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最狂妄的一首古詩是什麼?

yufengguanyun


北宋賀鬼頭賀鑄的六州歌頭,簡直是狂傲至極!

在談到最狂妄的詩人最狂妄的詞的時候,大家一般會想到那些從底層出身的帝王,或者是農民起義軍首領寫的詩詞。確實他們寫的詩詞,帶有一種狂傲之氣,帶有一種豪壯博大的氣質。比如漢高祖劉邦在衣錦還鄉的時候,寫的那首詩:“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比如朱元璋的某些打油詩:“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二聲撅二撅。三聲四聲天下白,褪盡殘星與曉月。”還有那個寫滿城都帶黃金甲的黃巢,確實也溝礦,他們的詩看起來確實有帝王氣象,也確實狂傲。

其他的,大家一般會想到屈原,屈原老是要問天問地,和仙人談戀愛之類的,這也算狂,不過,更多的是浪漫的想象。盛唐時期的李白也是如此,李白說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說自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自信,說“桃花潭水深千尺”,說“燕山雪花大如席”,這是吹牛。還有,大家會想到辛棄疾。辛棄疾在自己最鬱悶或者喝醉酒的時候,也會有幾首狂傲的詞出來,比如“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之類的。

這些確實狂,但我們可能忽略了北宋的一個詞人,那就是婉約與豪放兼具,一面是白馬嘯西風的豪壯,一面是梅子黃時雨的婉約,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的賀鑄。

賀鑄是北宋著名的詞人,他有好幾個外號,這也代表了他個人的性格特徵。他叫賀鬼頭,這是說他長的比較嚇人,他年輕時候脾氣火爆,性格剛烈,經常和街上的黑社會小混混打架。在中年以後,賀鑄開始婉約起來,寫的那些婉約詞,恐怕李清照見了,也會羨慕嫉妒恨。所以,他中年以後,又有賀梅子、賀三愁等外號。

我們今天就來看他回憶年輕時候那些壯懷激烈的日子,寫的一首極為狂妄極為豪放的詞,叫少年俠氣,就是寫我們的夢想,當我們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誰不願意做一個白馬少年,在西風烈烈的莽原之上,傲氣沖天呢?

六州歌頭·少年俠氣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絃桐。目送歸鴻。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

少年時一股俠氣,結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待人真誠,肝膽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會怒髮衝冠,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站立而談,生死與共。我們推崇的是出眾的勇敢,狂放不羈傲視他人。輕車簇擁聯鑣馳逐,出遊京郊。在酒店裡豪飲,酒罈浮現出誘人的春色,我們像長鯨和垂虹那樣飲酒,頃刻即幹。間或帶著鷹犬去打獵,霎那間便蕩平了狡兔的巢穴。雖然歡快,可惜時間太過短促。

就像盧生的黃粱一夢,很快就離開京城。駕孤舟飄流於水中,唯有明月相伴。散職侍從官品位卑微,事多繁忙,情懷愁苦。陷入了汙濁的官場仕途,擔任了繁重的文書事物工作。像我這樣成千上萬的武官,都被支派到地方上去打雜,勞碌於文書案牘,不能殺敵疆場、建功立業。笳鼓敲響了,漁陽之兵亂起來了,戰爭爆發了,想我這悲憤的老兵啊,卻無路請纓,不能為國禦敵,生擒西夏酋帥,就連隨身的寶劍也在秋風中發出憤怒的吼聲。悵恨自己極不得志,只能滿懷惆悵遊山臨水,撫瑟寄情,目送歸鴻。

我們來一起感受一下,這首詞到底狂在哪裡?或者說讓我們回憶一下,當我們還是白馬少年的時代,我們那些狂傲的一飛沖天的夢想!

少年時,一無所有的我們,卻敢去國懷鄉仗劍走天涯,狂不狂?

去各地拜會那些叱詫風雲的英雄,去投名帖拜碼頭,與他們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狂不狂?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痛揍那些渾身紋滿動物園的黑社會,狂不狂?

一幫兄弟生死與共共同進退餐風飲露,狂不狂?

我們是一幫正義感爆棚的男人,是城市獵人,那些壞蛋聽到我們的名號就嚇得抱頭鼠竄,狂不狂?

兄弟們在暮色四合的時候,喝酒,狂不狂?

我們騎馬飛奔在郊外的陽光中,狂不狂?

我們騎馬射箭打獵,一路呼嘯而過,狂不狂?

當然了,詞的下闋是說,自己的夢想破裂,就有點不狂了。但是詞的上闋,說自己少年時,種種狂傲的氣象集中在一起,那絕對是狂傲之至了!


