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和鍾澤 攝


第三節 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來,納西族文化同社會經濟一樣,走過了曲折的道路。

1957年、1958年都是坎,當年拆毀民房13859所、灶20719座,為的是老牆土作肥料,還把銅鐵傢俱33.8萬千克銅、60萬千克鐵投之高爐,化為銅水、鐵水。1966年,“文化大革命”使文化遭到大破壞,一切優秀傳統文化被視為是封、資、修,傳統文化與教育整整失去了一代人。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才有了根本轉變,尊重知識分子始成為風氣,納西族地區文化才有了根本的變化。

(1)教育獲得了發展,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麗江辦起了師範專科學校和雲南大學旅遊學院,以及民族中學、職業高中等,學前教育在城鎮有很大的發展。到2007年麗江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學畢業生升學率、初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比全省水平高出1~4個百分點,高考上線率達73.4%,全市兩所高校生達1.2萬人,生員遍及省內外。

(2)廣播、電視迅速覆蓋城鄉,新聞出版獲得了新的發展。

(3)文學藝術獲得較大發展,出現許多優秀作品以及趙銀棠、王丕震、周霖、李群傑等各領風騷的人物。

(4)納西族民間傳統文化和原生態民歌復興。納西族女青年在2008年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中獲得原生態民歌唱法銀獎。

(5)麗江市提出了“文化立市”戰略,古城區和玉龍縣也提出了建設民族文化大區縣構想。

(6)納西族文化研究獲得了豐碩成果。

(7)納西族文化實現了轉型。

①東巴教向東巴文化轉型。

1949年納西族地區解放後,並實行民主改革,普及科學教育。這對東巴教衝擊很大,使其失去了傳承環境。特別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東巴被視為牛鬼蛇神受到批鬥,東巴經被焚燬。然而,在1962年時任麗江縣委書記的徐振康高瞻遠矚,組織東巴和學者翻譯東巴經,直到1966年。1981年,和萬寶等智者倡導把東巴教轉化為東巴文化,建立東巴文化研究所,有系統地組織翻譯東巴經書。東巴教轉化為東巴文化,在新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從哲學、文學到美術、舞蹈和音樂的研究得到了廣泛開展。1983年,麗江召開東巴、達巴座談會,62個東巴出席,並正式確認了他們的文化地位。1999年、2003年,麗江相繼召開了兩次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和學術討論會,許多外國友人參加,把東巴文化推向世界。

②從東巴文化向東巴文化產業轉型。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特別是1994年以來麗江旅遊業迅猛發展,出現了為遊客展演的東巴儀式和舞蹈音樂等,以及東巴雕刻、繪畫也發展起來,逐步形成產業。

③東巴文化傳承也相應開展。

東巴面臨失傳危機,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館辦起了東巴文化學校,有識之士也辦起了東巴文化傳習院,依託學校,進校傳承東巴文化。

(8)納西族文化正在崛起,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成功,成為麗江的品牌,促進了麗江旅遊業的發展。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徐振康(坐者)、周汝誠(右三)、和光(著名剪紙藝人,左四)、周孚定(周霖三子)等人觀看周霖(作畫者)創作。


徐振康是漢族,1959年來麗江任縣委書記,任職5年多,搶救了納西族三種文化。

徐振康與和萬寶是1949~1965年任麗江縣委書記中學歷最高、文化水平最高的,但和萬寶任麗江中心縣委書記僅4個月(1949年7月~11月),而徐振康任職長達5年多(1959~1965年8月),為他實施抱負提供足夠的時間與平臺。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初期麗江經濟迅速恢復是中央及時調整政策、全國形勢使然的話,那麼搶救麗江珍貴的瀕危文化則應是獨具慧眼的徐振康的特殊貢獻了。

徐振康十分善於學習,認為史可資政、史可鑑今,每到一地,就認真閱讀地方史志。他還看了縣檔案館藏的英文版《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履職的“古納西王國”,居然讓一個外國人在此徘徊尋寶27年之久,其價值無疑具有世界意義,當今全縣面臨百廢待興,財政極度困難,搶救文化也刻不容緩,他果斷採取措施,突出搶救了三種文化。

