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11世紀初,日本文壇出現了一部震驚文壇的長篇鉅著《源氏物語》。這是一部約百萬字的長篇小說,此部小說為日本女性作家紫式部的作品。日本文學特有名詞“物語”,可以理解為雜談或故事。這種創作形式產生於10世紀初的平安朝時代,《源氏物語》則代表“物語”藝術成就的最高峰。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作者紫式部,生卒年不祥(約973年—約1019年至1025年),日本平安時代著名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出身中層貴族家庭,因其長兄任式部丞,而當時宮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銜為名,以顯其身份,所以稱為藤氏部;後來因她所寫《源氏物語》中女主人公紫姬為世人傳誦,世人遂稱之為稱紫式部。

紫式部祖父等輩及兄長都是當時有名的歌人,父親更是長於漢詩和歌,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習。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隨父學習漢詩,並熟讀中國古代典籍,她不僅對白居易的詩有很深的造詣,且十分了解佛經和音樂,故年幼便有才女之稱。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後來紫式部家道中落,一長德四年(998年)左右,年僅22歲的紫式部嫁給了比自己年長20多歲的小官吏藤原宣孝做妾,育有一女,婚後三年丈夫去世。丈夫去世後,紫式部依賴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後進宮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讀女官,因見識耳聞當時上層貴族生活,《源氏物語》應運而生。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寫實小說,因其全篇有多處對漢學、詩賦運用,國人喜歡稱其為日本《紅樓夢》,事實上《源氏物語》比曹雪芹的《石頭記》早了700多年,比中國的第一批長篇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和歐洲長篇小說先驅《十日談》都早約300年。

《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是歌物語和傳奇物語兩種傳統的集大成者,在日本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通過光怪陸離的貴族生活記載,呈現了驕奢淫逸的封建王朝“物哀”情慾眾生相

《源氏物語》記載的是貴公子光源氏(及後來子嗣子燻君)和他周圍女性悲歡離合的故事,涉及私生子、亂倫、削髮為尼等大量男女情愛矛盾和悲劇故事記載,反映了當時宮廷的驕奢淫逸生活和宮廷貴族的種種不為人知的思想面貌。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①《源氏物語》前篇

《源氏物語》的故事涉及三朝四代,經歷70餘年,出場人物400餘人,小說分前篇和後篇。

前篇描寫的是光源氏與多位女性的糾纏情愛故事,光源氏為桐壺天皇最寵愛的更衣之子,後來更衣不幸去世,桐壺天皇考慮其身後沒有權勢力量,故將他降為臣籍,賜姓源氏。

自幼喪母的光源氏,發現皇帝新召入入宮的藤壺女御跟母親更衣神似,於是與後母亂倫,併產下一子,後來又在一所寺院裡發現了一個與藤壺女御有親屬關係的女孩紫上,光源氏便將她帶回府內耳鬢廝磨,日夜調教,等其長大後將其立為正室。光源氏還將過去與他有染過的所有女人召在一起,共享錦衣玉食的生活。

前篇尾聲故事交代了後篇子燻君的身世。

光源氏受託於朱雀帝,娶了朱雀帝三女兒三宮加以庇護,結果三宮與頭中將的兒子柏木私通,懷孕後產下一子即為燻君。源氏知曉各種緣由,但也只能裝作不知,將子燻君當成自己骨肉撫養。柏木深感罪孽深重抑鬱而亡,三宮則削髮為尼死如死灰,後來,源氏最鍾愛的正室紫姬病死,晚年的光源氏沉浸在人世無常的悲哀,感到生活幻滅,屢屢想要出家為僧。充滿著佛學“因果報應”色彩。

②《源氏物語》後篇

《源氏物語》的後篇圍繞私生子燻君的情愛故事展開,後篇也是後世所謂的《宇治十卷》。

燻君的情愛故事彷彿光源氏晚年故事的復刻和報應。桐壺帝的第八皇子臨終前將自己兩個妙齡女兒託付給燻君。燻君以保護人的身份接觸姐妹倆,對其中的姐姐暗生情愫,但是遭到拒絕,不久姐姐便抑鬱而終。其中的妹妹則被燻君的朋友奪走。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燻君失望懊喪,意外得知八皇子還有一個私生女,名為浮舟,長相神似燻君愛而不得的已去世的姐姐。於是燻君設法找到浮舟,將浮舟接到宇治山莊庇護寵愛。但之前搶走妹妹的那個朋友再次橫刀奪愛。