好玩的國學


中華悠悠數千年曆史,英豪輩出,文人騷客璀璨如過江之鯽,存世的詩歌當然也不計其數,我想沒有人能讀遍所有詩歌。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應該沒有誰能準確說出那首詩歌是最狂妄的,所以這裡我只例舉幾首比較霸氣外露的詩歌,供大家鑑賞。

《示僧》——明 朱元璋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從草根起步,當過和尚,討過飯,沒什麼文化,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完全是自己親生經歷的的真實寫照,一句“殺盡江南百萬兵”道出了朱元璋的統一之路是多麼的血腥和殘酷,自古以來帝王之路就是鮮血染成的。

《俠客行》——唐 李白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俠客夢吧,白馬銀鞍,素衣背劍,來去如風,路見不平,一怒即殺人,這是何等的快意恩仇。

《夏日絕句》——宋 李清照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我想很多人都忘記了,這位婉約派的女詞人,寫過如此豪邁的詩句。一個女人,能有如此氣概,如此胸懷,也算古之罕見了吧。

《沁園春 雪》——毛澤東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主席的這首詞,大家都應該耳熟能詳了,也都能吟誦幾句。柳亞子評價他是自古以來最豪邁之詩詞。什麼唐宗宋祖,秦皇漢武,全都不在毛主席眼裡,如此的眼光,如此的氣魄,堪稱千古第一人。

《梅嶺三章》——陳毅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我們的陳大元帥,其實也留下了許多佳作,但是這句“旌旗十萬斬閻羅”只有兩個字“霸氣”。

《從軍行七首》——唐 王昌齡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自古以來,西北邊關就戰事頻繁,邊塞詩歌也大都豪邁悲愴,一句“不破樓蘭終不還”直觀了的表現了邊關將士視死如歸的豪氣。

《獄中題壁》——清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嗣同說過,中國革命從未有過流血,那麼,就先從我始。為了名族,為了國家,甘灑熱血,這樣的家國情懷,不值得我們崇敬嗎?、

《詠菊詩》——唐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後還攻破長安,國號大齊。後雖兵敗自盡,但流傳於世的這首《詠菊詩》,充分表達了黃巢以詩言志,不畏強權為民請命,改天換地的壯志豪情。

暫時就寫到這裡,中國歷史上氣勢磅礴的詩歌太多了,還有哪些歡迎大家補充。


財經雜雜雜談


 最狂妄的一首詩,這話說得,作為資歷不怎麼樣的咱,不敢亂評價,前人作詩,尤其是千古留名的詩,只能說抱著欣賞崇敬的態度去解讀,豈能隨意用詞。今天說說我認為比較霸氣側漏毛主席的《沁園春·雪》。讓大家閒餘之時,感受一下潤芝同志的豪氣!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領紅一方面軍結束震撼國內外的二萬五千里長徵,與西北革命根據地的紅15軍團勝利會師,定居陝北。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舉行了大家都知道的瓦窯堡政治局會議,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對著敵人,幹就完了,我國領土豈容他國踐踏,我就問問誰給你的勇氣,你咋那麼猖狂,我都想上戰場幹他們。

12月27日,毛澤東同志根據中央決議精神,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準確地估計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偉大意義,指出中國人民反日運動開始了,也相當於給士兵弟兄們打一針強心劑,還有世界革命運動高潮即將到來的新形勢,提出“人民共和國”的口號,宣告“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次會議後,為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直接對日作戰。

1月26日,毛澤東率領部隊從瓦窯堡出發,途經延川、延長兩縣。2月20日,紅軍開始渡黃河東征。3月10日,出征紅軍正式改名字為“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

1936年初的陝北,寒風凜冽,百里冰封。毛澤東在袁家溝戰鬥、生活半月有餘,部署、指揮了紅軍東渡黃河天險,主張停戰議和,一致抗日,號召全國人民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結成最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與漢奸賣國賊。

在這期間,陝北飄了好幾天鵝毛大雪。當時不像現在一樣在屋裡看電視玩手機,全是大老爺們沒啥乾的,天天打仗了,也挺沒意思的。外面銀裝素裹、雄渾壯觀的北國風光大大激發了毛澤東的詩興,寫了首《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主席這首詩氣勢磅礴、想象浪漫、文辭華美、意境高遠,堪稱毛澤東現存100餘首詩詞中的巔峰之作。就問你服不服?


