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企工作,月收入9000元,這份工作怎麼樣?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嗎?

田亮766


【職場再出發】為你深度解析:雖然不清楚你的年齡,也不知道你的具體職位,更不清楚你的單位是哪個,但僅僅從你題目中的這幾個關鍵詞描述:杭州、國企、月薪9000元、不含年終獎。我的觀點就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如果你不是強烈的要追逐夢想的話,一直工作下去就可以了,不要換!


國企相對於民企和外企,是比較特殊的一類企業。特殊到什麼程度呢?業界有三個說法,分別是2倍效應,35歲效應和下車效應。分別解釋一下:


國企的“2倍效應”

如果單純比較工資的話,國企的工資相對於民企和外企,是具有2倍效應的。也就是說,國企的月薪5000,抵得上外企和民企的月薪10000。到底是怎麼“抵得上”,說起來就比較複雜了。舉個例子吧:


比如小王在國企工作,工資雖然是5000,但小王的工作狀態大體是這樣的:每天早晨有班車,八點半晃悠悠出門,九點到單位,中午吃食堂,然後午休一小時,下午5點就下班了,平時工作也不那麼緊張,週末休兩天,節假日全休,公積金高,還有各種福利!


而小李呢,雖然工資是10000,但小李在普通民企,每天打仗一樣,早晨6點就起床,7點就往公司趕,晚上八九點回家,週六還要去“開會”,公積金低,福利少,請假也很難,工作壓力大,家裡的孩子都沒人輔導寫作業,夫妻關係變差,天天吵架!


總結:

雖然現在部分國企的工作壓力也很大,部分國企的工作也變得緊張起來。但從總體而言(強調一下,是總體上),國企相當於廣大的民企和外企,依然是“輕鬆、穩定、而且福利好、假期多”的單位。在國企拿9000月薪的員工,跳槽到民企的話,如果拿不到18000,通常就是很不划算的!事實上,除了“自己本身極有夢想”的那些員工,民企不出“2倍薪資”也很難從國企挖人!


國企的“35歲效應”

現在“職場35歲”是個很熱的話題,熱到什麼程度呢?熱到很多剛剛參加工作幾年,自身年齡也才二十七八歲的自媒體人,都開始主力寫作“35歲中年危機”了。但這些危機都是對民企和外企而言的,至於國企,則有點不同!也舉個例子吧:


比如老王今年36歲,在民企或者外企,已經有十年工作經驗了,但卻依然做個基層的小領導。外企或者民企就會衡量了,老王的工作內容不復雜,入職兩三年的新員工完全可以勝任,而且老王的工資又高,精力又差,要求還不少,還不如直接換年輕人!於是危機就來了!


而老李在國企,“十年工作經驗”反而成了優勢,為啥呢?因為當年和老李一同入職的老周被調去了總部管人事;老李入職時帶他的“師傅”則高升分部領導,總之,各種關係盤根錯節開始出現了,這不是新入職的年輕人可以比的。而且國企的各種升職制度也非常看重“資歷和經驗”,老李36歲在國企,反而被選為“重點培養的青年幹部”。


總結:

從理論上來講,不論國企、民企、外企都喜歡年輕人,但外企和民企對“35歲以上的員工”是赤裸裸的拿“投入產出比”來衡量的,是冷冰冰的;國企對“35歲以上的員工”則會非常寬容,因為國企看重“資歷、經驗、忠誠”,而這三項全部都要靠時間來檢驗的。


有人可能會反駁說,“唐山收費站35歲大姐被裁掉”,說明國企也是赤裸裸的。暫且不說這僅僅是個例。我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這兒說的是正兒八經的國企的正式員工,而不是討論國企第三方用工、國企派遣工等;因為第三方、派遣工、臨時工等,嚴格意義上根本不屬於“國企員工”。


國企的”下車效應“

正兒八經的國企都有個癖好,那就是在招聘上的特殊性。不論央企還是地方國企,其用工的最大途徑並不是”社招“,而是”校園招聘“。而且格外不喜歡”社招“。


換句話說,很多國企,除非你是在大學畢業時,通過校園招聘進去的,否則通過社會招聘,你是幾乎沒有機會進去的。即使碰巧有社會招聘,招聘的要求也會非常嚴格。同理,由於這些國企不喜歡搞社會招聘,如果員工離職,就相當於從國企“下車”了。一旦下車,想要重新“上車”,機會會非常渺茫。


總結:

國企比較高傲,最喜歡一張白紙的“應屆畢業生”,它們喜歡自己培養適合自己體系的員工,除非實在急缺,否則很少進行社會招聘,即使進行社會招聘,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照顧各方領導的關係。所以,一旦從國企“下車”,想要再入國企,難度會比較大!


