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風雲,鄂州兒男浩氣長存

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1911年10月10日,江城武昌一聲槍響,劃破了沉悶的夜空,引發了對大清帝國的最後致命一擊———這就是後來被譽為開啟“共和之門”的武昌辛亥首義。在這場洶湧澎湃的革命洪流暴發最初,一批鄂州籍志士擔任了極其重要的歷史角色。據不完全統計,鄂州有千餘人投身於此次革命,他們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為革命付出了巨大犧牲,特別是彭楚藩、吳兆麟、程正瀛、馬榮、胡廷佐、胡廷翼、徐達明、熊晉槐、陳國楨、萬廷獻、張祝南、朱峙三等人,在武昌首義中建立了不朽功勳,為首義的成功作出了特殊貢獻。

辛亥風雲,鄂州兒男浩氣長存

辛亥風雲,鄂州兒男浩氣長存

首義前夜,奔走疾呼播火種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一度成為宣傳革命思想的重要基地。很多鄂籍學子東渡日本尋求救國救民之路,他們不但帶回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思想,回國以後還加入了湖北的革命團體日知會和共進會,成為鄂籍民主革命的先驅。

其中傑出的代表人物有:熊晉槐、萬廷獻、範叔衡等。

熊晉槐為我市葛店鎮人,1904年留學日本鐵道學院路礦學堂,後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國。時列強外夷對中國瓜分豆剖蠶食鯨吞,清政府腐敗昏庸無能至極,“四萬萬人同一哭,天下何處是神州?”面對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所學知識又有何用?!因此,他全身心投入到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事業之中,積極聯絡同盟會會員和湖北共進會、文學社兩個革命團體,以及軍界、學界、鐵路及工礦各方革命志士,進行秘密宣傳發動,為起義做了大量思想上的準備工作。

1896年,萬廷獻考入湖北武備學堂,因學業成績優異,被選送日本官費留學。孫中山去日發展“興中會”組織,萬廷獻便積極加入,並與東京留日學生組織“勵志會”。他還資助了《湖北學生界》刊物的出版,《湖北學生界》是繼《民報》之後又一份鼓吹革命的刊物。其封面題字,是鄂州籍古文學家、書法家張裕釗長孫張孝栘。

1905年,範叔衡留學日本,入東京青年會夜校學習日語,隨後也加入同盟會。這些鄂州籍在日留學生,不僅是辛亥革命的實踐者,民主思想的覺悟者,也是武昌首義的先行者,正因他們的身體力行、奔走疾呼,帶動了越來越多的鄂州籍志士加入革命的洪流,成為武昌首義的中堅力量。

隨著革命思想不斷的傳入,在湖北武昌,革命小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地發展起來。首先有日知會,早期日知會的鄂州籍會員有吳兆麟、陳國楨、徐達明、彭楚藩、徐叔淵、羅子青等,他們或“投筆從戎”,或以一身戎裝作掩護,播撒革命的種子,努力做好宣傳革命的思想工作。

日知會被破壞以後,許多志士就加入到辛亥首義前夕最有影響的兩大團體共進會和文學社。其中最有影響的首義三烈士之一鄂州華容人彭楚藩,受革命中刊物《猛回頭》、《革命軍》的影響,他立志進行反清革命。

1906年入湖北新軍,1911年初,先後參加文學社與共進會,任憲兵營革命代表。從事革命宣傳秘密活動,並在憲兵營中發展革命黨員。

1911年9月文學社與共進會聯合成立湖北革命軍總指揮部,被推為武裝起義軍事籌備員之一。

敢死隊隊長馬榮、黎元洪手下“四大金剛”之一徐達明、程正瀛、陸軍中將胡廷佐、孫中山隨營參議胡廷翼等數百位鄂州籍有識之士都是文學社與共進會的成員,他們積極在湖北新軍中開展革命宣傳工作,在新軍中發展革命力量,將愛國和救亡結合起來,在聚集革命力量方面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主動性。

辛亥洪流,筆作刀槍立潮頭深重的民族危機促使鄂州有識之士覺醒,他們認為國家的唯一出路在於革命,而輿論導向直接影響到事業的成敗,因此他們極其注重革命宣傳,利用各種形式宣傳民主思想,或出報刊,或寫社論、或開專欄、或自導自演,如泣如訴地敘述民族的災難,憤怒地控訴列強的種種罪行,直接倡言革命。

