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有些女性將牙齒染黑,將眉毛剃掉,為何要進行如此特殊的裝扮?

付加苗子


這種古代日本女性所特有的妝容,學名叫做“黑齒”、“引眉”,其實是當時日本貴族的標配。


黑齒與引眉

染黑齒,是日本古代就有的習俗。在日語中,這種習俗叫做“お歯黒”(おはぐろ)。

在日本明治時代以前,這種習俗非常普遍。特別是一些已婚女性,都會把牙齒染黑。不僅如此,自日本平安時代開始,還會有男性貴族在成人禮的時候,將自己的牙齒染黑。


除此以外,日本人還有引眉的習俗,在日語中被稱作“ひきまゆ”。所謂的引眉,就是把眉毛剃去,然後用墨水在眉毛處畫出眉毛的形狀。

以上的習俗,在今天日本的某些地區仍然存在。

大家為什麼要染黑齒、引眉呢?這其實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例如,日本的名著《源氏物語》就提到:

女主角紫姬十歲後被源氏收養,自此她開始將牙齒染黑,使自己變得更美麗了;同時也開始引眉,使得眉際看上去十分清爽。

由此可見,黑齒、引眉是當時的審美觀,或者說是身份的象徵。

你做了符合身份的事,就會讓自己“顯得很美”。

總而言之,這些都是歷史悠久的習俗了。


HuiNanHistory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古代日本貴族婦女的特色:白麵、黑齒、剃眉。

這都是有來頭的。

一個個說。

白麵

日本在唐以前是很落後的,所以大力學習唐朝。

當時日本貴族非常喜歡唐朝的一切,也包括服飾和化妝。

而那個時候,唐朝貴族婦女喜歡用白粉薄薄的在臉上塗一些,這樣看起來會皮膚白。

日本貴族婦女也照樣學習。

搞笑的是,中日的審美觀不同,日本人逐步覺得越白越好看。

結果就是,白粉越塗越多,塗到最後就成為一個京戲中的大白臉。

如果中國老人,在夜晚突然看到一個這樣的日本貴族婦女,估計當場嚇斷氣了。

不過,在日本人嚴重,這就很美很好看。

剃眉毛

在中國,沒有眉毛是很晦氣的。

古代理發師,如果修眉時不慎將顧客的眉毛剃掉,就要賠不少錢。就這樣,顧客一般也不滿意,因為這會帶來晦氣。

電視劇《傻兒師長》中,傻兒師長因流浪江湖,無錢吃飯,只得讓理髮師踢掉自己美貌再來訛詐,結果騙到1塊大洋。

不過,在唐代的中國婦女,則很流行修眉毛。

也就是將眉毛修成一條,再用眉筆去畫。美眉配合塗白粉的皮膚和紅唇,整個臉顯得很高貴。

有意思的是,日本女人也學了這一套,但又玩過頭了。

由於審美觀不同,眉毛修來修去也不完美。

最終,日本女人乾脆剃掉眉毛,通過眉筆直接畫出眉毛。

奇怪的是,他們畫的眉毛位置太高,眉毛又粗,讓中國人無法接受,感覺像吊死鬼。


黑齒

和白麵不同,黑齒是有原因的。

日本的飲食偏甜,古代又沒有牙膏牙刷。所以,日本人往往到了中年,牙齒就不行了。很多幕府將軍也就是40多歲,牙齒都掉光光了。

男人還好辦,如果女人三四十歲就沒牙齒,那還怎麼見人?

逐步的,日本貴族婦女流行一種鐵漿。

這種鐵漿是將鐵屑浸入酒、茶、醋中使其出黑水。鐵漿吐沫在牙齒上,有不錯的保護牙齒的作用。

只要堅持長期用這種鐵漿,日本女人就能有一口好牙齒。

但代價是,牙齒會變為黑色。

據說最初這種鐵漿非常難以搞到,只有貴族婦女才能用。

於是,久而久之,這竟然影響了日本女人的審美觀,將黑齒當做一種貴族女人的美貌特徵。


由於白臉、剃眉和黑齒,無論到日本的是中國人還是洋人,一開始都嚇得屁滾尿流。

一個駐紮日本的德國使節回憶:“日本國妙齡姑娘有時滿臉塗得雪白,原本自然的面龐全然不見,看上去很醜。”

