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是到了“性格叛逆期”,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小明是個10歲的男孩,最近父母反映,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還常常和他們反著來。一天早上,媽媽叫他起床上學,叫了好幾次小明才不情願的起來,一邊起床一邊抱怨:“為什麼要上學?”說著就把被子丟到了地上。小明磨磨蹭蹭的終於洗漱完做到餐桌前吃飯了,媽媽剛把稀飯端上桌,就招來了小明的一頓抱怨:“又是稀飯啊!”爸爸看到小明平白無故的發火就說:“每天早上都是吃這個,怎麼今天早上發火?”小明聽完爸爸的話就更加生氣了,說了句“吃膩了”就揹著書包出門了。看到孩子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不禁感嘆:“孩子最近怎麼老是和我們反著來?”

孩子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是到了“性格叛逆期”,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其實,孩子這是到了“性格叛逆期”。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要問造成孩子性格叛逆期的原因是什麼?叛逆期有哪些表現呢?父母要怎麼做才能應對孩子的性格叛逆期呢?帶著這些問題,請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性格叛逆期”的表現

1、不聽從安排

性格叛逆期的孩子,正好處在對身邊環境重新認知定位中,如果這個時候被要求做某件事情,往往就會表現的不情願或者不聽從安排。他們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本能,就會驅使他們和父母反著來,來爭取主動權。

孩子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是到了“性格叛逆期”,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2、脾氣差

我們說“性格叛逆期”的孩子往往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一旦有人觸碰到他們的底線,他們就會通過發脾氣來發洩自己的不滿。很多脾氣較好的孩子在這個時期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壞脾氣,家長往往是說不得、罵不得。

3、頂嘴

很多叛逆期的孩子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頂嘴。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就導致了孩子喜歡和父母頂嘴。他們總是覺得自己理由充足,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就是道理。

孩子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是到了“性格叛逆期”,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二、導致“性格叛逆期”的原因

1、自我意識的增強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接觸的社會形態越來越多,接觸的人物類型也越來越豐富,當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些接觸的人或者事就會逐漸影響孩子的認知,使得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從而對孩子直接的影響就是叛逆的出現

2、獨立意識的凸顯

當孩子自我意識增強之後,就會顯示出自己對某些事物的主導權,對自己的主動性和決策權的渴求。這個時候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思考、獨立行動了。於是他們開始和父母唱反調,強調自己的作用,而他們表現自己獨立的形式就會讓人們覺得有些叛逆。

3、環境的影響

我們都說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強的,當孩子開始進入學校,接觸到了各種性格的小朋友,有個固定的玩伴之後,如果當孩子覺得朋友的某些行為很有趣的時候,就會很自然的模仿其他的小朋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慢慢的表現出叛逆的行為。

孩子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是到了“性格叛逆期”,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三、面對“性格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做?

1、不抗拒、不拒絕

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性格叛逆期是每個孩子的必經過程。這個時候的孩子一般會表現的比較衝動、脾氣爆、自以為是,但是這也是孩子心理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作為父母,我們要用平常心看待孩子叛逆期,不抗拒孩子,不用有色眼鏡看待孩子。只有這樣,才能開啟科學引導的第一步。

孩子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是到了“性格叛逆期”,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2、充分理解,耐心疏導

孩子叛逆期最多的是充滿各種各樣的想法和心聲,最需要的就是表達、發洩、有人能夠理解、傾聽他們的心聲,這個時候,要充分與孩子多溝通、交流,瞭解孩子們的心裡世界,理解他們的想法由來,從而可以找到方法疏導他們錯誤的思路,當他們的心聲得到理解與反饋,自然而然極端的思想也會得到緩解,這種反著來的情況就會得到緩和。

3、熟悉孩子的脾氣習慣,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

孩子在叛逆期時候的行為舉止變化非常大,也會出現極端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有何不一樣的行為,發現異常,及時瞭解情況做出相應的解救,避免釀成大錯。

孩子處處和父母反著來,是到了“性格叛逆期”,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父母只有在性格叛逆期間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和良好的教育,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成長。正確的看待孩子的叛逆期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如果你家孩子也正好處在性格叛逆期,不妨來試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