(一)搶救了以周霖國畫為代表的精英文化

新中國成立以後,麗江開展了一系列政治運動。1956年2月,集中全縣573名小學教師開展“肅反”運動。7月,劃定1220名幹部為審幹對象。1958年年底,將原未列入審幹範圍的中小學教師、鄉幹部、公私合營中的私方人員一律列入審幹對象,受審人員達2634人。給予組織結論188人,受各種處分300人。

1957年8~12月,全縣1200多名幹部和教師中開展“整風”反右,1958年11月,“反右補課”,開展反對“地方民族主義”。經過這三場“運動”,麗江縣知識分子,特別是出身於非勞動人民家庭的知識分子及其精英文化受到很大打擊危,人人自危。麗江雖是“文化之邦”,但已是百花凋零。

1959年,徐振康走馬上任,面對麗江物質匱乏,精神更貧困,“萬馬齊喑究可哀”的局面,他在思索、尋找轉機。

1961年4月成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時,徐振康竭力推薦周霖(1902~1977年)擔任副縣長。周霖是麗江著名書畫家,出身名門世家,曾祖周際昌、祖父周蘭坪都是文化人,父周冠南(1875~1933年)是留日學生,先後任過雙柏、鳳儀縣長,回鄉後致力於地方教育。周霖任職後,十分盡職。他的做法也完全符合中央精神,1962年3月周總理作出了《關於知識分子的報告》,肯定了知識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徐振康還支持周霖1963年5月到昆明舉辦個人畫展,受到陳毅副總理的肯定和推薦。並於當年9月13日至10月6日到北京展出,郭沫若贈詩稱“石鼓聲聞到鳳城”。從而推動了麗江文藝的繁榮,出現了一批畫家。

(二)力邀周汝誠先生回麗江,搶救東巴文化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徐振康到北京參加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俗稱“七千人大會”)期間,專門赴中央民族學院拜訪周汝誠先生(1904~1985年),邀請他回麗江主持搶救東巴文化工作,在此之前,徐振康在昆明多次拜訪過方國瑜先生(1903~1983年)。

方、周兩位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就一同調查過東巴文化,他們熟知搶救的科學方法及其艱鉅性。我當時在中央民院讀書,周老一人領著女兒、兒子在北京工作,回麗江有具體困難,但周老毅然決定回麗江工作,經院裡批准,當年下半年回麗江,擔任縣文化館館長。1964年8月,麗江縣召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徐振康兼任主席,他又推舉周汝誠、周霖兩人兼任副主席。

1962年,麗江財政十分困難,但徐振康指令撥專款聘請大東巴和正才、和芳、鳩幹吉、和牛恆、和久日等,並組織納西族學者周汝誠、周耀華、桑文浩、趙淨修、李即善等在縣文化館翻譯東巴經,其譯出140多本經書,石印了有代表性的21本經書,譯經以原文、國際音標註音,直譯對照。還從民間收集了5000多本經書,譯經工作後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斷,但為20世紀80年代恢復東巴經翻譯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完整地保存了東巴經書。

(三)組織老藝人和錫典傳習納西古樂,搶救整理《北石細哩》

《北石細哩》是流傳在麗江納西族中的一種風俗性音樂,據說是“元人遺音”。新中國成立前夕已瀕於失傳,僅有長水民間藝人和錫典(1906~1989年)會演奏。1956年曾組織業餘民族樂隊向和錫典學習,並赴昆明會演,獲一等獎,引起很大反響,但一直缺乏系統、全面的調查整理和研究。1962年3月,徐振康指令當時縣委宣傳部長和睦晶為組長,組織縣裡有關負責人王乃勤、周霖、趙淨修、和漢,協同地區歌舞團綠豆、寇邦平,省歌舞團吳景明、範均、羅雲平和中國音樂研究所毛繼增等專家向老藝人和錫典、李玉龍、李雲慶、和崇尚等學習,全面、系統地調查了《北石細哩》的流傳歷史、演奏形式及樂隊編制、樂曲特點,並用簡譜的方式記錄了曲譜,最後於同年4月6日提出了長達5萬多字的調查報告。

