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降壓藥一定是清晨起床後吃嗎?

熱門生活看點


我們的血壓在一天24小時內是呈現一個晝夜節律性的,大多數人血壓會出現一個兩高一低的峰谷現象。也就是早晨六到十點左右和下午三四點會出現血壓最高,而夜間凌晨兩三點血壓最低。這種血壓波動也稱作杓型血壓,對於此類高血壓患者來說,發生心腦血管危險事件也大多發生在血壓峰谷這一時間段。比如出血性腦卒中可能發生在血壓最高時,而缺血性腦卒中可能發生在血壓最低時的凌晨。


而還有很少一部分人的血壓波動為非杓型,此類高血壓患者夜間血壓也比較高,所以夜間也可能發生出血性腦卒中風險。


因此服用降壓藥也是要按照血壓生理變化來服用,使藥物發揮最大療效的時間正好在兩次血壓峰值時,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至關重要。

服用長效降壓藥,如硝苯地平緩控釋片,氨氯地平等,每天服用一次,在晨起時六到八點服用即可,藥物通常在兩三個小時後血藥濃度會達到一個穩定的高值,正好可以使血壓降低,從而降低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發生率。


如果是一天需要服用兩次藥物,一般在早上七八點和下午兩三點服用為宜。

如果服用短效藥物的話,還可以根據動態血壓監測情況來選擇用藥時間,比如測上幾天全天動態血壓,根據動態血壓值找出血壓高峰處,那麼就可以在這幾個血壓高峰來臨前2小時服藥。


歡迎關注無名藥師,我會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無名藥師


因為人體血壓通常在早上6至10時之間血壓會達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高血壓患者清晨服用長效降壓藥是降壓效果的最佳階段,同時也是預防與高血壓密切相關的心肌梗塞、心源性碎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最佳時期。長效降壓藥清晨服用後約1至2小時血藥濃度達到高峰,24小時達高峰降壓作用,多次清晨給藥後,8至12周達高峰降壓作用,所以高血壓患者使用長效降壓藥還是一定清晨起床後服用為佳。但是需要定期測量血壓,血壓還是早晨未服藥之前測量,因為服藥後測血壓會影響血壓測量的結果,如果服用一種長效降壓藥效果欠佳的話,可以考慮增加一種降壓藥物(聯合用藥),以達到降壓目標為準,一般患者降壓目標在140/90mmHg以下,但是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目前在國內還沒有治癒的藥物,只能堅持長期服藥,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


湘村劉叔


長效降壓藥是否一定要清晨服用?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是規律的高血壓,俗稱“勺型高血壓”,一般是清晨服用降壓藥物。對於正常人及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講白天血壓高於夜間血壓,夜間血壓值小於白天血壓值的10%,稱為勺型血壓。

如果是“非勺型高血壓”,在清晨服用降壓藥的同時,可能晚上需要加服一頓藥物。非勺型高血壓患者夜間血壓值大於白天血壓值的10%。

非勺型血壓的高血壓患者比勺型血壓的高血壓患者易發生心、腦、腎靶器官損害及心腦血管事件,也就是講非勺型高血壓患者易發生左心室肥厚、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及腦卒中。

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血壓達標,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降壓治療應該確立血壓控制目標值。另一方面,高血壓常常與其他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合併存在,例如高膽固醇血癥、肥胖、糖尿病等,協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險,治療措施應該是綜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壓目標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壓目標為140/90mmHg以下,對合並糖尿病或腎病等高危患者,應酌情降至更低。對所有患者,不管其他時段的血壓是否高於正常值,均應注意清晨血壓的監測,有研究顯示半數以上診室血壓達標的患者,其清晨血壓並未達標。

(1)改善生活行為

①減輕並控制體重。

②減少鈉鹽攝入。

③補充鈣和鉀鹽。

④減少脂肪攝入。

⑤增加運動。

⑥戒菸、限制飲酒。

⑦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2)血壓控制標準個體化

由於病因不同,高血壓發病機制不盡相同,臨床用藥分別對待,選擇最合適藥物和劑量,以獲得最佳療效。

(3)多重心血管危險因素協同控制

降壓治療後儘管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血壓升高以外的多種危險因素依然對預後產生重要影響。


百味草廬


我有2個室友,都確診為高血壓,早上、晚上都需要吃降壓藥,高血壓是慢性病,不控制的話,會有很大的風險。


聽風new


要聽醫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