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游书斌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唯一的一次披着宗教的农民起义战争。自金田起义开始,到走出广西席卷南方,在这中间形成了“一天王五大王”核心权利体系,他们分别是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和翼王石达开,其中西王,南王都先后在东进的战斗中阵亡。而杨秀清最后为洪秀全所杀。

杨秀清其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广西紫荆山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烧木炭为业。他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为东王,称九千岁,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仅次于洪秀全。


杨秀清此人军事才能出众,善于谋划全局,联合各派力量。他野心的膨胀可以说,与其对宗教的把握、军事功劳变化、洪秀全晚年的失误有很大关系。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先后分封了两千多个王,但权利中枢的那几个人一直没变过,而此时的天王洪秀全已经为权利所腐化,贪恋后宫美色和金银财宝,大权渐渐的为东王所独揽。

昔日洪秀全自称天父的小儿子下凡拯救百姓创立了拜上帝教,不想狡猾的杨秀清在此后数次公然以“天父”附身的名义装神弄鬼侮辱甚至殴打洪秀全这个“儿子”,连一贯狡黠的西王萧朝贵也曾以“天兄”的名义公然训斥洪秀全,这种公开的以下犯上却又显得有根有据,身为太平天国最高领袖的天王洪秀全是不敢怒不敢言,这就为杨秀清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最后索性深居后宫不问天下事,作为太平天国二号人物的杨秀清逐渐大权独揽,也得意忘形自封“万岁”了。杨秀清进入太平天国以后,利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太平军攻破清政府精心构筑了3年之久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解除了清政府对太平天国的围攻。

在这场战争中,不但体现了他有极强的指挥作战能力,还体现出他有着坚强的意志。就算是陈玉成、李秀成抵挡不住想撤退的时候,他也严令他们不准撤退。而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对的,太平军终于用顽强的意志力,打败清朝政府。


这些战役,让杨秀清在军中树立起了极大的威信,因此也把所有的军权都弄到了自己手里,成为了太平军最高的军事统帅。

杨秀清在进驻天京,受封东王后,他实际上行使着摄政王的权力。洪秀全反而整天躲在天王府里,足不出户,基本上不管朝政。不是不管,而是他管不了,他没有建立一套管朝政的制度。而杨秀清精明强干,什么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实际上,杨秀清已经完全掌控了政权。

并且洪秀全还给了杨秀清一项特权:可以节制其他四王,并对他们发号施令。杨秀清此时在太平天国内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仅次于洪秀全,

可以说,所有这一切他都做得不错,他通过努力,掌控了神权、军权、政权,而且他这种掌控,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所有人都没有意见。

杨秀清过于嚣张,不懂收敛。一个人手里的权力越大,欲望也就越大,杨秀清利用职务之便,很快架空洪秀全,并"代天父传言”之权力,把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哥大,但他随之却"放纵"起来,把太平天国的顶层人物都得罪了。

定都天京阶段后,杨秀清肩负了精神领袖和军事指挥“两大职责“。在事实上逐步取代了洪秀全成为宗教领袖,通过战功成为军事实际指导者,再以人事调动为核心,党羽遍布天平天国朝内,犯了洪秀全之大忌,成为眼中钉。

因此,太平天国就出现了“一朝二主”的现象。在政治上,洪秀全是天王,是一国之主,位极人臣,称“万岁”。

人在权力面前,往往看不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出现膨胀心理在所难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杨的作为触碰到了对洪的权威,到了容忍的底线。

杨秀清是东王,位于洪下,称“九千岁”,洪、杨是君臣关系。但在宗教神权上,洪只是皇上帝次子,而杨却是皇上帝的代言人,在神权上杨秀清的地位反高于洪秀全,实际剥夺了洪秀全是上帝在人间唯一代表的资格。

杨秀清实权超过洪秀全之后,本身就已经与洪秀全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总体而言,杨秀清随着权势变大,实际上已经架空了洪秀全,这无法不惹恼洪秀全。对杨洪来说,这是个人权力之争,对太平天国这个农民政权来说,则意味着命运的改变。在权力面前谁也不会把它抛弃,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斗争,之后的杨秀清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独秀文苑


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关系,不能理解为传统的君臣关系。其实洪秀全对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贡献是非常有限的,杀杨秀清之前洪秀全只是名义领导人,太平天国的实际领导人,依次是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洪秀全本人也缺乏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实际掌权带来的只有灾难。