總結:我的建議就是“一直做下去,不要換”

通過上面三個效應的分析,我的建議很明確,那就是“一直做下去,不要換”。因為在杭州,月薪9000元雖然不算高(相當於阿里等肯定不算高了),但也不算低(杭州公佈的平均工資還不到這個數)。況且這還是你沒有計算年終獎的薪資。


加之國企的福利待遇一般都較好,公積金高,加之具有“35歲效應”,會隨著年紀增大,愈發有優勢。畢竟很多私企外企,都會裁減“35歲以上員工”的,雖然有人說,有本事不怕沒飯吃,道理誰都會說,但你能做的事,年輕人拿你一半的工資就能做,你本事再大也會被裁,除非你“不可替代”,但“不可替代”是不可能的!


所以,除非你“極有夢想”,自身想要實現一些想法,從而想離開國企,出去打拼。否則的話,我不建議你離開國企,如果有精力旺盛,大可以在國企工作,同時琢磨些副業、發展些愛好、多花點時間教育孩子、陪伴老人、多出去走走修養身心。


所謂的成功,並不是每年幾乎為工作付出一切時間,比別人多賺幾十萬,而是每年都比別人身體更棒,陪家人的時間更多,教育孩子的時間更多,想要去玩的地方都去了。

-END-

點擊上方關注【職場再出發】:
世界500強資深經理人,2家公司的創始合夥人,為你深度剖析職場問題,助你職場再出發!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職場再出發


人要知足常樂

杭州的國企員工,月薪能達到9K,可以說是很不錯了,我的大學同學就是杭州人,畢業後就在本地國企工作,17年的時候我問他的薪資,扣除五險一金才5千多點,杭州的消費很高,這些錢勉強夠他生活了。

如今在事業單位幹了3年多的他,薪資也沒達到題主所說的9K,所以說你目前的這份工作還是非常不錯的。薪資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國企的穩定性擺在哪裡,如果沒有什麼特別強的能力,就好好幹這份工作吧。

雖說南方的經商風氣比較旺,但是國企、公務員這些職位,在大家心裡都是比較認可的,社會地位就不必多說了,人脈才是你最寶貴的財富,多少人搶破頭想往裡鑽,無奈學歷能力限制。

只要你老老實實的工作,不犯原則性的錯誤,所在的企業發展平穩的話,這是一份能一直做下去的工作,當然如果你現在呆的是一些夕陽國企的話,那還是儘快找份更好的工作吧。


共享人才


你確定你不是來炫的嗎?

首先一個國企正式職工的崗位你知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國企的工作優勢還用多說嗎?就單單一個穩定,就不知道能羨煞多少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平平穩穩的人了!



知不知道這兩年就業環境多麼不好?今年的互聯網大裁員關注了沒有?你在國企相信沒感受到吧!國企是不會隨便裁人的!我記得應該是前兩年,朋友跟我說天津日報要用下邊的報紙配送站點為資產跟一個配送私企一起建立一個新的配送公司,當時有個老員工拿著磚頭到了領導辦公室往自己頭上一拍,領導就再沒說過讓他退休或者放棄國企員工身份,到新公司工作!在私企你這樣做,有用?



再說薪資,你這9000是有很多私企工作的能賺到,並且比9000多不少,但是工作量和時間,是你的再加一倍也比不了的!我們公司比你收入高半個層次的領導,每天凌晨兩三點還盯著數據呢!節假日?沒有的事!並且還得擔心公司效益或者發展戰略改變失業!



再說地位,說實在的,雖然都說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但是吧,現在的事業編、行政編的崗位就是受歡迎,要不為啥每年公務員、事業單位

等的考試都人山人海!