一個去過中日的德國船長則說:“中國女性只是抹鮮紅的口紅。日本女性卻不一樣,整張臉,脖子甚至肩膀都塗上白粉,臉頰和嘴唇抹得鮮紅。遠遠看去效果不錯,但近看讓人觸目驚心”。

英國大使夫人則說:染了黑牙的女人的嘴巴,像是開了口的墓穴。


薩沙


喜歡看日本大河劇的朋友,對這樣的一個畫面並不陌生,一個看上去十分美豔的女子或者一個看著很帥氣的男子,突然衝著屏幕呲牙一笑,瞬間嚇你一跳,只見他(她)們的牙齒是黑色的。若是趕上藝伎那種如新粉刷的牆面一樣的大白臉露出一口黑漆漆的牙齒朝著你一笑,你心中對美女的熱情瞬間就沒有了。而且這些人還往往將眉毛剃掉,或者點上兩個大黑點,或者畫上兩道粗粗的眉毛,讓人看的不但怪,而且一點美感都沒有。

很多人奇怪了,為什麼在日本的歷史上有這樣的打扮,看著怪瘮人的。這大半夜的看到這麼一位,不嚇個半死才怪。

其實這是衍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種貴族打扮,起初平民是無權使用的。天皇的近臣與公卿要職人員,會剃眉(墨畫兩的點,稱殿上眉),而後將牙齒染黑。染黑牙齒的材料據說很複雜,因為要保持牙齒白不容易,保持牙齒髮黑也不容易。據說日本人用茶,酒,醋,糖混合後,加入燒過的鐵屑,經過數日發酵之後,再加熱沸騰後就形成一種特殊的黑色物質。這種物質塗在肌膚或者牙齒上後,可以保持長期不掉,但據說此物惡臭,若使用不當,會造成發炎,很有可能造成口腔疾病甚至會丟掉性命。

貴族這種自認為很“美”的打扮,逐漸流入民間,人們通常會在受元服(成年禮)禮儀前,將牙齒染黑。這習俗延續1870年,明治天皇嚴格禁止後才逐漸消失。

在當時的日本,將染黑齒,剃眉毛當成一種特殊的美,《源氏物語》中的美女紫姬,將自己拔眉染牙後才會“更美”。在當時,一個貴族女人如果不染黑齒的話是嫁不出去。在日本浮世繪上精彩出現一個美男子的形象,這個美男子叫平敦盛,不但俊美,而且能征善戰,在其上陣前一定要先把臉刷成白色、而後染上黑齒,這樣一來讓自己更英俊幾分,這在當時還被傳為佳話。(可我咋就沒看出這樣更美更英俊呢?)

後來,這種化妝術被京都的藝伎門學了去,紛紛效仿,臉越白、眉越光,牙越黑,鬢越堆,腿越短….成了日本人心中獨特的美。

等到歐美人駕駛著“黑船”登陸日本的時候,上岸後第一眼就被日本女子的美所折服,但是看到她們的牙齒後,感覺自己從天堂掉入墳墓一般。

針對日本人這種怪異的化妝,很多歷史學家做過研究,認定日本人剃眉毛的淵源來自唐朝。由日本遣唐使將其帶回日本國內,當時的唐朝女子時興“修眉”,在現今保存的大唐仕女圖中,可以看到唐朝女子那種特殊的眉毛。日本人將其引入後,改為“引眉”(將眉毛徹底剃去,用墨在原處描上各種眉形,跟我們現代的紋眉很像)。在日本江戶時代,一個女子到了一定年齡還嫁不出去,家人就會埋怨:“你什麼時候才能剃掉眉毛?”因為女子結婚時,眉毛必須剃掉,然後塗上黑齒,塗上白粉才算是正宗的新娘子裝束。