洪秀全虽然拜上帝会的创立者,是宗教领袖。但洪秀全缺乏发展宗教组织的能力,冯云山才是拜上帝会的实际发动者和组建者。

拜上帝会的发展阶段,冯云山才是负责建立壮大宗教组织的实际领导人,洪秀全只是宗教领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拜上帝会的实际领导人。冯云山被紫荆山士绅王作新捕拿,拜上帝会组织陷于危机之中。面对危机,洪秀全无可奈何,没能力解决问题。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杨秀清假托天父下凡传言,安抚会众。九月,萧朝贵也学习杨秀清,来了个天兄耶稣下范。杨秀清和萧朝贵都有很强的能力,也是实力派人物,在危机中乘机掌握了权力,冯云山回归后,也无可奈何。

杨秀清与萧朝贵两人,最初代替冯云山掌握拜上帝会实际领导权的是天兄耶稣下凡的萧朝贵。从1848年到1851年策划金田起义,都是萧朝贵实际执掌大权领导操作的。

金田起义后,咸丰元年(1851年)十月十八日,在广西永安城外的一场战斗中,萧朝贵身受重伤,丧失了继续理事的能力。洪秀全不依靠才能卓越的杨秀清,永安封王中,杨秀清被封东王,统领诸王。萧朝贵伤愈后也只能屈居杨秀清之下。

随后南王冯云山在广西全州附近的衰衣渡之战中战死,西王萧朝贵在太平天国围攻长沙时战死。杨秀清没有了强有力的挑战者,彻底掌握了太平天国大权。


(杨秀清)

杨秀清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太平天国的迅速发展壮大,都要归功于杨秀清的领导。洪秀全在其中并没有什么功劳。但洪秀全作为一个牌位的宗教领袖地位,对太平天国政权还是有一定意义。洪秀全声称的杨秀清想废掉他应该是污蔑,杨秀清没有必要这么做。

洪秀全虽然对太平天国从起步到发展,都没啥功劳,个人才能也十分平庸,但搞政治斗争还是有一手。洪秀全挑起了天京变乱,在这场混战中,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数万太平天国的核心老兄弟在内乱中丧命,石达开被逼领兵出走,太平天国自此元气大伤。

天京变乱后实际执掌大权的洪秀全能力平庸,与杨秀清天差地别,天平天国从此走上了灭亡之路。


仁勇校尉


因为他的实权来源就是骑在洪秀全头上发号施令的过往经历。
众所周知,杨秀清本身一开始在洪秀全的拜上帝教里面只是一个普通成员,远远没有达到领导人的身份和资格,结果因为冯云山在桂平因带领会众捣毁庙宇入狱,洪秀全返回广州营救。在这当口,群龙无首之际,杨秀清抖擞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当地非常迷信,于是他假装请神下凡,实质上就是一种降童巫术,这个杨秀清利用当地人的迷信,经过他伪装成“上帝附体”的样子,成功完成了代表天父传达圣旨的目的,一下子就彻底巩固了拜上帝会。



冯云山出狱后,与洪秀全返回广西。虽然他们知道杨秀清伪装天父下凡是左道巫术,但看见在群众中起了这样大的作用,认为正可以利用。于是,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正式取得了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并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领导者之一。
可以想象,洪秀全自称天父上帝的儿子,而杨秀清自称是天父本人,那么一旦最高领导洪秀全与杨秀清发生矛盾,杨秀清只要“请神上身”,那么,洪秀全必然需要避让,这怎么可能会让洪秀全心里舒坦呢?

而在建都天京后,杨秀清尝到甜头后越来越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无非是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大大激怒了洪秀全和许多太平天国元老。

后来杨秀清更是得寸进尺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这件事彻底让洪秀全火冒三丈,但是洪秀全忍住了,假装答应他,许诺他过生日的时候就册封,实际上立刻派出密诏,让领兵在外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返回天京诛杀杨秀清。



戴老师讲历史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当人在没钱的时候想有钱,有钱的时候想当官,当官的时候又想当皇帝,当了皇帝之后又想当神仙,试问何时是个尽头,杨秀清恰是如此。

杨秀清,晚清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之一,太平军自广西金田起义之后,能够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把腐朽的清政府打的摇摇欲坠,这在很大程度全赖杨秀清高超的指挥艺术。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由于其政权的特殊性(政教合一),为了凝聚人心,杨秀清弄了个天父临凡的鬼把戏来招揽人心,每当关键时刻,秀清就以天父附体的名义,来进行大事的抉择。

