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不管你信或不信,很多外地人是从新闻联播后面的天气预报知道银川这座西北城市的。


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在历史上露脸的机会绝对早于北京。公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将西夏王朝的都城设在了今天的银川(史称兴庆府),那时候的北京还仅仅是名不见经传的燕云小镇。


长命的王朝各个不同,短命的王朝极为相似,公元1227年,历经辉煌,由盛而衰的西夏王朝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踏了个稀烂,党项人亦从历史上一夜间消失,而银川却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首善之区”,迄后的近千年里,无论当地行政区域怎么变,它从不曾失去首府的资格。


是非不断的2012年,微博上忽然传疯了一个“史上最牛山寨版天安门惊现银川”的图片,细心的银川人仔细一看,镜头中所谓的山寨天安门不就是指咱银川的南门楼吗?


作为银川古城六大城门之首的南门楼(史称

南薰楼),有证可查始建于公元1020年左右,这比后来永乐帝兴建的天安门(承天门)早了近300年哩,说银川的南门“山寨”北京的天安门,愤愤不平的银川人各个急红了脸。


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漫步古城银川,三百年以上的古迹触目皆是:南门楼、钟鼓楼、凤凰阁、海宝塔、承天寺……堪称星河灿烂,满坑满谷,至今保存的都比较完整。这其中当以“南门楼”地位最显尊,在很多足不出户的宁夏老百姓眼中,它几乎成为爱国情怀的徽章,在交通落后的五六十年代,但凡去过银川的乡下人,倘若没能在南门楼前和“敬爱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合个影,那都不好意思和人说咱逛过银川城。


从地图上看银川,城市格局非常有意思,有人把它形容为一个哑铃,东头是传统老城,西头是工业新城,两座城区隔着二十里地,早在本世纪初,连接它们的只有一条两车道的柏油马路,两侧是一望无垠的庄稼地,时有成群的牛羊上路闲逛,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堪称一景。


偏寓一方,加之以农为本,商贸资源不足,很长一段时间里,银川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准确定位,相比附近的西安和兰州,前一个顶着十三朝古都的头衔,后一座是大西北的工业科技中心,同为西部重镇的银川坐立不安,火急火燎。


本世纪初,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痛定思痛的银川人开始频频出招,先是“小宁夏大银川”的口号横空出世。仿佛是一夜之间,银川的城区突然扩大了好几倍,银川人出门会吃惊地发现城市到处都在立起高高的塔吊,新城与老城的通道由1条变成了5条,22条城市主干道被翻建一新,在八车道的北京路两旁,巨大宏伟的建筑物距马路有50米甚至100米远,气势直逼北京的长安街。


口号出来了,光盖楼也不成啊,栽得梧桐树,怎引凤凰来?银川人左思右想,终于忆起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话,穿城而过的黄河水明显是银川的优势嘛。说干就干,“塞上湖城”的规划蓝图平地惊雷,银川人一下子茅塞顿开。


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银川自古有塞上江南、七十二连湖,湖湖相连的美誉,即便是在工业大建设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银川市周围仍然湖泊遍布,清波荡漾、鸥戏鹭翔彩。


可惜,随着人为造城的盲目推进,“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美景逐渐褪色。湖一个个填了,银川变样了,早春的风沙弥漫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水越来越浊,鸟越来越少,高耸的烟囱越来越多......


可喜的是城市的建造者们此番终于意识到“以水兴城”的重要性,以此为依托,打造“西部宜居城市”的新定位令这座城市呈现出勃勃生机。


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在将区域划分重新复古为“

西夏区、兴庆区、金凤区”的同时,短短几年,宝湖、西湖等20多个湿地公园得以恢复。草更绿了、花更红了、人更多了,银川变得越发漂亮了。老少互携,情侣相偎,闲闲其态,楚楚其容,遂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于怀内,揽“最适宜居住之城市”于一身。


养在深闺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投资客纷至沓来,大量的外地人才前来安家落户,在最近几年的内地宜居城市排名中,银川竟然罕见地挤入了前十。


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作为本质上的移民成市,银川有着罕见的包容,在这里甭说排外,一听您是外地口音,银川人准得高看您两眼。为啥啊?银川人出门的少,宁夏这个地方解放后一直戴着“老少边穷”的帽子,本地人总怕外地人看不起自个,您能来银川,那是咱的荣幸。


我的一位大学女同学毕业后选择到银川发展,没几年就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房子、车子、孩子、位子一个不差,接着把在南疆的父母和弟弟都带了过去,聪明的弟弟在数年间就有了自己的装饰公司,在圈内已小有名气,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说千道万,银川是个有机会的地方,只要你踏实肯干,这座城市绝对不会亏待你


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风起大漠,云生贺兰。黄河水悠悠地流着、贺兰山的风爽爽地吹着。依山傍水的银川平原物产丰富,活蹦乱跳的黄河大鲤鱼,甘甜可口的瓜果,还有香喷喷的手抓羊肉,大自然的馈赠使得银川人养成了衣食无忧,闲闲无事的生活习性。


当地人收入不高,但商业却很发达,中海、万达、绿城等地产大鳄在当地竞相角逐,时尚潮流早已与一线城市齐肩。阅海湾CBD、金凤万达等新兴商圈后来居上,大有取代老牌的新华街商圈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餐饮,千万别以为这里伊斯兰聚集地,除了牛羊肉就没别的了,鲁粤淮扬、川渝云贵,各地的菜系在这里应有尽有。点个烩肉,加碗米饭,来瓶西夏扎啤,我地乖乖,爽么!