該報告客觀、科學地指出:“《北石細哩》是一份珍貴的資料,它的年代較久遠,就以見於文字記載(指乾隆《麗江府志》)的乾隆八年(1743年)來算,也比西洋交響樂奠基人海頓創作的第一篇交響樂的公元1759年早16年,比清代榮齋編的我國11種民族樂器樂合奏譜《絃索十三套》的公元1814年早71年。”

報告建議進一步發掘《北石細哩》老藝人,並且把這些新發現的老藝人所掌握的東西全面地繼承下來。

這樣,對《北石細哩》有了全面的認識,搶救有了科學的基礎。40年來,納西族珍貴古樂獲得了堅實傳承,現在古樂已成為麗江文化品牌。

二、20世紀80~90年代,東巴古籍文獻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

20世紀60年代,徐振康倡導的東巴文化搶救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而中斷,東巴被視為牛鬼蛇神受到衝擊,許多珍貴的東巴經書在農村被大量燒燬,東巴文化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劫難。

1979年2月15日,納西族智者和萬寶剛剛摘掉“地方民族主義分子”帽子,就為搶救東巴文化奔走呼號。1980年,經他倡議並經麗江行署批准,成立了以和萬寶為主任的麗江東巴經翻譯委員會。1981年4月,經和萬寶、方國瑜、和志武等人努力,並在雲南省社科院的協助下,經中共雲南省委批准,成立了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東巴文化研究室,和萬寶為主任,聘請著名納西族學者方國瑜、和志武為顧問。

並先後聘請大師級東巴和久日、和徵、和雲彩、楊士興、和雲章、和士成、和開祥、和成典、和學智、和即貴、鄭五山等人,參加納西族東巴古籍的釋讀和相關儀式資料作為所裡的中心工作。和萬寶親自抓翻譯,並直接參與東巴文化研究工作,在1987~1989年全面普查和在對譯多種東巴經書的基礎上,1990年開始轉入系統整理、篩選譯本,確定《納西東巴古籍譯註全集》綱目,並申請為省和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從省政府申請到400萬元專項出版基金。

1990~2000年,研究所組織專業研究人員和東巴,對全集東巴經書進行原文、標音、詞譯、句譯、註釋等五對照的通譯和電腦打字、排版、校對等工作。1999年9月,百卷本《納西東巴古籍譯註全集》出版。已故主任和萬寶生前撰寫了序文。

20世紀90年代,在納西族東巴文化這個領域裡,有上百位國內外學者參與,有上百種古籍譯著、研究著作(篇)用中、英、德、日、法、意大利等不同文種問世。1999年10月,中國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成為百年納西文化發展的一個標誌。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1999年10月中國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開開幕式


“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3年開展的一項旨在保護利用文獻遺產的世界記憶工程,東巴古籍文獻完全符合其入選標準和申報條件。2000年11月,東巴文化研究所正式向麗江地區行署提交申報報告。2002年3月8日,在昆明舉行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國家諮詢委員會評審會”,東巴古籍文獻第一批入選成為48項中國檔案文獻遺產之一。同年10月,列為向世界申報世界記憶遺產項目。2003年8月28~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諮詢委員會第六次評審會上,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此前,中國僅有清代內閣秘本檔案中有關17世紀在華西方傳教士檔案以及傳統音樂錄音帶。此次入選對提高納西族文化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東巴文化的保護具有重大的意義。2004年,東巴文化研究所升格為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2005年,世界記憶工程諮詢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在麗江舉辦。

三、麗江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及木府重修工作

1994年10月,雲南省省長和志強在滇西北旅遊規劃會上正式提出,麗江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1995年4月,國家文物局到麗江考察,認為麗江古城完全有條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6月15日,國家文物局同有關部門,把麗江古城確定為向聯合國推薦首選項目。

