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無視孫策,為何如此忘恩負義?

王-_-子


東吳黃龍元年(229),孫權正式登基稱帝,史稱吳大帝。登上帝位後,孫權當然是先大肆封賞,對於東吳的奠基人孫堅、孫策以及自己的母親,孫權都進行了追封。

據《三國志》記載:"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那麼,為什麼孫權稱帝后只追封孫堅為皇帝,卻不封同樣很有功績的孫策為皇帝呢?這是一種忘恩負義嗎?

建安五年(200),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而南方的孫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可惜的是,還沒來得及出發,孫策就被許貢的門客埋伏重傷,不久便因受傷過重而去世,孫策去世後,孫權接過了江東的領導權,他在父兄的基礎上用心治理,管理國政,奠定了東吳的牢固地位。

而孫權稱帝后,便"追諡策曰長沙桓王,封子紹為吳侯,後改封上虞侯。"孫策自己被追封為王,而其子孫紹則被封為侯,對於孫權的這一舉動,《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道:"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在陳壽看來,江東的基業大多是孫策打下的,孫策對於江東的建立有著無法磨滅之功,而孫權並沒有給予足夠的尊敬,只是封他的孩子為侯,在道義上講,孫權太過於吝嗇了。孫權對於孫策及其後代的處理真就有欠妥當嗎?

我認為,其實並非如此。先說孫權之所以不封孫策為帝的問題。孫權這麼做,很可能是因為孫策還有後代。試想,要是孫權稱帝后,又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兒子豈不也是皇子,而且按照順序,孫權死後更適合的繼承人應當是孫策的孩子。孫權辛辛苦苦經營江東,死後卻是孫策的孩子繼位,他當然不會樂意。

除了孫權的私心,筆者認為,封孫策之子孫紹為侯,是一種保護性的措施,既是對自己孩子的保護,也是對孫紹的保護。何出此言呢?孫策被追封為王,是孫權害怕孫紹成為皇子,會危害日後自己孩子的統治,如果孫紹被封為王,地位尊崇,也會對自己孩子的統治有威脅。

那麼,為什麼說也是對孫紹的保護呢?孫權死後,吳國曆任孫亮、孫休兩個皇帝,孫休死後,出於吳國需要年齡較長君主的因素,孫皓被擁立為帝,而孫皓繼位後,卻殘暴不仁、喜好殺戮。於是民間漸漸流行起了應該立孫策之孫孫奉為君的輿論,孫皓聽說後,毫不猶豫地處死了孫奉。

孫奉只是侯位,比孫權許多封王的皇子皇孫們地位還要低,但僅僅因為被民間認為適合代替孫皓繼位就被殺死,如果孫紹、孫奉被封為王,那麼地位更高,也就更容易出於風口浪尖了,說不定孫紹時就已經因為被皇帝猜忌而死了。

在我看來,以孫策、孫權兄弟的融洽關係,孫權不會吝嗇於給孫策一個更加顯耀的名分,不會吝嗇於給兄長的後代,自己的侄子更好的爵位和待遇。所以孫權並不是忘恩負義,以他的智慧,在封賞時肯定是經過慎重思考的,這些雖然都是猜測,但孫權當年很可能也經過這樣的斟酌。


煮酒君


孫策有沒有這個資格?

當然有,其實江東的基業,並不是孫堅所打下的,而是由孫策打下的,當然,有很多將領是孫堅的舊部。

而且孫權並不是從孫堅那邊繼承過來的,而是從孫策那邊繼承過來的,所以不管是當時的人物,比如諸葛亮,還是我們來看,江東是孫堅、孫策、孫權打下來的,孫堅是打基礎,孫策是開拓了基業,孫權是保住了家業並且擴大了家業。

按道理說,孫權稱帝之後,封孫堅為皇帝,那是必然的,即使孫堅啥事也沒做,比如曹操的父親與祖父也是啥事也沒做,同樣也被封為皇帝。

孫策,也應該要被封為皇帝,因為孫權是從孫策那邊繼承的。

可是按之前開國稱帝的人來說,且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要麼是開國者自己努力的結果,比如劉邦,劉秀,要麼是從父親那邊繼承的,比如秦始皇、曹丕,都沒有從兄長那邊繼承過來的。

