肆屠杀,一些汉人也起来反抗。

有很多学者认为,当时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女真人绝大部分被屠杀殆尽:他们见了猛安谋克“期必杀之而后已”,以至于“寻踪捕影,不三二日屠戮尽净,甚至掘坟墓,弃骸骨。”

尤其,金国女真几乎族灭,只有极少数人为蒙古人所利用,另外一部隐姓埋名从此和汉人同化,不复存在。

至少少数部落退入东北,一些则之前就没有入关,这就是海西女真一部分的祖先。

但创建满清的建州女真的祖先是胡里改部队,在金国灭亡前后他们还在外兴安岭地区活动,并不在今天的东北地区。

元朝时期,胡里改人才逐步进入东北黑龙江、牡丹江流域。他们在明代逐步发展起来,最终由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进而统一其他各部,包括海西女真,建立了满清。

但建州女真和金国女真没有什么联系,双方只是同属通古斯人而已。

只有被建州女真打垮吞并的海西女真,才同金国女真有一定的渊源而已。

所以,建州女真同金国女真没有关系,更谈不上是祖先和后代。只能说满清这个国家,同金国女真有一定的联系。

打个比方,比如今天中国也有朝鲜族,数量还不少。汉族虽和朝鲜族很接近,但你能说汉族的祖先是朝鲜人吗?当然不可能。

我们只能说,中国这个国家,同古代朝鲜人有一定的联系。

就具体的发髻来说,金国女真的发髻同建州女真,有很大的而不同。

金国女真的头发,同当时的契丹人很接近。

他们将头顶和两鬓的头发剃掉,而后将脑后留着的头发梳成两条小辫。契丹人和鞑靼人发型也基本如此,等到蒙古兴起时,一些部落也沿用这种发型。

而建州女真则有很大不同。

那种金钱鼠尾头,只留下脑后一点点头发,梳成细细的小辫子,可以穿过铜钱中心的方孔,远远望去就跟一条小黑尾巴差不多。到了清代后期,才慢慢演变成那种又粗又长的大辫子。

如果说建州女真就是金国女真的后代,不可能发髻上有这么巨大的区别。



乱认祖宗,是一种自卑心理。


萨沙




金国的建立,是安徽人的骄傲,公元1115年,从金寨县迁徙北方的安徽人,统一了女贞各部落,建立了大金。金国的崛起,给大宋,辽国,带来了灭顶之灾。



金国乃汉人建国,金国法律规定,凡女贞部落的女人,一律嫁汉人。当时金国汉人三妻四妾,经过30年的通婚,女贞族从理论上说已经不存在,完全成为汉人。



金太祖时刻想念安徽的家乡父老,从金寨,霍山移民100万,定居哈尔滨,把满族女人分配给安徽移民,历时20年,满族进化成汉族。



事实上,金国的建立,统一了北方各民族,最后成为汉族,从金国开始,大别山地区的安徽人,已经雄霸北方,包括大清的建国,都是汉人,满汉,其实是说他们是汉人男子和满族女子所生。故称满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一直把女汉,满汉曲解。女汉,理解成女汉子,其实是女贞族女人与汉人所生人种。



大金国一直习惯安徽老家风俗,不留辫子。至于后来留辫子,都是信了别人的话,忘了祖宗。


白这个颜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俩人是一个族群吗?俺很肯定的回答,是,没跑,这俩人是一个祖宗,追根到底这都是一家。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为嘛呢?有啥依据?”

好,咱开篇先把这俩人为嘛是一个祖宗的事,给大家伙聊清楚了。

女真族

这女真族,他还有俩别名叫女贞或者女直,所以大家伙搁历史书上瞅见那俩别名别着急,那不是错别字,这都是咱今个要说的女真族,他们是一回事。

打开头人家不叫女真,在三千年以前叫肃慎。他指的是咱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在尧舜禹的时候,对咱中原地区已经开始俯首称臣了。

那个时候,隔几年都会派几个拿着贡品的人,串门子一样拜见咱中原地区的领导人。当然那会他们拿的东西,搁咱现代人的眼里,不是啥好物件,一般都是弓啦,石弩啦之类的东西。

那么有文字记载的实打实的到中原地区拜见,是周武王时期,所以这女真人和咱大华夏打春秋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了接触,这是实锤的。

至于尧舜禹时代,是没有文字记载,仅仅是传说,但最近出土的文物似乎这嘎达和咱中原地区有一定的联系。

这么长时间的流传下来,他这名就一直在变,汉朝的时候叫挹娄。就这字号用了六百多年,到了南北朝时期这开始叫勿吉。这勿吉的名用了一段时间这就到隋唐时期,这又改成了黑水靺鞨。

虽然名不一样,但指的都是同一批人。那么他们形成真正的民族形态,是在唐朝,那会他们就有了相同的习俗,相同的意识形态。

这到了辽宋时期,这帮人把这族名又改成了肃慎,但在咱汉人记载中直接用女真或者女直来说事。打这开始咱就管叫他女真了,其实这俩字最早在唐朝时期已经有了,形成惯例是在辽宋时期。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好奇:“为嘛这女真还叫女直呢?真和直就是样子相似,但这发音压根就不一样啊!”

