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教育導教諮詢小豬趣學:教育孩子應從細節開始

一、細節對家庭教育的影響

我們知道,家庭教育是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時時、處處、事事都在與孩子的細節打交道。孩子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手勢,甚至是一個眼神,都有可能成為讓父母為之一振的精彩細節。同樣,父母對孩子的一句輕聲問候、一個親暱動作也會成為親子溝通中最有效的音符,成為孩子一生都難以忘懷的記憶。

如果把孩子的成長比作一座大廈,那構成大廈基礎的,恰恰是他們所做的每件小事和細節,以及家長對待小事和細節的方式。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坷說:“孩子智力開發與藝術素質培養固然重要,但生活習慣的教養也絕不能忽視,教育必須從細節開始。”

現在,很多家長特別注重開發孩子的智力,花費多少時間和金錢都不吝惜。可是對孩子的細節教育卻不夠關注,認為孩子丟三落四、心不在焉是小事,長大了自然會改的,經常是說一說而已。即使有的家長認識到了細節的重要性,卻又缺乏細節培養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自私、馬虎、愛撒謊、不講衛生等不良的習慣。可見,無論是生活的細節,還是學習的細節,如果我們做父母的沒有足夠重視和關注,時間一長,一個小小的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對於幼兒教育來說,細節的寶貴价值更在於它的啟蒙和創造性。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細節,慢慢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時,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孔子說:“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就是說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會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說長大後所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蹟,很多方面都來自小時候形成的習慣。

故事:應聘

…… …… …… ……

看來,家庭細節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教給了他怎樣的細節,就奠定了他怎樣的生活品質,也就決定了他將來有怎樣的人生。

英國偉大的思想家培根說:“好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的命運,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教育,去培養良好的習慣”。所以,作為家長認真對待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以責任心對待孩子成長中的每個細節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教育過程中有更多的細節被注意、被發覺,那麼家庭教育就一定會變得更加成功!

二、無處不在的細節

細節成就孩子的一生。孩子良好品質與良好習慣,不僅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一個個生活細節逐漸培養而來,也完全體現在一個個生活細節裡。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關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於細微處見真功夫。

1、家庭環境的細節

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環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它是立體化的“三維教材”。就像變色龍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改變不同的保護色一樣,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也會形成不同的個性。

孩子生活和成長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裡,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要給孩子營造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這是孩子快樂進取的物質基礎,是孩子成材的必要條件。就像農民種莊稼,要想長出好的莊稼,必須給它合適的土壤一樣。父母要想培養出聰慧的孩子,就必須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孩子的心靈是潔白無瑕、天真純潔的,他們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就會被造就成什麼樣的人。那麼,父母怎樣才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呢?

支招一:建立舒適、溫馨的物質環境

家庭物質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雖然不起決定性的作用,但卻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整潔有條理的環境會給人以美感,會使孩子感到心情愉快,同時還有利於他們從小養成文明的舉止和良好的習慣。

孩子的居室一定要整潔,東西擺放要有條理,傢俱和裝飾品不要多,儘量給孩子多留一些活動的空間。父母還應讓孩子自己佈置他們的小天地。無論是玩具的擺放還是床鋪的整理,儘量讓孩子自己做,這樣會使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品質以及辦事有條理的好習

支招二:建立溫馨、和諧的精神環境


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是良好家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首先要尊敬長輩,給孩子以榜樣的作用,讓孩子學會孝敬長輩;其次,父母要愛護子女,尊重和信任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從而建立良好的精神環境,促進孩子的健康

支招三:創造勤奮、好學的學習環境


父母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在孩子學習的時間內,儘量不看電視、會見客人以及從事其他娛樂活動。其次,要為孩子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無論是書架上書籍的擺放還是學習圖片的懸掛都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孩子熱愛知識的品質。

愛知識的品質。

2、日常生活的細節

孩子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大部分來自日常生活細節,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動中。父母通過生活的細節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身作則。比如穿衣服、繫鞋帶、收拾床鋪、打掃房間等,都要先做給孩子看,然後再逐步引導孩子自己做,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養成勤勞的習慣。另外,父母還要教孩子一些餐桌禮儀和禮貌用語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道德習慣。

3、隨機教育的細節

成功的家庭教育始於細節,我們教育孩子應當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入手,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抓起,並從中捕捉教育的良機。

當孩子對某一事情產生濃厚興趣時……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對某些事物會產生興趣,家長要注意抓住孩子興趣的“閃光點”及時引導和鼓勵。這些小的興趣就可能會激發孩子某方面的智慧火花,進而帶來更多的收穫和更大的成功。

案例:小小話務員

…… …… …… ……

當孩子受挫時……

當家長髮現孩子在某件事上因失誤而受挫時,首先要真誠地接納孩子,肯定孩子之前的努力與成績。待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引導孩子一起分析下一步該如何做。當事情處理完畢,孩子的心情也好轉後,再委婉地指出孩子的錯誤,這樣既幫助孩子學會了處理問題的方法,又能讓孩子很好地接受錯誤,並能真正地去改正。

當孩子取得成績時……

孩子取得成績時,心裡都十分高興,期望家長的誇獎和鼓勵。家長要善於觀察這一細節,在肯定成績的基礎上幫孩子定下新的學習目標,讓孩子更上一層樓,這樣做還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滋生驕傲的情緒。

…… …… …… ……

可見,家長要善於抓住生活中的這些細節,抓住教育良機,因勢利導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儘量做到一點一滴的細緻、一絲一毫的周到,將細節的魅力發揮到極致。只要我們每一個家長充分認識到細節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細節培養的方法,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家庭教育中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三、父母應具備的培養細節的能力

1、捕捉細節的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關鍵點,這時,孩子有著比平常更強烈的認識和情感體驗。家長若能抓住這些稍縱即逝的細節進行適當的引導,往往容易使孩子產生情感上的認同和心理上的共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於去發現、善於用敏銳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去捕捉隨時可能產生的細節。

2、分析細節的能力

對於捕捉到的細節,父母還要及時地加以分析、歸納。根據細節產生的原因、條件以及影響,家長要調整自己的言行和對待孩子的教育策略。比如,一個從不上網的孩子突然跟父母說要練打字,作為家長根本無法拒絕孩子的請求,畢竟高科技時代掌握電腦技術是社會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以父母首先要弄清其中的原因,耐心的詢問孩子:是想參加競賽,還是想聊天、打遊戲。然後再去查找孩子受了誰的影響、哪些條件讓孩子產生這個想法等外在因素。所以對於孩子,無論是一句簡單的話語,還是一個微笑的眼神,家長都要用心去體會、去感悟,從而使家庭教育在細節培養過程中更加日趨完美。

3、應變細節的能力

父母在捕捉細節、分析細節的同時,一定要學會應變細節。任何細節的產生都有內在的和外在的原因。只有經過認真的分析後,才能準確的加以應變,即根據細節產生的原因,正確地引導孩子哪些細節應該努力去做、去發揚,哪些細節應該立即停止、去改正。因此,只要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和理念,擇時、擇機對孩子加以引導,就一定會產生教育的最佳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