兩湖師範學堂的鄂籍三位同學張肖鵠、劉復、朱峙三,積極投身民主革命的滾滾大潮,以筆墨作刀槍,以詩詞為武器,為新生的革命洪流搖旗吶喊,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們既是知己,又是革命戰友。在辛亥革命期間,他們參與創辦了鄂軍政府機關報———《中華民國公報》。《中華民國公報》以鼓吹革命、刊行軍政府文告及全國各地革命消息,以促進革命發展為宗旨,張肖鵠曾作《說民國》、《說反清》等重要社論以及情緒激越極具號召力的反清檄文,還撰寫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當推孫逸仙論》,直接與清廷唱反調。朱峙三1907年兼任《漢口中西報》記者、主筆,宣揚和論說革命,廣泛接觸校內外進步青年和進步報刊,將被清廷查禁的各種革命書刊,在同學中分發、轉播,燃燒起莘莘學子的愛國熱情,不少同學後來成為辛亥首義成功的中堅力量,其功不可沒。

劉復早年在省城武昌就讀中學時,參加了“科學補習所”等革命組織,為校代表之一,後入兩湖師範學堂。武昌首義後,擔任《中華民國公報》編輯,籌設警察局。在此期間,劉復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入則揮毫為文,出則荷槍巡哨。辛亥革命元老黃興對其讚賞有加,曾書贈一聯雲:“上馬殺賊,下馬草露布;左手持螯,右手執酒杯。”著名的黎園鬥士劉藝舟,以一種更為特別的方式積極參加革命活動。他把舞臺當成了他宣傳革命思想的基地。他唱演俱佳,演出時著力於表達人物的感情,不拘守舞臺成規,常能見景生情,借題發揮,因此往往觸怒當局,儘管經常受到打擊,但始終堅持借舞臺為陣地,借表演為武器,與清廷進行戰鬥。

首義硝煙,披堅執銳灑熱血由於先驅者的努力,革命思想不斷髮酵,不斷深入人心,“愛國貴在行動”已成為人民的共識,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崇高責任心和使命感的驅使下,鄂州志士高舉愛國主義大旗,把憂國憂民之情化為實際行動。在武昌起義和陽夏保衛戰兩次大的戰鬥中,他們聯絡會黨,策動清軍,披堅執銳,赴湯蹈火,組織發動武裝起義,推動反清革命,不惜前仆後繼,犧牲生命。

1911年10月9日,得悉漢口機關遭破壞,彭楚藩與蔣翊武等革命領導人在武昌總部決定當夜起義。起義前夕,在臨時總指揮部彭楚藩被清廷逮捕,堅貞不屈,視死如歸,10月10日晨英勇就義。

10月10日晚7時,新軍工程營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掀起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激越、最嘹亮的民主革命篇章。

此時,工程營馬榮所在左隊輪值楚望臺軍械庫,馬榮等人驅走清方派守官吏,打開庫門,佔領軍械庫;當起義的部隊到達楚望臺軍械庫集合時,才發現群龍無首,沒有合適的指揮者。由於事出倉促,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主要領導人均不在起義現場,劉復基已犧牲,孫武被炸傷,劉公生病,蔣翊武在逃,劉英遠在外縣。在此關鍵時刻,又一位鄂州籍的人物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就是辛亥首義三劍客之一吳兆麟。

吳兆麟早年參加革命組織日知會,後與革命組織失去聯繫,士兵深知其軍事才能。工八營起義時,吳兆麟正在楚望臺值勤。士兵見到吳兆麟來到集合地點,皆喜形於色。經過會商,推舉吳為革命軍臨時總指揮。吳兆麟受任之危難之際,旋即對起義士兵發表講話:“爾等現有大志,今日之舉,是我本願。但爾等自首難後,頗形紊亂,非常喧囂,最犯兵家之忌。況夜戰以肅靜為主,否則不可指揮。既雲革命,對於軍事,須嚴守軍紀,絕對服從命令,方操勝算。”眾士兵表示服從指揮,吳即令各隊重整隊伍,並作出系列軍事部署,在當晚10時半就向湖廣總督署發起猛烈的攻擊。經過一夜激烈的戰鬥,10月11日上午,革命軍佔領了武昌全城,十八星旗高高飄揚在黃鶴樓和警鐘樓上,武昌首義一舉成功。

