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领导该不该“拍马屁”?曹魏三朝元老亲身示范

汉末三国中,魏国的人才最多。曹操身边最厉害的谋士主要有五个,分别是荀彧、郭嘉、荀攸、程昱和贾诩。除了这五个谋士比较出名外,曹操身边还有很多厉害的谋臣,刘晔就是其中之一。刘晔一生为魏国的建立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出了很多良机妙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谋士,因此在曹操、曹丕和曹叡三朝都很受重用。但刘晔晚年却犯下了错误,导致自己晚年惨死。

面对领导该不该“拍马屁”?曹魏三朝元老亲身示范

魏明帝曹叡剧照

魏明帝曹叡是魏国的第二位皇帝,他即位之后,对刘晔很是看重。有一天曹叡把刘晔叫过来商量事情,讨论攻打蜀国的可行性。刘晔对曹叡说:“蜀国可以攻打。”曹叡听后很高兴,竟然跟我想的一样。朝中有个大臣叫杨暨,也很受皇帝的器重,这个杨暨平时和刘晔关系也处的不错,有事没事也找刘晔咨询一些问题。听说皇上最近要出兵伐蜀,就想咨询一下刘晔。刘晔很明确的告诉杨暨:“蜀国现在不能攻打!”杨暨本人心里是不支持伐蜀的,听到刘晔这么说就更加坚定的持反对意见了。

面对领导该不该“拍马屁”?曹魏三朝元老亲身示范

刘晔看破孙权假投降的阴谋

后来,曹叡单独和杨暨在一起的时候,杨暨就表达了自己反对讨伐蜀国的意见。

杨暨:“陛下,我觉得现在还不能讨伐蜀国!”

曹叡听到之后非常不高兴,就责备他:“你一个文官你懂什么,带兵打仗不懂就别瞎BB。”

杨暨:“我虽然不懂带兵打仗,但是侍中刘晔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常常跟我说,蜀国不宜攻打!”

曹叡:“你瞎说,刘晔跟我说的是蜀国可以攻打!”

杨暨:“陛下不信的话,可以把刘晔叫过来对质。”

于是魏明帝曹叡就把刘晔叫过来对质,但是刘晔来了之后,不论是皇帝还是杨暨问他,他都沉默不语。这次对质也就不了了之。

面对领导该不该“拍马屁”?曹魏三朝元老亲身示范

刘晔剧照

后来,刘晔和曹叡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就对皇帝说:“攻打蜀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陛下跟我说过这件事情后,我常常担惊受怕睡不好觉,生怕被别人知道了,就连做梦都怕不小心说梦话泄露了出去,更不敢跟别人说。古人说:“兵者,诡道也。”我们的军事行动不能让敌人提前知道,现在陛下您自己却把它泄露出去,估计蜀国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曹叡听后,非常惭愧,连忙道歉。

刘晔后面又去找杨暨:“想要钓大鱼,必须放长线,等到鱼精疲力尽之后再收线,就没有钓不到的。威严的君王,岂止是一条大鱼?你虽然是一个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但是做事情的手法还很拙劣,所以意见常常不被采纳,你要好好反省啊。”杨暨听了之后,也赶紧道歉,表示感激。

面对领导该不该“拍马屁”?曹魏三朝元老亲身示范

魏明帝曹叡

看到这里,你肯定觉得刘晔这个人真是圆滑呀,说的两边都不得罪,还得给他道歉,感谢他的教诲。各位千万别羡慕刘晔,因为他这么做,有人看不惯。

有个官员就对魏明帝曹叡说:“陛下,刘晔这个人对您不忠心,心思有点不正啊,总是想法子迎合您的意思,您想做什么他都迎合您,拍您的马屁。陛下,您下次试着把话反过来说,看他怎么应对。如果您反着说,他能够反驳您,说明他还是能够为您着想的;如果您反着说,他还是赞同您的意思迎合您,就可以看出他心思不正了。”于是魏明帝曹叡就这么去试探刘晔,发现刘晔果然总是在迎合自己,于是就开始疏远刘晔了。刘晔后来知道自己被皇帝冷落的原因,精神上开始有点癫狂,两年后忧惧而死。

其实,刘晔刻意讨好皇上早有苗头。在曹丕时代,刘晔就曾因没有阻止曹丕外出游猎而被同僚鲍勋参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昔梁丘据取媚於遄台,晔之谓也。”但是,刘晔并没有因此而收敛,最终因为曲意逢迎,刻意讨好皇上而最终被黜。

面对领导该不该“拍马屁”?曹魏三朝元老亲身示范

刘晔剧照

刘晔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一个谋士,然而晚年思想滑坡,晚节不保,犯下错误。作为一个臣子,最该做好的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皇帝建言献策,直言不讳。《傅子》评价刘晔说:“内不推心事上,外困于俗,卒不能自安于天下,岂不惜哉!

在单位,作为一个下属,我们同样要做的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而不该把心思精力放在如何讨好领导上,虽然说和领导保持好的关系是必要的,但是本末倒置,刻意逢迎最终会得不偿失。因为

领导都不傻。你对单位的贡献,对领导的作用领导都是很清楚的,即使一时能够蒙混过关,最终还是纸包不住火,原形毕露。以后同事关系也难相处。最令同事讨厌的就是天天拍领导马屁的人了,如果刻意讨好领导,就必然站到了同事的对立面,以后一旦领导升迁调动,就很难再在单位混下去了。做人做事还是要行的正,做的端。即使再有才华的人,如果心思不端正,想要走得远也是很难的。刘晔就是例子!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魏纪四》

我是也读春秋,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点赞、评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