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巧姐为什么从来没在贾母跟前出现过,贾母不喜欢她吗?

钱小刀娱乐


首先贾母并不是不喜欢巧姐,原因如下:

在孙辈中,贾母最喜欢的就是王熙凤,这通过贾母对王熙凤的称呼中不难看出,贾母称她猴儿、凤辣子,所谓爱屋及乌,贾母不可能不喜欢王熙凤的孩子。

就人之常情来说,一个四世同堂的老人对自己的后辈肯定是喜欢的,这可以通过贾母对秦可卿的态度看出来,秦可卿自己曾说上至老太太下到家人没有不待她好的,这句话有夸张的成分,但也从侧面展现了贾母对她的喜欢,而秦可卿是贾蓉的妻子,从血缘关系上肯定比不上巧姐与她的亲近,所以贾母不可能不喜欢这个孩子。

之所以出现的次数少,一是因为王熙凤子嗣的艰难,王熙凤一生要强,即使在怀孕不舒服的时候都未表现出来,后来导致流产,平姑娘曾说是个男胎,这使王熙凤对巧姐很看重,她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引起贾家其他人的注意,毕竟她和贾宝玉都曾遭过陷害,何况自己身体孱弱的女儿呢?这应该是王熙凤对自己女儿的保护吧;一是大家族的习惯,贾府曾孙辈还有一个贾兰,这是荣国府的嫡系血脉,在封建宗法社会,这个男孩子应该很受宠,可他出现在贾母面前的时间也很少,能说贾母不喜欢他吗?

总之,巧姐出现在贾母身边次数少,可能有种种原因,但决不是贾母不喜欢。



春暖花开F


怎么没出现过?

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玩母珠贾政参聚赌

这不就出现了吗?

十一月初一,老太太要办消寒节,不让宝玉上学,放他一天大假,一大早,宝玉到贾政王夫人那请了安,回明了老太太不叫上学,贾政没言语,便慢慢退出来,走了几步,便一溜烟跑到贾母房中。

见众人都没来,只有凤姐那边奶妈子带了巧姐儿,跟着几个小丫头过来,给老太太请了安,说:“我妈妈先叫我来请安,陪着老太太说说话儿,妈妈回来就来。”贾母笑到:“好孩子,我一早就起来了,等他们总不来,只有你二叔来了。”姑娘给你二叔请安。宝玉也问了一声“妞妞好?”……

当然这不是曹雪芹写的,是高鹗续书的。

在这里,巧姐透露自己跟着李妈认了三千多字,念了一本《女孝经》,还上了《列女传》,宝玉于是给他讲解起来,贾母认为女孩儿家人的字也好,只是女工针黹倒是要紧的,巧姐儿告诉老太太自己也跟着刘妈妈学着做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巧姐是个很伶俐聪慧的孩子,只是从小体弱多病,凤姐儿唯一的宝贝女儿,在豪门没有儿子是很不稳妥的事,五十五回凤姐儿流产,在六十一回由平儿的口得知,“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王熙凤这次小产是致命的,首先她身体彻底亏虚下来,更得了下红之症。于是,凤姐儿更是把女儿宠在心头上,凤姐是一家主事,在贾母面前极尽温顺孝道,做人圆滑周到,贾母处处也周全着凤姐,凤姐和贾琏闹意见,贾母也是护着凤姐说话,所以,不存在贾母不喜欢巧姐的说法。

在贾府破败后,她险些被王仁、贾蔷、贾芸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幸而刘姥姥、平儿、王夫人合力将她救出,最后由贾琏作主嫁到姓王的农家。


无量天真


作为金陵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巧姐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出场的次数可以说寥寥无几,几乎没有存在感。而作为贾家年纪最大和年纪最小的两个人,曹雪芹也并没有安排贾母和巧姐同框出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做出贾母不喜欢巧姐的判断,相反我认为贾母应该是非常疼爱巧姐的,理由如下:

第一,巧姐在身份上有先天的优势

在《红楼梦》中,巧姐的身份是王熙凤与贾琏的长女。根据书中描写,王熙凤在贾家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不仅是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在秦可卿去世时还协理了宁国府。当然这与王家的地位和她个人的管理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王熙凤深得贾母的欢心。从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放诞无礼”的表现和贾母对她的态度中便可看出端倪。拥有这么一位在贾母那里得宠的母亲,巧姐的待遇自然也不会差。

第二,巧姐在贾府的实际待遇很高

小说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贾母对于巧姐的态度,但我们仍然能够从巧姐仅有的几次出场中窥探一二。第四十一回写道:“(巧姐)忽看到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头哄她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从中可见巧姐在贾家备受宠爱,想要什么东西,必须马上得到满足,稍有迟缓便等不及哭闹起来,可以推测平时她在贾家受到的礼遇应该是非常高的,这难保与贾母的宠爱没有关系。