月上柳梢后,灯火阑珊时,大到五星级酒店,小到街口的露天大排档,食客总是满满当当,这繁荣的景象除了公款的支撑外,与

银川人看重友情、亲情,注重生活情调和质量密不可分。


如果你据此就认为银川人的“饭钱”好挣,抱着“人傻、钱多、速来”的愿望,十有八九要翻船。银川人的吃喝标准出奇的一致,仿佛是商量好的。今天这个餐馆还门庭若市,没准明天就门可罗雀;现在这个品牌的酒水还供不应求,过不了几天就可能无人问津。


银川人的市场法则严厉无情,眼里从不揉沙子。真、实、诚大行其道,假、虚、伪寸步难行。


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舒适悠闲,往往可以派生出“高尚”的情感,那就是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和混在外地的银川人聊天,十有八九会对外地衣食住行的种种不便表示不满,而这种不满是在与银川的较劲中得来的。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现象视作渗透着“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传统观念,反映出过惯了悠闲生活后,对大城市节奏快、压力大、效率高气息的不适应。


银川在文化派生方面原创的不多,但却能对来自异乡的特色进行改良,银川人爱听的秦腔来自陕西,引以为豪的民乐“花儿”来自青海,就连每天清晨都要来上一碗的牛肉拉面都是来自兰州。


但银川人“改良”的能力千万不可小觑,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咱就说火锅吧,有见过涮韭菜,涮锅巴的?走遍神州,吃了无数火锅,银川人的口味堪称一绝。


几乎所有的银川人都认为自己的凉皮比其产地汉中强上一百倍,自己的牛肉拉面才是正宗,当然,这里面夹杂着银川人与生俱来的底气,但尝上一碗你就知道了,这自信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不可否认,每一座中心城市的扩张背后,都是以掠夺其它区域发展利益作为替换条件的,在寻回昔日辉煌的路上,银川步子迈得很快,整合了区内的几所学校后成立的宁夏大学并没有声名鹊起,底子太薄是其软肋;空旷的北京路八车大道稀稀拉拉的车辆,似乎说明这种超前建设有些急功近利;大片的房屋被拆迁作城市改造的同时,过多地在忽视着普通老百姓情愿不情愿的感受和是否合理的补偿;街谈巷议中有着这样那样的贪污腐化、官商勾结、高考移民等传闻,这亦非空穴来风。


宁夏山川整体财政收入为银川做着有力支撑,好的人才、资源无疑都被吸纳到了银川。据2012年数据统计,在全国的房价上涨统计中,作为西部中等城市的银川一不留神就名列前茅,对于整体收入不高的银川老百姓,这些高价的房子肯定不是卖给他们的,下面各县城的暴发户,当地的隐贵才是其真正抢购的主力。


也罢,说古论今,看看周围的西安、兰州、西宁,乃至北京,哪座城市不是在遵循着这样的发展套路:大城市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小城市,小城市通过城镇化再拉动农村,最终形成六脉皆通、资源共享的城市聚集带,这是城镇化浪潮必经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谨慎乐观地将其理解为只有

领头雁非得越高越快,后面的雁群也会飞得越高越快


潮流发展在文化和习俗上,即意味着某种割裂。清晨六点,漫步在银川街头,街头巷尾早餐清一色的拉面,记得二十年前的主角还是八宝粥、油条、包子、糖酥和葱花饼。


宁夏人早餐吃粥的千年习俗正在被“唯快不破”的时代浪潮慢慢消融,只有海宝塔门口的算命先生们还戴着墨镜,在寒风中正襟危坐,哪怕没有一个善男信女垂顾,老先生们依然爱岗敬业,他们挺直的腰板和身后巍然屹立的海宝塔浑然一体,默默守护着这座历史名城。


银川,塞上湖城风景异


党项人一千多年前以银川为中心,东征西讨,建立起令大宋闻之胆寒、让蒙元吃尽苦头的西夏王朝。他们有着有独特的文字,独特的风俗,独特的个性,自然而然也就成为蒙古鞑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国破之日,就是亡根之时。西夏文明灰飞烟灭,只留下几十座荒冢和贺兰山上的残破岩画供后人咂摸凭吊。党项人消失了,但他们小富即安,安分守常的气息,跨越千年沧桑,依旧流淌


还记否,崔健领衔的“贺兰山下的中国摇滚”让多少乐迷为之疯狂;还记否,金鸡百花电影节有多少国际巨星齐聚凤城;还记否,《大话西游》中那一句“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令多少少男少女为之红尘颠倒”——要知道,这部电影的拍摄地就是咱银川。


莫话塞北总荒凉,巨变沧桑画意长。中阿论坛为之添彩,WCA为之增辉,解放六十多年来,银川的蓬勃发展是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缩影。观自然景,仰以察古,思古人功,俯以观今。衔回乡之风情、承西夏之遗韵,银川正沐浴着改革发展的缕缕春风,扬帆起航又一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