針對將牙齒塗黑這種說法,目前在日本歷史上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古代日本人的牙齒排列不整齊,十分難看,索性都染黑了視而不見。第二種說法,與中國唐朝有關,在大唐有位猛將叫“黑齒常之”,(百濟人,現在的韓國)。他作戰勇敢,而且長相俊朗,在出徵前他會將牙齒染黑,因此“黑齒”可能從朝鮮半島傳去日本的。

其實,將牙齒塗成黑色這種事情,不只是日本的特色,在南洋地區,例如越南、泰國、緬甸等地,以及古代嶺南地區的南方少數民族都有染黑齒的習慣。而臺灣原住民,在日劇時期,依舊有些部落保持著紋面塗齒的傳統。但顯然這種美是我們現代所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樣一來,真的不美,反倒讓人感到噁心。

看我可愛的小黑牙

大獅


在中國,黑牙齒向來被認為是不開化的表現。只有遠古時期的野蠻人,牙齒才是黑色的。然而,在日本,一些女孩結婚時,卻會把牙齒染黑,並且剃掉眉毛,這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染黑齒是日本貴族的一種裝扮,這是身份的象徵。早在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男女在舉辦成人禮,婚禮時,就會用鐵屑,茶,酒等原料,把牙齒塗成黑色。他們認為,這樣的裝扮讓人更美麗。

到了江戶時代,男性基本就不染黑齒了。只有那些18歲以上的未婚女性或者已婚女性,以及藝伎才會用黑齒來突顯自己的美。而普通老百姓,則只在一些隆重的場合,比如婚禮、慶典,才染黑齒。

後來,日本人又把黑齒,當作女子是否已婚的象徵。女孩在結婚前一天晚上必須將牙齒染黑,同時剃掉眉毛,畫上兩個大黑點或者粗粗的眉毛,再塗上白粉紅唇,日本人覺得這樣才是新娘的完美裝扮。直到明治維新,日本頒發染齒禁令,黑齒才逐漸消失。

除了染黑齒,日本還有個奇怪的習俗。那就是,女孩在出嫁前要和父親一起泡澡,給父親搓搓背,以此來表達對父親的關懷。

如今,日本女性已經不染黑齒了,只有在一些影視劇,祭典中,才能看見黑齒的蹤影。至於泡澡文化,也只有少部分家庭依然存在。對此,不知道你有什麼看法呢?


找靚機科普君


日本人將眉毛剃掉的做法,源於唐朝。

中國傳世名畫《簪花仕女圖》明顯可見,唐朝女性流行把眉毛剃掉,在額頭上畫眉毛的姿態:

有詩為證: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

剃掉眉毛再畫,想想就·····

隨著時裝化妝方式與審美的發展,宋朝以後,就不流行掃峨眉了,但是日本卻沿用下來,並且將這個傳統融入戲曲中,成為對戲曲的尊重之一。

譬如歌舞伎:

中國的崑曲並沒採用掃峨眉的方法,但是,有日本梅蘭芳之稱的“坂東玉三郎”在表演昆區時,妝容也是掃掉眉毛再畫的:

注意我們傳統戲曲中中國男旦的眉毛:

我們的傳統戲曲頂多是“吊眉毛”而不再採用掃掉眉毛從新畫的畫法了。

說完畫法再談談用料,戲曲藝術的用料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之中。有些戲曲早就淘汰了原本厚厚的粉墨油彩,只是淡淡的施妝,比如越劇:

徐玉蘭老師的面相眉清目秀,看得清清楚楚。

而日本人黑齒的習慣,則是由朝鮮半島傳入的。

《源氏物語》載,紫姬年幼時,因為外祖母墨守古風,所以並沒有染齒。但被源氏收養後,她的牙齒被染成黑色,使她看上去“更美了”。她之所以染成黑齒,與她被貴族收養有關,可見這一風俗當時被認為是公卿門第的行為。此外《枕草子》、《紫式部日記》、《榮華物語》等作品中,均記載當時貴族有染黑齒的習俗。

根據茂呂美耶在《江戶日本》中對於染齒,裁眉的敘說:

“將牙齒染黑的,肯定是已婚婦女;牙齒不但染黑,又將眉毛剃光,則必然是膝下有孩子的媽媽。把牙齒染黑,以現代人眼光來看,似乎很恐怖,不過,染牙的另一個目的,是預防蛀牙與牙周病。有懷孕經驗的女性應該都知道,懷孕期間,由於胎兒會吸收母體的鈣質,繼而影響到母體的牙齒,所以染牙習慣也並非完全是一種裝飾。”

這裡說的染牙的目的是防止牙病,恐怕是現代的解釋,在這一習俗起源的時候,應當不是這樣的。


何許人言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咱們的老鄰居日本是一個極為變態又奇怪的民族,從一開始就得鬧出一些彎彎繞繞來。而且讓正常人極為難以接受,在咱們中國古代,形容女子美妙,都是和現在的審美觀點是差不多的。但是日本卻完全不同,日本人在古代可沒有像中國所說的什麼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而他們要的是非要把眉毛全部剃光、牙齒塗黑,這在當時日本是美女的模樣。


(古代日本女人)

咱們中國人可是接受不了這種美啊,如果晚上丈夫回家看見媳婦長成這樣,我得嚇死。而且這種裝束在當時還是日本貴族的標配,如果不這樣弄的話,反而還顯得格格不入。日本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女人弄成這個樣子呢?說白了就是當地的日本習俗啦。日本的這種裝束叫做“黑齒”和“引眉”當時的人這麼做了就能體現出日當時本社會的地位,不光日本女人日本男人也會這麼做,當自己成年的時候會把自己的牙齒塗黑。


(日本女人黑牙)

而日本把眉毛剃光了是學的中國古代唐朝,當時的中國女人可不像日本女人那麼寒酸,有著各式各樣的化妝品而且當時也盛行修眉。將自己的眉毛剃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和款式,哪像日本女人直接把眉毛都剃光,而為什麼卻把牙給染成黑色?其一的原因是在當時日本環境造成的,可以彰顯自己的地位,其次呢,把牙塗成黑色的那個草料是對於日本人自己的牙本身是有好處的,可以維護自己牙齒的乾淨,但是我就不明白,把牙都塗成黑色了,你還管他牙白不白,乾不乾淨呢?


(這還算是正常的女人)


鵬正


“黑齒”和剃眉在日本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也帶有一些歷史意義;

《山海經》中出現過“黑齒國”,但在《明史》中記載,崇禎帝見某位官員的奏摺上有黑齒一詞,不解,便請教這位周道登大學士,周閣老想了半天,回奏道:“黑齒,齒髮黑者也!。而傳說,日本的“黑齒文化”來源於唐朝的一位著名軍事將領“黑齒常之”,但這個在唐朝作為姓氏的“黑齒氏”,到了日本卻真的成了“黑色的牙齒”;

而剃眉的習俗也是來源於唐朝,唐朝的仕女圖中,女性的都修過眉毛,而到了日本之後,則是稍加改動,把眉毛全部剔除,並將之稱為“除眉”,有剔除黴運之意;

而這種黑齒剃眉的形象,早在1200年前的日本就已經出現了,在當時,只有貴族女子才有資格做這樣的裝扮,發展到後來,一些日本武將的女兒在童年時期必須要做這種打扮,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打扮可以為出門征戰的父親帶來好運和勝利的希望;

再之後,黑齒成了武將的象徵,不僅能襯托自己高貴,也能滿足自己是個“常勝將軍”的虛榮,如果將軍出門沒有黑齒反而會被人恥笑;後來這種文化從貴族流傳到了民間,成為了百姓在“婚喪嫁娶”等特殊場合的必備裝扮;

雖然這種黑齒剃眉的裝扮曾因為“禁黑齒令”而遭到了“封殺”,但這種裝扮確實是日本文化的一種象徵,更具有歷史意義;


以上均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補充!