所以啊,你說自己的工作好不好?只要企業不完蛋,效益能保住,你也不犯事,真的是能做一輩子的工作!


星宿列布


題主提供了四個信息:

1、國企;

2、月入9000;

3、杭州;

4、不含年終獎。

要我們回答兩個問題:

1、這份工作怎麼樣?

2、可以一直工作下去嗎?

只憑題主這四個信息,我很難評價這份工作的好壞,也無法幫你下決定是否要一直幹下去。

我只能假設以下這些人群,他們會如何看待您現在擁有的這份工作:

  • 下崗工人會也許會說:這工作太好啦,收入高,國企又穩定,如果能一直工作下去真是夢想;
  • 成功的私企老闆也許會說:當年我就是受不了國企的僵化體制,才下決心下海的,現在,一個月的利息都不止9000元,別在國企幹了,早幹下去人都傻了;
  • 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許會說:現在國企也在不斷改革,進去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而且還有很多機會,錢多錢少不是太大的關係,只要能學到東西就行;
  • 剛成家要供房要養家的男人也許會說:9000元是我家的生存保證金,我雖然有跳出國企的想法,但一想到上有老、下有小,月月還有房要養,還是老老實實在國企待著吧;
  • 老公收入高,自己在國企工作的女性,也許會說:我當然在國企幹,活不會太忙,收入穩定,名聲又好,而且還可以幫老公在生意上牽牽線,多有面子。

... ...

以上列舉的這些人群,或許沒辦法窮盡我們身邊所有的類別,但我想通過不同人群對同一種工作的不同看法,想說明一些道理:

1、工作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都有值得堅持的理由;

2、對收入的滿意程度,是和人的年齡、性別、所處的人生階段、經濟壓力甚至價值觀相關;

3、為生存而工作壓力重重;為收入絕對數字工作會急功近利;為未來目標工作會踏實心安。

題主,您是為何而工作呢?

以上點滴,希望對題主有點幫助。


冷暖職場


這種無頭無腦的假設題,很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已知條件:杭州國企,月薪9千,另有年終獎,這份工作怎麼樣?能不能一直做下去?你就是請算命先生,根據以上條件,也沒法給出準確答案。簡單從人才市場的宏觀面和杭州生活成本比價方面來分析分析吧:

第一,這份國企工作放眼全國,已經超過90分位,屬於超好的工作了。

國企年終獎機制,一般有一個規律。比如,員工年終獎應該在工資總額的30%左右,中層應該是工資總額的50%到200%。假設題主只是普通職員,年工資11萬,年終獎應該在3.3萬左右。年收入可以達到14.3萬左右。這是杭州較好國企的一般收入。

再算實惠賬,月薪9000元,住房公積金24%,個人和公家繳的共計2400元。如果有企業年金,個人和公家共計3%到6%,大數是500元。每個月你還有3000元左右的實惠,全年3.6萬。你的年總收入達到18萬元了。這個收入水平,假設愛人一樣,家庭收入進入全國10%的頭部家庭了。

第二,這份國企工作值得珍惜,那年薪30萬左右的私企給你換?門都沒有!

杭州這類準一線城市,年收入18萬。如果夫妻兩人都在這個大國企(大國企,夫妻都是員工的比較普遍)。這樣的生活,惹人羨慕。稍微可惜一點的是,杭州的房價直追北上廣深,使得這個收入稍微“暗淡”了一點。如果拿這個收入去武漢、鄭州、西安等二線城市,簡直不要太幸福啊。

不僅僅要算經濟賬,更要算幸福賬。國企的長期穩定、長期安全、退休待遇好,企業文化較好,那些老闆欺負女員工、剋扣工資、辭退員工等情況基本沒有,如果你是女生,簡直不要太好啊。還有你的休息權、生育權、健康權、休假權,都是保證的。比如,一位女同學就在杭州國企,五年內,幾乎沒有上班,連續生了倆娃。然後,慢悠悠回到崗位,啥也不耽誤。你換到私企試一試,你要去“生娃”,再回公司肯定是“生氣”。

這麼說吧,杭州國企這個收入的骨幹員工,不少企業去挖牆角。比如,有位男生,工作一般化吧,被私企挖,開價30萬,這位男生都“氣笑了”。你私企開價30萬挖我國企20萬的,簡直是腦子進水了吧。

