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幫助早產寶寶,健康成長?

雖然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滿月生下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天不遂人願,有些孩子就是性急,早早的就從媽媽的肚子裡跑了出來。如果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待的時間不夠長,吸收的營養不夠充足,自然也就比那些足月出生的孩子虛弱很多,還有可能有一些後遺症。通常,我們把沒滿九個月出來的孩子叫做早產兒。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早產兒的身體素質比較差,難道就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些孩子和普通的孩子一樣健康生長嗎?既然我們先天條件不足了,那麼後天就要開始發力了。如果早產兒在後天可以得到比較好的養育,其實和足月生下來的孩子也不會差太多。

  1.營養要豐富

  早產寶寶各器官的發育還沒有特別完善,在媽媽肚子裡也沒有獲得充足的營養,因此孩子出生後,家長應給寶寶及時補充營養。嬰兒階段除了堅持母乳餵養,家長還需要給孩子額外補充一些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這些補充劑能給提供豐富的營養,保證孩子每日所需。到了孩子4、5個月之後,要及時添加輔食,以獲得更多的營養,促進孩子生長髮育。


疫情期間,如何幫助早產寶寶,健康成長?


  再大一點的孩子,除了一日三餐,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補充一些維生素片。有些孩子只喜歡吃肉,家長也要注意孩子蔬菜水果的攝入,蔬菜裡面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對孩子來說最健康不過了,如果孩子不喜歡,那就要爸爸媽媽多想想辦法了。

  2.定期檢查

  早產兒不僅生下來比較虛弱,還有可能會有後遺症。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帶孩子定期去醫院進行檢查。在發生問題之前就能夠找到問題的所在,那麼也就能夠早點進行預防,孩子也就不會生病了。生一場病對於早產兒來說是非常耗費元氣的,所以爸爸媽媽應該盡力避免孩子生病才是。去醫院檢查除了可以看孩子是不是哪裡生病了,還可以檢查孩子的發育程度。很多家長對孩子發育得怎麼樣,能不能跟上普通孩子的腳步非常擔心,所以去醫院檢查的話也能夠順便看看孩子的發育情況。

  給早產兒補充營養,家長也要注意不過補過了頭。有時候孩子吃飽不願意吃了,家長也要再硬塞幾口,導致孩子變成了“小胖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