1996年“2·3”大地震未造成古城基本格局破壞。5月7日,建設部論證申報材料。6月26日,麗江古城申報文本經國務院總理李鵬簽字,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麗江有關部門繼續抓緊保護工作,1996年12月經專家鑑定,古城重點保護民居有46戶,一般保護民居有66戶,合計112戶,並通過了木府重修方案。

1997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一致確定把麗江古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國有99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但整體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僅是麗江和平遙兩城。而山西平遙代表中原的文化類型,麗江卻是少數民族聚居的自然佈局類型。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確定將全世界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通過國際社會的多方合作使這些遺產作為全人類的共同遺產加以保護。

中國於1985年正式加入該公約,1986年開始世界遺產的申報工作。

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現已達33處,全世界已有近600處。

麗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少數民族傳統聚居地,符合納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為:

(1)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它作為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佈局到工程、建築融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並具納西族獨特風采。1986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確定了麗江古城在中國名城中的地位。

(2)麗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的中原建城禮制影響。城中無規矩的道路網,無森嚴的城牆,古城佈局中的三山為屏、三川相連;水系利用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佈局中的“曲、幽、窄、達”的風格,建築物的依山就水、錯落有致的設計藝術,在中國現存古城中極為罕見,是納西族先民根據民族傳統和環境特點再創造的結果。

(3)麗江古城民居在佈局、結構和造型方面按自身具體條件和傳統生活習慣,有機地結合了中原古建築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優秀傳統,其鮮明之處就在於無統一的構成機體,顯示出依山傍水、窮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質樸的創造性,在相當長的時間和特定的區域裡對納西民族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4)麗江古城是古城風貌整體保存完好的典範。依託三山而建的古城,與大自然產生了有機而完整的統一。古城瓦屋,鱗次櫛比,四周蒼翠的青山,把毗連成片的古城緊緊環抱。城中民居樸實生動的造型、精美雅緻的裝飾是納西族文化與技術的結晶。

(5)麗江古城是少數民族居住的城鎮,經歷了800年曆史坎坷,能保存到現在,確實來之不易。

(6)麗江古城經歷了1996年裡氏7級的大地震後,基本格局未變,核心建築未倒,恢復重建過程中遵循“整舊如故,保持原貌”的原則,保存了古城質樸自然的歷史真實性。

麗江古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納西族傳統文化價值的肯定,極大地激發了納西族同胞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的積極性,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明代麗江木氏土司府的重建工作。明末,木府被徐霞客稱之為“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大部分毀於清代咸豐年間,光緒十四年(1888年)部分重建,明末忠義坊在1966年被毀,原麗江縣委縣政府利用1996年“2·3”大地震恢復重建之機,利用世界銀行貸款,拓地46畝,七易圖紙,從東至西中軸線長369米,恢復重建了石牌坊、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和木家院等建築。樓閣廳坊、相互呼應,磅礴恢宏,路橋渠廊、彼此相連,縱橫錯落。建成後,成為麗江古城標誌性建築。1999年5月2日,國家領導蒞臨視察,讚譽有加。

四、麗江洞經音樂與大研古樂會

洞經音樂是用於談演道教經典。麗江洞經音樂大約於明代嘉靖年間(16世紀中期)傳入麗江。除道教聖會、地方禳災度厄、廟宇落成演奏外,納西族家庭做壽、喪事超度等也可演奏。曲牌有30多首,現在流傳下來《到春來》《到夏來》等12首,使用樂器有竹笛、二胡、鑼鼓等10多種。