由于大多数的天平军都未曾读过书,思想也都处在愚昧的状态,对于杨秀清的这个鬼把戏是深信不疑,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秀清真的以为自己可以靠天父附体,无所不能了。

当天平天国定都南京(天京)之后,此时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都已战死,起义之初分封的五王,现仅剩下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天王洪秀全又深居简出。

此时杨秀清权势滔天,贵为太平军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其依然不满足,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其开始经常用天父附体的鬼把戏来压制天王洪秀全。

所谓的天父临凡,洪秀全当然不信,但由于太平天国政权的特殊性,又不好揭穿杨秀清的老底,所以使得杨秀清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杨秀清先是以天父附体之名,命令洪秀全的女儿只能嫁文臣,不能嫁武将,继而又下令仗责了燕王秦日纲和翼王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后来又以天父之名杀了陈宗扬夫妇等等。

东王的飞扬跋扈已经达到了人神共怒的地步,天京城内百姓私下常常议论,如果在大街上,就是遇到东王府的一条狗,你都要赶紧让路,因为那不是一般的狗。

由此可见,杨秀清是何等的不可一世,当太平军攻下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的时候,自认功劳最大的杨秀清,竟然昏聩到以天父之名,让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这不是在找死么。

总之, 杨秀清虽然已贵不可言,大权在握,但人性的贪婪是无止境的,他当然想再进一步,取洪秀全而代之,只是没想到洪秀全先下手了。



清史宴


杨秀清是文盲假不了,但杨秀清知道自己肚子里没多少货,所以笼络了一批文人幕府,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他的一系列决策肯定是自己幕府做出的。杨秀清阻止洪秀全破坏孔庙,反对他焚书坑儒,也从侧面证明他有一批文人班底。那些文人都是儒家知识分子,肯定反对洪秀全迫害文人,破坏文化。

目光短浅的文盲是成不了大事地!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洪秀全杨秀清比皆是,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富贵,日子安逸了就开始内斗争权夺利!虽能有过短暂辉煌,最终却是走向失败!杨秀清在天京怎么会没自己的部队呢?而韦昌辉奉命勤王也就五、六千人而已,如果不是陈承榕倒戈,还有秦日纲帮忙,那韦昌辉根本反不了天,而洪秀全又不认密招韦昌辉的事实,异至韦昌辉大开杀戒,滥杀无辜,让整个太平天国走向衰落。

杨秀清如果够狠他就是另外一个陈友谅。可惜他嚣张跋扈,太猖狂,偏偏还没有陈友谅的狠劲,而洪秀全连徐寿辉都不如,太平天国这么两个领导,能成功那得走多大的运。

摇头摆尾,自相残食。一个头领没有远见,在金钱美女面前失去了奋斗精神。不顾大局,只图享受。最终的结果是必然。没被敌人打倒,反而被糖衣炮要了命。一群无远前暴动分子,都想当大哥。杀了大哥当大哥。这样的组识能不失败吗。

东殿太手软了,首先半软禁洪,只要待在天王府吃喝玩乐即可,如果不听话玩什么衣带诏就毒酒了!所有王全部外派,家属留京,无旨进京立斩!没有第二条路走,因为已经是名义老二,实际老大了,到了这个位置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易经里已经到了龙战的卦象了,就看哪个后悔了。

其一,真正领袖冯云山早亡引起洪秀全权利膨胀;其二,杨秀清接任实际领导权后未建立情报组织监视诸王动向,致使被诱杀;其三,东王亲军实力太弱,手下人造反竟不能平叛;其四,东王个人少了左右逢源的亲和力,打了韦昌辉没能给出甜头拉拢,增强了属下造反几率。

杨秀清确实有很高的天赋,目不识丁却令行禁止,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自大,膨胀是很正常的,不骄傲就不正常了!但是因为他没读过书,所以不懂韬光养晦,不知道政治秘诀是不要把底牌让别人看到……他用权势压迫众人,把所有人逼到了死胡同。

其实杨秀清最不应该打韦昌辉羞辱石达开,恐吓秦日纲。他应先勤政笼络天国内几位核心人物,逐步提拨韦俊李秀成形成自己东殿势力。驾空洪秀全,继续让洪沉迷酒色。造成众望所归之势!同时加强情报与保安措施!天国不亡身家性命也无忧!到底是文盲啊!根本不懂政治该怎么玩!