第三,這份工作不但要長期做下去,而且要爭取更大的發展,收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雙豐收的。

現在有很多大型企業集團,在各省市都有分子公司。他們實行薪酬統一化,兼顧地區差異化。比如,同樣是中層人員,年薪50萬,北京上海的50萬,杭州50萬,還有成都重慶也50萬。(地區差有一點,但差距不大)。

那些北上廣的同事,簡直要羨慕死那些二三線城市的同事,同樣的年薪,人家過著帝王級的小日子,北上廣的同事卻過著租房子的苦日子。那種二三線城市,尤其是南方的城市,環境優美,四季有綠,房價又低,美食又多,生活又便宜。這樣的日子,你還不一直幹下去。

另外,國企的收入增幅比較大。題主估計是普通員工,年入18萬。如果你好好幹,再加上一點人脈關係,早一點當上中層,這個收入估計要翻一番。那個時候,你才知道你掉進蜜罐子裡了。


職場火鍋


國企9000塊錢的一個工作,那麼計算下來的話,稅前大概是13,000左右,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一份工作啊,大哥有點炫富的感覺。(開個小玩笑)

收入水平

按照目前國內的一個收入水平來說,你這個收入算是比較不錯的了,可以說是中上的,其次還是國企的一個工作,在大家眼裡其實都是非常明白的,目前國企的一個工作就是一個鐵飯碗,可能你在做個10年20年都能繼續讓你待下去。

所以這邊先回答第1個問題,就是這個收入水平算是很好的了,工資5千你就超過一半中國人了,月薪9000到手,你已超過80%的國人收入。

要不要繼續

人的工作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有不同的一個追求,這往往取決於每個人的經歷以及自己內心所向往的一個願景,去留屬於人生的一個選擇題,不應該拿到網上來,讓別人替自己的命運做出抉擇,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命運負責。

如果你選擇穩定的一個工作收入環境,追求安安穩穩的小康生活,那麼留下的一個好處會比較多,如果你是那種充滿好奇充滿冒險精神的人,想要去創業或者是做點其他的事情,那麼你終究會離開的。

過好當下吧。


鄰家HR


在杭州國企,不含年終獎,月入9000,從收入來看,我認為這是非常值得幹下去的工作,原因如下:

1、月入9000能算得上是工薪階層的高收入。

月入9000,這是多少工薪族羨慕的薪資。事業單位很多人都達不到月入9000,私企中薪資高的人的確很高,但是不多,普通白領月入9000的真不多。因此,這是一份收入非常不錯的工作,很值得幹下去。

2、國企福利多,基本工資加各項福利會超過9000,收入比較可觀。

國企不僅穩定,而且福利非常好,這是很多私企無法超越的優點。五險一金繳納比例高,這樣更能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除此之外,一些國企的年終獎非常誘人,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因此,非常值得幹下去。

3、爭取進入國企領導層,提高薪資福利,擴大人脈,積累資源。

在國企月入9000,也不能安於現狀,不斷提升自己,爭取進入領導層,國企領導的收入也是非常不錯的,還可以積累資源,擴大人脈。因此,非常值得堅持。

總之,如果是我,能月入9000,我會非常願意幹下去,不但要幹下去,還要乾的更好,走的更遠。

小可職場日記


觀點:這麼高的工資在國企裡面絕對屬於高工資了,月收入9000,不包括年終獎,那麼一年算下來,年收入應該也有二十萬了,而且還不包括自己的五險一金那部分,當然,能拿這麼高的工資也是具有一定的能力,去外面工作應該也能夠做的很好,下面我們就具體說一下,這份工作怎麼樣?



01

國企9000的月收入,一年能掙多少?