搞笑王者菌


【鏡花緣】記載林之洋海外經商途徑黑齒國,該國女子皆黑齒,學塾語言服飾與中國無異,請注意,這不是日本。

按,【鏡花緣】所述諸國脫胎於【山海經】,個人認為事實存在,此地飲食結構造就黑齒風俗,比如嚼檳榔吸菸喝茶等嗜好。

日本有部電影【望鄉】,吸引眼球的就是阿崎婆一口黑牙,常年吸菸(旱菸不是紙菸,用很長的煙桿的旱菸)喝茶引起的。

菸草最先發現的是呂宋島,當地人吸旱菸也有嚼檳榔習慣,離日本也近,黑齒國很有可能就是古代菲律賓。


咆哮萬里撲龍門


另類審美其實一直都廣泛存在於人類社會,只是如今信息渠道暢通,文化傳播更快,才造成審美趨同的現象。不過,從本質上來講,古代日本女性染黑齒、剃眉毛的做法,與網紅們墊鼻樑、削下頜的瘋狂舉動,倒也沒什麼本質區別。

不過,說起日本女性的黑齒、引眉,還真就不能侷限於日本文化,因為這些風俗最初都是由我國穿過去的。割裂了這層文化淵源,便很難解釋清楚這一問題。

按照民族學的研究,“黑齒”原本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她起初活動於青藏高原北部,後來才逐漸向南方遷徙。但可惜的是,許多文獻典籍都未曾對這一古族進行詳盡的記載。不過,傣族中的“花腰傣”便起源於遠古時期的黑齒。

顧名思義,黑齒族的得名源於其特殊的風俗——將牙齒染黑。

時至今日,花腰傣人還流行著這樣的風俗,當少女到13-14歲左右時,一般完成了換齒,便用特製的燃料將齒面染黑。在他們眼中,牙齒越黑才越好看,若是長著一口白牙,才是奇醜無比。當然,染黑齒的做法其實也與古人預防齲齒、防止口腔疾病有一定聯繫。

當然,如今的花腰傣姑娘們,也多是以唇紅齒白為美,不再刻意將牙齒染黑了。這種變化,實際上就是審美心理的反映。

除了花腰傣人之外,在布朗族中也有染黑齒的習俗。布朗族以黑為美,他們的服飾多以黑色為基調。在男女進入到成人戀愛的時候,會經過一個特殊的成人禮,其中便包括將牙齒染黑,意味著自己已經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黑齒民族的遷徙過程中,有一部分便遠及山東、遼寧、朝鮮、韓國和日本等地。古代日本女性染黑齒的做法,便是由此而來的。

黑齒族在日本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也將染黑齒的風俗傳承下來。在《源氏物語》中,曾提到紫姬染黑齒的故事。紫姬幼年時,並沒有染齒,但被源氏收養後,她的外祖母便將紫姬的牙齒染黑了,為的便是看上去“更美”。

比起黑齒,引眉的問題便相對好理解了,因為有較為直觀的圖像資料作為參考。

“引眉”雖然聽起來挺文雅,可實際上卻是一種比較另類的化妝方式,它既受唐朝文化的影響,又被日本女性進一步“改良”了。可以說,就修眉而言,古代的日本女性下手“更狠”。

從一些唐代的侍女圖中可以看到,女性為了愛美,特意將美貌剃掉,然後再畫上兩條粗壯的眉毛,顯得上眼眶與眉毛之間的距離更寬。

受唐文化的影響,這種特殊的修眉方式也傳播到了日本。不過,與侍女圖上的化妝方式不同,日本女性的引眉更為誇張。在今人看來,這非但沒有美感,反而顯得有些“驚悚”。可是,在古代日本,這確實一種時尚和身份的象徵,甚至連一些男性也會效仿。

概括來講,古代日本女性黑齒、引眉的裝扮,原本是從我國傳播過去的。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如今看來很是奇葩的裝扮,卻曾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是一種另類的審美心理。


史海爛柯人


日本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國民以變態的審美觀而著稱。當然,他們的美觀我們欣賞不來便不能說其不美,對於日本不可以常理度之。我們姑且名之變態美。

日本人變態的審美觀自日本古墳時代起(公元250至538年)便在整個日本民族中根深蒂固,此後他們有傳承也有學習。

比如我們現在要說的日本藝伎的發展史,也是始自於日本古墳時代。與現在日本藝伎以女性為主不同,古墳時代的日本藝伎最開始是男藝伎發展起來的。當然,這也決定了最開始的日本藝伎是賣藝不賣身的宗旨,至於到了我唐朝時由於女性在社會中越來越活躍,日本女人特有的柔美、婀娜與藝伎的形象不謀而合,更適合大唐妝容,逐漸發生了男藝伎向女藝伎的轉變,其後日本女藝伎撐起了整個日本戰國時代。