所以,這個對孫權來說,也是一個難題。

其實,如果沒有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的事情,大家還不覺得,他們的情況是一樣的,司馬懿傳給了司馬師,司馬師傳給了司馬昭,司馬昭傳給了司馬炎,而司馬炎不僅將爺爺司馬懿、父親司馬昭都封了皇帝,還將伯父司馬師也封了皇帝。

這樣,就顯得司馬炎很大方,而孫權就顯得很寡情。

或許他們的心態上會有所不同,另外還有一點很不同的是,孫策是有兒子的,而司馬師是沒有兒子(只有女兒),這個是很現實的問題。

而且即使司馬師沒有兒子,同樣在繼承權上面給司馬昭、司馬炎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司馬師無子,司馬昭將次子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為嗣。

司馬昭立太子,要在司馬攸與司馬炎上面做選擇,而司馬炎要傳位,也同樣在司馬攸與自己的兒子司馬衷做選擇。

孫權,不想有這個選擇,所以就只封孫策為長沙桓王,這樣啥事都沒有,只能是自己的兒子繼承帝位。


歷史簡單說


嚴格地說,並非無視孫策。不過待遇確實偏低。

孫權稱帝后,追諡孫堅為“武烈皇帝”,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孫堅是東吳集團第一代領導人,孫策是第二代領導人。同樣是領導人,為什麼一個成了皇帝,一個卻只能稱王呢?

因為孫策是有兒子的。(孫紹,封為吳侯)假如孫策成了皇帝,那他的後代,在法理上就有皇帝的繼承權。參照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太宗趙匡義即位,北宋的皇帝都是出自趙匡義一脈。但到了南宋,因為趙構無後,皇帝又轉回了趙匡胤一脈。

所以,如果孫策被追諡為皇帝,將來萬一哪一天,孫策的子孫想要爭奪皇位,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也是合法繼承人”!這顯然是個隱患。

孫策的孫子孫奉,繼承了孫紹的吳侯爵位。孫皓在位時,有傳言說孫奉才應該是皇帝,結果孫奉因此被殺。這件事本身不論,至少可以看出,【孫策後代有可能成為皇位的威脅】這事是的確存在的。

因此孫權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那我說孫權給的待遇偏低,偏低在何處呢?

低在孫策兒子的待遇上。

孫策不能是皇帝,只能是王爵。但是讓他兒子繼承他的王位,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孫權只給他兒子孫紹封了一個侯爵(吳侯)。

在之前,歷史上曾有一個現成的例子。劉秀稱帝后,追諡他的哥哥劉縯為齊武王,劉縯的兩個兒子分別封為太原王和魯王。

對比之下,孫紹只得了一個侯爵,確實寒酸了點。

因此陳壽也忍不住批評說:“江東的基業是孫策打下來的,可兒子卻只有一個侯爵,孫權實在是不厚道。”(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

(P.S.孫紹的這個吳侯倒不是亂封的,因為孫策生前的爵位也是吳侯。

曹操欲撫納之,表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資治通鑑》)


北門猿


孫權稱帝后,追封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這是古代開國皇帝的通常做法,體現其皇位的合理性與繼承性。

但是,孫權的權力直接來自於哥哥孫策,從現實看孫權是孫氏集團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孫堅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孫策也應該享受此殊榮;從情理上講,沒有孫策也就沒有孫權的後來,要追封的話孫策也應該一併追封。

但孫權沒有這樣做,只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王與帝有本質區分,孫權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質疑。

但孫權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古代宗廟祭祀實行昭穆制度,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周禮》記載:“辨廟祧之昭穆。”鄭玄註釋為:“自始祖之後,父為昭,子 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廟中居中,以下子孫分別排列左右兩列,左為昭,右為穆。

