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腳下的樂水文化,一群勇敢的冬泳愛好者,是這的另一道風景線

記得去年慕名去樂山航拍樂山大佛,為了有最好的操控視角,我們找到了肖公嘴河灘這裡的機位。下到河邊遠遠的就看了壯觀的樂山大佛,卻也在河邊看到了樂山的另一道風景線,這就是樂山的冬泳愛好者,據說這就是大佛腳下樂山人的“樂水文化”,勇敢的冬泳愛好者也成了樂山的另一道風景線。

大佛腳下的樂水文化,一群勇敢的冬泳愛好者,是這的另一道風景線

在樂山肖公嘴冬泳廣場,這裡每天都有一群冬泳愛好者,他們不喜歡室內泳池的拘束,便選擇了河流這樣與大自然能最親密接觸的地方,這些人一遊就是幾十年,也用激情和行動詮釋了樂山的“樂水文化”。

大佛腳下的樂水文化,一群勇敢的冬泳愛好者,是這的另一道風景線

在樂山,河邊的冬泳愛好者已經成了這裡的一道風景線。以前沒有疫情的時候,肖公嘴廣場不管白天還是晚上,不管冬天還是夏天,你都能見到游泳的人群,隊伍裡有年輕小夥,也有年過半百的老大爺。不過目前因為疫情影響,肖公嘴廣場也已經暫時封鎖,不準冬泳了。

大佛腳下的樂水文化,一群勇敢的冬泳愛好者,是這的另一道風景線

這些冬泳愛好者在1994年的時候還專門還成立了一個冬泳協會,至今協會運行已經29多年了。據說協會在冊人員有將近200人,除了有登記的人員外,在夏天的旺季,河裡每天有超過2000人前來游泳,非常壯觀。從2006年開始,樂山冬泳協會還成立了水上志願者救護隊,據悉,已有約40名救護隊員救起了93名漂流遇險者。

大佛腳下的樂水文化,一群勇敢的冬泳愛好者,是這的另一道風景線

現在看到的平坦的冬泳廣場也是協會集資修建的,成立初期,廣場經過了初步改建,再加上政府和企業的資金支持,肖公嘴建成了一個500多平米的冬泳平臺。這裡包括更衣室,衛生間,淋浴器等等一應俱全。在2006年這個廣場被正式命名,也就是今天的樂山冬泳廣場。

大佛腳下的樂水文化,一群勇敢的冬泳愛好者,是這的另一道風景線

游泳是一種健康的運動,不僅能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經常游泳還能提高人們的呼吸系統功能,也能治療多種慢性疾病。所以冬泳協會成立後牽頭組織了各種活動,不僅豐富了樂山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向外界展示了樂山人一種頑強拼搏向前的精神。

大佛腳下的樂水文化,一群勇敢的冬泳愛好者,是這的另一道風景線

樂山人為什麼都愛游泳呢?這本身跟樂山的地理位置有關,樂山旁邊就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在三江水域,他們奮力拼搏,盡情享受著游泳的快樂。多年來,樂山冬泳愛好者作為搶救落水者的光榮事蹟也多次見報,彰顯了社會的正能量。在冬泳廣場的協會簡介欄裡,有一段氣勢磅礴的宣誓詞,“樂山樂水,1994年,一群樂山又樂水的勇者,在三江交匯的大佛腳下,在自己熱愛的故鄉-樂山,成了裡樂山冬泳協會”。勇敢又熱心,頑強又拼搏,這就是樂山人的“樂水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