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曹琨在保定的督军府邸“光园”在保定来说不算太有名,光园虽然在直隶总督署旁边,但是她没有裕华路上的古莲花池和直隶总督署出名,有些东西只能在网上找找(后附网络介绍)。他的位置在裕华路与永华南大街交口往北走50米路东,虽然很好找,但是他没有路口的商业大厦出名,商业大厦下面的肯德基好像已经开了20多年了,对北面的光园没有什么印象,即使陪朋友到永华南大街取婚纱,去双彩小区朋友家串门,对这个小院都没有太注意,不过在去年的时候我也发过官员的微头条,老想着去光园参观参观,据说是免费的,里面还有密道,可是总是没有时间,不过光园北面的杜家小馆还是更吸引我,每天到了饭点那里排队的人很多,在河北农大本部开了分店,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大保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曹琨督军府邸“光园”

光园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路中段,东距直隶总督署博物馆300余米,东南与古莲池隔路相望,是一座中西合璧、造型与设计匠心独运、保卫设施严密、巧设机关暗道、可满足特殊需要的特殊建筑,又是一处花木掩映、富有情趣的园林式建筑。

光园位于保定市区裕华路中段,原为明代大宁都司右卫署和断事司。清康熙二年(1663年)直隶巡抚由正定迁到保定后,巡道司狱署驻此。雍正二年(1724年)又改为按察使司狱署。1916年,曹锟任直隶督军时,在光园大兴土木,进行大规模改建、装饰,成为曹锟的公馆。因曹锟非常敬慕抗倭名将戚继光,故将此处改为光园。原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仅存主体建筑。2015年,保定市政府将光园修复如新,现已开放。

光园占地2.2公顷,是一处以南北方向为主轴线,以单层建筑为主的大型院落,由曹锟的天津幕僚刘氏仿照天津流行的小洋楼风格,融入传统四合院建筑格局设计并主持建造,使光园成为当时乃至现代仍颇具时代特色的建筑组群。

光园原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是一处中西结合式的庭院建筑,园内有好几个院落,非常宽阔,环境十分优雅。院中有花园、假山点缀其间,院后有专供曹锟及其四房夫人看戏的戏楼。在光园主体建筑前,有一个硕大的铜球,闪闪发光。铜球的西南侧,是用七块名贵花箭石砌成的北斗七星造型。

光园正门为砖石结构的拱形券门,券门上有突出两侧墙高的仿西洋装饰,中间门额上凸雕曹锟自题的“光园”两个大金字,落款为“渤海叟”。门前两侧各蹲一座石狮。在正门东侧另开一宽大拱门,供一般车辆出入。

进入正门后即是花园区,整个花园占地约三亩,处在大门后与主体建筑(正厅)之间,并由两侧柏树绿篱夹映的甬路将其分割成对称的东西两部分。这种将园林放在院落前部与以道路对称分割园区的方法也是参照西式园林的布局。花园中的主要景物是靠近正厅前部的西东两座土石假山与位于东侧中部的一座中式六角凉亭。西部的假山高不过米余,土基四周围以湖石,山上立有从北京圆明园移来的七块80多公分高的花剑石,组成北斗七星状排列,人们称为“七星石”。据说是参考了北京明代皇帝在天坛祈年殿东部摆放“七星石”的做法,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曹锟欲谋求“天极”(总统)的野心。东侧假山位置与西侧对应,高约4米,全部由精选的太湖石堆叠而成,形态玲珑多姿。中部的凉亭体量较大,这里既可供人们休息、观景,又为园子增加了美感,亭侧与西部的对应位置各立一块高3米左右柱形峰石,俗称“棒锤石”。园中的观赏植物种类较多,有国槐、松柏、桑树、椿树、樱花、丁香、竹子、花卉、草坪等。这些草木因势分布,参差错落,多姿多彩,使园中生机盎然。

光园主厅呈“工”字形,分前后厅,以廊互连,表面为单层,实际天花板上均为阁楼。主厅东西角有略向外突的八角形和圆形碉堡式房屋围护,门前以弧形阶级东西相合,正中阶墙前立有一高约1米的四柱铜架台,台上支起一个直径约70公分德国制造的铜球,阶墙上装有高约1米、长近4米的铜网挡护主厅正门。主厅内全部天花板、木地板,墙面饰以木、水泥、砖雕花卉图案,装饰豪华。进入东西两侧各有大室一间,西室即是当年曹锟的办公室,他的坐椅临窗面东,隔窗正对七星北斗的勺窝,坐下有活动踏板,推开踏板就是地道入口,地道连通厅内各室,并直达后厅的大地下室。前厅后部东侧走廊有楼梯可上至天花板上的阁楼,以备紧急状态警卫人员及时保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