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漢語拼音是現代中國人學認漢字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但當我們接觸到英語後會發現,漢語拼音和26個英文字母幾乎一樣,為什麼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這麼像,他們有什麼關係?

事實上,拼音字母本就是借用拉丁字母(以英文字母為代表)的形式而制定的一種拼注符號。雖然,拼音好拉丁字母看起來一樣,但在讀音和用法上有很大區別。拼音是用於拼注漢字讀音的,並不能用於文字書寫,每一個拼音符號,對應一種聲母韻母;而拉丁字母是英語等拉丁語系的詞句組成的一部分,部分字母也具有實際意義。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漢語拼音中的聲母和韻母

簡單的說,拉丁字母對於拉丁語系國家來說,就是他們的漢字,而拼音只是中國人借用拉丁字母的外殼,用來輔助學習漢字的一種工具。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26個英文字母

至於為什麼中國人要用拉丁字母,而不用其他字母或自創一種符號做拼音?這還要從漢字的拼注歷史開始說起。

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的

我們小時候學習漢字,最開始學的就是“a、o、e”的漢語拼音,在學習拼音後才開始學認漢字。當我們學會拼音後,即便遇上不認識的字,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也可以通過查字典自己學習。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古時候的中國人,並沒有現在漢語拼音,人們學認漢字,只能跟著老師後面認讀學習。可漢字千千萬,老師能教的也很有限,當你看到不認識的字又沒有人教的時候,立馬抓瞎。為了克服這種弊端,使人們在獨自學習的時候,也能夠認讀不認識的漢字,開始形成了最早的注音方法——直音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最早的漢字字典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來注音。例如“蠱”注“古”,“胥”注“需”,同音字怎麼讀,這個字也怎麼讀。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直音和我們學習古文時遇到的“通假字”是不一樣的,通假字的重點在於“假”,即原文中使用的漢字是錯別字,後人出於對作者的尊重,而不予改正,而是將正確的字在後面做上備註。

直音字雖然用起來方便,可萬一用來注音的字人們也不認識怎麼辦?例如一個剛學習漢字的人,“胥”不認識,“需”也不認識,那麼直音對於他學習漢字就沒什麼作用了。

當人們發現直音的不足後,一種更接近拼音的的方法出現了,那就是反切

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例如“貢”:古送切,取“古”的聲母“g”,取“送”的韻母和聲調“òng”,然後得到“貢”的讀音“gòng”。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古代漢字的聲母韻母及讀音與現在並不全然相同

是不是有中小時候學拼音的感覺?反切法漢代開始,歷經各朝各代的補充和完善,成古代中國最通行的一種注音方法,並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學習和使用方法。還以前面的“貢”為例,雖然“宋”、“誦”和“送”讀音完全一樣,但在反切法中,“貢”只作古送切,且每一個聲母、韻母都有其對應的字。因此,只要學習每一個聲母韻母對應的字,便能用反切去學習其他陌生字。

為了更方便的學習漢字,古人利用反切法還製作了類似於新華詞典一樣的反切圖表。例如宋代的《切韻指掌圖》,把漢字分成36個母,206韻和4個聲調,按照一定的規則組成12幅圖,遇到不會讀的字,直接查表就可以了。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切韻指掌圖》

現代漢語拼音的發展

當反切發展成為漢語注音主流方法的同時,隨著明清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拉丁化拼音字母開始在中國出現。

明清時期,很多西方傳教士出於學習漢字和傳教的需要,開始系統的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比較著名的就有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他的《西字奇蹟》、還有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和他的《西儒耳目資》。這種用字母符號給漢字注音的方法,給了當時的中國人很大啟發,例如明末音韻學家方以智就評價到:漢字繁雜,古來多用借用其他的字來注音(參考反切),但每個字都有不同的讀音,也有不同的意思,而用西文注音,因音成字,不重複,不雷同,豈不是更好?

