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葡萄酒是如何從無到成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的,看了你就懂了!

美國葡萄酒是如何從無到成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的,看了你就懂了!

一.歷史與介紹

美國是世界第四大葡萄酒生產國,僅次於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其中加利福尼亞州生產的葡萄酒佔全國總量的90%。加州的土地面積只有法國的四分之三,但葡萄酒的產量比整個澳洲總產量高出三分之一。

美國葡萄酒的歷史是起源於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那時候的殖民者在北美地區發現了許多本地原產的葡萄樹,並將這些地區稱作“Vinland”。他們嘗試著用這些葡萄釀製葡萄酒,但是發現釀製出來的葡萄酒很難喝,於是就決定嘗試種植傳統的歐洲釀酒用的葡萄。於是第一批葡萄樹就通過海運到達美洲大陸,並且就種在了今天美國新墨西哥州的San Antonio鎮附近。

1802年,有人發現用種植在Ohio的本地品種Catawba可以釀製出比較好喝的葡萄酒。1842年,Nicholas Longworth開闢了一塊4.9平方公里的種植區域,用來栽培Catawba,經過多年努力,併成功地釀製出了美國首批葡萄酒。因Ohio的葡萄樹容易染上真菌疾病,一些釀酒者開始轉向Lake Erie的湖岸和島嶼地區發展葡萄種植業。19世紀末期,美國五指湖區的葡萄酒已經可以在歐洲的品鑑會上獲獎了。

美國葡萄酒的真正發展是在1933年,“禁酒令”廢除後,加州葡萄酒迅速勃興,為美國葡萄酒業帶來生機。為發展美國的葡萄酒業,一些美國人遍遊歐洲,向當地釀酒師學習釀酒技術,並積極尋覓和引進適宜在美國生長的優良釀酒葡萄品種,這也是美國釀酒葡萄如此繁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今美國的釀酒葡萄品種包括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等國家的一些知名品系。

美國葡萄酒多以所使用的釀酒葡萄品種名作為酒名,但被選作酒名的葡萄品種至少要佔全部原料的50%以上。1983年,美國政府將這個含量提高至75%以上,規定同時使用的品種名稱不能超過3個,而且還必須列出每個品種的含量。除此之外,有些酒商釀製的優良葡萄酒,也有自己的命名法,例如Napa Valley Cabernet、Sonoma Pinot Noir。

二.美國原生葡萄品種

1. 康科德(Concord):美國原生葡萄品種

美國葡萄酒是如何從無到成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的,看了你就懂了!

康科德

雖然康科德在葡萄酒行業內並不是那麼受人追捧,但它的風味大概是最為人熟知的葡萄風味了,這是因為其經常被用於製作果醬、果凍、葡萄汁以及各種葡萄味的蘇打水和水果糖。康科德原生於美國東北部,抗寒耐熱,但對南部的潮溼氣候非常敏感。除了高甜度和狐麝香的風味之外,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葡萄皮十分光滑,因此在壓榨過程中,葡萄皮能毫無阻礙地從果實上滑落。由於果實太過甜膩,甚至有些狐臊味,康科德並不受釀酒師的歡迎,大部分用其釀製的葡萄酒都是甜酒。由於葡萄皮顏色很深,康科德也經常用於釀製聖餐葡萄酒(Sacramental Wine)和用於猶太節日慶典的蔻修酒(Kosher Wine)。

2. 卡託芭(Catawba)及伊莎貝拉(Isabella):康科德的表親

卡託芭是一個晚熟的葡萄品種,在康科德名聲大振之前,是美國境內種植最廣泛的葡萄。卡託芭過去常被用於製作類似於香檳(Champagne)的起泡酒,由於花青素含量較低,所以雖然是紅葡萄品種,但非常適合用於釀製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伊莎貝拉則是一個深色的葡萄品種,雖然原生於美國南部,但已傳至世界各地。它在南美的種植非常廣泛,也被前蘇聯的格魯吉亞共和國用於釀造阿布哈西亞(Abkhazian Wine)。

3. 諾頓(Norton):美國首席葡萄品種

美國葡萄酒是如何從無到成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的,看了你就懂了!

