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言中,为何西南官话能够发展的如此壮大?


说西南官话之前,先来说几句官话(即北方话、官话方言)。“官话”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话的称呼,主体为北方汉语,是中国传统七大方言之一(其他六种为吴语、粤语、闽语、湘语、客语、赣语)。

官话是汉语方言中分布最广的一种,除了在北方分布以外,也同时分布在中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如南方的江西大部、安徽中北部、四川大部、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和江西沿江地区。在官话下面,又可分为北方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南方官话(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八大片。

附图,官话方言(北方话)使用者分布图

西南官话的分布

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以及临近的湖北省大部、湖南省西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此外,邻近云南的缅甸东北部自治特区(果敢、佤邦、勐拉)等地也使用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广的汉语分支之一。据统计使用西南官话的人口超过2亿,约占中国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整个官话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湘语、赣语、粤语、闽语人口的总和,西南官话中最大的分支四川话的使用人口都超过1.2亿。此外,《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西南官话分为成渝、灌赤、黔北、昆贵、滇西、鄂北、武天、岑江、黔南、湘南、桂柳、常鹤等十二片。

附图,西南官话在中国的分布

西南官话的形成

有学者认为西南官话与另一种南方官话:即江淮官话同源,而西南官话在词汇、音韵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所以在民国时期,上江官话一直被认为是与粤语、吴语等并列的汉语大语言区,而非官话的分支,直到1955年才首次被划入官话。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元朝之后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原移民有很大的关联,成渝片四川话与湖北话音系产生分化的年代都至少可以上溯至明朝,因而西南官话的形成年代应当更早。

蒙古人在进攻南宋的过程中,长江上游的四川等地是主要战场,因此四川本地民众死伤非常大。据《中国人口史》描述,战后原南宋四川境内只剩 20 万余户,比战前减少了 230万户。大量社会精英“避地东南”,逃离故土,整个元代四川的人口都没有得到恢复。

元末的大规模农民战争又一次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后果就是四川原来的土著没剩下多少,所以在明夏政权(红巾军的一支)和明朝产生了大规模的、由政府组织的移民行动。据《中国人口史》考证,明夏从鄂东引入的移民累计多达40万人,和当时残留的四川总人口相当。

经历明初的大迁徙和大量设置卫所,原本分布在以南京江淮一带的南方官话(所以有人认为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应归类为南方官话)扩张到西南地区。明朝为巩固对西南的统治,在边疆完全接收了元朝时期形成的土司制度,朱元璋又在这些地区周边设置了大量汉人军事卫所以及汉人移民,这些军事要点成为当地汉语传播的核心。

明朝末年和清朝的改土归流加速了西南官话的传播,改土归流成功后,原土司直辖地区吸引了大量汉人移民,从而形成大片的西南官话区域。

此为个人见解!!欢迎交流与讨论!!求赞加关注!!!


我没忘记home


那是因为西南官话区域大,才强势的,但强势的背后,也要看到方言危机,很多00后年轻人普通话到说的挺好,而四川话水平却不行,会说四川话并不代表四川话不需要保护。很多四川话里面特有的发音在00后几乎找不到了。

下面以成都话为例:

国,四川话gue,(大邑话:guai,峨眉话:gua)

咸,四川话han

我, 四川话ngo

瑞,四川话sui

琼,四川话qun

晨,四川话sen

孕,四川话run(国际音标/zun/)

尝,四川话sang

六,四川话lu

吃,四川话ci(四川很多乡镇还有cie, qi, qie, qia, kei等等)

