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總喜歡把飲食上升到玄學。

“吃烏龜可以抗癌、穿山甲調節月經、鱷魚肉治療哮喘、蛇血對中風有奇效”,類似的怪誕說法,相信各位皆略有耳聞。儘管毫無科學依據,仔細品一品就知道不靠譜,依然有些人對此堅信不疑。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猴子很聰明,還會玩自拍

然而吃了它,你也不一定會變得更聰明


所謂物以稀為貴,在玄學論者的意識裡,越是稀有、難以捕捉的野生動物,那些千奇百怪的“療效”也就越神。管你是一級保護動物,還是各種獵奇土產,只要饕客們趨之若鶩,它們的宿命就是一鍋燉了,配著三杯黃湯下肚。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縱觀人類幾萬年以來的動物養殖史

好吃的、安全的動物,基本都被馴化了

沒被馴化的動物,要麼危險,要麼不好吃

搞不懂現代人趨之若鶩是為了什麼

新冠肺炎,讓全世界為之擔驚受怕,罪魁禍首就是食用野生動物的人。這些年,人類因為食用野生動物,吃出了各種各樣驚天動地的毛病,如果我們再不管住自己的嘴,下一場大病,遲早會再來。


天花

天花是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歷史上造成了無數的死傷,甚至是文明的毀滅。

根據考古研究,古埃及可能是天花的發源地,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留下了天花的痕跡。公元4世紀,天花從印度傳入中國,五百年後蔓延至日本;文獻記載,公元735 – 737年,日本的一次天花大流行,奪走了大約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16世紀《佛羅倫薩手抄本》中的插圖

描繪阿茲特克民眾罹患天花的情景

阿茲特克文明被殖民者征服後,亡於傳染病

至於天花的起源,醫學家和考古學家相信,它是由沙鼠身上的痘病毒演化而來,最早能追溯至6.8萬年前,因原始人食用沙鼠而感染。大約在三、四千年前,這種病毒逐步演化成人畜共生,但只能感染人類。換句話說,它可以寄生在動物身上,在時機允許時感染人類。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近現代,英國對天花病毒的研究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1767年,莫扎特在奧地利的天花疫情中存活了

這次疫情殺死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后

1796年,英格蘭醫生愛德華·詹納證實了牛痘能有效預防天花。牛痘病毒是天花的近親,也是這種疾病與人類文明共存至今的證據。人類成功接種牛痘後,能產生對天花病毒的抗體,便能終生免疫病毒疫苗。這一發現,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人們的迷信,導致愛德華·詹納飽受抨擊

這是1802年的一則諷刺漫畫

內容顯示接種牛痘的人,傷口長出了牛

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佈,天花被消滅。這是首個敗於現代科學的人類傳染病,也是科學麵對迷信的一次勝利。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所導致的出血熱,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傳染病,平均可達到50%。

1976年,它首次出現於當時的非洲國家蘇丹和扎伊爾共和國,此後不斷在撒哈拉以南地區間歇性爆發。根據WHO的調查,非洲果蝠是埃博拉的天然宿主,許多靈長類動物(包括黑猩猩等)在食用果蝠吃剩的果實後,也會成為宿主。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埃博拉病毒,看起來就很恐怖

果蝠和黑猩猩等野生動物肉,在非洲市場被稱為“叢林肉”,是當地人及遊客大快朵頤的對象。通過餐桌,埃博拉病毒開始感染人類;即便只是處理“叢林肉”,若沒有保護措施,也有很大機率被感染。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一碗“叢林肉”,食用它是很危險的

輕則可能拉肚子,重則要了你的命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食用靈長類不僅可能傳染埃博拉病毒

還可能導致感染HIV

除了人類,埃博拉病毒對其他靈長類動物同樣殖民。據統計在2002 – 2003年,位於中非共和國的自然保護區“Lossi”內,黑猩猩的有效追蹤率下降了88%,它們很有可能是接觸了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動物屍體。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1976年以來,埃博拉疫情蔓延圖

目前,埃博拉病毒尚未走出非洲,但它的威脅性極大,一直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一句話,這也是吃出來的病,罪魁禍首就是吃野味的行為。


