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失孤》人物原型,愿这个世界上再无孩子丢失

电影《失孤》人物原型,愿这个世界上再无孩子丢失

2015年,由影帝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在全国上映,那个骑着插有寻亲旗的摩托车,走遍大半个中国寻找自己被拐卖的儿子的父亲深入人心,十五年的时间,历尽艰辛,依然要坚定地走下去。

他说,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个父亲,只有在路上,我才觉得自己对得起他。

这句话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原型曾说过的话。

电影《失孤》人物原型,愿这个世界上再无孩子丢失

失孤电影的人物原型叫郭刚堂,一辆摩托车,一面寻亲旗,在寻子的路上走了21年,长途跋涉四十多万公里,从28岁到49岁,电影不能完整的描述他的经历,生命中最好的时光,他都在寻找孩子,并且还将继续。

一九九七年的九月,郭刚堂的孩子像往常一样在门外玩耍,妈妈回家做饭出来,孩子已经不见了, 郭刚堂和村民们组成了寻子队,在附近的省市寻找,孩子依然杳无音讯。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郭刚堂消瘦了50多斤,几乎一夜白头。从此,郭刚堂带着全部盘缠和制好的一面寻子旗,骑着摩托车,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寻子之路,而郭刚堂的妻子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至今。

电影《失孤》人物原型,愿这个世界上再无孩子丢失

他骑着摩托车,以山东聊城为起点,北到漠河,南到海南,除去新疆和西藏,走遍了大江南北,餐风露宿,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想着,只要自己更努力一点,孩子就能离自己更近一点。

郭刚堂随身有一个黑色的包,里面装的是他在路上看到的寻人启事,在漫长的寻子路上,郭刚堂帮助过几十个走失老人和被拐儿童回家,却一直没找到自己的孩子。

郭刚堂说,对于他来说,最难熬的不是路上的风风雨雨和遭受的苦痛,最难熬的是每次等待亲子鉴定的结果,曾经有一个孩子,和郭刚堂丢失的孩子一样都是左脚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疤,当所有人都以为已经锁定了这个孩子,结果亲子鉴定出来不是他的孩子。

虽然后来,郭刚堂和妻子又有了两个孩子,郭刚堂每年仍有大半的时间在寻找那个丢失的孩子,他和妻子的心里有着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空缺。

电影《失孤》人物原型,愿这个世界上再无孩子丢失

拐卖儿童是一条拐卖链,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从偷孩子、贩运、中介到把孩子卖到有需求的人手中,也许你只是帮无法生育的亲友问了一句话,就会刺激拐卖的滋生,对于一个丢失孩子家庭而言,这种伤害是超越谋杀的罪恶。

想起《唐山大地震》里面方达说的一句话;“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

从孩子丢失的那一刻起,父母的心也跟着丢了,永远禁锢在了那一刻,多少个家庭毁于一旦。

也许,你想劝郭刚堂放弃吧,殊不知他只有在寻找的路上心里才会踏实,要用一生和拐卖儿童罪恶行为对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