表面看起来似“农民起义”,实质上就是邪教乱世!因为,自定都“天京”起,其所做所为并不比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更先进,甚至于无论思想还是行动上都更加“反动”。历史哪有真相?杨大权在握,要真想当老大,弄点毒药岂不省事?正常逻辑应该是洪身体不行了,又想皇位传给儿子不旁落,遂起杀心。杨当时的心思肯定是老子大权在握,就不背疑似杀君罪名了,洪的身体已经被女人掏空活不了两年了。稳稳地被快死的放手一搏。

天京事变这种事任何革命都存在,有才能、有包容力的人最后上位与否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如果冯云山不死,其嘴炮能力会让韦昌辉幡然悔悟,或者令韦昌辉众叛亲离,他的包容力绝对可以压制杨秀清、控制洪秀全。另外叛变这种事失败几率还是蛮高的,是东王大意了。

不管杨秀清怎么聪明,他对洪秀全不忠,是给自己种下的祸根,一个国家一个团体只能一个中心,要不就乱套了,真是害了自己,消弱了太平天国,干了清朝人不能干的事。再一说他没有大聪明,攻下南京,应集中兵力,乘士气高涨之势,北伐打下北京。

杨秀清在没有取得大清天下之前是不能取缔洪秀全的,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之所以众多百姓来投反清,重要原因是洪秀全是拜上帝会中自称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跟着他将来都能进入天国,如果没有了洪秀全就没有了天国百姓的信仰,就会鸟兽散了!


历史深度揭秘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北伐策略失误损兵折将很大程度影响了士气,内部争斗互相残杀严重削弱了自身实力,清军连年累月的攻伐使太平军疲于应付军力受损,石达开负气出走在大渡河边葬送掉天国大部分精锐部队更让天国元气大伤,再加上后期外国势力对太平天国开战,更是使得太平天国风雨飘摇,濒临覆灭。

而这些原因中大多数都跟杨秀清有关系,北伐失败、内斗愈演愈烈、南京城内血流成河、石达开全家被杀负气出走等事件,直接动摇了太平天国的统治基础,导致人心浮动,影响了各个战场的战局,使太平天国从此一蹶不振。那么作为当时的二号人物,杨秀清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实权的人物,为什么还不知足?非要惹恼洪秀全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刀下惨死的下场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人心不足蛇吞象,对于权力的无穷追求让他昏了头脑

俗话说,不作不死,杨秀清的死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己,对于权力的极致追求最终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其实,从太平天国起事之时,天王的地位就已经确定,无论其他各王功劳再大,都要在天王的节制之下,定都南京之后更是进一步明确和巩固了这样的制度。但是,随着太平天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军事指挥才能出众的杨秀清屡立战功,为了肯定和表彰他的功绩,洪秀全给了他许多特殊的权力,他慢慢的也就开始飘飘然了,在身边一些人的吹捧下和对他心怀不满的人的挑唆之下,他利欲熏心野心膨胀不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权力,幻想着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地位。因此,他不断的做出试探性动作,并且在屡屡做出突破洪秀全底线的过份举动之后,最终成功的惹恼了天国的最高统治者天王——洪秀全,并迅速的被洪秀全诛杀。

二、天王的烦恼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实际上是以拜上帝教的形式,他用天父天兄的理论来控制人们的思想,而实质上跟随他的诸王对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心知肚明心内根本不以为然。对此洪秀全也是明白的,因此,当出现了东王这样一位功劳越大野心越大甚至功高震主的臣子之后,洪秀全还能睡的踏实吗?因此,洪秀全很早就对杨秀清有了防范之心,只不过是时机未到,一直到杨秀清做出种种出格举动之后洪秀全才顺理成章的出手杀之,不可不称之为高明。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太平天国里的几个头脑人物中,洪秀全被称为万岁,杨秀清被称为九千岁。他们两个人一个是老大,也是就是太平天国的一号人物,一个是老二,也就是太平天国里的二号人物。

老大洪秀全他在占领南京之后,就在自己建立的宫殿里,管起了3000多个女人来,至于外面的军政大权,洪秀全都交给了二号人物杨秀清。

要说杨秀清能掌握军政大权,这也是洪秀全的无奈之举,他何尝不想自己管理呀?

