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假设,如果岳飞生活在宋仁宗时代,下场会不会好点?

光和暗的洗礼


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是如果岳飞生活在宋仁宗时代,也同样不会有好下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宋朝骨子里“妥协”的基因

不仅是宋仁宗赵祯时期,纵观北宋南宋历朝皇帝,骨子里都充满了“妥协”“求和”的趋势,在宋仁宗赵祯执掌宋朝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宋、夏在三川口、好水川及定川寨展开三次大战,宋军都是先胜后败。西夏虽在宋夏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但自身也是伤亡近半。在双方都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宋、夏开始谋求妥协。由此可见,即便在宋朝国力鼎盛的宋仁宗时期,“妥协”二字也是深入骨髓。


二、宋朝“重文轻武”的治军文化

在宋朝的历代帝王中,文笔、书画的造诣都可以说“登封造诣”,而对于军事战略,却是“一败涂地”,从帝王的这种“重文轻武”的性格来讲,以文人职官、文字治军的现象,在两宋时期非常盛行。而像岳飞这样“文武双全”的旷世奇才,又“手握兵权”深得民心的高级将领来说,却成了朝廷乃至宋朝皇帝的“心腹大患”。


三、宋朝以经济换取“和平”的战略方针

从宋仁宗赵祯开始,由于经历了比较长期的和平,宋朝经济发展迅速。以至于宋朝对辽、夏是以每年支出数十万两银、数十万匹绢,以及大量其他物品以换取和平。也正与此,奠定了宋朝以“经济换取和平”的历史基础。所以,即便是岳飞生活在宋仁宗时期,也不见得有“用武之地”。


所以,通过前面的分析,岳飞在两宋任何时期,都是难逃遭受朝廷排挤、奸佞小人暗算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