諾頓

諾頓是密蘇里州(Missouri)官方規定的葡萄品種,原生於北美洲東部,北至加拿大安大略(Ontario),南至佛羅里達(Florida),西至德克薩斯(Texas)都能看到其蹤跡。切羅基人(Cherokee)可能是諾頓葡萄的最早種植者,但真正使它流行起來的還是19世紀早期的弗吉尼亞人(Virginia)。由於沒有美洲葡萄普遍存在的狐臊味,酸度較低,且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花青素,諾頓更接近歐洲葡萄品種,非常適合用於釀製乾紅葡萄酒。用其釀造的乾紅葡萄酒通常口感豐滿,有著接骨木、李子和巧克力的複雜風味。來自密蘇里州的諾頓紅葡萄酒在世界各地的品鑑活動中都獲得過高度認可,不輸任何一種歐洲葡萄。

4. 河岸葡萄(Vitis riparia):葡萄界的救世主

河岸葡萄原生於北美洲中、東部地區,是最頑強的美洲葡萄品種之一。它能夠忍受遠低於華氏零度的嚴寒,而且對黴變、腐敗和寄生蟲都有很強的抵抗能力。河岸葡萄的果實粒小、酸度高、色深且香氣濃郁,不太適合用於釀造單一品種葡萄酒。但由於極強的抗病性和抗寒能力,其經常被用於根莖嫁接和葡萄育種,也由此拯救了許多葡萄品種。最廣為人知的例子便是19世紀的根瘤蚜蟲災,基本上所有的歐洲種葡萄樹都被根瘤蚜蟲感染,而以河岸葡萄為首的美洲本土品種,由於天生具有抵抗根瘤蚜蟲的能力,於是被用於嫁接脆弱的歐洲葡萄品種,使得這些品種得以延續至今。

5. 雜交:河岸葡萄與其他品種

原始的河岸葡萄在現代釀酒中並不常見,但它的雜交品種卻十分受歡迎。馬雷夏爾福煦(Marechal Foch)和其表親里昂米勒(Leon Millot)便是由河岸葡萄與德國的金雷司令(Goldriesling)雜交而來,經常被用於釀造酸度較高,果香馥郁,或飽滿或輕盈的紅葡萄酒。大勝(Triomphe)同樣是一個雜交品種,其雙親是卡尼珀(Knipperle)和河岸-沙地葡萄(Riparia-Rupestris),常被荷蘭人和英國人用於釀酒,能為葡萄酒帶來柔和的覆盆子風味。芳堤娜(Frontenac)是上世紀90年代才培育出的新品種,由於抗寒能力強,在北美得到廣泛種植,通常用於釀製乾紅葡萄酒和類似波特(Port)的加強酒。

除了上述的常見品種外,美國還有許多可用於釀酒的本土葡萄品種,雖然它們可能在風味和口感上都不如歐洲葡萄,但也有著與生俱來的風采,能為美國葡萄酒帶來多樣的變化。

三.美國葡萄酒產地制度

美國葡萄酒是如何從無到成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的,看了你就懂了!

美國葡萄酒產地制度(American Viticulture Areas),簡稱AVA制度。1978年9月,美國酒類、菸草和武器管理局(簡稱TTB,現為酒類、菸草稅項和貿易管理局)制定條例:根據不同氣候和地理環境等條件建立美國法定葡萄種植區,這就是AVA制度。截止2014年7月23日,TTB已經確認了214個AVA產區。

該制度和歐洲實行的葡萄酒產區分級制度相似,但也有區別。AVA產區是根據地理界線劃分的,每個AVA產區對於葡萄產量、品種、釀酒工藝等的要求都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能夠在酒標上標明AVA的葡萄酒,其釀酒所用的葡萄需至少75%來自該產區,而加州等產區的要求更為嚴格,標註AVA的葡萄酒,其釀酒葡萄需100%來自該產區。

1. 最大的AVA產區——上密西西比河谷AVA(Upper Mississippi River Valley AVA)

該產區確立於2009年,跨越明尼蘇達、愛荷華、威斯康星和伊利諾斯4大州,總面積達19,144,960英畝。據Wine-Searcher的資料,該產區被確立為AVA產區時,擁有酒莊32家,葡萄種植面積500英畝。

2. 最小的AVA產區——科爾園AVA(Cole Ranch AVA)

該產區確立於1983年,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門多西諾縣(Mendocino County),總面積僅189英畝。退休工程師約翰·科爾(John Cole)在此建立了埃斯特林納酒莊(Esterlina Vineyards),最初,產區內所有的葡萄園都歸這家酒莊所有。1996年,他將酒莊出售給斯特林(Sterling)家族。

3. 最古老的AVA——奧古斯塔AVA(Augusta AVA)