他假裝燻君的聲音,深夜闖入浮舟的閨房,將浮舟佔有。浮舟自盡未亡遂削髮為尼,在小野出家。燻君得知事情真相後,派人到小野與浮舟見面,結果未能如願。至此,全篇故事完結。

前篇和後篇互為呼應,後篇彷彿前篇孽行的現世報,同為私生子的燻君和浮舟的情愛以無限悲哀失敗告終。

《源氏物語》藝術表現特色

《源氏物語》自問世以來,日本文學界不少人去模仿它的結構佈局和描寫手法進行小說創作。日本學者家永三郎評價這些作品說:“它們只是模仿《源氏物語》,而不能與之相比。”足以可見《源氏物語》的藝術成就。

①斷而有續的二重組合及前後不均稱的比列分割,大大提升作品藝術性

《源氏物語》的結構從整體上看頗具特色,前篇44回以源氏為主人公,後篇10回以燻君為主人公,前後兩篇既可以單獨成篇,合在一起又構成循環交流的序列,這種斷而有續的二重組合以及前後不均稱的比列分割形成小說結構的獨創性。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全書以幾個大事件作為故事發展的關鍵和轉折,有條不紊地通過各種小事件,鋪陳複雜的糾葛和紛繁的事件,逐步深入解開貴族生活的內幕。

縱向寫了銅壺天皇、源氏、柏木、燻君幾代人的悲劇感情,橫向刻畫了一個又一個女性的人生悲劇,藤壺與源氏的亂倫,一生在不安負罪感中度過;空蟬閉月羞花卻嫁給老朽的地方官,且不斷被人覬覦,最後只能削髮為尼;還有葵姬、紫姬、浮舟等女性的悲歡離合。

在他們的世界裡,愛與恨構成了各自的世界,所有人物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皆是“苦”的化身,全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無一能夠逃離悲劇結局,極大彰顯了日本“物哀”文化。

②對自然美描寫出色,對自然美具備纖細的感受力,成為日本“物哀”美的典範

紫姬“春殿”的花香襲人,芬芳無比;末摘花寒舍的蒿草叢生,斷壁殘垣;須磨海濱的狂風暴雨,昏天暗地,所有自然美描寫都起到渲染氛圍、暗示心理、揭示人物處境和性格的作用。

源氏最愛的紫姬,從病重到離世,作者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寫。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紫姬在病情剛有好轉之時,觀池塘景色,作者寫道“蓮葉青青可愛,葉上的露珠像寶玉一般閃閃發光”。閃光的露珠,既是紫姬光彩之美的象徵,亦是紫姬大病難愈的暗示,露珠雖耀眼但轉瞬即逝,作者對自然美的感受力和筆力非常細膩強勁。

紫姬在病中走過蓬勃春季,終在秋風悽楚中隕落離世。作者通過對各個季節的細膩刻畫和景色描寫,表達對紫姬的挽留和挽留也無濟於事的悲美情趣。這種既悲又美,越越美的美學境界,成為日本“物哀”美的典範,對日本文學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③中日合璧的語言風格和體裁選用,使之成為極具欣賞價值的文化小說

柔美,含蓄,典雅的語言風格是《源氏物語》重要的藝術表現特色。《源氏物語》詞彙豐富、綿密細緻,在體裁上採取散文和韻文配合的形式,以散文為主體入近800首和歌,使歌與文融為一體。不僅表現了宮廷文化高雅精緻的氣氛,也對故事的進展和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此外,《源氏物語》當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國詩賦,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主要代表,還結合了《禮記》、《史記》、《戰國策》等中國古籍與故事情節,開拓了日本古典寫實作品的新天地,大大增強了此部小說的欣賞價值。

結語

縱觀《源氏物語》裡在情慾愛事中沉浮的男男女女,均以滿足情慾開始,以遁入空門或沉淪死亡為終,充滿日本式“物哀”獨特風格。但《源氏物語》不僅是一部體現貴族驕奢淫逸複雜情愛的紀實小說,更是紫式部的自我找尋。

《源氏物語》|“物語”藝術成就最高峰,再現“物哀”情慾眾生相

紫式部將自身經歷和孤苦感受凝聚於筆尖,聚合了眾多女性形象將自己客觀化地進行了反省,通過《源氏物語》去尋覓自我,表現自我,完善自我,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女性意識,表達了對女性的同情與悲憫。小說藝術表現手法高超精湛,超越了所處時代、種族和地理環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級經典名著,值得後人細細品讀。


-END-

我是作家扉桐,專注個人成長和女性情感 優質原創內容,感謝大家的喜歡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