清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歸流後,麗江開始建文昌宮,成立洞經會。麗江大研洞經會成立最早,原有嘉慶年間會譜一本。辛亥革命以後,一度改稱麗江音樂會。1949年,麗江城鄉都有洞經會組織,新中國成立後一度停止活動。1981年,和毅庵、牛維炯等老洞經會員,開始談演洞經音樂。1984年,成立大研古樂會,牛維炯為會長,宣科為副會長。1988年,大研古樂隊改名為大研古樂會,宣科為會長,開始對外演奏,創辦“納西古樂演奏會”,先後接待30多個國家外賓。1997年,赴香港演出。以後到歐洲、美國、日本等地演出,成為麗江一個重要的文化品牌,開始轉化成為文化產業,年創收500多萬元。

在大研古樂會的影響下,麗江各鄉鎮古樂會開始紛紛復興。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行納西古樂音樂會


五、公益性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同時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建設了圖書館、劇團等,廣泛開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活躍了民間群眾文化,改革開放以後,增加了投入。

2004年,麗江市政府對公益事業的投入由2001年的889萬元增加到1900萬元,年均增長29%。3年中,先後有8個鄉鎮文化館得到改造,一批社區和農村文化活動室得到新建,民間自發組建的文學、書法繪畫、攝影、文博、戲劇等團體已達50多家。還成功地舉辦了東巴藝術節、“愛我麗江”全國攝影大賽。自2003年以來,麗江市參加全國、全省各種文化大獎賽20多次,其中有15人獲獎。4年來,政府累計投入資金3億元,引資30億元、吸納社會資金300萬元,共完成12個鄉鎮公共文化設施重大項目建設,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外商協辦、城鄉聯動、社會參與發展文化產業的格局。實踐證明,通過改革不僅公益性文化事業得到加強,文化產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2010年,麗江文化產業產值已從2001年的2.35億元增加到16.9億多元,增幅達7倍,佔全市總產值的11.8%。文化產業經營戶已達3100多家,從業人員1.6萬人。

隨著麗江旅遊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民族文化產業效益的日漸顯著,人民群眾的文化產業意識不斷增強,許多有識之士先後通過不同方式參與民族文化產業開發。1998年,“東巴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把東巴樂舞和納西歌舞推向市場。2001年12月,通過市委、市政府牽線搭橋,“麗江民族歌舞團”與“深圳能量實業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組建“雪山演藝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近800萬元編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飾、民族舞蹈詩畫《麗水金沙》,到2007年累計演出2000多場,總收入突破2億元。目前,麗江家庭作坊或傳統的“前店後廠”式的民族文化工藝品市場(不含飲食業),年營業收入高於5000萬元。以開發民族文化資源為主、已成規模的民族文化產業企業有十多家,形成了以演藝業為主,兼有圖書出版、音像製作、飲食、手工藝、博物展覽、風情領略的民族文化產業群體。

民族文化產業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六、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50多年來,中國劇烈的政治變革和全球一體化各方面的衝擊,使納西族有的傳統文化面臨消失的境地。

(1)語言。在麗江古城中納西族小學生只有18%會說納西話,30%的學生會聽,70%的學生不會說不會聽,城鄉結合部也大體如此。

(2)文字。納西族東巴文也是僅有少數人能讀了。

其他服飾、建築、歌舞和傳統習俗正在消失,古城中納西族居民遷出1萬多人,外來商戶遷進來了,不單是角色置換,也是文化的置換,這些現象許多文化人為之憂慮,並在民間開始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自覺保護本民族文化。

納西族地區先後自發出現了東巴民間文化傳承組織。到1999年10月首屆東巴文化藝術節時達到高峰。先後活動的民間文化傳承組織有:①麗江塔城署明東巴文化學校;②麗江博物館東巴文化學校;③麗江納西文化研習館;④香格里拉縣三壩鄉汝卡東巴學校;⑤玉龍五臺下束河東巴舞蹈藝術團;⑥麗江大具峨嵋芝東巴舞蹈隊;⑦東巴文化傳習院;⑧麗江神龍三疊水生態有限公司東巴文化傳承基地;⑨麗江大東竹林東巴文化傳習班;⑩玉龍縣太安汝寒坪東巴文化傳習會;⑪東巴文化研究所東巴文化學習班;⑫玉龍縣大具頭臺村東巴文化傳習班;⑬玉龍縣寶山吾木村東巴傳習院;⑭寧蒗拉伯摩梭達巴文化學校,這些民間東巴文化傳承組織的傳承重點有同有異,傳承內容主要包括語言、文字、經典、音樂、舞蹈、習俗儀式。這些民間組織的自發出現,突出地表現了民族文化傳承出現危機時,納西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復甦。