备,四川话bi

批,四川话pei

乘,四川话sen

学,四川话xio

院,四川话wan

泳,四川话yun

阔,四川话kue

扩,四川话kue

括,四川话kue

迫,四川话pe

拍,四川话pe

鲜,四川话xuan

弦,四川话xuan

摘,四川话ze

巷,四川话hang

项,四川话hang

或,四川话hue

却,四川话quo/qio

确,四川话quo/qio

虐,四川话lio/yo

乐(Yue),四川话yo

育,四川话yo

恶,四川话ngo

伯,四川话be

勺,四川话so

岳,四川话yo

贼,四川话ze/zui

族,四川话qu/qio

绿,四川话lu

浴,四川话yo

肃,四川话xu

促,四川话qu

速,四川话xu/xio

续,四川话xio

轴,四川话zu

勃,四川话pu

阶,届,皆,解,介,界,戒,四川话jiai/gai

谐,四川话xiai/hai

蟹,四川话hai

雷,泪,类,累,磊,内,等等四川话lui

仪,疑,宜,义, 艺四川话ni

沿,四川话yuan

验,四川话nian

严,四川话nian

咬,四川话ngao/niao

做,四川话zu

作业,四川话zo nie

崖,四川话ngai

硬,四川话ngen

胡,虎,湖,沪等等拼音为hu的字,四川话fu

被,四川话bi

秘,四川话bei

慎,四川话cen

衔,四川话han

茎,四川话hen

杏,四川话hen

横,四川话hun

窘,四川话jun

盟,四川话min

亩,四川话mou

贸,茂,四川话mou/mong

眉,嵋等等,四川话mi

溪,四川话qi

倾,四川话qun

蝉,四川话san

偿,四川话sang

伺,四川话si

唇,四川话sun

纯,四川话sun

肴,四川话xiao

厦(Sha),四川话shua

营,四川话yun

荣,四川话yun

融,蓉,容,溶,榕等rong音,四川话yong

沿,四川话yuan

舰,四川话han

盾,四川话sun

铅,四川话yuan

矿,四川话gong

乐(le),四川话lo

彭,蓬,碰等peng音,四川话pong

风,冯等feng 音,四川话fong

去,四川话qie(四川其他地方有qi, ji, jie)

和,喝,何,河等等,四川话ho


宇宙男神


西南官话区主要在我国的南方,主要以云贵川湘鄂为中心,接近3亿人说西南官话,占汉族官话的三分之一之多。为何这么多呢?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西南官话的核心区域是四川,四川是个盆地,从秦朝开始设立蜀郡,中原地区连年征战,四川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北方和中原的人口陆陆续续迁入很多,所以蜀地的方言和北方方言相近,并且在明清时期,发生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四川的人口吸收湖广语音,形成如今独特的西南官话,和北方官话沟通没有太大的障碍。四川人口不断向周边地区迁移扩张,改土归流。虽然西南官话形成时间不长,形成于明清,但由于西南地区一直以来地多人少,除了青藏高原之外,大部分地区环境越来越适合人们的生存,迁移带来的人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数量很多,但人数太少了,比如现在的昆明人口782万了,你会发现本地人越来越少,祖籍省外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一半了,而少数民族大多处于双语状态,在西南官话的强势下,逐步被淹没了,西南官话包容性强,语速慢的情况下可以听懂80%,和上海苏杭一带日渐萎缩的吴语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西南官话越来越强势,使用的人越来越多。




喊你来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四川人,曾经去过贵州,广西,来回答你的问题。

我们不讨论西南官话是如何形成的,只讨论为何发展得如此大。

1 西南官话属于北方语言,好理解。语言的发展,肯定经过自然选择,人与人沟通,肯定选择一种双方都容易理解的语言,西南官话在形成之后,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而发展壮大。

2 成都平原的富裕辐射范围广,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很富裕,与周边地区的商业交流频繁,在古时候一种通用语言尤为重要,保证正常的交流。不过这一条不是主要原因,商业交流中文字才是最重要的。

3 移民的融合,发展通用的语言,各地移语言都不一样,必须要一个通用的语言来进行沟通交流。


日出东山


西南官话,指的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以及湖南、陕西、广西局部的一种方言,这种方言的发展迅猛,被视为中国方言中,规模最大的一支方言。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西南官话具备如此辐射性?