这事要怪就怪辽兴宗耶律宗真,瞅见没他有个真字,避讳他,所以就叫了女直了,这帮人他不乐意啊,但也没办法,打不过人家,只能认了。

后来的女真

咱把时间线掐在十一世纪,就这时间点上的女真已经对契丹建立的辽朝俯首称臣了。

契丹人对这帮人也是不放心,对他们实行的是分而治之的政策。简单的说他们把女真当中间那些个头比较大的大姓,从人家原来的祖籍地给骗了出来,拉到了辽东半岛,还给赏了契丹国籍。被骗出来的这帮人,就叫熟女真。而留在原地,也就是松花江北边,宁江州东边的这帮人就叫生女真。

而这黑水靺鞨的后裔,他就是生女真的主体。

话说这契丹人也不地道,他对这生女真还是不放心,天天的想着法的打击生女真这帮人。这老话说的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就这种不断的打击中生女真就诞生出了一个人物,叫完颜阿骨打的。

这人一口气就统一了女真各部,大脚丫子就把契丹给踹出了自己的地盘。在1115年的时候就建立了金朝,国号就是大金。

这国号的来源就是取自他们最初的发源地金水河,照人家的意思这就是不腐不坏,长长久久!

可他这日子也不长,百多年之后,这金朝就要面对一个崛起的庞然大物——蒙古帝国。

话说他这金朝,也知道蒙古人不能强大,一旦强大起来他们的日子绝对不好过,所以在这漫长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对蒙古采取减丁政策。

简单的说,就是时不时的挑拨一下蒙古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打生打死的闹腾。实在不行他们自己个也动手,杀这个,打那个的。

其最终的目的,防止蒙古人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让他们始终处在分裂的状态。

这矛盾可就积攒的大发了,当蒙古人崛起,一家伙就把金朝给掀翻了。

那么元朝就建立起来,这大元朝对这女真更恨,除了当初在战争中被杀的被砍的,剩下一窝子女真,他就进行了划分。

说这女真生在西北不会说汉语的,一律视为蒙古人,如果生在汉地,会说汉话的,一律视为汉人。

得,就这一个政策下来,女真人口的五分之三直接就整没了。

当然原祖籍地的女真人,还视作女真。

这时间到了大明王朝建立之后,这女真大体已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东海女真三大部。

后来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靠着十三副铠甲,这就统一了女真各部,后来就创建了八旗制度。

于是在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这就建立了后金,也就是满清的前身。

这事到了皇太极的手里边之后,因为连年的战争,这人口资源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不足以他支持一场接着一场的大战,所以皇太极就把投降的汉人和蒙古人也编入了八旗制度之中,这就形成了汉八旗和满八旗。

这帮人也是做为旗人看待的。

这时间到了1635年十一月二十二号,皇太极就颁布了一条命令,说无知的人老是叫俺们为女真,这不妥,打今个起咱就叫做满族。

所以满族这个名就是从这一天定下来的,女真的的民族名也就改成了满族。

所以啊女真和满族压根就是一个民族,这是实锤的没跑。

那为嘛一个梳辫子,另一个不梳呢?

这有啥好奇怪的,他们当中间这都搁了好多年了,您这发式还不让人家变上一变。这就好比过去最开始的时候,咱都是穿兽皮的主,现如今咱都是穿大裤衩的主,一个道理,这没啥好奇怪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他们肯定不是一个民族,为什么这么说呢?女真人所建立的金朝于公元1234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灭,从那个时候开始,女真族作为一个民族基本上就消失了。蒙古灭金之战持续了23年,大小数十战,金国上上下下数百万人口被卷入了战争。

战争结束后,剩下的女真人失去了国家,不敢再以女真人的面目示人,后来更分化为生女真和熟女真。熟女真就近融入了汉人、蒙古人和高丽人当中。而生女真则回到了白山黑水之间,重新又过起了渔猎的生活。

由此可见,满族和女真族确实不是同一个概念,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满族祖先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当年女真的后裔。但是满族人的主体是早年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通古斯族群,这个族群以渔猎为生,范围包括今天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而女真族从族群上来说属于室韦族群。今天的满族演化过程应该是除了女真人之外,还加入了蒙古人、汉人、鄂温克人、朝鲜人和锡伯人等等。

我们有的时候会把女真族和满族搞混了,主要就是因为努尔哈赤在历史上建立了后金,让人觉得他好像是延续了几百年前的金朝一脉。其实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政权看上去更加师出有名,有一件事我们不要忘记了,金朝和蒙古人是世仇,蒙古灭金之战,将女真人几乎杀光,所以金朝是不可能和蒙古人和睦相处的。而努尔哈赤不仅和蒙古王公贵族亲如一家,而且还互相之间联姻,所以历史上才会有一种“满蒙”的说法。

从这一点上来看,满族和当年的女真族完全是不是同一个民族,只是他们的祖先有部分重叠的情况存在。至于说到为什么大金国人不像后来的清朝人一样梳辫子,这是由他们的风俗习惯决定的。

