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为何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木易可雕1


江苏省是我们的一个沿海省份,拥有954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但是却只有南通、连云港、盐城3个沿海城市,与广东、山东等全国最发达的省份相比,江苏虽然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介于广东和山东之间,但在这三个省份中,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大型海港城市的省份。人们常说“江苏有海无港”也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同样,江苏也没有天然条件好的黄金旅游海岸,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要建设优质的海港,不但需要考虑泊位水深、航道水深、有利于避风、交通便利之外,更要考虑地质条件。我们在看地图的时候,可以发现,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江苏的海岸线十分的平滑笔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泥沙的冲刷和堆积,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和淮河两大河流多次改道,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且从黄河中下游区域的地势变化来看,江苏的地势最低,因此黄河的入海区域,在历史上自然就有从江苏入海的倾向。黄河历史上的多次改道,将大量泥沙“倾倒”在入海口,不但形成了黄河三角洲,而且最近2000年的时间,江苏的沿海区域也在不断地向黄海推进,而且这种推进基本上均匀的,逐渐填满了以前弯曲的海湾,形成了现在的这种比较平滑的滩涂地貌。

另外,这种以淤积泥沙为主的滩涂地貌,想要保持稳定,还与沿岸海洋水流方向有密切关系,受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影响,江苏附近的海域处于二者合围的“半内海”区域,强度比较大的风浪较小,因此黄河、淮河携带下来的沉积泥沙,不容易因海水的冲刷而挟裹进大海,因此比较稳定,长期沉积下来之后就逐渐固定下来。

在这样的淤积泥沙的地貌条件下,无论是地基的稳定性,还是海水的深度,都不具备建设大型港口的条件。同时,这种淤积泥沙,杂质较多,粘性较高,不像其它著名旅游海岸那种沙质纯净、粗细相宜的特点,因此体验感较差,当然也不具备成为黄金旅游海岸的条件。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我祖籍是江苏的,也在江苏生活过几年。关于这个问题,为什么江苏900多公里的海岸线,却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线,我的回答是地形造成的。

大家先看以下几张地图:

如图所示,江苏只有三个沿海城市:连云港、盐城、南通。由于黄河历史上改道,加上淮河治理,江苏沿海泥沙多,海水浅,海水是黄色的,海岸没有沙滩,以滩涂为主。这样的条件无法发展滨海旅游业,也很难建大港口。

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下江苏三个沿海城市:

1、连云港,先看几张连云港照片。

连云港其实港口条件不错,亚欧大陆桥头堡,东边离日本韩国不太远。但由于北边有山东港口群,南边有上海,加上连云港海岸线山多平地少,没有足够的临港产业支撑,导致连云港只能做转运港。

连云港的滨海旅游也一般,有个东西连岛,但海水混,所以做不大,只能满足周边游客,无法与青岛相比。

2、盐城,还是先看看几张图。

盐城市区并不临海,这直接导致盐城海岸线无法发挥更大作用。

下辖的县级市大丰市,市区也不临海,而且盐城海岸是湿地滩涂保护区。不适合建大港,也不好发展旅游业。

3、南通市,先看个图片。

南通海岸与盐城一样,不多说。需要说的是南通市区、海门市、启东市,都是长江沿线城市,优先发展长江港口。南通的滨海旅游没有优势,反倒是面向上海的农家乐菜园子有优势。

总体来讲,江苏海岸线海水太浅,黄泥沙滩涂多,搞养殖确实不错,但没有建大港口的条件,也不适合做大滨海旅游。


狸猫旅行


江苏有两方面非常出名,一是人文经济方面非常繁荣发达,另一个就是其地形非常平坦低缓,很难得能见到稍微像样点的山。江苏确实沿海,但尴尬的是,江苏的沿海地区相对来说并不发达也不出名,几乎没什么天然优良港口与滨海的旅游观光地。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不外乎两方面:

