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今年勞務市場需求旺盛,工資可能會迎來大漲,你怎麼看?

用戶7068473959366


疫情解除後,勞務市場需求應該很慘淡,工資待遇不會漲。因為:

1.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的固定費用還存在,還沒進行分攤,各類成本高,企業沒有利潤可言,甚至在負債經營

2.因為疫情影響,所以各行各業都會壓縮成本,減少不必要的開支,短缺的人員數量會盡最大可能壓縮,不去補充。所以勞務市場是供大於求

3.因為勞務市場供大於求,作為經營者,會最大限度的選用低薪資的人員,所以說工資待遇會漲是不可能的


努力了就會有


你好,我是逆群羊,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回答你的問題。

今年還未開始,怎麼可能需求旺盛?雖然政府在想盡辦法擴大就業,但是杯水車薪,這次疫情影響太大,還有好多村民都沒有出門,我們村都還有幾百人沒有出去,很多企業受這次,疫情的影響,老闆都快跑路倒閉了,原有的工人職員工資都保不住,怎麼可能還讓你的工資大漲?能保住工作都算不錯了!我就在工廠園區附近,好多企業都未復工,現在還在積極的防疫階段,通過這個疫情,奉勸大家有工作好好珍惜吧!





逆群羊VLOG


疫情結束,今年勞務市場需求旺盛,工資可能會迎來大漲,你怎麼看?

我從事人力資源管理,上班後企業領導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最後我得出的結論是:

疫情結束,勞務市場需求表面旺剩,實則內裡冷淡,工資更不會大漲

具體理由有以下3點

1、 國內市場內憂外患,企業力求生存再謀發展;

近年,美國通過加徵25%關稅,降低美國人們對我國商品的需求,哪怕有需求都希望企業降低價格讓利。企業為爭取訂單隻有滿足要求,貿易收益大不如前。

同時2019年底我國爆發疫情,所有企業損失巨大,資金流不足的企業更處於生死存亡之間,需要一段時間來填補損失。

國內環境內憂外患,所以企業作出的決策都驚人的一致:力求生存再謀發展。企業想生存首先節約成本,人力成本操作空間大成為節約成本的首選,所以近段時間在網上出現不了企業裁員、員工被勸離、削減福利、甚至希望員工不要工資等新聞。

企業生存環境不是一時三刻可以得到改善,在改善之前都持續這種狀況,談何勞務市場旺盛,工資大漲呢

2、企業、員工的發展方向和求職觀念變化,供需關係加快鬆散

疫情爆發,全國大部分省份封城,員工不能按時返廠工作,由於工廠人手嚴重不足,難以產生效益,企業經營越發艱難。

令企業領導再次加深明白傳統制造業發展不能過份依賴勞動力的道理,因此在以後發展需加快向生產自動化、智能化靠攏,減少勞動力的需求。

而人們延長放假時間在家逗留期間,因娛樂、生活需要接觸了網絡主播、自媒體演員等新興職業,新興職業憑藉時間自由控制、收入客觀、門檻低等優勢迅速成為人們“香餑餑”,大量年輕一輩人員放棄外出務工紛紛加入。

供需關係經過疫情的催化加快鬆散談何勞務市場旺盛,工資大漲呢。

3、受疫情影響,勞務市場“怪圈”越演越烈

在我國供需關係一直存在一個“怪圈”

企業看似要招很多人,但短時間內招不到合適的人,看似很多外來務工者找工作,但短時間內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這主要由於生活成本加大速度與薪資提升速度不一致。

就像本來2019年求職者A的月薪是4000元,但生活成本加大,2020年要4300元才能滿足,而企業B覺得2020年環境不錯,也想快招到合適的人,但薪資只能提升到4200元,兩者相差100元期望值,不能馬上達成協議。雙方需要一段時間磨合才能實現一部分供需平衡。

所有求職者幾乎都是A的想法,所有企業幾乎都是B的做法,千千萬萬的職者A和企業B形成勞務市場中“怪圈”

但現在受疫情影響,生活成本比原來更大,求職者要4500元才能滿足, 企業B也深受其害,經營困難,薪資也只能漲到4100元或不漲。兩者期望值相差更大,更不能達成協議。可能雙方需要一段更長的時間磨合才能實現供需平衡。