因为就政治才能,军事才能而言。洪秀全根本没有办法和杨秀清相比,军中的威望,洪秀全也没有杨秀清的高。

只不过洪秀全是名义上的老大,像北王韦昌辉,翼石达开,忠王李玉成等高层领导都听从他的调遣,当然了名义上东王杨秀清也要听。

要说洪秀全沾光,就是沾在了是创世人的份上。但是,洪秀全不问政事,不代表他不喜欢权力,因为他明白,只有权力能够让他过上足够富裕的生活。

若是没有权力的,自己最终得到的一切,都将会落空。

所以,面对杨秀清的咄咄逼人,杨秀清一直都是洪秀全的心头大患。

但是,令洪秀全矛盾的是,他要选择在何时除去杨秀清?

因为杨秀清很能打仗,他们从广西金田,一直打到南京,几乎都是人家杨秀清在带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

若是杀了杨秀清,势必洪秀全攻打大清的生活,就要受阻。

所以,他始终没有对杨秀清下手。

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让手握大权的杨秀清,屡屡挑战洪秀全的权威。弄的洪秀全是一点面子都没有,这是洪秀全不想看到的。

就在他们占领了南京之后,他们的事业,也达到了最为顶峰的时刻。

这个时候,对于洪秀全来说,他们还是相当稳定了的。因为暂时他们不想去攻打北方的土地去了,他们有了在南京扎根的想法。

所以,对于洪秀全来说,若是杨秀清还是很过分的话,必要的时候,就可以除掉杨秀清。

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杨秀清独揽大权之时,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越来越大。

杨秀清心理也不平衡,就是这个名义上的老大,他也不想给洪秀全。

杨秀清觉得自己功劳最大,应该自己当名义和实质上的老大。

洪秀全怎么可能屈居人下,但是,他对杨秀清的傲慢无礼,并没有加一指责,公开反对。而且秘密的观察,找合适的机会,把杨秀清给干掉。

通过洪秀全的观察,他发现北王韦昌辉和杨秀清的矛盾很大,所以,他就暗自给韦昌辉写信,让他星夜从前线带几万人马回来。

然后,把杨秀清给杀掉。

当时说的是只杀杨秀清一个人就可以了。

但是,当韦昌辉把杨秀清的王府给包围之后,他们竟然把包括杨秀清在内的两万多人,全部给杀掉了。

这里面有相当多的能打仗的精英。

所以,杨秀清的死,也标志着太平天国开始衰败了。后来,在经过石达开和韦昌辉的互相残杀,几乎导致了太平天国的直接覆灭。

所以说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权力之争,是太平天国走向了覆灭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也正是因为杨秀清手握大权,所以,洪秀全对他根本不放心。

不放心就除去就好了,这就是洪秀全的简单的想法。


史学达人


向敬之

大臣功高盖主、权重逼主,那都是君王最为忌讳的。

作为太平天国的二号首长,杨秀清早在洪秀全永安封王时,被封为东王,且担任太平军的军事统帅,节制其他诸王。

起义之初,杨秀清还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由于玩天父下凡附体,代天父传旨,为当初集聚人心、激发斗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852年,南王冯云山战死全州,西王萧朝贵死于长沙,杨秀清的权力日渐扩大,逼近天王洪秀全。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洪秀全虽是天王,但退居二线,俨然一个精神领袖。随着进入天京后,洪秀全长期不出深宫,杨秀清在京城调度全国军政,颁发典章规制,势重如真正的主。

权势煊赫之时的杨秀清,不再甘心屈居洪秀全之下,于是再一次假托天父传旨,向洪秀全逼封“万岁”。洪秀全是天王,是万岁,而杨秀清也要万岁,无疑就是要与洪秀全平起平坐。

杨秀清逼封,让洪秀全更为恼怒。洪秀全虽然长期放权,但对杨秀清结党自成集团,甚至霸占天王妃子,已然是心腹大患。洪秀全为共主,是天王,而杨秀清搬弄大家心知肚明但不敢戳穿的旁门左术,成为天王之父,无疑是找到了一把制约洪秀全的威胁性工具,早早地让洪秀全满怀忌恨。

洪秀全不甘心在权力让渡给杨秀清的同时,又被他在名义上弄一个并肩,那就是一种冠冕堂皇的僭越。故而,洪秀全决意对杨秀清动手,陈承瑢告发杨秀清意欲篡位,只是给了洪秀全、韦昌辉清剿杨秀清的一个借口。