个人认为:

历史因素

西南地区,古代称之为“西南夷”,除了四川地区在秦汉时代被中原皇帝直接统治以外,云南、贵州等地,长期处于土著自治状态——中原皇帝册封这些土著酋长各种爵位、封号,土著酋长则向中原皇帝进贡一点土特产,这种关系长期维系,直到元朝以后,发生了变化。

明朝初年,洪武帝为了防止北元反扑,于是一方面派明军攻打云南的北元驻军,另一方面则在战后在西南地区设立卫所,力求长期维持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这些明朝卫所,一定程度上对西南地区的人口构成,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明朝末年,西南地区遭遇大规模战乱——张献忠、南明、满清三方势力在西南地区展开长达二十多年的大规模混战,当清朝灭亡南明以后,西南地区的人口也急需移民——于是,有了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有学者认为,湖广移民的语言,逐渐形成了当代的西南官话。

起初,湖广移民主要填充四川地区。清朝的四川和当代四川的面积差别很大,当下四川西部的很多地区,清朝初年属于西南土司的地盘。

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清朝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对西南地区的土著势力进行讨伐——甚至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还有对西南土著势力的讨伐。

清朝依仗强大的武力完成“改土归流”以后,各族人民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起来,西南官话也迅速在这一地区传播开来。

就这样,西南官话得以普及在西南地区。

现代因素

2019年,一首《大田后生仔》在网上风靡一时。这首歌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很有意思:00后的同学不会说方言。

90年代,随着电视剧等传媒不断普及,普通话逐渐深入人心,事实上,很多地区的新生代,确实已经忽略方言的应用,甚至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因为生长在汉族地区,也不再会讲本民族语言——比如小编认识一个90后蒙古族女生,她就不会讲蒙古语,甚至还认为蒙古语和藏语是差不多的一种语言。

此消彼长,普通话则在这个背景下不断普及。西南官话和普通话由于差异相对较小,因此,普通话传播的同时,也导致西南官话开始扩张。


藤树先生


一堆人在这里胡言乱语,我也来胡说八道一回。

1、关于西南官话起源于江淮官话的人希望你认真的听一下西南口音发音跟现在江淮的 口音和用词的区别。

2、江西老表跟两湖之间的血缘关系无可辩驳,但是绝对不是口音的继承,区别很大。 所以西南官话也不来自于江西。

3、西南片的口音受湖北影响非常深,是因为很多人是从湖北孝感麻城一代迁移过去 的,人口数量太大形成了强势口音。

4、湖北除了鄂东南、湖南除了邵阳一代还保留着古楚音(很多字的读音和叫法跟粤语 相似)。湖北其他地方的口音基本上都是西南官话口音,当然襄樊地区因为历史原因 除外。

5、任何一个地方你可以发现无论是口音或者习俗往往外来移民会受到本地强势土著的 影响很深。原因就是官府不会让新移民扎堆定居造成潜在的危险,新移民如果不学 习土著的习惯和语言往往会被欺负和歧视。就像很多省城附近的人去省城往往喜欢 憋着口音学省城人说话是一个道理。强势地区的辐射能力至今都可以看到(例如山 东人到了东北以后现在都是东北口音,当然大连地区因为山东烟台威海地区迁移的 移民太多还保留着山东沿海的部分口音)。

6、听过湖南人说普通话(也就是湘普)的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湘味普通话,并不是正宗 的普通话。所以西南官话其实就是清朝的时候巴楚口音学北京话,带着湖北口音的 官话。要怪就怪麻城人普通话没学好。


总结一下,口音的变化其实很复杂,任何一个现代人如果穿越到古代都可能只能听懂只言片语。只有一些单词和现在的读音类似,就像中国人听韩国话。在一个网站上听过模拟春秋时期的口音,听起来就像俄罗斯人说汉语,大量的弹舌读法。模拟的汉朝口音像越南人说汉语。大家可以自己脑补。大量的游牧民族融入汉族,大量的北方汉族同化南方土著,形成了千奇百怪的口音。南方因为受战乱的影响比北方小,所以没有形成北方那种各省的人基本上都能听得懂对方的话情况。南方还受制于丘陵地带太多交通不发达影响,形成了很多的语言孤岛。往往本地是上一个朝代的口音,隔壁城镇因为驻军和统治阶层官员携带家眷的影响带来了本朝的口音,造成了互相听不懂。而且很多原本人去楼空的城镇因为驻军形成了新的人口构成而产生新的口音。所以其实也不存在所谓真正的正宗汉人和正宗的汉人口音,因为口音和汉族人的构成一样是一直在变化的。一个地方的口音只能说是形成这种口音时期,带着土著口音的所在朝代的官话。(忒前走台噶,绳坛快落!今时朴落雨,绳坛要落雪)