具體的情形是:始祖為穆,始祖之子為昭;始祖之孫為穆;始祖孫之子又為昭;始祖孫之孫又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單線排列,以保證父子始終異列,避免“並肩而立”的尷尬,而祖孫則始終同列。這時候,如果中間多出一個平輩,則打亂了昭穆次序。

以孫氏為例,孫堅為穆,孫權為昭,孫權之子為穆,孫權之孫為昭,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個孫策,情況就變化了,孫堅為穆,孫堅為昭,孫權又為穆,孫權與父親同為穆,這就不符合常規了。

這不僅是一個儀式問題,更有現實的考慮。如果追認兄長為皇帝,那麼兄長的兒子也擁有皇位繼承權,具體到孫策,他的兒子孫紹與孫權的幾個兒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問鼎皇位,這容易造成內部分裂。所以,無論從通行制度還是現實去考慮,孫權的做法都是沒問題的。

那麼,晉朝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晉宣帝司馬懿、晉景帝司馬師、晉文帝司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馬懿是司馬炎的爺爺,司馬師是司馬炎的伯父,司馬昭是司馬炎的父親,這次追封后晉朝的宗廟排列如下:司馬懿為穆,司馬師為昭;司馬昭為穆,司馬炎為昭。如果這樣排,的確有些亂。

司馬炎是如何考慮的呢?其實,昭穆次序的考慮在他看來還是次要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確定誰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馬炎當然希望父親司馬昭能為始祖,但誰都知道晉朝基業創建與爺爺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密不可分,司馬炎如果將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會受到質疑。

所以,司馬炎確定了這們的七廟制度:六世祖司馬均,五世祖司馬量,高祖司馬俊,曾祖司馬防,祖宣皇帝司馬懿,父景皇帝司馬師,父親文皇帝司馬昭。上面這六位,合為“三昭三穆”,但“太祖虛位”,也就是乾脆不明確為太祖。

這是從制度方面的考慮,從現實考慮,司馬炎將伯父司馬師也追封為皇帝,不擔心他的後代擁有皇位繼承權嗎?這一點恰恰不用擔心,因為司馬師只有5個女兒,沒有兒子。


南門太守


孫權登基以後,曾經做過一件另天下人為之不齒的事情,那便是追封兄長,孫策為一個小小的長沙恆王。

孫策與孫權為親兄弟,之所以孫權能夠奪得東吳政權,不是因為孫策無後,而是孫策在為大局考慮。

遍觀天下諸侯,無不以攻城略地,一統天下為己任,東吳自然也不可能在其中獨善其身,為了後世安穩,傳位於自己年僅十歲不到的兒子,東吳必然會根基不穩,但若是傳位於孫權,東吳便不會有這種擔憂。

為了大局著想,孫策將東吳交給了孫權,而在孫權奪得政權以後,卻只封了孫策一個恆王,孫策如何瞑目?

孫權沒有追封其他皇帝嗎?當然追封了,孫權的父親,也是孫策的父親被孫權追封為了始祖皇帝,這說明孫權並不是要做那開國皇帝,既然如此,為何不將兄長封為高宗皇帝?

是因為孫策功績不夠嗎?若是論功績,孫策比之孫堅更勝一籌,雖然孫策英年早逝,但孫策卻是一位雄主,東吳政權的基礎是孫堅拿下的,但彼時的孫堅還不過是袁紹手下一名部將,是孫策打下的江東地盤,為孫權留下了三分天下的基業。

於情於理,孫策都應該被追封為皇帝,而孫權卻沒有這麼做,若是論起原因,倒是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了。

