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直言:文物鉴定之乱,祸起这里.....

针对专家鉴定话题,这次出场的专家是马未都。

内容来源于《南方周末》对于马先生的专访,实录如下:




测试报告有三种结果:


第一个结果,是“与主诉年代相符”,也就是说与文物拥有者的陈述相符。


第二,是“与主诉年代不符”。


最后一种情况,当鉴定机构认定文物曾做过手脚,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出示一个没有结果的报告,鉴定费用仍然照章收取。




马未都直言:文物鉴定之乱,祸起这里.....


据报道,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曾将某人除名,原因是有人花两万多块钱请他开具了12张真品鉴定证书。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由国家文物局成立,为国家做文物鉴定。委员会有时候会派出某一门类的专家,对某一件博物馆藏品做鉴定。


但今天面向社会收钱做文物鉴定的事情也开始有了。文物鉴定有可能看错,但天天看错,以错为生,这就是问题了。
有没有办法制约文物鉴定专家滥用权威谋取私利?
我认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一旦退休,称号也应该取消。


台北故宫的文物专家,无论在岗还是退休,都不能面向社会做文物鉴定,违反规定就会被除名,取消退休金,所以没人敢做。


现在内地则是透支团体信誉,好处自己落着,坏处团体背着。你要把专家名片上的“故宫”两字拿掉,他就没人用了。
有人说,文物行业净卖假货,我说肉、蛋、奶都有假的了,你还指望文物全是真的吗?


文物行业的水一点也不深,而是浑。水很清澈,你从多高跳下去都触不到底,这叫水深;你现在往里跳,不是戳脚就是撞脑袋,这是水浑,只是你看不到底而已。


马未都直言:文物鉴定之乱,祸起这里.....


有人找你做文物鉴定吗?


我每个月都有两次面向社会做文物鉴定,鉴定日一到,观复博物馆院子里全是人。我做鉴定坚持两点:


第一,不做价格评估,你非要让我说这个东西值多少钱,我宁可不鉴定。


我原来想做一个文物评估事务所。比如一个青瓷杯,我们会把30年间全世界各地的成交价全部进行计算机处理,必须有数据支撑,而不是拿嘴巴一说,24个亿!后来考虑到国际惯例,严格来讲价格评估不是文物鉴定专家做的事,我就放弃了。
第二,如果遇到真品,对方也乐意出报告,我会给他出具报告,同时声明,本报告只代表我个人意见。


出报告时,我会向我的内心负责,确实有很多人想给钱让我出假报告,肯定没门儿。我做鉴定不是为了钱,我需要的是跟社会保持沟通。


文物鉴定专家只看书不上手,就像看书学游泳一样,一下水肯定沉底儿。


我最早买东西都是蹲在地摊前,你如果站起来了别人就有权利买这个东西。我必须在双腿能够承受的时间里做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你上一次当就会刻骨铭心。


我敢说,把电视上某些专家推到市场上,大部分专家都活不下去,他买不到真东西。


仅凭内心的道德力量能自我约束吗?
以名声而论,我在这个行业知名度第一,走在大马路上随时都能被人认出来,我就更应该注重名声了,绝对不能胡来。


我不能保证完全不出技术上的错误,但是我永远不允许自己出内心上的错。


有很多大老板问我,说出多少钱你能配合我?但我不会做这个。我现在做文物鉴定只代表我个人意见,绝对不会跟着一个组织随声附和。
我碰到过一回鉴定,参与者都是业内专家,进门一人给一个信封,里头有钱,几百元、一千元这样。他们说这是车马费,我说我有车,就把信封撂那儿了。


按规矩,鉴定的时候文物持有者必须回避,可那位持有者一直在场。严肃的鉴定,专家都是背靠背的,以防相互影响,那天大家就是一窝蜂在一起。组织者发言,第一句话说,今天中午某某先生要在某某饭店宴请大家!我一听起身就走了。


马未都直言:文物鉴定之乱,祸起这里.....

<code>


文物鉴定专家的行为,能通过立法来约束吗?


法律能解决的是外相,不能解决人的内心。


我是一个专家,我要想获得某种利益时可以在技术上出错,这是法律无论如何管不到的。


文物鉴定中有很多复杂现象,比如说我的鉴定结果一般有四种:第一,这个东西是真的;第二这个东西是新的(也就是假的);剩下还有两个,趋向于真、趋向于假。


打个比方,体温37度以上属于发烧,37度以下是正常。你整37度,你说发烧没发烧?文物鉴定中,往往无法非此即彼地把事情判断清楚。“趋向于真”或“趋向于假”时我不出报告,我只告诉你,你不接受就拉倒。


马未都直言:文物鉴定之乱,祸起这里.....


假如你出了一个错误报告,被人发现之后你会怎样做?


补救。首先我会确认我以前是否出过这个报告,如果我出过报告而文物确实有问题,我可以把这个报告收回并赔偿损失。


但我可以确定,我从没有靠做假鉴定赚钱,我做鉴定唯一的好处是跟社会保持通道,汇总社会上的文物信息。

据说1949年以前,古玩行也有一些行规,没人敢于破坏,从业人员也有很强的荣誉感?

过去各个行业的行规,都是在中国传统总体约束下形成的,公认的规矩没有人敢去破坏它。老古玩行里的专家,一旦看错就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肯定不会找人退货,丢不起那个人。
当你在地上画一条线没人逾越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拉一道铁丝网;当你拉一道铁丝网没人逾越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建一堵墙;当你建一道墙没人逾越的时候,你就没有必要在墙头上搭电网。过去一个人当小偷,村子里、家族里就把他的问题解决了,用不着上法院。现在是一人偷盗致富,大家全都跟着学。现在文物鉴定根本没有形成一个行业,也就没有行规。


文物知识很深奥,不是谁都能胜任的。文物收藏又很火爆,不少专业工作者或“疑似专业工作者”的机会就来了,电视里的好多“专家”连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具备。


博物馆里真正业务很好的人,往往不愿意去电视台抛头露面;还有些专家业务好,但表达能力欠缺,也就没有露脸的机会了。


马未都直言:文物鉴定之乱,祸起这里.....

<code>

文物造假、鉴定者职业道德沦丧,你觉得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么?


我不认为西方跟我们在人性上有什么区别。

很多西方人在中国生活时间长了,也就开始闯红灯,开始夹塞。中国人一到国外,很快也就不随地吐痰了。环境造就人,环境也毁人。


我们今天社会环境确实不好,没有道德约束,骗子不可耻,不成功才可耻。长此以往,就没有人真正认为自己的声誉是重要的,我真的替一些专家惋惜,他们都是有学问的人……


马未都直言:文物鉴定之乱,祸起这里.....


从根本上解决文物行业问题,还是取决于社会大环境?

首先要健全制度,二流制度比一流的人强。各文物单位严格执行制度:


第一,不面向社会做商业鉴定;


第二,退休以后不能参与任何相关活动,否则除名。


西方人看重诚信,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在残酷的不诚信的历史过程中,训练出来的。我们现在逐渐意识到不诚信将给这个社会带来多大的伤害,所以,大家还是朝诚信的方向发展了。


目前来讲,我觉得制度比法律强,最应该出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