女真人和蒙古人一起生活在草原上,所以这两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有类似的地方,女真人在发型上学习了蒙古人的“三搭头”发型,也就是头顶上留一弯头发,两边再留两髻。既然蒙古人没有没有留大辫子的习惯,受到文化的女真人当然也不会留大辫子了。

而满人又为什么要留辫子呢?是因为他们在打仗时,常常会出现头发掉下满人又为什么要留辫子呢?是因为他们在打仗时,常常会出现头发掉下来挡住眼睛的情况。而且一旦出汗,汗水粘住头发,会让自己很不舒服,打起仗来也不给力。

所以满人后来就慢慢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额头前面的头发全部剃掉,后面的头发则编成辫子。入关之后,为了维持统治,又强迫中原地区所有的汉人也要留头发,否则割脑袋,这样才形成了清朝人人梳辫子的情况存在。

总之,时代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具体的做法也就不同。而且金朝与清朝之间隔了好几百年,这几百年间,两个民族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当然也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小小嬴政




  • 只能说:他们都是东北人。是不是同一个民族是伪命题。长江以北的百姓,或多或少都有女真契丹的血统(元朝称这些人叫汉人,称纯种的汉人叫南人)。

  • 自三国之后,直到民国,长达1500年的历史里,东北人就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 慕容鲜卑,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唐朝李氏,耶律契丹,完颜女真,建州女真,满清,张作霖。这些东北人先后称霸中原,中间仅仅被成吉思汗、朱元璋二人中断了400年。
  • 东北人始终横行天下,有完颜氏“陈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也有爱新觉罗的“塌边酣睡声先定,始布中原一招棋”。
  • 打的中原皇帝只能“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 另外,为什么清朝和日本的秃瓢头都能流行?😏😏😏想想吧,古代的人,特别是有权有势的中年人,很多都有脱发现象。脱发的中年人,梳明朝发型,想想有多难看吧!清朝发型,让秃瓢头成为流行发型!一举解决了有权有势中年人的脱发烦恼。于是他们非常开心的接受了。😊😊😊

美之星暖通


故意狗吠歪曲历史,别有企图,全世界都知道东北的原住民是满族人,汉姓都是有起源地和来历的没有一个汉姓起源满洲利亚地区,中原的黄河长江也流不到东北,商族的父系基因是O2B,现在只有在满族朝鲜族和日本人中高频出现,阜新代海的发掘也证明了商族来之东北,红山文明比黄河文明早出现了1000年,墓冢的玉器也出现了龙凤鸟等图腾,基因测定是以N和C3A为主体,证明也与现代汉族没有关系,基因测定的结果是当代汉族来之中国南方而不是北方民族,所以当代人类分子学测试的结果是:华夏民族是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炎黄子孙也是,龙的传人更是,与当代汉族无关,所以中国现在介绍考古的文章和视频从来不谈基因测试的结果。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之兴也自东北而来,商之亡也像东北而去…… 而满族人是一直拿玄鸟当图腾的民族

汉人的祖地在黄河长江,有一首歌: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汉人从来没叫松花江是母亲河。黄河长江也流不到东北。 满通古斯族系范围很大不是你别有用心认为的远东或者库页岛那一块更加不是远东的通古斯,而是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都属于通古斯族系地方。


羽田熊三


满人和女人来自同一个祖~肃慎人,女真和满人都属于肃慎的分支,至于他们是不是同一个民族 且听我慢慢分解。


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国,四年之后,开始颁行了女真文字,100多年以后金兵被成吉思汗所灭,大家仔细研究历史不难发现,女真人和满人其实就是白云黑水之间的两个不同的民族 ,它们两个不能混为一谈,虽然他们曾经有过共同的祖先, 但是早已经分支,也仅仅是活跃在东北地区的两个部落而已,而事实上皇太极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女真人的后代,而努尔哈赤当初使用“后金汗国”作为国名,也是为了借用以前金国的影响力,实际上努尔哈赤也不承认自己是女真人的后代。努尔哈赤的真正民族,应该是北方的通古斯人与蒙古人的混血。


当初皇太极 将国号改为“后金”那纯粹就是为了抬高自己硬把自己和女真扯上关系,以表示自己师出有名,这完全就是给自己制造声势而已,女真人 和满人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金兵 虽然经历了100多年 ,但是未曾统治过中原,再看他们的发型也不一样, 满人是大辫子,而女真人则是和中原人一样的发型。

在我国古代 人们对民族的概念 没有那么严格的定义,哪怕是到了民国初期 在我国的土地上也仅有5个民族而已,他们分别是,汉,满,蒙,藏,回,所以这个女真人和满人之间也很模糊,只能说 ,满人继承了女真人的一些传统和习俗而已,其实早在明朝时期,就设置了奴儿干都司,为了统治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女真人,还设置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女真人也有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之分,“建州三卫”的出现,标志了满族主体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帜下,不止是女真各部,还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锡伯族的先民们,也采用了女真族的名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