晚年時,東吳曾經就立哪個皇子為繼任者產生過激烈鬥爭。都說晚年的孫權開始變得殘暴不堪,動不動就斬殺大臣,與立嗣問題不無關係。

可以想到,孫權其實對立嗣問題一直都有自己的考慮,或者說是一直都有一種牴觸心理,那麼,孫權必然也不會允許孫策的兒子也加入皇權鬥爭之中。

孫權追封孫策為長沙恆王,而孫策的兒子孫策卻又只是一個小小的侯爵,這麼一來,從根本上杜絕了孫策之後爭奪皇位的可能性。

說實話,孫權這麼做確實是有點不厚道了,儘管立嗣問題很重要,但因此誤了兄長孫策就顯得有點小肚雞腸了。


儘管從結果上來說,孫權的這一舉動確實是有那麼一些作用,但這一舉動誤的除了兄長孫策,還有自己的名聲,後世之人評價孫權,不無拿這一汙點斤斤計較的,孫權追封父親孫堅為始祖皇帝,而卻將兄長孫策追封為恆王,子侄也只是一個侯爵,孫策可是奠基了東吳基業的人物,如此做法,顯得孫權無情無義。


魏青衣


孫權是政治家,不是政客。他可以追封自己的父親孫堅為皇帝,那是天經地義的事,至於為何只封自己的哥哥孫策為長沙恆王,那也是有考慮的,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如果追封自己的哥哥孫策為皇帝,勢必引起鍋內政局的動盪不安。因為此時孫策的兒子孫紹已長大成人,他這個江山本是從孫策手裡接著,況且顧命大臣張召還在,他手裡還握著一張王牌,君可自取,如果追封孫策為皇帝,那孫紹理所當然的是皇太子了,等自己百年之後,只能將皇位傳給孫紹,而不能傳給自己的兒子,他不甘心,是,江東是你孫策打下的,但我孫權死死守住的,況且我還實現了你孫策至死沒有完成的目標,奪得了荊州,雖說這事做的有些不地道,是在人家關羽背後捅刀子,但我畢竟實現了父兄兩代人的目標,我辛辛苦苦掙來的江山豈肯便宜了別人,至於司馬炎追封他大伯為皇帝,那也是有原因的,司馬師只有兩個女兒,至於兒子是過繼司馬昭的。說到底那還是親弟兄,不怕他惦記江山,畢竟是一家人。所以我們對孫權的做法除了道德上的譴責外。別無他法。因為他這是明智之舉。


約定9521


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位,登基稱帝,他封孫權為吳王,孫權接受,東吳變為臣附曹魏王朝的諸侯國。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蜀漢丞相諸葛亮乘曹叡新君立足未穩,於公元228年兩次北伐曹魏。孫權乘魏蜀兩國交戰之機,於公元229年在武昌稱帝,不久即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三國鼎立局面終於形成。

孫權稱帝后,追尊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追封兄長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兒子孫登為太子。孫堅與孫權是父子,血脈相承,因此追尊孫堅為帝順理成章。但孫權的吳主地位並非來自孫堅,而是來自孫策,吃水不忘挖井人,孫權完全有理由追尊孫策為皇帝。但孫權一直沒有這麼做,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一:不合當時法統

夏商周三代,王位繼承既可子承父業,也可兄終弟及。但秦漢兩代奉行子承父業這一法統,只有在皇帝哥哥被廢或早夭沒有後代的極端情況下,才由弟弟繼承皇位。如漢靈帝被董卓廢掉,由弟弟漢獻帝繼位。

孫策雖英年早逝,但留有兒子孫紹。如果孫權追尊孫策為帝,那麼在他死後問題就來了:孫登上承孫權,孫紹上承孫策,兩人的父親都是皇帝,都有資格繼承皇位。如果有權臣或武將扶持孫紹,那孫登的皇位豈能保住?為自己子孫後代計,孫權也絕對不會追尊孫策為皇帝。



原因二:沒有先例可循

從秦始皇到孫權稱帝的450年間,從未出現過弟弟追尊哥哥為皇帝的先例。漢昭帝死後沒有兒子,輔政大臣霍光就從昭帝的侄子輩中選出昌邑王劉賀繼位。因為劉賀淫亂無道,被霍光廢掉,他又從劉賀的侄子輩中選出劉詢繼位,即漢宣帝。依皇帝傳承順序,漢宣帝繼承劉賀帝位,可以恢復叔叔劉賀的皇帝名號,但他只將生父劉進追尊為帝,並未恢復叔叔劉賀的帝號。


