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假設,如果岳飛生活在宋仁宗時代,下場會不會好點?

光和暗的洗禮


雖然歷史沒有假設,但是如果岳飛生活在宋仁宗時代,也同樣不會有好下場。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宋朝骨子裡“妥協”的基因

不僅是宋仁宗趙禎時期,縱觀北宋南宋歷朝皇帝,骨子裡都充滿了“妥協”“求和”的趨勢,在宋仁宗趙禎執掌宋朝期間,最主要的軍事衝突在於西夏。宋、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及定川寨展開三次大戰,宋軍都是先勝後敗。西夏雖在宋夏戰爭中接連取得勝利,但自身也是傷亡近半。在雙方都受到重大損失的情況下,宋、夏開始謀求妥協。由此可見,即便在宋朝國力鼎盛的宋仁宗時期,“妥協”二字也是深入骨髓。


二、宋朝“重文輕武”的治軍文化

在宋朝的歷代帝王中,文筆、書畫的造詣都可以說“登封造詣”,而對於軍事戰略,卻是“一敗塗地”,從帝王的這種“重文輕武”的性格來講,以文人職官、文字治軍的現象,在兩宋時期非常盛行。而像岳飛這樣“文武雙全”的曠世奇才,又“手握兵權”深得民心的高級將領來說,卻成了朝廷乃至宋朝皇帝的“心腹大患”。


三、宋朝以經濟換取“和平”的戰略方針

從宋仁宗趙禎開始,由於經歷了比較長期的和平,宋朝經濟發展迅速。以至於宋朝對遼、夏是以每年支出數十萬兩銀、數十萬匹絹,以及大量其他物品以換取和平。也正與此,奠定了宋朝以“經濟換取和平”的歷史基礎。所以,即便是岳飛生活在宋仁宗時期,也不見得有“用武之地”。


所以,通過前面的分析,岳飛在兩宋任何時期,都是難逃遭受朝廷排擠、奸佞小人暗算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