這十餘年,政府和有關文化機構高度重視東巴文化的傳承,把東巴文化的傳承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2005年12月2日,雲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雲南省納西族東巴文化保護條例》第四條提出:“納西東巴文化保護工作,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繼承發展的方針。”第十條提出:“麗江市和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研究院、博物館及社會興辦納西族東巴文化學校和傳習館,培養納西族東巴文化傳承人。”

學校是傳承納西族母語和東巴文化的重要陣地。從1999年開始,黃山小學和興文方國瑜小學開始試點,逐步開始在納西族聚居地小學普及,並且組織編寫了教材,培訓了教師。接著雲南民族大學、西南大學都分別設立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系列。

七、十七世東寶活佛駐錫指雲寺和從拉薩迎請《甘珠爾》回麗江

麗江指雲寺是滇西噶舉派十三大寺首剎,建於雍正五年(1727年),相傳四寶法王路過拉市,指著西山一片彩雲說:“那裡的落水洞中有摩迦陀祖師的足跡,應在那裡修一寺廟。”寺建成後遂取名指雲寺,藏語名“恩堆沛措林”。

該寺十五世東寶活佛(1860~1925年),系木氏土司後裔,7歲時認定為十四世東寶活佛轉世靈童,苦學10年,精通漢藏文佛經,並曾到西藏粗布寺坐修3年3月3日,取得“都巴”學位,光緒十一年(1885年)曾代理德格四寶法王職務,光緒十六年(1890年)回到麗江,管理滇西噶瑪噶舉派十三大寺,民國元年(1912年)曾隨軍進藏平叛,雲南省及中央政府多有封獎。

十六世東寶活佛(1930~1960年),俗稱張大喇嘛,曾到德格八邦寺四寶法王處受戒,1952年回到麗江,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不幸英年圓寂。

由於多方面原因,40多年來指雲寺東寶活佛一直空缺,2002年原麗江縣民宗局根據喜饒朗達上師建議,向麗江、雲南省有關部門申請,迎請白瑪塔清來麗江指雲寺主持教務。經雲南省宗教局2002年8月14日批准,8月25日麗江在指雲寺舉行迎請慶典,雲南省、麗江縣及周邊各縣有關部門及納西族、藏族僧俗同胞近500人參加了大會,麗江縣民宗局局長和雲飛向仲巴活佛頒發了主持教務證書,這樣白瑪塔清成了指雲寺十七世東巴·仲巴活佛,25~27日他主持了近50年來空前的佛事活動。

2013年5月,麗江市斥巨資,從拉薩大昭寺《大藏經·甘珠爾》高仿真複製3套,分別供奉在金塔寺和市博物館內。此時,距麗江木氏刻印《甘珠爾》送大昭寺已過去了780年。

八、北京奧運聖火傳到麗江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隆重開幕。事前,奧運聖火在全世界、全中國傳遞。

6月10日8點10分,奧運聖火在麗江人民廣場點燃後,經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雲南省市相關領導簡短傳遞之後,正式交到了麗江第一棒火炬手和震生、張紫蘭手中。(和震生是1990年2月3日麗江7.0級大地震當天出生的納西族男孩;張紫蘭是羌族女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級大地震後,來麗江民族孤兒學校就讀)。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和震生(左)與張紫蘭傳遞麗江第一棒 劉力航 攝


火炬傳遞麗江站有8.9公里,共有208名火炬手,火炬沿人民廣場、玉龍縣政府、世界記憶遺產公園,轉場玉龍山下幹海子,11點左右,最後一棒火炬手楊一奔(女,納西族)副市長跑至終點,點燃聖火盆,火炬傳遞圓滿結束。