  • 一来江苏外海受到自然因素影响,外海不仅水浅而且沙洲众多,海岸线滩涂众多泥沙淤积,航行条件非常差;
  • 二来江苏向来苏南比苏北更加发达,经济大多在南部沿江布局,沿海地区与苏北经济比较落后,也缺乏整理开发沿海的足够动力。


看江苏的地形图就可以发现,江苏是个平原广布河网纵横的低平地区,不仅是陆地地区,江苏的外海情况也差不多。由于古代黄河屡屡变道,多次在此夺淮入海,不仅形成了大规模的冲击平原与海底淤积,其造成的影响至今都没有消除。江苏沿海有众多河流入海,不断将陆地泥沙搬入黄海之中,形成了大量的水底沙洲群。

沿海的天然良港,一般都要符合两方面条件,一是水要足够深,二是航道要通畅,然而江苏外海大多数海域与大部分海岸线都不太符合这两方面的条件。由于南黄海海底沙洲群的存在,使得稍大点的船只都很难安全航行于江苏东部海域,而且江苏近海的海岸线滩涂众多,海水深度都很浅,船舶无法轻易靠近,不利于港口的建设。


而除了自然因素,人文经济因素也是江苏沿海开发乏力的重要缘故。江苏从古代开始,南部就远比北部发达,直到如今苏北与苏南之间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整个苏北堪称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仅有徐州而已。但这样的情况毕竟独木难支,徐州也带不动整个苏北,没有足够的需求,也无法十分有效的拉动整个海岸线的发展。

虽同在一省,可苏南苏北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密切,苏南本身就拥有众多的港口。目前江苏六个最大港口之中,前五个都是长江沿岸的内河港口,沿海最大的连云港,其年吞吐量在江苏之内仅仅与南部的镇江相差无几。江苏沿海地区能够辐散到的区域,要么本身就拥有条件更好的港口,要么经济过于落后无法提供港口发展足够的内需。


至于沿海观光,也是让江苏比较头疼的一个方面,印象中的沿海观光胜地,大多都拥有湛蓝的海水与细腻的沙滩之类,然而江苏的沿海地区就不是想象中的大海的模样了。无论是连云港、盐城还是南通,外海海域的海水通常情况下都比较浑浊,偶尔比较清澈,而且天然沙滩很少见,倒是淤泥堆积形成的大规模浅水滩涂很多。

可以说,从景观方面来说江苏的大部分海域都是不适合作为海岸旅游观光来进行开发的。不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江苏大量的沿海滩涂,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机遇,而且滩涂湿地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也拥有很大价值。总而言之,去过江苏的海边就能轻易发现,江苏海域水太浅泥沙淤积太多,无论航运还是观光方面都没什么前途。


澹奕


因为长江出海口的缘故,长江出海携带大量泥沙礁石进入海中,让出海口冲击带囤积大量泥沙礁石,不仅水质非常浑浊,而且让沿线水深越来越浅。因此既不适合开发海洋旅游,也不适合建设港口。

有人说上海离出海口更近,为什么水深适合建大港口?原因其实很简单,找一个沙堆,用水连续浇上去,你会发现被水浇过的位置会形成一个坑,沙子反而都跑两边去了。

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卫星地图看一下海水颜色。江浙一带海域是受长江出海口影响最严重的,包括整个杭州湾都是黄泥塘的颜色。因此这种水质显然是不适合下水的,而且这种水文条件之下,也很难形成天然沙滩。江浙一带虽然海岸线绵长,但却没有海滨旅游区,也没有整整的海滨城市。

北方一些沿海城市也是一样,山东的潍坊、东营、滨州,以及河北的沧州都沿海,但也因为黄河出海口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中,无法开发旅游和港口。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城市其实也是沿海城市的一员。