(輕飾粉面的日本男藝伎)

總之一句話,大多數日本男人的性取向還是正常的。因為男藝伎賣藝不賣身,而市場又有迫切需求便只能往女藝伎發展了。當然大多數時候日本女藝伎還是賣藝不賣身的,最起碼在所在叮舞館是這樣,私下裡卸下白粉皮那就不得而知了。

自日本古墳時代一直到戰國時代的藝伎發展史,除了經歷了由男性向女性的大範圍轉變外,在妝容上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令人驕傲的是,日本當今引以為豪的藝伎妝容是從我唐朝偷師過去的。只不過我唐人不走那個極端。

眾所周知,日本人對我唐文化的膜拜不是一點半點,如妝容、服飾、茶文化、劍道、建築等。當然,日本人對我唐文化有傳承也有夾雜著其變態美觀的發展,要不然我唐人可不會有日本藝伎那般變態美的妝容。

我大唐,或者更早始自於隋唐時便有了世界性大學,貞觀年代其發展最如日中天吸引了天下學子來朝聖的國子監便是其中典型。當時有很多國家為盛世大唐所傾倒,紛紛派遣使臣、學子入唐學習知識傳播文化。有很多在國子監畢業的外國學子甚至深深愛上了大唐的美,留下來安家立業,終老於斯。派遣使者學子來唐的國家中就包括了日本。

實際上日本藝伎從男性向女性的轉變與妝容上的天翻地覆都是始自於第一批來唐國子監學習的日本學子所帶來的改變。

這幫日本學子十分欣賞我大唐女性雍容華貴的氣質與妝容,便把我大唐女性的點唇、粉面與畫眉的藝術帶了回去。

(大唐女妝)

說明一點就是,我唐女的粉面只是薄薄的粉飾一層意思一下,而眉毛確是部分剃去再描摹的。可是傳回去日本,整個日本貴族婦女對我唐女妝容的熱愛不是一點半點。本來在大多數日本女性的身上,這份帶著濃郁唐風的妝容還算是美,可是當日本男藝伎也描摹這份妝容的時候顯然十分不搭,非得換成女藝伎才顯得格外順眼的多。當藝伎由男向女轉變的時候,在妝容上問題又來了。原本男藝伎因為男性的陽剛之美所以臉上輕施粉黛便可,可是換成了女藝伎,特別是到了晚上黑燈瞎火只能靠煤油燈或蠟燭照明的藝伎館,女藝伎則顯得毫無生氣,離得遠了乾脆連人臉都看不清,更不用說欣賞了。這一下可讓東京和大阪的老爺們拍桌子了。於是,日本女藝伎索性只能在臉上將粉厚厚塗了一層又一層,直到遠近座位的觀眾老爺都滿意為止。同樣的,她們乾脆把整個眉毛剃去再描摹,這也無可厚非,本來日本藝伎就是整個眉毛剃去的。可是這樣一來,問題又來了。夜裡因為厚粉,臉是白了也看得清了,可當嘴一張,一口黃牙則顯得格外難看。有一臉白粉映襯,再白的牙齒也顯得不夠看,更何況彼時莫說日本就連大唐的人們對於口腔與牙齒護理知識都知之甚少。



(日本女藝伎)

在禮儀上有一句話叫做笑不露齒,這一點中日在認知上是一致的。總歸不能把牙齒也變白,那麼索性變黑算了,這樣藝伎們在晚上表演時即便不小心露了牙齒也會因為夜色的關係掩飾過去,也能解決露齒的突兀影響整體美觀的問題。

於是,日本藝伎用鐵粉泡入摻雜茶、醋的液體中塗抹在牙齒上,這便有了日本藝伎黑齒的由來。


(日本女藝伎的黑牙因為夜色顯得不那麼顯眼)

這基本上算是整個日本藝伎的發展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