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故事」八魚李家最後的掌門人

顯赫一時、風光無限的八魚李氏家族在變幻莫測的歷史風雲裡,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1862年(同治元年)回漢衝突後,李氏家族趨於沒落,到了清末,致遠堂、永遠堂、志遠堂已經沒了人脈,只剩了明遠堂弟兄倆。這就是李樹玉的兒子李佛佑,李樹本的兒子李春源。

根據《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載:“本村李姓共分四門,是由樹敏、樹德、樹本、樹囗(玉)傳下來的。後來各立一堂,即明遠、致遠、志遠、永遠,共有四堂。”這和村民的說法相吻合。

「大荔故事」八魚李家最後的掌門人

《大荔縣新志稿》中記載的李春源的事蹟

李春源,字蓮舫,生於咸豐年間,作為戰亂的倖存者,李蓮舫成為李氏家族最重要的傳人。他的妻子是同州府出了名的美人,人稱“蓋同州”。“蓋同州”出身大荔名門望族,她知書達理,溫婉賢淑,最值得驕傲的是,她為李家生了兩個兒子:慶生和惕生。在李家人丁不旺的情況下,李蓮舫感到了極大的欣慰。經李氏族人商議決定,在致遠堂、永遠堂和志遠堂三門無人的情況下,讓大兒子李果如(慶生)繼承致遠堂血脈,讓二兒子李乾若(惕生)繼承永遠堂和志遠堂的宗嗣,一子開兩門,以安慰九泉之下的祖先亡靈。

就這樣,父親為李乾若娶了兩房媳婦,一個是羌白街上的大戶人家的女兒,她已無姓名可考,因其個子高,後輩們稱她為“高漢子婆”;另一個就是張囀宜。在為兒娶妻的喜悅裡,老夫妻倆熱切的期望著,期望著子孫滿堂,門楣興旺。

果不其然,大兒子李果如生了兩個兒子,李蓮舫高興得為他們取名,大孫子叫李振勳,二孫子叫李扶勳。可世上的事情總是很難盡如人意,二兒子李乾若那邊,繼承永遠堂的羌白夫人沒有生育,李蓮舫果斷決定,把二孫子李扶勳過繼給了羌白夫人,永遠堂不能後繼無人。誰知,繼承志遠堂的張囀宜只生了兩個女兒,在那個男權至上的社會里,十個桃花女,也頂不了一個跛腳兒。李蓮舫熱切的希望破滅了。就在這時,大兒子李果如的妻子臨產了,她生下了第三胎,又是個兒子。李蓮舫夫婦喜出望外。給孩子起名叫李掬勳,並當即做出決定:這孩子要頂志遠堂的門。

剛剛吃過了滿月酒,李蓮舫就把孩子抱給了張囀宜。志遠堂後繼有人了。這是李蓮舫肩上的責任。不久,李蓮舫去世了,他滿意的閉上了眼睛,九泉之下,他可以坦然面對列祖列宗了。

李乾若(1875—1935)作為永遠堂和志遠堂的當家人,他終於有了兩個兒子,李扶勳和李掬勳。不安的心平靜下來。他是個文人,在同州師範任教,詩詞文章,琴棋書畫,莫不精通。經常和朋友們詩詞唱和,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詞章。他把自己的心血整理成帙,準備出版。可惜的是,1935年他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歲。接著抗戰爆發,他的詩稿幾經輾轉,竟被內侄丟失了。他曾經參與《續修大荔縣舊志稿》的編撰,《大荔縣新志稿》錄用了他的詩詞六首,詩風沉鬱悲壯,悲天憫人,抨擊時局,顯示了他的胸懷和人生態度。

李乾若去世時,他的大兒子李扶勳已先他而逝,留下了他最喜愛的小孫子,四歲的李武華。二兒子李掬勳的兩個女兒都在他逝世後才出生。對於孫兒們來說,爺爺給他們的印象就是爺爺當年和他的詩朋酒侶們互相唱和的詞章以及繪著山水風景草蟲花卉的各種扇面。還有扇面上留下的“沙苑居士”的題名。李乾若走了,留下了偌大的家業和一家老小。永遠堂那邊,只有羌白夫人和她的年輕的寡媳,還有四歲的小孫子武華。志遠堂這邊,兒子李掬勳太年輕,二夫人張囀宜只得擦乾眼淚,毅然決然的承擔起丈夫遽然離世留下的家庭重擔。

