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08年開始說降價,說到現在還沒降價是為什麼


中國房價的上漲,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9年之前,是由於經濟發展帶來的自發性上漲。

2007年之前,很多人還是全款買房的,貸款買房的還沒有成為主流,中國居民儲蓄率非常高,槓桿一直很低。

當時還流傳這中國老太和美國老太的故事,大致內容講的是中國老太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退休以後才買了個房子享受生活,美國老太年輕的時候就貸款買了房子,到了退休,貸款也還清了,同樣舒適的享受著退休生活,但是他的房子已經住了一輩子。

這其實就是在鼓勵超前消費了,在2009年之前,超前消費的概念在中國還是一個新事物,大部分人的消費觀還是比較保守,不像現在這麼習以為常。

房子08年開始說降價,說到現在還沒降價是為什麼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由於購買力不足,中國的房地產迎來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下跌,很多地方房價跌了30%左右。

2009年四萬億出來以後,銀行開始鼓勵貸款買房,買房只需三成首付,這一下子很多人又都買得起房子了,於是紛紛加槓桿上車,房價出現了一次飛躍性的上漲。

這一輪上漲持續到了2014年,房價再次疲軟,2014-2015年由於房子庫存過高,需求疲軟,很多開發商第一次面臨現金流斷裂的危險,包括一些大型地產商的現金流都出現了嚴重問題。

2015年之後,樓市開始去庫存,再次放鬆了貨幣,鼓勵信貸資金入市,於是各路資金通過信託,資管通道,民間借貸等途徑再次大幅流入房地產,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變相零首付,信用卡套現去付首付款的方式加槓桿入市,導致房價出現了第三波上漲。

房子08年開始說降價,說到現在還沒降價是為什麼


當時還有專門的機構在教別人怎麼樣才能夠一分錢不花就能買房子,可見有多麼瘋狂。

2016-2017年又是各種人才計劃,棚改貨幣化等手段再次推高了房價。

直到2018年開始,樓市又開始疲軟了,一直持續到現在。

總結起來,在2007年之前的房價上漲,是經濟發展帶來的自發性上漲,是良性的上漲。

2009年之後的上漲,就已經是貨幣現象,是貨幣推動樓市的上漲,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和投資屬性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2009年-2015年期間,也可以看成是加槓桿之後的市場自發性上漲,這還是相對良性的。

但是在2015年之後,就是各種主動性貨幣寬鬆,人力計劃等推動的上漲,這就嚴重透支了市場的購買力。

如果不是最後的這一波上漲消

房子08年開始說降價,說到現在還沒降價是為什麼

滅了居民手裡的大量現金,大家手裡有錢,現在消費也不至於這麼低迷,實體經濟也不會這麼被動。

從大趨勢的角度來看,2007年之前的上漲,就是一個正常的上漲趨勢。

2009-2015年的上漲,就是頂背離性上漲階段了。

2015-2018年的上漲就是二次頂背離。

如果現在繼續降低首付,把三成首付變成一成,那麼樓市還能繼續上漲一波,只不過那樣一來,南方小島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當局顯然是看到了這種後果,所以現在主動剎車了,這兩年一直都在嚴禁各路資金進入樓市,長痛不如短痛,只要把水龍頭關掉,樓市自然就漲不起來。

房子08年開始說降價,說到現在還沒降價是為什麼


現在已經是二次頂背離的頂點,貨幣的水龍頭又關掉了,那麼未來就只能是走下降通道了。

未來房價是否會大幅下跌,要看水龍頭的鬆緊程度,如果水龍頭沒有關緊,那麼樓市在總體上就不會大跌,如果水龍頭堅決不放開,那麼大跌就是必然的。

回到題目,其實題目應該改為:為什麼過去中國房價一直漲,從來不會跌?

因為過去並不代表未來,房價漲跌取決於貨幣的水龍頭是否向房地產傾斜。

現在流向房地產的水龍頭已經被關掉了,那麼後面必然就是看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