通过海水质量图来看,长江出海口的水质级别是“极差”,而大连、青岛、海南等水域的水质是一类海水,因此大连、青岛、三亚这些城市才成为了热门的海滨旅游城市。


城市发展报告


你好,在江苏唯一的海滩在连云港市。往南就是盐城和南通了,盐城和南通的海岸线都是滩涂。因为长江三角洲的形成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所以靠近长江入海口的地区都没有沙滩。上海也没有天然形成的沙滩,只有一个人造的沙滩。所以江苏的经济发展没有沿着海岸线而是更适合航运的长江沿线。

所以在江苏的老乡们想去海边游玩只能往北去山东日照或者青岛了,往南去到浙江舟山那边了。











狂躁的胖子


江苏省是港口大省。但是江苏是内河港口发达,海港建设落后。江苏省作为与广东省并驾齐驱的经济强省,拥有着十分发达的经贸往来和货物进出口贸易,但是大多数货物吞吐量都依赖于长江沿岸的内河港口。

根据2018年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省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8亿吨。其中苏州港、连云港港、南京港、南通港、泰州港、江阴港、镇江港、扬州港位列全省前8名,且货物吞吐量均超过1亿吨。

从上述名单就可以看得出,只有一个连云港港是标准的海港。其他的港口都是依赖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黄金水道发展的内河航运。都是标准的内河港口。

与江苏省不同的是,同样作为沿海地区的其他兄弟省份则拥有许多优质海港。浙江省拥有宁波—舟山港、台州港、温州港等,山东省拥有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威海港、龙口港、营口港等,福建省拥有泉州港、福州港、厦门港、漳州港等,广东省拥有深圳港、广州港、汕头港、珠海港、湛江港等,另外其他沿海省份还有上海港、大连港、丹东港、天津港、秦皇岛港、唐山港、旅顺港、北海港、钦州港等。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拥有着众多的港口海岸。然而一经对比便会发现,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确实缺少像样的海港。其实并非是江苏省不重视海港的发展和建设,而是由于江苏省沿海地区的地质构造所决定。

江苏省的海岸全部为淤泥质冲击海岸。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黄河曾经多次夺取淮河河道从江苏省境内入海。同时也将大量的泥沙沉积在江苏省的海岸和近海海域,使得江苏省的近海海域无论是吃水深度或者是海岸线的岩石强度都达不到建设深水海港的要求。这点与黄河三角洲无法发展港口运输的原因如出一辙。



而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辽宁省和广东省等兄弟省份,则地球的地质运动中形成了优质的黄金海岸。这些地区大多数的海岸都是以花岗岩这种坚硬的岩石为主。举个例子说明,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采用的碑心石便是取自于山东省青岛市的浮山。是中国建筑史上极其罕见的大型完整花岗岩。


因此江苏省九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多数都是被泥沙淤积而成,海岸土质松软,海水较浅且在潮汐运动下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既不适合建设深水良港又不适合发展黄金海岸线旅游。


珞珈山的猫


江苏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沿海省份,但相比其它沿海省份,江苏似乎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海港,其实连云港的算一个深水良港,但连云港北部有青岛日照,南部有上海,宁波等大型港口竞争,因此它的港口经济发展比较一般,吞吐量不高。



其实除了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也是沿海城市,它们也没有发展出大型港口,这就导致江苏没有什么著名的海港。

江苏之所以没有深水良港,与江苏省海岸线的形成格局,地势地貌有很大关系。就地形地貌方面江苏省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海拔高度大都低于200米,从平原直接过渡到海岸线,落差非常低,所以很难形成深水良港。而其它沿海省份,基本上山东丘陵居多,与海岸线之间有比较高的落差,容易形成天然良港。



第二,其实历史上黄河和长江的入海口都在江苏境内,其中黄河的入海口位于江苏淮安东部,而长江最早的入海口位于江苏的扬州地区,所以长江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泥质滩涂,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冲击最终形成当前的江苏,所以江苏很少有天然良港。