既然巧姐深得贾母喜爱,那么曹雪芹为什么没有安排她们见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这是由《红楼梦》文本结构决定的。

根据巧姐的判词可以推测,左右巧姐命运的主要关系人为刘姥姥、板儿和她的舅舅王仁。贾母与巧姐见面与否并不会对文章脉络和故事走向产生任何影响,因此被作者忽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红楼梦》中出现了众多人物,不可能安排每一个人物都见面。

其次,巧姐被安排进金陵十二钗正册,说明这个人物在整个《红楼梦》中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势必会对其进行刻画和描写。

比如同样是金陵十二钗且出场有限的秦可卿和贾元春,都有重点段落描写。而前八十回巧姐出场却非常有限,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其在八十回后肯定会有重要情节,届时安排贾母与她见面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巧姐在前八十回中年龄较小,且经常生病。

第二十一回“染了痘疹”,第四十二回“撞了花神”,考虑到贾家人对她的宠爱,可以推测她出门的次数应该会比较有限,那么见到贾母的机会便很少了。

由此可见,书中没有巧姐与贾母见面的描写既是由小说的结构和主线决定的,也与巧姐自身存在关联,同时贾母对巧姐应该是喜爱的,只是在程度上可能比不上宝黛,但绝不可能不喜欢。


三夢遊水


感谢提问!

我认为,巧姐之所以没怎么在贾母跟前出现过,除了年龄太小,贾母重男轻女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巧姐出生不吉利。

  •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中写到:

凤姐儿道:“这也有理。我想起来,她还没个名字,你就给她起个名字,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稼人,不怕你恼,到底比我们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得住她。”......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她巧哥儿。这就叫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我们可以看出,巧姐到刘姥姥进贾府才有了名字,而且生于七月初七。

那七月初七“乞巧节”不好吗?

不好。为什么呢?

古代对数字比较迷信,七在古代,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七月七”偏偏还有两个七,民间也称“重七”,阴气更是重。所以,很多地方会认为,这一天出生的女孩,一辈子会命苦,很不吉利。所以,刘姥姥说,叫巧姐是以毒攻毒的法子。


  • 而贾母又是个十分迷信的人。

比如贾宝玉,衔玉而诞,可谓是吉兆,所以一出生,便得到贾母的疼爱;再看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贾宝玉听到这个消息后要立刻前往宁国府去探望,贾母却在旁阻拦,并称:“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再有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进贾府,给贾母等人讲了一个姑娘雪下抽柴的故事,结果贾府南院马棚着火,火被扑灭后,贾母称:“都是刚才说抽柴草,这才惹出了火”,于是再不让刘姥姥讲刚才的故事了。

由此可见,贾母也是不太喜欢巧姐的,而且多半是因为她的生辰。


有译思


在小说《红楼梦》里面,巧姐的确是从没有和贾母一同出现过的,但这是由很多的原因造成的,并不表示贾母不喜欢这个孩子。

一,在古代,富贵人家的小孩子,都是由乳母来带大的,是很少能和他的父母在一起生活的。

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无论是在帝王之家,还是在公候王府里,出生的小孩子,都是由一个,或者是几个乳母来抚养他们长大的,他们是不会和普通人一样,孩子是时刻不离的跟随着妈妈的。

再说,就像王熙凤一样,很多大家族的母亲,都是要负责整个儿家族的管理事务的,每天还是很繁忙的,也就注定了她们是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来照顾孩子了。

所以说,即使是王熙凤在贾母那里,她的孩子巧姐也未必是会在她的旁边的,所以,贾母也就没有机会见到巧姐的。

二,含饴弄孙,固然是一种乐趣,但贾母可是仅限于自己的年龄大一些的孙子辈的。

别说巧姐了,就连贾母唯一的嫡亲的重孙子贾兰,都是很少有机会能和贾母在一起的,贾母唯一一次想到贾兰的,就是给他留了一碗肉吃。

贾母的确是喜欢孩子,但得是长大一些的孩子,像宝玉,黛玉那么大的才行,就连已经上了学的贾兰都还小,那就更不用说才只有几岁,连话还都不会说的巧姐了。

三,在贾母跟前的规矩比较大,巧姐太小了,她可是学不会的。

作者借着黛玉的眼睛,给我们展现出了众人在贾母跟前的规矩,这么多的人,是没有一个敢出大声说话的,但要是像巧姐这样的小孩子在场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小孩子一不顺意,就会不管不顾的大哭大闹起来,那就得有人来哄她,这样一来,屋里可就热闹起来了,用不了多久,贾母就会烦燥起来的,还怎么能够颐养天年呢。

或者,孩子要是拉了,尿了的话,那屋里的气味可就更不用提了,所以说,年龄太小的巧姐,是没有机会在贾母那里出现的。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巧姐太小,而且辈分相差太远。

