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比較負能量怎麼辦?

小幸運品生活



語過添亂


我的一個親戚真實例子,表姐和姐夫從結婚就開始鬧,天天打,兩人都有婚外情。我外甥女從小在夾縫中求生,兩口子經常拿孩子撒氣,表姐經常說怎麼弄死她就解脫了,外甥女堅持說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抬起頭!去年暑假。外甥女醫科博士榮耀回來!表姐一家受寵若驚,表姐夫出去貸款人家農村信用社知道他是博士的爸爸趕緊放錢給他!那真是不一樣了!所以!靠自己!


箐箐森林


說說我第一次遇到的負能量原生家庭的孩子的做法。

她是我的鄰居,也是我從小作為榜樣的人,不說長相,小時候的我們沒那麼在意外在。我們在意什麼呢?對於別人家的孩子,我們當然看重對方的學習成績。她就是從小到大成績都很棒的人。

但是她的家庭很糟糕。父母關係很差,為什麼差我不清楚,只知道每天吵架,據說父親對他們(對妻子和兒女)都很暴力,曾把兒子倒吊鞭打,當然我都是聽說。她就在這種環境下成長。

那個時候其實我很少見她,她是個從小就展現超強社交能力的人,基本見到她就是看她在學習,不在家的時候就聽說她在哪個老師家裡,和老師的孩子一起學習。她經常住老師家。

她是非常支持父母離婚的,但是直到她上大學,她才有能力把這種支持變為現實。聽說是她找了人,最終把她母親脫離苦海,她跟著母親,而弟弟跟著父親。大學她把她母親弄進學校做宿管阿姨,畢業後她離開杭州去寧波,兩年後她貸款買了房,讓她母親離職去了寧波一起生活。

以上是她很簡短的經歷。

我再遇到她是在寧波,她買房那一年。和她一起住了一段時間,也是這個時候,我第一次聽她說起原生家庭。

她說,她一直很自卑,即便從小到大在別人眼裡她很厲害,不用靠父母就能一路在別人的支助下考進還不錯的大學。

她說,她的大學專業選擇很簡單,她跟老師說她要去畢業後最能賺錢的專業。她吃夠了沒有錢的痛苦。

她說,你知道麼,我小時候經常去竹林裡哭,你們都不知道吧。我說我從來沒想過你也會哭。她笑笑。

她說她第一次攢夠了十萬,全部取了出來,在她母親面前,扔了一床,告訴她母親這就是錢,我們可以慢慢數。

她帶我見她的男朋友,算小開。第一次見面吃飯就教我怎麼宴請如何點菜。那天遇到她的客戶,我眼見她怎麼去敬酒。那個時候,我還有一年大學畢業,看著他們倆,覺得他們真配啊,她是真的自己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了一個不用靠別人也能活的風生水起的人。

那個暑假,她告訴我她買房了。我多訝異,一個畢業才兩年的人,敢借首付貸款買房了,而我,還等著找一個可能只有一千塊錢的實習工作。

再然後,聽說因為買房的事情,他們分手了。她買房沒有告訴她男朋友,男朋友覺得她太過大女人,也或許,覺得她太不受控制。她告訴我,她只是沒有安全感,她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而如果告訴她男朋友,男朋友一家人都不會同意她自己買房。

後來,她和從高中開始就一直追她的男生結了婚,住進了她自己買的房子,帶著她的母親。她辭了董秘的工作,自己創業,買了很多套商鋪,在老家給她母親買了房子。她母親住進了商品房,衣食無憂,而她父親,再婚後依舊過不好自己的生活,全村都造了新房就他家還是老房子,兒子不聽話,靠不上。

偶爾聊起現狀,也會問她,你為什麼不幫襯下你弟弟和父親。她說,你知道我花了多長時間去擺脫我的原生家庭帶給我的傷害麼?我不去管他們,才是對我自己最大的保護。他們依舊沒有變,我去幫他們,永遠沒有底,那麼我又會回到過去,變得痛苦不堪。你們看我現在多風光,可沒人知道我心裡其實一直自卑。我會做好我做女兒該做的事情,但是再多,我不會了。

也是那一刻,我才發現,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改變原生家庭給自己的傷害,真的,只能絕情,割捨掉原生家庭的聯繫(一段時間內)。她很絕情,所以現在她過的還不錯。如果是我,以我的性格,可能會永遠陷在其中,毀了自己,也永遠沒有機會去幫助我的家人。


思思如願悅悅如初


小時候,我們總愛玩一個遊戲,它的名字叫——過家家。生活裡有個家,遊戲裡再造一個家。

我們一輩子,都逃不開一個“家”。

原生家庭我們都無法選擇,父母感情的好壞,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還記得有位長輩對我說過:人的一生,七分命,三分運。