锦绣中源


海洋和大陆的界线称为海岸线。全世界大陆海岸总长度为26万多公里,加上岛屿的海岸就更长了。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曲折,仅大陆海岸线就有一万八千多公里。海岸线由于海水的涨落,其界线是不断变化的。在坚硬的石质山地丘陵地带,形成陡峭险峻的崖壁,水深湾长,一般形成天然的良港。在平坦辽阔的海岸区,海岸线平直,海水较浅,可形成盐场或浴场,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侗学


为什么江苏省900多公里的海岸线,没有天然良港和黄金旅游海岸 。我们先看一张我国东部沿海地形图:

优质港口的形成

要求泊位水深和航道水深的条件,得有基岩海岸的支撑,从上图可以看出,江苏的海岸较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地形非常特殊,900多公里的海岸线几乎全是淤泥质海岸,这种海岸不适合建成优质港口。

而相邻的山东、浙江、辽宁、福建、两广等省基岩海岸多,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生代发生了一次环太平洋运动(我国称之为燕山运动),我们国家又位于太平洋西岸,深受这次造山运动影响,岩浆发生了多次侵入活动,形成了以花岗岩为主的基岩海岸,这在江苏相邻的省份浙江、山东尤为突出。这些花岗岩构成的海岸,致密坚硬,只要我们清理航道,沿岸深挖就会形成优质港口,如浙江宁波、舟山、温州、台州港,山东烟台、青岛等港口,下图

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构成基岩海岸,也有的海岸沉降断陷形成盆地,江苏海岸由于新生代构造运动,地壳受到拉伸,岩石圈变薄,有的地方断裂,形成了苏北—南黄海断陷盆地,(下图)之后河流开始发育,古淮河、古长江沿古盆地溯源侵蚀,逐渐形成汇入盆地的河流,最后贯通形成了淮河与长江,盆地成为了长江、淮河的入海口。淮河、长江把中上游的泥沙带到入海口处沉积,泥沙越来越多,地面越来越高,长江改道南迁,与淮河分手,形成今天这种状况,苏北—南黄海盆成为了淮河入海口。

苏北地区由于黄河的改道,袭夺淮河,黄河把大量泥沙沉积黄海沿岸,形成苏北平原。所以说江苏省沿岸的形成是在长江、淮河、黄河共同淤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的泥沙深厚,土质松软,不适宜修建港口,这是江苏没有优质港口的原因。


为什么没有黄金旅游海岸

国际通行的黄金旅游海岸得具备“3S”资源,是指“Sun”(阳光)、“Sand”(沙滩)、”Sea”(海洋),时至今日,凡是“3S”资源丰富的地方,都已经成为旅游者蜂拥而至的度假地。我们国家的青岛、北戴河、厦门等往往都具备这些资源,以明媚的阳光、柔软细腻的白沙、清澈见底的海水、碧蓝如洗的天空,赢得游客“高朋满座”。那么江苏具备吗?

上图中这些金闪闪的沙子从哪里来的呢?去过青岛或北戴河、昌黎黄金海岸一带的朋友都知道,沿岸有礁石,这些礁石由花岗岩构成,岩石在海浪侵蚀下,破碎,撞击,磨圆,形成颗粒大小均一的沙粒,在沿岸流作用下,把这些沙粒搬运到其它地方,形成沿岸的沙滩。如北戴河海滨,青岛、烟台,厦门等地。而江苏是河流淤积的泥质海岸,没有沙子,只是有“Sun”(阳光)、”Sea”(海洋),没有“Sand”(沙滩)、,形成不了这种优质的旅游资源,但适合发展沿海养殖业或种植业。

江苏虽然没有优质港口和黄金旅游海岸,但经济发展却没有影响,反而赶超许多沿海省份,成为我们国家GDP产值仅次广东的第二强省,让我们为他们“牛气”点赞吧,为他们的创造鼓掌!


地理纵横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现在的黄河入海口是改道渤海的,原来的入海口在江苏,江苏很大的面积是冲剂出来,类似东营,南边是淮河,长江,三条大河,所以没有漂亮的海岸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