隨後幾天,戰火燒過長江,迅速蔓延至漢口然後是漢陽,革命軍和清政府武裝在這兩大城鎮市區及市郊的多處地點展開長達四十一天的浴血奮戰,粉碎了清政府妄想以北洋精銳之師,一舉將武昌起義扼殺在搖籃中的企圖,也為各省組織起義、完成獨立贏得了極其寶貴的時間,這就是著名的“陽夏保衛戰”。

在這場戰爭中,鄂州籍志士熊晉槐指揮長江兩岸工作人員,不分日夜風雨,及時調度交通工具,保證軍隊調動和物資運輸順利進行,功不可沒。第二敢死隊大隊長馬榮率隊渡江赴漢口與清兵麈戰,手握大刀、橫衝直撞,最終因力量懸殊,寡不敵眾,被清軍剝皮剖心而死,英勇獻身。首義炮隊的指揮陳國楨在陽夏戰中改任輸送科長,為了保證作戰物資迅速運上火線,他組織義勇軍、學生軍和市民投入戰鬥。

在漢陽失陷時,部隊退守武昌,他得知有部分軍用物資沒有運出來,為不留器械支敵,他帶人攻入敵佔區,將十萬條發槍炮彈藥運到江南,完成了他應盡的職責。

在這兩次戰役之中,鄂州籍志士有近千人投身於其中。有轉戰南北而英勇犧牲的胡廷佐、胡廷翼;運籌帷幄韜略過人的徐達明;此外還有伍正林、劉玉珊、呂中秋、朱德合、楊瓚緒、徐建國、徐叔淵、陳凌虛、楊潤餘、王正甲、舒松齡、王元愷、胡朗山等。

鐵血精神,百年傳承炳千秋自古楚地人傑地靈,人頌“惟楚有才”,這麼多的鄂州籍志士投身辛亥革命,應是歷史必然的選擇。這次首義革命發生地在武昌,鄂州與此毗鄰,因此華容、葛店等地域相對武漢較近的地方參與這次戰爭的志士最多,佔整個鄂州籍參加辛亥革命人士的60%左右。

華容彭楚藩的從容就義成了武昌起義導火線之一,他面對清廷的刺刀和威逼利誘,卻是從容不迫,視死如歸,目的是用自己的生命激起革命志士的鬥志,促使國人猛醒,使人們把救國救民、振興中華作為參加革命、效忠革命事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日知會重要人物之一曹亞伯在《武昌革命真史》中對吳兆麟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他認為,武昌新軍工程營中打響第一槍後,“城內工程第八營雖動,若非左隊隊官吳兆麟先據楚望臺以作根椐,為之集合指揮,亦必無援而散”。武昌起義是指揮機關被破壞、領導人星散、群龍無首的情況下提前發生的,在這個危難時刻,起義者從實際出發,推舉當時並不是起義組織者的吳兆麟擔當起臨時總指揮的任務,組織士兵進行鬥爭,奪取武昌首義鬥爭勝利。吳兆麟在歷史的緊要關頭勇於挑起歷史的重擔,對於武昌首義的成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他參與辛亥革命鄂州籍志士則長期投身新軍,埋頭實幹,不斷堅持革命宣傳和組織工作,爭取了多數的士兵,掌握了軍隊,成為辛武昌首義的中堅力量。

可以說,鄂州籍志士在武昌首義中,作出了關鍵性、決定性的卓越貢獻。首義成功以後,鄂州籍辛亥人士仍有不少在軍政府中任職,為鞏固新生政權和繼續革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臨時總指揮吳兆麟功成身退回家鄉後,又督修樊口大閘,民生民信閘至今還在發揮“民生”作用。

一個世紀過去了,辛亥革命先賢們的理想已被中國共產黨人經過艱苦卓絕的九十年奮鬥而變為現實。今天,鄂州辛亥志士們曾經生活和革命的這塊土地,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他們在武昌首義中表現出的鐵血精神的傳承與發揚,他們的貢獻和影響永載史冊,彪炳千秋!他們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博大情懷;他們追求民主革命,振興中華的崇高理想;他們為民族大義捨生忘死,前仆後繼的英雄氣節;他們勇立潮頭,臨危不懼,敢於擔當的高尚品質,和他們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敢於鬥爭的犧牲精神、敢反皇權的民主平等精神、敢抓機遇的果敢精神、敢於實行聯合的團結精神,都成為豐厚寶貴的精神財富,將激勵更多的鄂州兒女,以更加團結拼搏,求實創新的姿態去建設更加美好的鄂州;將激勵更多湖北兒女、中華兒女,矢志不渝地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