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當全球正努力抗擊新冠病毒時,一種可怕的神秘疾病卻在悄然蔓延。


一名23歲的年輕男子感染後,先是眼睛和手掌變黃,然後鼻子嘴巴流血,身體逐漸腫脹。


最終,死於高燒。


很快,該感染者的眾多鄰居都出現了同樣的症狀。


一名2歲的男孩也沒有幸免,一個月多次輸血,最後仍然不治身亡。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這種神秘病毒被稱為“X疾病”,x也就代表未知。


自2014年以來,已有至少2000人因此喪命。


但直到現在,科學家們仍然沒有找到它的來源。


2019年10月,世衛組織就警告稱,“X疾病”的爆發即將到來。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看到這裡,你是否心生寒意:這麼危險嗎?我們會被感染嗎?


別慌,如果我告訴你,它目前只在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出現,你是否就鬆了一口氣?


確實,不少人表示,對這種新聞毫無感覺,因為還沒有發生在身邊。


此情此景,像不像一個多月前,我們以為新冠肺炎離我們還很遠很遠?


我們心存僥倖背後,殊不知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傳染病的流行史。


遠到險些亡國的鼠疫、霍亂,近到非典、禽流感。


千百萬人命換來我們看似戰勝疾病,但其實傳染病從未離開過。


誠如比爾蓋茨曾在TED演講中說:


“未來幾十年裡,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比核戰爭更能殺死上千萬人。”


人類,遠比想象中脆弱。


那些我們時常耳聞卻未曾熟知的,遠被低估的傳染病,就在我們可觸及到的每個地方!


武漢封城後,艾滋病患者無藥可醫


少有人知,疫情籠罩下的武漢,還有一種病的陰影在這座城市久久不散


——艾滋病。


由於封城,艾滋病感染者缺乏通行證,無法到定點醫院取藥成為一大難題。


要知道,他們需要每天服定量的藥來抑制體內病毒數,一旦斷藥,病毒必將反彈。


光湖北一省就有兩萬多名艾滋患者,全國又有多少?


人民日報曾發佈過一組權威數據:


截至2018年9月底,全國報告存活率感染者85萬,死亡26.2萬例,其中90%都是經性傳播感染。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可能很多人都以為艾滋離自己很遠,但其實,它可能就在你身邊。


“結婚一個月,染了艾滋病”是一個姑娘的親身經歷。


相戀半年,情投意合,出於信任,沒有做過婚檢就領了證。


但婚後不久,女孩就時常低燒,出汗、全身淋巴腫大。



可她從未獻血,更無亂交,此時丈夫才坦言:自己是個艾滋病患者。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這還並非個例,那個19歲艾滋病女生感染300多人的新聞,至今令人毛骨悚然。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毫無疑問,性教育的缺失、性態度的開放、安全意識的缺乏是罪魁禍首。


在樁樁件件由於性無知釀成的慘禍背後,我們雖無法預知病毒何時會找上門,但我們卻能管住自身。


要想預防艾滋,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如果自己不幸染上,我們第一時間可以自救,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救命辦法


——72小時內服用阻斷藥。


當然,病毒面前,潔身自好才是健康的根本,千萬別拿命去發生關係。

1.2億人,乙肝陰影下的大國


被稱為“中國第一病”的是什麼?癌症?白血病?


這個答案你可能從來沒想過——乙肝。


人們從前對它很少重視,因為它不至於喪命,但,最嚴重的後果卻很少有人注意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60%-80%因乙肝引起。


這是一種通過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從母嬰、到血液接觸、到破損的皮膚黏膜和性。


在中國生活著 1.2 億乙肝病毒攜帶者,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佔全球總數的1 / 3


網友@無界就是其中的一個。


11歲那年染上乙肝,從此和各種藥片打交道。


被學校勸導回家養病,每週去醫院複查,不停的B超、抽血,指標特別差時還要住院。


害怕每次抽血的疼痛,害怕看到醫院走廊上臉色灰暗的病友,害怕看到詢問結果時媽媽含淚的雙眼。


身體的乏力,針刺的疼痛,孤獨與疾病伴隨他整個成長。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所幸,由於發現得早,通過耐心與用藥,他被治癒了。


但並非人人都那麼幸運,因為乙肝-肝硬化-肝癌是難以扭轉的三部曲。


從最初的的乏力、噁心、腹脹,到肝損傷,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結果就是惡化,且迴天無力。


而目前唯一最有效的救贖,就是疫苗


除此之外,安全的性行為、良好的衛生習慣、定期體檢缺一不可。


面對肺結核,人類節節敗退


百年之前,魯迅筆下的癆病,服用人血饅頭治病還是命喪黃泉。


幾十年後,魯迅本人也染上肺結核,逝世於上海。


一百年過去了,這個當年的“不治之症”怎樣了?


兩年前,湖南一個高中忽然爆發肺結核疫情,一時之間,29名學生確診。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這次在學校的疫情只是冰山一角。


我國,每年新發肺結核人數高達93萬,位居世界第三


隨處可見的飛沫、呼吸道傳播、吸菸是主要方式之一。


起初低熱、乏力、消瘦,最後伴有肺癌等併發症,進而難以呼吸,最終死亡。


它是當今青年人容易發生的慢性緩發傳染病。


長久以來,我們從未從這種疾病的威脅中脫身,為何如此難治?


源頭還在於無知與僥倖。


當我們把故事再引回那個縣城中學。


在那個因肺結核而聞名全國的班裡,有老師表揚染病的學生帶病堅持上課;


有老師建議學生們戴口罩,卻因為其他同學異樣的眼光而沒能付諸實施;


大多數人都不清楚肺結核如何傳染,將之看作普通肺炎,又如何阻隔病毒呢?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傲慢與無知的代價實在是太沉重了,有太多的無謂損傷,都是本該避免。


在此,山叔提醒,多一些小心,多一些在意,預防此類傳染病,務必做到:


居家通風,鍛鍊身體;常戴口罩;注意衛生;及時醫治。


有人說:


“自人類祖先誕生在這個星球上,我們和病毒起碼已經打了25萬年的交道。


但如果把25萬年比作1天,人類是在最後1分鐘,才開始認識這位老對手。”


就像昨日,張文宏醫生預測新冠病毒的最終發展所言:


在最終結果到來前,一切都無法預知,新冠病毒也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


面對可能爆發的流行病,人類有太多的未知因素。


在所有未知面前,最可怕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我們的輕敵與大意。


鍾南山直言:疫情暴露兩個短板——疾控地位低、最初重視不夠。


疫情未結束,再爆不明疾病,瞄準75億人!2020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那些由傲慢、無知帶來的災難,都應該成為銘刻在歷史上的一頁,提醒後來人,不要重蹈覆轍。


我們每個人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和身邊人。


吃乾淨的食物,睡充足的睡眠,過有序的生活,做自律的自己。


傳染病離我們很遠,也很近。


下一個染病的會是誰?


不妨【轉發】提醒身邊人。


畢竟,我不希望是我們任何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