孫權之位來自孫策,於情可追尊孫策為帝,於理則不宜追尊。孫權主觀上是有私心,但客觀上則受法統限制。很多人不懂歷史問題要放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去考量的道理,拿晉武帝司馬炎追尊生父司馬昭和伯父司馬師同時為皇帝的特例來貶低孫權,並不科學,因為不符合當時的歷史。


史盲球盲過濾器


黃龍元年(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孫權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孫策為長沙桓王。

這是一段基本的史料,大夥兒應該都清楚,但是我們看到孫權稱帝之後,只是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僅僅只是稱王而沒有稱帝

這是為何?

孫權與孫策雖然年齡相差比較大,但是感情其實還可以,在加之,孫權確實是有能力的人,不可能因為“小氣”而在追封上如此的粗心大意

那真相到底是如何?

我們都知道,皇帝一脈的傳承講究的是正統,如果孫權登基之後追封其哥哥孫策為皇帝的話,那麼孫策的兒子孫紹處於什麼地位?

如果孫策是皇帝的話,那麼孫紹也是正統的繼承人,那麼在當時東吳就會產生分歧,會出現兩脈進行奪權。容易引起混亂,這也是為君最為忌諱的。

當然很多人會說司馬炎登基之後,還封司馬師為皇帝,但是我們可以看一個前提,司馬師並無子嗣,無法對司馬炎的皇位產生威脅,所以封司馬師為皇帝只會為司馬炎賺取名聲,是百利而無一害。

再說,在三國之前,並沒有封自己兄長為皇帝的先例,因此,到了孫權這一輩之時,自然也不會有這種想法的產生。可以說不是孫權不願意,是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


笑嘗歷史百態


我是勃勃,我來回答,很正常,追封孫堅為皇帝,才是正確的,才能彰顯自己的地位。


1、追封孫堅才是正統,說明自己的皇位來自父親。

孫堅

孫權的江山是從孫策手上接過來的,大部分地盤都是孫策打下來的。但這個事實你知我知,就是不能擺在檯面上來說。因為古代繼位的規則是父死子繼,兒子是從父親手裡繼承的東西。


追封孫堅為皇帝,就表示自己的江山來自父親,以後自己的江山也會傳給自己的兒子,不會傳給孫策的兒子,斷了孫策一系的念想。


2、孫權藉此舉向孫策舊部表示,自己才是江東真正的主人。

孫策

其實,孫策舊部很多是不服孫權的。當時曹操來攻打,大部分人的意見是投降,因為在他們心中孫權不過就是一個小孩子,不需要為了他冒砍頭的風險和曹操對抗,而且自己投降爵位什麼的也不會有太大變化說不定還有賞賜。


孫權不得用砍斷桌角的方法來樹立自己的權威,威逼大家一起抗曹,因為孫權投降肯定就會被曹操除掉。周瑜張昭等孫策舊部內心也是不服孫權的,所以被孫權一步步清洗掉。


孫權直接追封孫堅為皇帝,不追封孫策,表示自己皇位不會傳給孫策的後代,自己才是江東的掌舵人,唯一的皇者,自己才是江東的主人。


事實也證明,孫權清理掉孫策一系舊部以後,就開始驕奢淫逸起來,因為沒有了內部壓力。


勃勃說:


孫權此舉有出於私心,也有出於穩定政局的無奈。他不得不苛刻兄長的兒子,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政治,親情也必須讓位於政治,可憐孫策的兒子孫紹,一生鬱鬱寡歡。


職業減肥營養師


相信大家對三國時期的孫權都不陌生,這位歷史上的響噹噹的人物可謂是逸聞趣事頗多,曹操曾這樣評價過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今天筆者想要涉及的內容是孫權稱帝之後對哥哥孫策的待遇。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孫權究竟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哥哥孫策的?又為什麼會有“忘恩負義”的 惡臭評價。請跟隨筆者一同去了解。