炭疽病

曾在2001年引發全世界恐慌的炭疽病,也是一種來自野生動物的疾病,死亡率在20% - 80%之間,非常危險。

炭疽病藉由接觸炭疽桿菌的孢子傳染,這種孢子通常出現於動物製品上,包括皮革、動物毛刷、骨製品等,傳播途徑通常是皮膚接觸,或者吸入、通過創口感染等等。嚴格來說,這病不算吃出來的,而是通過皮草等動物製品“用出來”的。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十九世紀版畫

“細菌學之父”巴斯德為羊接種炭疽疫苗

2001年,美國發生一起為期數週的生物恐怖襲擊,有人將含有炭疽桿菌的信件寄給多家新聞媒體,以及兩位參議院。這起事件總共造成17人感染、5人死亡(包含兩名郵政人員),在經由媒體報道後,許多人開始搞“無下限模仿”,效仿恐怖分子寄“炭疽恐嚇信”,造成了全世界恐慌。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當時恐怖分子寄給參議員的“炭疽信”

炭疽病極少出現人傳人,接觸動物製品是最普遍的感染方式。2006年7月,一位英國藝術家Christopher Norris因接觸未經處理的動物皮革而感染炭疽病,最後不治身亡。世界各地的偷獵者,也是炭疽病的易感人群。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人類對皮草永無止境的追求

客觀上造成了炭疽病的不時突發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更不用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


甲型肝炎與血吸蟲病

許多人應該還記得,1988年春季,我國上海爆發了甲型肝炎。

1988年1月18日,上海《解放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衛生部門和廣大市民請注意 毛蚶可能攜帶甲型肝炎病毒》。據內科醫生邵影回憶,當天報紙投遞到醫院時,已有不少患者出現了甲肝特徵:上吐下瀉、發熱乏力、臉色蠟黃。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毛蚶,生長於淺海地區,易受汙染

通常食用方式為生吃、半熟或“醉蚶”

甲型肝炎通過人類排洩物傳染

受汙染的毛蚶,就這樣成了傳染源

那一年,上海毛蚶大豐收,許多人因食用未煮熟的毛蚶而感染甲肝。直至該年5月13日,共計有31萬人感染,造成31人死亡,一度引起社會恐慌。當時,上海市委立刻決定禁止銷售毛蚶,這個禁令一直持續到今天。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1988年,上海街頭的宣傳標語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上海黃浦區醫院門口,等待化驗肝炎的民眾

血吸蟲病是另外一種“管不住嘴”的病。這是一種寄生蟲,通常的傳播途徑為人體直接接觸到受汙染的水源,以及食用遭到血吸蟲寄生的淡水螺類,包括我們常吃的田螺。

將螺類煮透,就能將寄生蟲徹底殺死。然而,由於淡水螺類的肉質通常比較老,烹飪時間太長可能導致味如嚼蠟,所以很多人會傾向於“少煮一會兒”,這就埋下了禍根。此外,在處理食材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做到生熟分開,或者共用餐具容器等等,也可能會讓寄生蟲汙染其他食材。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淡水螺類,基本就是寄生蟲的溫床

就算真的忍不住想吃,也得多煮一會兒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血吸蟲病的全球分佈,顏色越深越嚴重

至於如何防治血吸蟲病,所有醫生都會建議你三個字:管住嘴。


除了管住嘴,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因為食用或密切接觸野生動物而導致的大規模傳染病,在人類史上不勝枚舉。包括“非典”、甲型流感等等,都是我們記憶猶新的噩夢。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圖片來自鳳凰衛視紀錄片《非典十年祭》


人們對食用野生動物的追捧,追根究底是一種無視科學的認知,也是一種陋習。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的決定。

未來,各級政府將會依據這一決定,開展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調整和其他配套工作。這是自1988年我國訂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來,保護野生動物的又一大歷史進步。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不要再吃它們了,好嗎?

作為現代人,我們已經不需要通過食用野生動物來填飽肚子。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如今更多是彰顯身份與財富的手段,以及滿足人們迷信的需求。科學以及無數的經驗都告訴我們,亂吃野生動物不僅不會讓你更健康,還可能讓你染一身的病。

除了管住嘴,我們應該杜絕使用非必要的野生動物製品。象牙梳和木頭梳沒有本質區別,虎皮和羊皮也不會差太遠,彰顯財富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要通過捕殺野生動物。


人類吃野生動物,吃出了多少種毛病?

△被民警解救的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保護,曾經聽起來與我們很遙遠,如今現實擺在眼前,你還要鋌而走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