龙69258242


跟明清时期向西南地区移民有关。

整体上,西南官话是明朝官话的儿子。

在蒙古灭亡南宋过后,西南地区人口损失惨重,很长一段时期都未能恢复元气,一直到元朝灭亡进入明朝都是如此,所以朝廷决定,向西南地区移民,一方面是为了恢复当地社会,一方面是镇守边疆,尤其是云南、广西等地区,在那个时候社会混乱,所以朝廷组织平民向西南地区移民,并同时从江淮派兵驻守云南广西等地,由于移民来自五湖四海,语言不通,所以只能用当时的“普通话”明朝官话沟通,而且这里还包括了向湖广地区移民,这就是“江西填湖广”,这也是为何今天湖北大部分地区也讲西南官话的原因。

明末清初,张献忠又屠川(当然存在争议,有人说他是被清军扣了帽子),四川又一次人口锐减,所以后来清廷决定,向四川再一次移民,随有了“湖广填四川”。说是湖广填四川,实际上除了湖广,还有很多地方的人,比如福建、陕西、广东等地的人,只不过湖广人占了主体,所以此刻已经是西南官话的湖广话成了强势语言,其他地区的人为了沟通也就都转用了西南官话。

总得来说,西南官话整体音系继承自明朝官话,但由于四川盆地经历了两次移民,所以四川盆地的西南官话语音演化速度快于云南广西等地区,所以云南普遍存在的“平翘对立”在四川话中大部分都消失了,广西桂柳话中类似“giao,kiao,hia,gia”等音在四川话里也全部颚化为了“jiao,qiao,xia,jia”等。但是,不论是哪里的西南官话,都完整保留了明朝官话声调的调型:

入声虽然很多都消失了,但是西南官话入声韵的归派还是很对正的,西南官话的入声韵没有分化,这是继承自明朝官话,只是除了四川岷江片等整体保留独立成调外,其他都整体不分化地派入了某一声调。比如成渝片,就是整体派入阳平。

所谓西南官话的阴平几乎都是高平调,部分高升;阳平几乎都是低降调;上声基本都是高降调;去声基本都是升调,这也是明朝官话传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南官话内部流通性才如此大,一个重庆人和一个昆明人,可以基本上毫无障碍地使用方言沟通。


吾王54963924


西南官话的发源其实也是中原人口迁移造就的,也就是说官话其实就是中原流传出去的,明朝年间的人口迁移形成的,也是汉族中语言文化中的一种,其实西南官话是除了普通话之外人口使用多的语言,接近三亿人在使用这种语言 ,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以四川湖南云南,贵州重庆广西北部地区以及湖北部分地区在使用。

西南官话的形成是出于人口迁途,官话原本属于汉族语言,在明朝年间传到西南地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体系,主要来源于官府以及家眷和士兵从淮河附近逐步迁途形成的,经过江西湖北湖南传播到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在这些地方跟当地土族之间交往,慢慢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官话,其实还是主要以汉方的语言为主,地方语言对官话的影响非常小,大致几个地方的话都是大同小异。

为什么官话能在西南地区发扬光大盖过其他地方的方言呢,主要是因为这种官话发音简单非常的容易学习上嘴,而且最初的年代以北方官话为主,到了明清时期淮河周边的官话传播到西南地区,跟当地的土话和北方官话融合,形成了现在的西南官话,在明清时期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体成功被迁途的汉人超过,官话得以普及。

西南官话为什么没有像其他方言那样慢慢的被普通话取代,西南官话的特点是其他方言比不了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使用人口 ,加上西南官话的语言形式是一种带有包容同化性质的特点,西南官话有吸收和包容的性质,并没有像其他方言那样有自己的地域感,其他方言基本上会排斥外来者,而西南官话不一样,没有排斥只有吸收和包容,所以形成了这样庞大的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无法超越的足迹


西南官话的产生主要是来源于明朝对西南地区的大移民,即湖广填四川,但四川只是其中移民最多的一个目的地,有些途径地,比如湘西地区,贵州云南,广西北部,也是移民定居的目的地


SUPERME2840


什么方言也挡不住推广普通话的历史大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