可以看出来,贾母不喜欢很小的孩子,而巧姐就非常小。

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时,贾宝玉、林黛玉都很大了。尤其是林黛玉他们表姐妹,都是发育中的少女了。所以,连七老八十的张道士,都不敢随便进去看望老朋友贾母。

要知道,张道士可是贾母丈夫的挚友,又是皇帝器重的著名宗教人物,还是这么避讳。

这是因为林黛玉她们都大了,又是夏天穿衣单薄,就算是老道士也要避讳的。

然而,此时的巧姐是被奶妈抱着的。

正常来说,三四岁的孩子就不会整天抱着了,说明巧姐恐怕只有二三岁。

贾宝玉也叫她“妞妞”,说明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

这么小的孩子,贾母当然不太喜欢了。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已经是40回之后了。

然而,巧姐还是被奶妈抱着出来,还和板儿争佛手。可见,巧姐当时还是一个顽童,最多也就四五岁。

直到贾母去世以后,垃圾舅舅王仁将巧姐卖掉妓院。

但巧姐因为年龄太小,还不能接客,只能学唱唱小曲。而当年小妓女只要来了月经就可以接客,说明当时巧姐也还没到十一二岁,大概也就10岁左右,也是个孩子。

年龄这么小,贾母当然近亲不起来。

况且巧姐似乎身体不好,经常生病。

书中巧姐多次病倒,第21回染了痘疹(天花),第42回撞了花神(发高烧),第84回惊风。而巧姐本来出场就很少,可见她体弱多病。

在贾府中,无论谁一旦生病就会被隔离。仆人生病了,甚至会被赶回家里暂住。

而贾母是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最怕被人传染疾病。

因为巧姐经常病倒,当然就比较少和贾母接触。


萨沙


巧姐儿是贾母嫡重孙女,与堂兄贾兰一样,是贾母唯二的嫡重孙辈,王熙凤又极其受贾母宠爱,按说爱屋及乌,巧姐也会被贾母疼爱。可至八十回截止,巧姐儿一次也没有与老祖宗贾母互动过,远不如堂兄贾兰被老祖宗呵护,又让他坐身边,又给他赐肉吃。究其原因,无外乎巧姐儿太小,以及贾母重男轻女思想作祟。

巧姐儿身份很不一般,她是荣国府嫡长房贾赦的嫡长孙女,父亲贾琏是未来荣国府爵位第一继承人,母亲王熙凤更是金陵王家家主的嫡女。各方面条件都是金尊玉贵的千金大小姐。奈何,巧姐儿生不逢时,如果她是个儿子,或者有个哥哥弟弟,她在贾家的地位将完全不一样。

巧姐儿出生很晚。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时,巧姐儿睡觉还用奶娘拍着,到第二十九回打醮清虚观,第四十一回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时都还需要奶妈抱着,可见也就三岁左右。是在林黛玉来贾家后才出生的孩子。根据刘姥姥“茗玉小姐”影射林黛玉死的时候十七岁,贾家抄家后,巧姐儿应该还不到十岁。年龄的劣势,使得巧姐儿如非必要,基本不会特别出场。

(第六回)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

(第七回)周瑞家的会意,忙蹑手蹑足往东边房里来,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第二十一回)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

(第二十七回)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

(第二十九回)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

(第四十一回)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

(第四十二回)凤姐儿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姥姥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

巧姐儿八十回前大体出场这么八次,每次不是睡觉就是抱着。甚至不能够独立言语对话,自然不会有什么过多描写。贾家盛大的集会,除夕、元宵、端午、中秋,省亲大观园,刘姥姥浏览大观园,贾母生日等一系列活动,巧姐儿都因年纪小上不得席面,自然与贾母不会有特别互动描写。

如果硬写贾母与巧姐儿,势必需要更多线索铺垫,不符合一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文学作品特质。何况巧姐儿年纪小,总不能老太太偌大年纪还要抱着她,不符合贾家的规矩礼仪。

贾母将一腔热爱都给了贾宝玉、林黛玉以及众孙女们。其实真正最在意的,还是宝黛二人。贾母赐饭给儿孙,贾宝玉是果子狸,林黛玉是笋,贾兰是肉,王熙凤是粥,三春都没有,更奢谈巧姐儿。贾母多次给过别人东西,却连一口吃的都没给过巧姐儿,仿佛贾环一般,现实中当然不可能如此,曹雪芹故意不学,表明贾母潜意思中的态度。

贾母在骨子里还是传统的,她对女孩子的爱,就是娇养就好,不缺吃穿教育,唯有女儿贾敏才是真的爱逾珍宝,林黛玉也不过被爱屋及乌,这是时代赋予的重男轻女观念。王熙凤对此心知肚明,她生了女儿,也不愿意带着出现在贾母跟前。