杨秀清之死,死于对权力欲望无穷而无底线的追求,当然也死于太平天国政治合作中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史学家罗尔纲说:“杨秀清妄逞个人威风,要夺取皇帝宝座,乃天京事变的祸首。”


以礼观书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东王,是太平天国的法定老二,除了天王洪秀全,其他各王都要受到东王杨秀清节制。这还不要紧,杨秀清还有一个特殊权力,就是天父下凡的代言人,也就是说,杨秀清可以天父附体。天父是谁?是天子的父亲,是太平天国最高的神,是洪秀全在天上的爹。

这一设计,问题来了,洪秀全在世俗政权上是太平天国的老大,但是在神界,洪秀全还必须听天父的,虽然天父并不存在人间,但是天父在人间有代言人杨秀清,这样杨秀清就是太平天国在神界的老大。这种制度设计,虽然承认了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世俗权力结构上的最高领导地位,但是又有一个人能凭借天父下凡附体约束洪秀全,问题很复杂。

杨秀清没有天父附体的时候,作为东王是天王洪秀全德臣子;杨秀清天父附体的时候,天王洪秀全要向代表天父的杨秀清下跪听旨。但是,天父什么时候来附体?这个杨秀清说了算。这样一来,杨秀清的权力太大了。

杨秀清这么大的权力,洪秀全不知道吗?知道。当年一开始闹革命,也是没办法,创业艰难,要管人不容易,杨秀清这招很管用,能约束那些粗蛮的手下,而杨秀清一开始也不用这个招对付天王,所以洪秀全也就认可了。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杨秀清开始骄傲起来,动不动用这招处罚其他王爷,甚至要打洪秀全的屁股,后来竟然发展成用这个招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你杨秀清装神弄鬼吓吓手下还可以,你真拿这玩意来逼迫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这不是傻了吗?洪秀全能信这套吗?在杨秀清看来,不管你洪秀全信不信,反正我杨秀清自己信了。这件事,直接导致太平天国内乱,杨秀清全家被杀。



杨秀清为什么要惹恼洪秀全?答案就是:还是读书少。几年前还是个作田的农民,农闲烧炭,大字不认识几个,几年后贵为王爷,这个转变太快。打打杀杀,并不要你读多少书,但是玩政治玩人心,你必须要多读书。

其实以杨秀清当时的实力,只要暗地里培养势力,除掉洪秀全都易如反掌,但他竟然会傻到以天父下凡的办法逼迫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这不是等洪秀全来杀自己吗?杨秀清天父附体的把戏把别人骗久了,不知不觉自己也相信了。杨秀清被杀的时候才33岁,没读书,加上年轻,误事啊。


坐看东南了


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促使人不断拼搏前进,也能使人丧失心智。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几位高层领导,几乎都是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陨落的。在这些人中,杨秀清算是死的最惨的一个,但却死的并不冤枉。

在拜上帝教创办之初,杨秀清可算不上二号人物,他的地位其实不及冯云山和萧朝贵。不过,当这伙人将声势闹大后,洪秀全却巧妙地通过提拔杨秀清来限制冯云山和萧朝贵,以便加强自己的权力。

永安封王时,各王都要听东王杨秀清的节制,而洪秀全又高高在上,成为最大的获益者。不过,天王洪秀全的安排却因冯云山、萧朝贵的战死而被大乱,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杨秀清乘机迅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定都南京后,洪秀全的心思都沉浸在了色欲和肉欲之中,杨秀清则不断扩张势力,甚至连教权都插手。最为明显的就是,杨秀清常常搞“代天父传言”的闹剧,折腾地洪秀全、韦昌辉等人心烦意乱。

更为令洪秀全难以忍受的是,杨秀清不仅仅满足做“九千岁”,而是想要与洪秀全一样,给自己贴上个“万岁”的头衔。最终,洪秀全还是与之决裂了。

事实上,真正掌握太平天国大权的,不是别人,还是那个躲在天王府内逍遥快活的洪秀全。最终,他授意韦昌辉、秦日纲等人诛杀杨秀清,这才有了1856年的天京事变。在这场政变中,杨秀清尚未来得及抵抗,便被斩杀,东王府上下几乎全部被诛。

说白了,杨秀清就是因为贪婪而自己找死,一点也怨不得别人。老话常说,知足者方能常乐,但真能知足的人,又有几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