東吳黃龍元年(229),孫權正式登基稱帝,史稱吳大帝。新官上任三把火,首要的就是要對自己陣營中的人進行評優評獎、論功行賞的工作。他對東吳的奠基人孫堅、孫策以及自己的母親,孫權都進行了追封。這樣看起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差異,但是同樣是追封,孫堅被追封為武烈皇帝,而孫策卻僅僅只為長沙桓王。

這樣不同的待遇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孫堅和孫策對東吳的貢獻旗鼓相當,卻收穫了不同程度的回饋,這是否是孫權忘恩負義呢?《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這樣評價孫權的這個做法的“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陳壽對孫權的如此行事十分的不理解,他認為孫策對東吳的貢獻十分之大,死後卻不能夠獲得他應該擁有的尊榮,這是孫權的一種不懂事行為。

這裡先簡單描述孫策對東吳事業的偉大貢獻。從瞭解他的光榮事蹟可以對陳壽的忿忿不平有所理解。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兩股勢力對峙在官渡,誰也不敢輕舉妄動。雄踞南方的孫策嗅到了機會的氣息,於是想要“襲許,迎漢帝。”但是歷史總有些遺憾,孫策還沒有沒來得及出發,就受了許貢門客的埋伏,因此重傷在身,不久便因受傷過重而去世,孫權就這樣從孫策手中接過了東吳的領導權。

站在這個角度看來,孫權的做法實在是欠妥。對於戰功赫赫、為東吳事業鞠躬盡瘁的孫策,卻沒有給予他時候的殊榮,這沒有特別尊重的意味,而且從道德和人情方面而言,孫權也過於吝嗇了。

但是政治方面的策略都是需要結合當時的現實狀況的,孫權的這種行為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這背後支撐孫權的行動的最大原因就是關乎皇位的繼承問題。

孫權追封自己的父親孫堅為皇帝無可厚非。假若將和自己輩分一致的哥哥孫策追封為皇帝,這是否意味著孫策的兒子官方承認其為法定繼承人了,這對於孫權的地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孫策的兒子有資格來問鼎皇位,這悄然便增加了孫權的統治壓力,那麼孫權對東吳的事業嘔心瀝血,卻生生自己給自己埋下了一個大隱患,試想,應該有野心的皇帝不會如此給自己埋個大坑吧。這還是出於對自己的孩子的保護,兒子孫紹會在父親的羽翼下茁壯成長,不會有來自自己的表兄弟的威脅,這樣後繼者便無所憂患了。

其實這中間還有一個具有潛在威脅性的人物,那就是孫權和孫策的兄弟孫朗。假若孫權將各個孫策追封為皇帝,那麼從兄弟手中接過皇位就成為了慣例,這樣孫朗就有了可乘之機,孫權的皇帝位又將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脅。

自己哥哥孫策的兒子和孫權自己的兒子就存在著皇位的競爭,這又平白自己給自己增挑了弟弟的威脅,這樣多方斡旋,孫權只能選擇不追封哥哥孫策為皇帝?由此看來,孫權的“忘恩負義”也是被逼無奈。

因此在種種考量之下,孫權選擇了沒有將自己的哥哥孫策追封為皇帝的道路。

其實孫策和孫權的兄弟關係十分的融洽,孫權在私人感情方面,是非常贊同將自己的哥哥追封為皇帝的,因此最終做出這樣的抉擇也真的是斟酌良久。

這裡筆者對東吳的建立情況做一個較為簡單的羅列。東吳的情況比較特殊,真正的奠基人不是孫堅,而是孫權的哥哥孫策。這位名震江湖的小霸王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打下了江東,在臨死前親自將皇位傳給了弟弟孫權。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周瑜、魯肅、張昭、黃蓋、呂蒙……這些響噹噹的三國有名的人才,原來都是孫策的鐵桿部下。孫策遇刺身亡前,將自己麾下所有的名將能臣都託付給了孫權。若非情誼深厚,怎會做出如此行為。

因此,孫權的“忘恩負義”只是迫於局勢壓力和種種思考之下做出的無奈之舉,與個人情感出入較多,因此,對於歷史人物的一些行為,不能簡單地蓋棺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