贾琏是贾母嫡长孙,荣国府长房嫡长子,未来的爵位继承人,贾母更希望贾琏有儿子。巧姐儿的出生令贾母有点失望。如果巧姐儿有哥哥或弟弟,她作为锦上添花的存在,又是不一样!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不免令老辈如贾母担心贾琏的子嗣问题而对巧姐儿不喜。

闲言少叙,巧姐儿与老祖宗贾母零互动,贾母口中一次也没提过巧姐儿,是她对巧姐儿真正的态度。

巧姐儿作为荣国府嫡长房唯一的孙辈,既尴尬又不讨喜。除了母亲王熙凤的爱,她在贾家很边缘。而王熙凤悍妒也好,敛财也好,甚至害死尤二姐母子都因没有儿子而起。巧姐儿是悲剧人物,王熙凤更因没有儿子而悲剧,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伦理悲剧!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君笺雅侃红楼


巧姐原名大姐儿是王熙凤和贾琏的女儿,贾母的重孙女,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给取的。巧姐在贾母面前出现过两次。

第29回,大家去清虚观打醮,有这样一句话“奶子抱着大姐儿另在一车”。

到了清虚观,张道士给宝玉保媒,贾母婉拒。

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张道士呵呵大笑……托出符来。大姐儿的奶子接了符。张道士方欲抱过大姐儿来

张道士都要抱巧姐,贾母肯定让奶妈把巧姐抱到身边,逗孩子玩。

第41回,刘姥姥游大观园,巧姐就出现过,那时候,她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叫大姐儿。

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大家哄他顽了一会。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他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

书里没有写大家是怎么逗大姐儿玩的,不过42回,凤姐跟刘姥姥说:“大姐儿因为找我去,太太递了一块糕给他,谁知风地里吃了,就发起热来。”因为说起孩子的病,凤姐求刘姥姥给孩子取个名字,刘姥姥便起了一个“巧”字,于是大姐儿,便有了名字巧姐。

贾母是一个喜欢女孩子的人,她应该喜欢巧姐。

巧姐和贾兰一样是荣国府的第五代,贾兰是第五代的大少爷,巧姐是第五代的大小姐。

巧姐在贾母面前出现的次数少的原因如下:

第一,因为巧姐年纪太小,是个奶娃娃,还抱在怀里。不能像宝玉、黛玉那样在贾母面前凑趣,哄贾母高兴。

第二,巧姐不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因此出现的次数少。

第三,80回后,巧姐应该有许多故事,可惜我们看不到。

红楼未完,是一大憾事呀。


润杨的红楼笔记


题主弄错了。

巧姐还小,在诗赋场合很少出现。但是在贾母面前,她却是出现过的。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逛完大观园,要告辞了,凤姐告诉她贾母和巧姐生了病。

做母亲的,每逢孩子生病,常常会怪别人,尤其是怪别人给孩子吃坏了东西。凤姐虽然能干,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免俗:“大姐儿因为找我去,太太递了一块糕给他, 谁知风地里吃了,就发起热来。”

巧姐(这时候还没取名,不叫巧姐)去找母亲凤姐,在风地里吃东西,当然是在大观园。王夫人性格冷淡,只有跟着贾母逛大观园、吃东西。所以这次巧姐生病,因为在风地里吃糕,就是在贾母面前。

接下来根据刘姥姥的解说,和查书的结果,贾母和巧姐生病,是因为遇到了花神。凤姐也恍然:花园里可不是花神吗?更证明巧姐和贾母在大观园肯定是见了面的。只是贾母老于世故,对养育孩子也颇有经验,所以不会像王夫人那样冒失,在风地里给一块糕吃。


栖鸿看红楼


巧姐在前八十回,基本上还是个不能说话走路的幼儿,不可能经常带到贾母面前。

不多在贾母面前出现,不代表贾母本人就不喜欢她。

首先,巧姐和其他贾府小姐不同。在小说的前八十回,巧姐基本上就是个襁褓之中的幼儿。

例如,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巧姐和板儿是曾经见过面的。根据原著记载:

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她才罢。

就这么几句话,描绘的就是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幼儿的样子。孩子太小,自然不可能经常带到贾母面前,不然生病了怎么办?

王熙凤是贾母最喜欢的孙媳妇。

爱屋及乌,贾母当然会喜欢她生的孩子。就像贾敏是她最疼爱的女儿一样,也会爱屋及乌地喜欢林黛玉。

但是,巧姐和黛玉是不一样的。那就是,黛玉已经是一个少女的样子,可以承欢膝下,而巧姐还是个幼儿,不需要时刻在贾母面前出现。

总而言之,贾母是喜欢巧姐的,不要胡说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