進入近代後,隨著中外交流的加深,各國外交使節也加入的漢字注音的隊伍中來,最成功的當屬韋氏拼音。韋氏拼音的創立者是1869年-1882年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湯瑪斯·法蘭西斯·韋德。韋氏拼音在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今我們還可以看到韋氏拼音所留下的影子。例如,北京在英文中讀作“Peking”,功夫讀作“kongfu”,豆腐讀作“toufu”。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北京大學校徽上的“peking university”

清朝末年,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落後捱打的現實使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了信心,不少文人學者開始追求全面的西化。這種現象反映到漢字上,就是將文字的難易作為衡量國民愚智、國家強弱的標準,將漢字的繁難視為中國貧窮落後的根源。在這樣背景下,主張漢字拉丁化,字母化成為當時文化界的主流聲音,即“今日欲救中國,非教育普及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識之字不可;欲為易識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在這樣的四朝影響下,先後出現了切音字運動、世界語運動、國語羅馬字運動、拉丁化新文字運動。

在各種最求漢字字母化的運動中,當時的國學大師章太炎為了保護漢字文化,獨創性的將漢字偏旁做成了各種符號來幫助漢字的學習,即注音符號

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了“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讀音統一會中,確定了三十八個字母,二十個聲母,十四個韻母,用於審定國音。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發佈“注音字母”,隨後印發《國音字典》,注音字母成為標註國音的唯一符號。1930年,又改“注音字母”為“注音符號”,以強調這不是一種與漢字並行的文字。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注音符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學習漢字,普及知識的難度,但依然沒能消除社會上廢除漢字的聲音,尤其是拉丁化新文字運動的興起,差點讓中國人永遠失去漢字。

上世紀30年代,蘇聯開始創作拉丁文字取代漢字,以解決遠東地區華工的識字問題。1933年,拉丁化新文字傳到國內,引起了國內文人學者的熱烈反響,中文拉丁化研究協會等拉丁化新文字團體席捲全國,推廣拉丁化新文字。

1935年,蔡元培、魯迅、郭沫若、茅盾、陶行知、陳望道等686位知名人士,共同發表文章《我們對於推行新文字的意見》,認為拉丁化新文字值得在全國推廣,希望所有人可以一起來研究、推行新文字,使之成為成為推進大眾文化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重要工具。

1936年,毛主席在看到這篇文章後,給於了新文字運動極大讚賞,並於1941年在陝甘寧邊區正式啟用拉丁化新文字,創立《Sin Wenz Bao》(拉丁化新文字,《新文字報》)。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採用拉丁化新文字的報刊

新中國成立後,在是否廢除漢字,改用拉丁化新文字的問題上依然處於激烈的爭論中,但掃除文盲,快速提高人們知識文化水平勢在必行。於是,中央政府選擇了各種字母符號中,相對簡單,受眾更為廣泛的羅馬字母即國際通用的26個字母,以此為基礎,有吸收了國語羅馬字和拉丁化新文字的部分特點,於1958年正式推出現代漢語拼音(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而關於漢字的廢存,周總理在58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做了《當前文字改革的任務》的報告,指出:“它(漢字)是不是千秋萬歲永遠不變呢?還是要變呢?它是向著漢字自己的形體變化呢?還是被拼音文字代替呢?它是為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還是為另一種形式的拼音文字所代替呢,這個問題我們現在還不忙作出結論。但是文字總是要變化的。至於用什麼方案,現在不忙把它肯定。關於漢字的前途問題,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以爭鳴,但這不屬於當前文字改革任務的範圍。”

漢語拼音發展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差點變成拉丁字母

現代漢語拼音的推廣,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掃盲運動中,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在拼音的幫助下,學認漢字已經不再是已經困難的事情,廢除漢字的聲音漸漸偃旗息鼓。隨著國家的發展,民族自信的增強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擁有數千年曆史的漢字經歷了近代的一系列風波,最終順利傳承下來,成為中國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文化載體和精神寄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