張囀宜,字聞鶯,她生於1885年,卒於1969年,享年84歲。孃家是大荔相堤村的名門大戶,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聰明端莊,知書達理,才智過人。1904年,19歲的她嫁給了李乾若。頂了志遠堂的門。張囀宜皮膚白皙,眉清目秀又身材頎長,性格開朗又舉止得體,舉手投足間,一副大家閨秀的氣質,因而深得的公公婆婆的歡心。丈夫李乾若更是愛如珍寶,他非常欣賞這個小他13歲的妻子,加之他是個文人,便經常教妻子新的文化知識,經商理念及待人接物等許多社會知識。長期在這個大家庭中的耳濡目染,張囀宜很快成長為這個家庭當仁不讓的“當家二奶奶”。

當此之時,李家的商業仍是很可觀的,他在同州府有錢莊叫“振豐恆”,有鐵貨鋪叫“萬順李”,在西安有“得心承”醬菜食品加工廠,最大的商號是三原“萬順德”,“萬順德”經營的種類主要是布業、茶業、林業,煙糖業,他在東北有自己的林山,在湖南有自己的茶山,商業網點遍佈湖南、湖北、貴州,西北蘭州、榆中一帶,當年漢口“山陝會館”有他們忙碌的身影,1911年“山陝會館”毀於戰火。到了張囀宜當家立事時,“萬順德”已經在漢口揚子街上的“同益”公司處理商務了。

李家作為陝商的重要一支——同朝商人(同州、朝邑),他們有自己的的經營模式,這就是東家出錢,不管經營,如何經營全憑商號掌櫃,商業運作實行銀六人四股份制,商號高級管理人員都有資格入股,年底算賬分紅。這些優秀的制度,使得東家在管理上更加輕鬆方便,遊刃有餘。支撐這些制度順利執行的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用人,張囀宜作為東家二奶奶,她慧眼識人,以最大的信任把百萬財產交給了外姓人,讓他們放心大膽的自主經營。培養了侯天培,張承先,李香亭,吳玉麟等一大批優秀的商業領班人。就這樣,商號負責人把商號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東家捆在一起,榮辱與共。張囀宜就是這樣的抓住人力資源,運籌帷幄,最大程度的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李氏商業做得風生水起,左右逢源。

那時每到年底,各商號的掌櫃就齊聚李家,彙報一年的工作,商談第二年的商業計劃,這時家裡便熱鬧非凡,高朋滿座。張囀宜認真聽取各路商家的彙報,按照制度,給予成績好的商家以獎勵,成績差的並不追究責任,只是讓他找出失敗原因,制定出第二年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勉勵他們再接再厲。這樣,各路商家唯恐落後,更用心的打理自己的事業。在這個管理制度的激勵下,李氏商業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氣象。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水利專家李儀祉正在鐵鐮山一帶修建洛惠渠,這項惠民工程雖然得到了國民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可因為國力貧弱,中央、地方都拿不出太多的錢來投入。而修渠工作正進行到了關鍵時刻,工程師張平之在修5號洞時殉職。李儀祉發誓,一定繼承先烈遺志,千難萬難,也要把洛惠渠修成。在這種舉步維艱的情況下,他和縣上官員來到了同州府李家,向當家的李老太太說明了情況。張囀宜聽說這是一件關係國計民生的大好事,渠成之後,可以灌溉千畝良田。同州鄉親從此可以有了飯吃,她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下來,資助修渠一萬大洋。解決了修渠的燃眉之急。從此之後,李儀祉非常感謝李老太太,年節常來拜訪。多年後,兩家的後代們還經常來往。

張囀宜不只是掌管商業遊刃有餘,支持社會事業不吝錢財,最令人敬佩的是她的深明大義,順應潮流。解放初,張囀宜對國家的每一項政策都十分擁護,土改運動,公私合營,她沒有半句怨言,積極參與,也許她覺得,把這一切都交給國家更放心,也更省心。所以當公私合營時,大華紗廠,西安製藥廠等十餘商家都來李家,商討合營發展事宜,可見李家二奶奶在當時的號召力。此後,她委託“萬順德”掌櫃吳玉麟考察商務,選擇最佳投資方案,決定投資西北地區的短缺項目——熱水瓶廠。最後,李老太太拍板定案。一年後,以李家為主(佔股百分之四十)的秦嶺熱水瓶廠建成並正式運轉,西北五省沒有熱水瓶廠的歷史一去不返。