該產區確立於1980年,位於密蘇里州,且環繞著奧古斯塔城。種植歐亞種葡萄和美洲種葡萄,包括美洲最古老的本土葡萄品種諾頓(Norton)。奧古斯塔於1980年6月被確立為AVA產區,而納帕谷於1981年2月被確立為AVA產區,前者比後者早了8個月。

4. 最新確立的AVA——馬里布海岸(Malibu Coast AVA)和上海沃西高地(Upper Hiwassee Highland AVA)

這兩個AVA產區確立於2014年7月18日。馬里布海岸AVA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獲TTB批准曾建立了兩個子產區:馬鞍巖馬里布AVA(Saddle Rock Malibu AVA)和馬里布牛頓峽谷AVA(Malibu-Newton Canyon AVA)。上海沃西高地AVA跨越喬治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擁有26個商業葡萄園,種植著約54英畝的法美雜交葡萄品種、美洲葡萄品種和歐亞葡萄品種。

5. 最北的AVA——普吉特海灣AVA(Puget Sound AVA)

該產區確立於1995年,是華盛頓州的第二大AVA產區,也是唯一一個位於喀斯喀特山脈(Cascade Mountains)西部的產區,同時還是密西西比河以西唯一一個與加拿大接壤的產區。該產區大多數酒莊採用來自華盛頓東部的葡萄釀酒。這裡臨近西雅圖市區和郊區,而華盛頓州的人口主要集中於此。

6. 最南端的AVA——德克薩斯州丘陵地AVA(Texas Hill Country AVA)

該產區確立於1991年,總面積達960萬英畝,擁有兩個子產區:貝爾山AVA(Bell Mountain AVA)和弗雷德裡克斯堡(Fredericksburg)產區。居住於此的德國後裔對當地的文化影響很大,最先在此種植葡萄樹的就是德國人,但如今這裡種植的德國葡萄品種並不多。

7. 最東部的AVA——瑪莎葡萄園AVA(Martha’s Vineyard AVA)

該產區確立於1985年,佔地面積64,000英畝,但葡萄產量較少。該產區包括瑪莎葡萄園和奎迪克島(Chappaquiddick Island)。該產區的確定曾遭到納帕谷赫茲酒窖(Heitz Cellar)的反對,原因是該酒莊出產一款名為瑪莎園赤霞珠的乾紅葡萄酒(Martha’s Vineyard Cabernet Sauvignon),每瓶售價至少200美元。

四.美國葡萄酒酒標

.

美國葡萄酒是如何從無到成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的,看了你就懂了!

美國葡萄酒酒標

五.美國加州葡萄酒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葡萄酒釀造歷史開始於240多年以前。1769年,方濟會修士——朱尼佩羅•塞拉神父(Father Junipero Serra)把一批移民從墨西哥帶到加州的聖地亞哥。他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傳道士組織,並開創了加州的第一座葡萄園。之後,塞拉神父繼續北上,開闢了著名的“王者之路”(El Camino Real)。從南部的聖地亞哥到北部的索諾瑪(Sonoma),塞拉神父共建立了21個傳教團,成功把加州從南到北連接起來。塞拉神父把葡萄種植技術傳給每一個傳教團。最初,傳教團是為了滿足舉行聖禮和教士們的日常需要而開始釀造葡萄酒的。由於所栽種的葡萄品種來源於墨西哥的傳教士,所以這些品種都叫做“傳教葡萄”(Mission grape),音譯為“彌生葡萄”。

1830年左右,法國人讓•路易斯•維涅斯(Jean Louis Vignes)開始讓加州葡萄酒走向商業化道路。維涅斯來自法國波爾多(Bordeaux),他看到了加州這片土地所蘊藏的無限生機,於是迅速從歐洲引入大批釀酒葡萄品種。他的葡萄園位於現今的洛杉磯中心區。之後不久,一群來自德國的烏托邦主義者(Utopians)在加州西南部的阿納海姆(Anaheim,即著名的迪士尼樂園的誕生地)開闢了一大片葡萄園。

1848年,隨著加州的金礦被發現,迅速掀起了一股淘金熱,並永遠改變了加州北部的狀況。法國、意大利、德國、英國以及很多國家的移民都被吸引到這裡。於是,加州的人口、財富和定居點都迅猛增長。不過,只有少數人最終挖掘到了金礦且一日暴富,大多數其他人只能想辦法通過其他方法來謀生。幸運的是,很多歐洲移民雖然可能對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知之甚少,但他們卻看到了加州這片土地的潛力,開始在這裡耕種葡萄園。