運可以靠努力改變,命卻是天生的。

可是慢慢的隨著年歲漸長,我才真正讀懂這句話。

有時候你的命運,從你一出生就註定了。

一個不幸的家庭,可以拖累你的一生。那些童年遭遇的忽視,冷漠,打罵,控制,都會深深烙印在我們的生命裡,一生無法抹去。但,我們仍要在成年後,努力去降低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而另一些人度過創傷的過程則是:

1. 接納自己那些極端負面情緒的存在

比起壓抑情緒,這些人選擇承認自己在面對創傷時所感受到的種種情緒,允許它們存在。如果說不痛,肯定是假的,可以選擇去承認和麵對這些情緒,找到應對的方法(比如我們可以去找最好的朋友陪伴學會傾訴等)

2. 回憶並思考問題,從中得出答案去嘗試

比起自責,我們可以在反覆思考的過程中,去看到自己曾為解決困難做出過哪些嘗試,哪些是奏效的(可以被之後繼續使用的)——這可以幫助他們為今後的人生挑戰做好準備,也有利於他們積極地去理解創傷。

3. 構建新的依戀關係。

如果生在一個冷漠、缺愛的家庭中,長大後容易形成缺乏安全感、自我中心、過於內向的性格。

我們可以通過發展一段愛情、友情等親密關係,能夠重新塑造自己的依戀關係,彌補童年時的缺失。如果你沒有嘗試過被愛的滋味,那就嘗試去愛一個人。

4. 嘗試與過去和解

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想要有效降低或者擺脫,最好的方法是回到根源,去面對,去化解。

父母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你要知道他們也是普通人,也難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帶去負面影響。有時候並不是他們所想的這樣去做,他們也有他們的無奈和煩惱時候,也許你該做的,是與父母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放下過去,尋求和解,才能走向未來。

5. 建立獨立的人格

你需要有獨自生活的能力,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安撫自己的情緒,照顧自己的人生,讓自己逐漸擺脫對原生家庭的依賴。你要知原生家庭可能會一直影響你,但是真正過一輩子的還是你自己,你可以做出調整有自己打不倒的意志想法。

一句話,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刀槍不入。

正如東野圭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也許我們一生無法掙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人生的能力。

我們始終擁有選擇。

作家八月長安曾說過:最容易令人感到溫暖和驚喜的是陌生人,因為你對他們沒有期待;最容易令人感到悲哀和寒冷的是親人,因為你愛他們。

對啊,因為愛,所以那麼容易就被傷害。

真心希望每一個被原生家庭所傷害的兒女,都能有勇氣去掙脫束縛、擺脫困境,努力向上去擁抱屬於自己的生活。

我們的每一個選擇,都悄然改變著我們人生的方向,也塑造著我們的未來。通向幸福之門的鑰匙,其實就在你自己手上。

當你因沉湎過去的傷痛而無法自拔時,請看一看,你手中的牌,還握在你手裡。接下去,該怎麼打,全由你自己做主。

有人說,人生最無可奈何的事情有三:逝去的時間,離你而去的人,和無法選擇的出身。

這三件事情中,我們有一件就已經足夠了。

做一個成熟的大人!好好珍惜現在的人、過好現在的每一分鐘。

對於有些人,活著的感覺,像一座山峰連著一座山峰,一場戰役連著一場戰役。似乎比一般人更難,有時覺得看不到盡頭和希望。但如果你停下來看看自己,你會發現這些攀登和戰鬥的過程,已經在你身上留下了“好的結果”。

永遠不要放棄,帶著傷,帶著愛,帶著不滅的期待,砥礪前行,為自己而活。

活得漂亮、活得通透、活成你心中最好的樣子。

在既定的出發點,去找尋更順暢的路途。

這就是我們對抗命運的最好方式。











只求榮幸c


想要找到解決辦法,先要知道生活在負能量較多的環境中,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

人的世界,是由自我、環境和他人構成 。所以人會被環境影響很深。當你總是處在一個抱怨、墮落的環境,要麼跟著一起沉淪,要麼就付出更大的意志力讓苦難成就你。

而原生家庭,是我們的蠶繭,是形成愛的能力和自我價值觀最初的地方。當原生家庭出現問題我們會感知不到愛,缺乏幸福感,沒有自我價值感,封閉自己,厭惡和其他人相處。

家庭治療大師維吉尼亞薩提亞認為:問題家庭都可能變得和諧,導致家庭的問題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獲得的,後天獲得的就能夠去選擇。

最怕的不是負能量,而是你已經察覺不到,認為它的存在是無關緊要甚至是正常現象。而當你已經察覺出原生家庭的負能量會對人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那麼你就要相信通過努力會變得越來越好。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其實可以列舉很多有關的人和事,但是希望人們可以去了解一下一些家庭治療師的方法,比如我上面提到的薩提亞,從思想認知到行為都會有切實可行辦法。