上品茗人


說起最狂妄的詩歌,很多人腦海中最先閃現的大抵是毛主席的那首《沁園春. 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具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但是主席的詩顯露智慧出對大局的判斷,是一種捨我其誰的磅礴,是一種馬列主義的思想的精髓,是社會主義對封建主義的批判!並不是狂妄的表現。


要說詩人中,誰最懂酒,那必定是李白了;要說誰的詩最好,也是李白沒錯了;要論誰最狂,也還是李白了。


李白的狂,表現在他的為人處事上,更表現在他的詩裡,也表現在他的人生結果中。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豪氣,

“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中的殺氣,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雄心,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負。

只可惜,李白的這一生歡喜,終究是空一場。這樣的自負,也終沒成就一生抱負,令人唏噓不已。最有才的人,加上最自負的性格,才能寫出最狂妄的詩句。


北大王嶽川教授講書法


如果把狂妄看做是一種氣魄,老妖認為能寫出最狂妄古詩的兩個人個人一位是偉人,一位是蘇東坡。

1、沁園春·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偉人的詩向來氣勢非凡,無論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還是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等等,都能感受到他的志向與氣魄。

但是如果評選一個最“狂妄”,還是沁園春·雪裡面這段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在中國歷史上評選帝王影響力與成就,這五位絕對名列前十的。

但在這首詞裡面,借用周星馳《破壞之王》裡面一句臺詞

2、蘇軾的狂是超脫曠達

蘇軾是個全才,有才華的人難免會狂一些。

據說蘇軾年輕的時候寫了一副門聯給自己: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當真年輕人的張狂,於是一位老者打臉來了,給了蘇軾一本書,結果裡面的字蘇軾大部分都不認識。羞愧之下蘇軾給自己的門聯各填了兩個字: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後來蘇軾做官被貶,但是依然不改本色。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某日醉歸遇雨,寫下一首《定風波》,頗有狂妄之語。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風雨走過,歸於恬然,蘇軾用這種超然的態度面對人生風雨。但絕對不是意志消沉,依然會“老夫聊發少年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的狂妄由他的曠達而來,所以即便被貶在外,依然能興致勃勃的發明美食,能發少年狂而不像一些人,即便晚年寫出一些豪放的詩詞,只是襯托晚年的淒涼。

說道詩詞裡面的狂妄,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就是李白,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給了他吹牛逼不用打草稿的勇氣,所以看個瀑布都能疑是銀河落九天。讀李白的詩,才能感覺到謫仙人的稱號名不虛傳,不列入人間評比範圍。


妖鬼雜談錄


中國歷史上的詩作如大海的浪花、天宇的星辰數不可數。其中能稱為狂妄的也很多,下面列舉一二。

其一:李白《俠客行》中幾句,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一代大俠躍然紙上,豪邁霸氣、狂放不羈的形象如同相見。

其二:黃巢《不第後詠菊》中的幾句,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時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借物言志,終成人雄。狂妄沖天,前無古人。

其三:現代偉人《沁園春.雪》中下部,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其氣勢磅礴無與倫比,意境高遠無人能及。環宇天下,捨我其誰!

歷史上有王霸之氣的大作,還有許多,這裡限於篇幅,不能一一盡述,略感遺憾。諸君有更好的希望能發表出來大家分享一下,謝謝了!





明清(德剛)


狂妄不狂妄?除了要看詩夠不夠猛以外,還要看賦詩後,這個人做了什麼事,就如同後唐黃巢考公務員後,寫了《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以菊花詠志,暗示我黃巢成名後,要殺盡所有人,那種狂妄和霸氣,至今讀來仍讓人心中一動,一種內心鬱悶到了極點,對政府極度仇視的心境,對現實的不滿從詩中的每個字噴薄而出,直透心靈。

當然寫詩的黃巢並非只會寫詩,而是敢把自己說過的話,寫過的詩用實際行動去證明,這才是他最霸氣的地方。

在寫完詩後,黃巢就再也不熱衷功名,而是想將造反進行到底,一心在等待時機,推翻唐朝。在王仙芝起義前一年,關東發生了大旱,官吏仍然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簡直就是把百姓往死裡逼,百姓走投無路,這時候,私鹽販子抓住機會,挺身而出,將家財捐出,開啟快速拉人頭,發展下線模式,很快黃巢就有了幾萬兵馬,並開始與唐廷官吏進行武裝衝突。到公元875年,王仙芝的起義發展到黃巢地帶,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2年後,黃巢率軍攻陷鄆州,3年後,王仙芝死,黃巢成為起義軍領袖,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4年後,黃巢兵圍廣州。5年後,東都留守劉允章迎黃巢軍入洛陽,兵抵潼關,直至唐朝都城長安。同年十二月,黃巢兵進長安,唐僖宗慌忙逃竄,到咸陽避難,黃巢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並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至此,黃巢一報落榜之仇,據說死在黃巢手中的人不下八百萬!!


歷史直男A


看了下大家的各種回答,基本把狂妄的詩詞說得差不多了。但狂妄也分境界,有的是狂妄得有水平,比如大家發的那些詩詞;而有的則是,狂妄得只剩妄了。

比如這位詩詞界的“泥石流”————民國軍閥張宗昌。


《俺也寫個大風的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

先扒龍皇廟,

再用大炮轟你娘。



《混蛋詩》

你叫我去這樣幹,他叫我去那樣幹。

真是一群小混蛋,全都混你媽的蛋。


《遊蓬萊閣》

好個蓬萊閣,他媽真不錯。

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舅子怕喝多!