從1860年到1880年,加州湧現了許多葡萄酒莊園,從而促使加州的葡萄酒業快速發展起來。在這段期間,加州葡萄酒的質量也有提高,這主要歸功於阿格斯通•哈拉西伯爵(Count Agoston Haraszthy)。他從歐洲旅行回到加州的時候,帶回了很多葡萄藤剪枝。1869年,隨著洲際鐵路的完工,加州的葡萄酒迅速傳到美國東部和歐洲的很多國家。

1880左右,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在伯克利(Berkeley)建立了一個研究中心,專門研究加州各個地方的葡萄園情況。這個研究中心最後發展成現在著名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葡萄栽培和釀造學院(Department of Viticulture and Enology)。

到1890年的時候,加州每年出產超過10,900,000箱葡萄酒。葡萄園的面積不斷擴大,為了滿足需要,生產商從歐洲進口了大量葡萄剪枝。在1890年的巴黎博覽會(Paris Exhibition)上,成功入圍的加州葡萄酒最後幾乎有將近一半獲得了金獎。也是在這個時候,臭名昭著的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襲擊了加州。到世紀之交的時候,根瘤蚜已經破壞了很多葡萄園。之後,老的葡萄園只能把害病的葡萄藤連根拔起,把歐亞屬葡萄枝嫁接在對根瘤蚜免疫的美洲葡萄根莖上,然後再拿這些新的嫁接品種去種植。

接下來到1919年的時候,隨著《禁酒法案》(Prohibition)的實施,加州葡萄酒業遭受了更大的一波衝擊,因為這個法案禁止一切酒精飲料的生產和銷售。至此,加州的葡萄酒釀造業幾乎完全中止,只有極少數莊園還在生產一些用於聖禮的葡萄酒,大多數葡萄園要麼停止耕種,要麼改種鮮食葡萄或者改種果皮比較厚、可以運輸到其他國家來進行釀酒的品種。

直到1933年,《禁酒法案》被撤銷之後,加州的葡萄酒業才重獲生機。這個時候,釀酒商們只能白手起家,重新開創葡萄酒事業。1934年,為了支持釀酒商們的行動,加州葡萄酒研究所(Wine Institute of California)建立了。即便如此,由於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加州的葡萄酒業依然發展得比較緩慢。不過,到1949年的時候,加州的葡萄酒業又站穩了腳跟,年生產量達到49,200,000箱。

在接下來的60年代,加州的葡萄酒業發展得比較平穩,年生產量為54,300,000箱。這個時期,加州葡萄酒業的發展特色是“擴張”和“轉型”。

儘管加州從18世紀就開始種植葡萄,不過直到1976年,它才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產酒區。在這一年,在巴黎盲品會(Judgment of Paris)上,加州的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打敗了法國的葡萄酒,轟動全球。

在1976年巴黎盲品會奪得頭獎的鹿躍酒窖23號桶(Stag's Leap Cask 23)..

20世紀70年代,加州葡萄酒的生產量和銷售量都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為了滿足世人對加州葡萄酒不斷增長的需求,加州出現了很多新的葡萄園。從1960年到現在,加州的葡萄園面積從100,000英畝(40,500公頃)增長到535,000英畝(216,700公頃)以上。從1966年到2010年,葡萄酒莊的數量從227增長到3,400以上。2010年,加州生產的葡萄酒達到了242,000,000箱。歐洲不少葡萄酒酒莊和釀酒師都跑到加州購買葡萄園或者投資當地的酒莊。現在,加州的葡萄酒業融合了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很多其他國家的釀酒師的努力。

六.加州膜拜酒莊

美國葡萄酒是如何從無到成為新世界葡萄酒老大的,看了你就懂了!

嘯鷹酒莊

膜拜酒(cult wine)的特點是:分數極高、產量極少、眾人追逐的酒款,它們的價格難以親近,只有富豪或是財務無憂之人方能享用。美國加州納帕山谷附近就聚集了一些迷你酒莊所釀造出高價、高品質、個性化的膜拜酒莊。

嘯鷹酒莊

哈蘭酒莊

邦德酒莊

多明納斯酒莊

葛利斯家族酒莊

鑽石溪酒莊

賽奎農酒莊

非常感謝大家閱讀我們分享的內容,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訂閱我們的賬號“懂酒姐”。同時也歡迎投稿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