最後我想說:對於原生家庭的負能量,去改變它或者改變自己,但是不要變得和它一樣。




知道原生家庭是負能量,我認為還是一種樂觀的情況,就怕不知道原生家庭是什麼模樣,在以後自己組建家庭之後,繼續原生家庭的負能量。

好多人不知道原生家庭這個詞,我的專業跟這些無關,所從事的行業和心理學也無關,導致我周圍的人不理解原生家庭是怎麼回事。

我認為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去了解原生家庭負能量產生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後進行分析,來避免以後自己組建的家庭會產生類似的負能量。

也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回想自己的原生家庭所帶給自己的成長環境,分析這個環境有哪些優缺點。

我的方法分兩步走:

一、我在微信上關注了一些公眾號,這些公眾號會講一些育兒的知識、教育孩子的方法、夫妻的相處模式,通過學習這些東西,回憶自己小時候受到的教育,求教父母或者自己做錯一些事情時父母的處理方式,還有父母的相處等等,兩者進行比較,分析自己得到跟公眾號上的差別,畢竟公眾號上那些知識比較專業一些。

二、線下自己讀一些和原生家庭相關的書籍,我在看海靈格的《誰在我家》,目前讀的不多,一般都是抽時間閱讀,談不上什麼心得。

雖然原生家庭比較負能量,但是父母愛自己的子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眠食諸希珍貴1


看了很多說原生家庭對子女影響的文章,不得不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確實是很深,很多根深蒂固的思想確實很難改變。但是我們比父母那一輩已經好太多了,無論是我們接受的教育、接觸的人群還是所處的時代,各方面都可以幫助我們去拜託原生家庭的束縛。

你覺得負能量太多,就多看看正能量的書,不管是不是雞湯文,對自己有用就好。多做心理暗示,不開心的時候就微笑,微笑真的可以驅散煩惱。多和陽光開朗的人聊天玩耍,他們的感染力真的很強。總之不要自己一個人閒待著,東想西想,負能量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封閉自己,把所有的負能量憋在心裡,這樣真的會出問題

最後,希望每個人都能感受美好,開心幸福


好好生活積極向上


原生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有負能量的現象,相信大家也看過《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挺好》蘇明玉以及現在新出的影視劇《安家》房似錦。

對於這些人我表示很同情,當然你也能看到出生於原生家庭的人往往都比較能吃苦,能拼搏。

出生於原生家庭不是能改變的,但是以後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把負能量拋開,為了自己為了自己喜愛的人“幹就完了”。


你的專屬時尚dd


家庭無法選擇,就好像父母無法選擇是一樣的。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擁有什麼樣的父母,擁有什麼樣的成長環境,對於孩子來說,沒有選擇權,因為孩子不懂事,也不獨立。但是隨著長大,有了認知,有了對比,發現其它小朋友的父母怎麼那麼有耐心,別人的父母竟然稱讚自己,這個時候,孩子心裡就有了對比,或者說有了傾向。孩子是最直接的,誰對他好,和誰在一起高興,就會經常和誰在一起。和自己家庭的父母親人在一起不高興,可能就不願意回家,不願意在家裡多待。其實當家庭負能量的時候,我們很難改變父母,更難說服父母。但是要知道,天下父母親,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好,所以別期望改變父母了,自己可以改變。比如儘量減少和父母獨處,當父母發脾氣或者說道的時候,想辦法出去一會兒,或者回到自己的臥室,或者去親戚朋友家裡待一會,這樣都可以轉移注意力,暫時脫離負能量環境。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如果父母還是發洩負能量,那如法炮製,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正面衝突或者正面對抗,你贏不了父母,除非你想讓父母傷心,況且你還得依靠父母供你吃穿上學呢。等你經濟獨立的時候,也許選擇餘地更大一些。不過,當你經濟獨立的時候,你就已經成年了,父母也已經老了,那個時候,你已經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生活,不被原生家庭的負能量影響了。說明一點,當你長大的時候,千萬吃一塹長一智,不要犯同樣的錯誤,特別是在對待父母的時候,不能因為他們負能量讓你不高興,你就同樣負能量讓他們不高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康怡每日健康


上一輩子的恩恩怨怨我們沒有,當然我們也沒有能力去挽回什麼,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活在當下。

之前看魯豫說,我們的人生中可能會因為原生家庭或者其他原因有一些黑暗的地方,這些黑暗的地方就像一個小黑點時常徘徊在我們左右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用人生中的亮光來遮住他,如果我們一致想要擺脫黑點或者戰勝黑點,那往往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已經融合在我們生命中。要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他身上,那個黑點只會越來越大,直到吞噬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