蔣效愚認為,麗江火炬傳遞向全世界展現了麗江東巴文化、納西族風情、玉龍美景和麗江魅力,充分體現了北京奧運的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和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體現了北京火炬接力和諧之旅的主題。

九、國際納西學交流新起點

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第16屆世界大會在昆明舉行。大會的主題是:“人類·發展與文化多樣性”。“納西學研究新視野”成為大會的一個專題,舉辦了分論壇。國內和12個國家的164位專家學者為這個專題提供了論文,有17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這個分論壇。參加這次世界大會的納西族學者40多人,這批學者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有來自農村鄉鎮、城市社區及學校等基層的研究者。這個專題涉及納西學研究的方方面面。與此同時,在雲南省博物館舉辦了“納西學研究新視野——多彩麗江”的大型展覽。這個展覽充分展示了一百多年來納西學研究的歷程和取得的豐碩成果,尤其展示了自改革開放以來納西學研究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這是繼1999、2003年麗江東巴文化國際學術交流後又一盛會。

十、初步找到了納西族文化發展路子

通過50年的探索,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和古城區作為納西族主要聚居地把文化建設作為重要戰略,取得了矚目成就:

——初步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納西民族特點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初步形成了以人為本、尊重人、尊重各族同胞、尊重現實,讓廣大各族群眾都有文化渠道和途徑表現自己夢想和訴求的理念。

——已經制定了上承雲南民族文化強省、麗江文化立市,而實行文化興縣興區戰略。

——已初步形成搶救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縣、鄉、村網絡。

——初步摸索出政府主導、專家策劃、社會參與、民間組織運作的多元的民族文化傳承模式。

十一、結語

面對世界發展潮流,納西人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納西族傳統文化在歷史上並不是優勢文化,相反,基於人口少的因素與生存環境制約,它先天不足,它在納西族地區尚未及獲得充分發展,一方面因歷史上統治集團大力提倡漢文化,而退居山野;另一方面後天失養,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由於社會劇烈變革,它已失去其傳統文化的生存環境,學校進行的是全國統編教材,本土地方知識很少,即使是身居古城內的青少年也存在著民族文化載體——納西語消失的危險!

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納西族文化本身有很大的適應性和再生能力,這就是納西族“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是時代的要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前提下,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圍中的人對自己的文化應有“自知之明”,應當通過自身的文化個性來回應外來文化,並且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

曾兩次到納西族地區考察的著名民族學家費孝通提出,民族學要為世界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作出貢獻,這就意味著每個民族應當探討文化的自我認識、相互理解、相互寬容和世界多元化之間的共生理念,以及達到“和而不同”的途徑。

對於中國人來說,“天人合一”是理想的境界,而在“天”“人”之間的社會規範就是“和”。這一“和”的觀念成為中國社會內部結構處理社會關係的基本出發點。在與其他民族相處時,把這種“和”的理念置於具體的民族關係之中,出現了“和而不同”的理念。承認不同,但是要“和”,這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條道路,“和而不同”就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基本條件。

聯繫費孝通提出的這些極其重要的觀點,我們領悟到納西同胞面臨世界文化發展潮流應有的選擇:

建立求同存異、“多元一體”的文化關係;

建構匯聚與共、“和而不同”的文化秩序;

樹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包容心態;

確立“自知之明”,“文化自覺”的主體意識。

我相信,納西族同胞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文化選擇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本章參考引用書目: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縣誌》,該志編委會,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麗江地區志》(上、中、下),該志編委會,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甸縣誌》,該志編委會,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誌》,該志編委會,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雲南省百科全書》,該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版。

《麗江年鑑》。

《麗江縣年鑑》。

《玉龍年鑑》。

《古城區年鑑》。

《麗江日報》。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執行主編 和志菊

圖片來源 網 絡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免責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與本號無關。

納西族史〔40〕:新中國成立後納西族文化的轉型與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