在國企裡面,一個月能有9000元的收入絕對屬於高工資,通常是國企裡面的管理層的工資,因為國企在社保方面做的是比較好的,社保支出也是比較大的,一個月九千的工資,社保支出可能就有五千塊,簡單的算一下公積金每月可能就有四五千,養老金裡面再繳納四五千,僅僅社保方面一個月就有不少的進賬,再看看其他的獎金,在國企裡面,有時候獎金比工資高,這一點是比較正常的,能拿9000的工資,獎金絕對是不會少的,加上國企裡面普遍比較高的年終獎,這樣的工資,年收入20萬應該是很正常的。



02

外企私企多少錢值得自己辭職

自己在國企裡面拿著九千的工資,外企或者私企開出什麼樣的條件自己可以選擇辭職過去呢?我相信很多國企裡面的人才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因為國企的企業性質,導致很多優秀的人才願意去國企,國企也願意培養這些人才,然而很多私企由於企業性質,沒有太大的精力去培養這些人,還不如直接花錢去外面聘請,那麼對於這樣的工資,多少錢值得過去呢?

根據目前大部分行情,很多國企裡面的人才被獵頭選中之後,都開出自己工資的兩倍,如果自己工資是九千,如果去私企的話,最低年收入應該不會低於三十萬,要不然性價比太低,還不如在國企裡面待著。

03

選擇自己創業

國企裡面最大的特點就是需要熬,只有熬才能出頭,這一點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真的是煎熬,所以一些有想法,衝勁比較足的年輕人就會選擇離開,或者去私企,或者創業,離開國企的溫床,去外面闖一闖。



最後言歸正傳,月收入9000是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也是很多人羨慕的工作,不僅僅是在杭州,就算在北京上海都算不錯的工作了,但是再好的工作也應該合適自己的發展才有意義,如果不適合自己,那麼對自己一點價值也沒有,所以,這份工作值不值得繼續做下去,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

END......


軟件資源君


許多職場人有這樣的困惑,這份工作怎麼樣,好不好?其實,在我看來,一份工作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不好,關鍵是看三個方面:

第一,能夠給你帶來一份合適的收入。所謂合適,就是能夠滿足你和你的家庭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與你的核心交往圈比較匹配,不至於讓你感到窘迫,就可以了。獲得收入是每個職場人必須考慮的原則,這是工作的經濟屬性決定的。

第二,能夠給你帶來內心的自我認同。就是說這份工作,能夠與你的價值觀相匹配,至少沒有衝突。我們常常看到,不少職場人每天干工作都很痛苦,雖然在幹著這份工作,但內心是拒絕的、不認同的,那麼這樣的工作就不是好工作。

第三,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社會認同。如果一份工作能夠為家人、朋友甚至社會公眾認可,那它就是一份比較好的工作。比如,公務員這份職業,工資收入相對較低,但為什麼大家還是趨之若鶩?根本原因還在於公務員的社會地位較高,信譽較好,大家認同度高。

好了,那麼國企工作除去穩定、壓力相對不大、有一定的資源等,滿足上面三個方面的程度如何,才是你判斷能否一直幹下去的最基本的原因。

供您參考。


我是專業的職場和管理領域原創作者。關注我,每天分享職場實戰乾貨,助您成為職場之王!


職場之王


在國企工作一個月9000塊錢的工資你還想咋滴?我記得在09年剛進入國企工作的時候,一個月工資才2700加上獎金也就不到5000塊錢。可能有人覺得09年5000塊錢的工資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想一下,我們當時可是全年無休沒有假期也沒有所謂的三倍工資,所以如果你一個月已經9000塊錢在國企,那是相當不錯的水平。

如果說是不是一直可以做下去?那這個問題其實是結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判斷的,一個月9000塊錢的工資是否滿足你全部的開支,同時還有結餘。如果是這樣一個狀態,那麼繼續幹下去又何妨呢?畢竟在國企裡面適合開支的很小。

如果一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已經不能滿足你的開支了,每個月還需要用信用卡透支消費,那麼我覺得你倒是可以把自己的開支進行優化,把不必要開始進行砍掉,如果還覺得工資不夠支出那其實你可以考慮一下做一個副業,增加自己的收入渠道。

說實話,從現在的求職環境來看在過去一個月9000塊錢已經是非常非常不錯了,如果辭掉這份工作之後看外面的世界進行對比,你會發現你先前的工作簡直是天堂。所以不要再這麼矯情,好好的在國企裡面幹一個月9000塊錢足夠一個人的基礎開支了。


歡迎關注@銀桑筆記,上市公司數據分析師,十年職場人,專注職場乾貨分享,感謝閱讀、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向我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