廣東阿俊


我讀過最狂妄的詩,來自於宋朝女詞人李清照——

自是花中第一流

且接著細看,為何這樣說。

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孤雁兒》李清照

看完這句話,我當時就給李清照跪了,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在讀一首詞。

全詞如下——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這首詞確實不錯,屬於中規中矩的易安詞的水平。然而,這個序,確實是我讀到過最狂的序之一了。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婉約詞宗,很多人都以為李清照就像活在她的詞裡的那個終日尋尋覓覓的深閨婦人,每次做她的詩詞賞析,老師都給我們總結好了一串分析的詞——國破家亡、淒涼寂寞、孤苦飄零、感時傷懷……

然而,從她傳世不多的詩文作品中,我們知道,她是有著士人胸襟、時而又狂放瀟灑的人。在文學修養上,尤其是詞上面,她是極為自負的。自負到狂妄。她的《詞論》,我當年也是跪著讀完的: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甚奇,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典重。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從李煜父子、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到晏幾道、王安石、曾鞏、黃庭堅、秦觀,一個一個揪出來說缺點,而且一針見血,批評得不留餘地。柳永你太俗;蘇軾你不懂音律;秦觀你太小家子氣;王安石你就省省吧,寫首詞還不夠人笑話;至於張先、宋祁,哥兒幾個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你們也敢叫名家啊!

李清照一個人炮轟了幾乎整個北宋詞壇,潛臺詞已經非常明顯了——都給我閃一邊去,我來讓你們看看什麼叫做真正的半壁江山。不僅是我們,古人也看不下去了。

易安歷評諸公歌詞,皆摘其短,無一免者。此論未公,事不憑也。其意蓋自謂能擅其長,以樂府名家者。——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詞論》一書多有妄評諸公。——趙彥衛《雲麓漫鈔》

評騭諸家,持論甚高……此非好為 大言,以自矜重,蓋易安孤秀奇芬,卓有見地,故掎摭利病,不假稍借,雖生諸人之後,不肯模擬任何一家。——繆鉞《論李易安詞》

今文學批評家李長之《李清照論》認為,李清照在《詞論》中對五代以來重要詞人創作一概予以否定,表現出其個性的“狹小與尖刻”,“不能容納別人,不能欣賞別人,不能同情別人”。“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虛”。

很多人都對李清照的狂妄進行批評,我卻是因為這篇短文成為了徹底的李清照粉。李清照批判他們,至少人家寫得詞不輸他們啊。我就是喜歡看著你們不爽我卻拿我無可奈何的樣子。她年輕氣盛的詩裡面,更是句句透著諷刺和狂傲。評判起歷史人物來,也是毫不留情毫不客氣。她的《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把唐玄宗那攤子人辦的那攤爛事兒一件一件拎出來批判諷刺,也是讓人秒跪的節奏。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

五坊供奉鬥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

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

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紀文字。

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開。

夏商有鑑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

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

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

姓名誰復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甕峰,峰頭鑿出開元字。

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醜深如崖。

西蜀萬里尚能反,南內一閉何時開。

可憐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

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後專,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

原來李清照也有年少輕狂的時候。等年紀大了,她也不再那麼尖銳諷刺,但詩文中仍隱藏不住那種英氣和狂傲。

願奉天地靈,願奉宗廟威。

徑持紫泥詔,直入黃龍城。

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數。

當時稷下縱談時,猶記人揮汗成雨。

子孫南渡今幾年,飄零遂與流人伍。

欲將血汗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

——《上樞密韓肖胄詩二首》

佛狸定見卯年死,貴賤紛紛尚流徙,滿眼驊騮雜騄駬,時危安得真致此?

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

——《打馬賦》

如何形容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用她自己的一句詩詞: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這便是我讀過的最猖狂的詩。


思維聚點天天


感謝提問。

最狂妄的一首古詩,應該屬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的詩。狂妄的背後是不削世俗的狂妄不羈,是不把權貴放在眼裡的輕狂,更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霸氣。讀來讓人蕩氣迴腸。千古絕唱。

江城子·密州出獵

【作者】蘇軾 【朝代】宋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要屬狂妄,當屬這首,你想想,什麼人能夠左手牽著大黃狗,右手託著蒼蠅。還要親自殺一頭老虎,還說自己即使頭髮花白了,又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從詩中都可以感受到蘇軾的狂妄,說會把雕弓拉的和滿月一樣圓,向西北望去,要把象徵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這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狂妄,我估計這首詩如果當時西夏人讀了,也會聞風喪膽。這是一種男兒的骨氣,硬氣,霸氣和狂妄之氣,但是這種狂妄。不給人以輕浮的感覺,反而讀來有一種蒼涼沉鬱之感,深為英雄氣概所折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