張囀宜在處理家務方面,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持家理念。她當家時,家裡有門房、馬房、賬房、廚房等等以及傭人幾十口,張囀宜恩威並用,治理的井井有條。當時有一個傭人叫陳興旺,是大荔鹽池窪人,他13歲到李家,幾十年都和李家人一起生活,李老太把他當成了兒子。解放後,他回了老家,老太太長期關注著他的生活,他病了,她派了孫兒到他家去探望,他和老伴的老時衣,都是她的孫女李映麗姐妹一手置辦的。張囀宜當年從孤兒院裡領回了兩個女孩,她為她倆起名,一個叫喜臨,一個叫福愛,作為丫鬟。後來就認她們做義女,孫兒們都喊她倆為姑。到了婚嫁年齡,老太太慎重的為他們選擇了婆家,併為她們置辦嫁妝,把她們當做女兒嫁出。她們都有了一個很好的歸宿。民國十八年,關中遭了年饉,張囀宜和丈夫拿出了 家中的糧食,仿照先輩,在家鄉沙苑一帶搭起了粥棚舍飯,救活了許許多多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人們,年饉過後,鄉親們敲鑼打鼓,為她家送去了“恩同再造” 的匾額,表彰他家救荒濟貧的義舉。在處理家庭兒女問題上,她秉持了中國傳統的孝悌持家理念。她尊羌白夫人為大姐,把大姐的妹妹和自己的妹妹都接到家裡來,教她們學文化,培養她們持家理事、待人接物的各種能力。妹妹們長大後,她為她們擇優婚配,羌白夫人的妹妹嫁給一個姓朱的縣級官員;她的妹妹嫁給在上海經商的大荔人吳承伯,兩家的子女都接受了很好的學校教育,事業有成。每到年節,他們都要來探望年事已高的姨媽,這令張囀宜十分欣慰。

張囀宜對抱養的兒子李掬勳十分疼愛,送他讀書,優裕的生活使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富家公子,人稱李家“三少”。母親張囀宜看在眼裡,她在孫輩的撫養上,改變了方法,不再嬌慣,孫兒李武華從小就受到嚴格的教育,他曾就讀於蘭州大學,但他喜歡音樂,祖母就送他到上海音樂學院去深造,後來他成為西安音樂學院知名教授。兩個孫女,李映麗和李映霞,她更是疼愛有加,即使在逃難途中,也讓李映霞在當地甘肅榆中上中學。李映霞、李映麗後來都很好的完成了學業,李映霞成為中央某直屬企業幹部,李映麗成為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她們深厚的中國文化造詣,令人歎為觀止。從中反映了祖母張囀宜培養她們的一片苦心。張囀宜自己的兩個女兒,大女兒李班若,少年時被送北京學習刺繡,後嫁給了朝邑人留德學生吳家驥。抗戰中,作為陝西省衛生材料所所長的吳家驥,幫助李德全女士把藥品送往延安,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經多方營救才得出獄。解放後,他成為第三軍醫大學教授,病理學家。曾給賀龍看過病,後在總後藥檢所退休。

二女兒李伴玲,從事畫畫專業,抗戰中,她和三個同學在濟南舉辦了“三女士畫展”,取得成功,所得資費全部買成背心,捐給濟南抗戰部隊。她的丈夫張亮柏是孫蔚如部隊的軍人,曾在中條山阻擊日寇,後來轉戰桂林。在這裡,打退了瘋狂進攻的日軍,受到蔣介石的嘉獎。張囀宜每天都要讀書看報,瞭解國家大事,在她的支持下,兒子慷慨地把家藏宋元本的“廿二史”一套贈給了陝西省博物館,省博物館給李掬勳頒發了收藏證,還發給他一個佩戴證,只要戴上佩戴證,就可以免費隨時出入博物館。張囀宜給後輩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之後,她的兒媳當家後,也學習婆婆,把一件明代銅牛捐給大荔縣文化館,把一件酒壺狀的古代銅器(弧)捐給了北京博物館。1969年,張囀宜以84歲高齡與世長辭。幾十年裡,她以過人的睿智,博大的胸懷,精心經營,使搖搖欲墜的李氏家族恢復了生機,留給世人無限的啟迪。

作者:王凌琴 本文內容由李張囀宜的孫子李武華、孫女李映霞、李映麗提供,李映麗提供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