疫情爆發讓勞務市場“怪圈”越演越烈。談何勞務市場旺盛,工資大漲呢。

總結

我認為疫情結束,勞務市場需求表面旺盛,實則內裡冷淡,工資更不會大漲,是基於以下3點分析:

1、 國內市場內憂外患,企業力求生存再謀發展;

2、企業、員工的發展方向和求職觀念變化,供需關係加快鬆散;

3、受疫情影響,勞務市場“怪圈”越演越烈。

以上分析純屬個人見解,若有不當之處煩請指出。

喜歡我的分析歡迎點擊關注@鷹熊所見不同,持續每日與你分享關於職場那些小事。


鷹熊所見不同


我感覺要漲很難,為什麼呢?我認為疫情結束,勞務市場需求表面旺剩,實則內裡冷淡,工資更不會大漲,我們看看目前工地上的工人每天的工資:搬磚的小工每天200元,壘牆,瓦工400元,水暖工,電工600元。做零活的要價更高,為什麼會這麼貴呢?因為農民工確實在要價上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利。現在活動做的確實好,工具也很現代化,鋪地都用上了激光測距,所以,現在勞動力市場非常活躍,目前勞務市場暫時的人員緊缺造成了勞務工資的上漲,這是有一定的特殊情況影響的,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以後,中國絕大部分地方全面復工,所以基於全年的一個平均來算的話我認為不會會得到大幅度的上漲。


王者路坎坷


疫情的這段時間,很多工廠都停工了,壓了很多訂單,疫情結束後,工廠一旦開工,市場需求量突然加大,各個工廠招聘勞務工的需求量也大,我個人覺得工資的漲幅是跟勞工的能力有關係的,勞工的能力越好工資越高,正常來說能力和工資是成正比的,這就是事實,也是現實。



士心志記事


最近這兩天看最新的疫情進展,感覺不管是疑似人數還是死亡人數都在減少,這證明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疫情已經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現在絕大多數地區的農民仍然在家裡待著,還是沒有復工,經過這次疫情之後,農民工的工資會漲嗎?我認為可能性不是很大。

在這次疫情當中,受損失最大的不是農民,不是工人,而是一些自己乾的小個體戶和商家。就拿這些路邊商鋪來說吧,到現在為止,城裡的理髮店、熟食店、飯店還有賣衣服鞋子等等的店鋪,都沒有開門,本來正月是他們買賣最紅火的時候,結果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趴在家裡不出門,而且也不允許他們開門營業。所以就賣不出去貨,如果單單只是這樣,那也只是賺不著錢,但實際上他們還要負擔著每個月的高額房租,這樣一來不光賺不到錢,還要賠錢,損失真的是很大。

而農民工們,他們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疫情這回事,過完元宵節,基本上就要陸陸續續的返回城市裡開始復工了。但如今出不去進不來,公共交通很多也都停發,他們就沒有辦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裡等待疫情結束。其實對他們來說,這也不算是什麼壞事,此時去工地上,天南地北的工友都有,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感染肺病,不賺錢就不賺錢,完全可以等到疫情過去再說。

在疫情之前,我們這裡農民工的工資還不是很低,一般青壯年勞動力每天能賺300塊錢,上了年紀的只能幹一些邊角料活的工人,每天在150~200元之間,雖然說賺的都是辛苦錢,但也還算不用操心。如今疫情來臨,各個工地基本上都沒有復工,等到再過些時日,疫情結束了,大家就可以返回工地幹活了,而為了趕工期,有可能工地會增加用人數量,再加上疫情期間這幾個月很多人都沒有活幹,花銷大,家裡存款抓襟見肘,沒有其他技術的農民,就會選擇到工地上來找活幹。這樣一來,工人更好招了,工資也不會有什麼變動

其實就實際情況來說,等到疫情結束之後,農民工的工資不跌就已經不錯了。因為很多企業沒有復工,還要照常發工資,本身就經營困難,現如今好多復工的企業也在大範圍裁員。企業運行的經濟壓力大,所以在給付工資這方面,上漲的空間特別小






兩節課程表


幾家歡喜幾家愁!!!

疫情過後,會出現失業慌,用工慌,而且很大可能成為正比!!!

這段時間,大多數打工人宅在家裡,吃住還房貸,還花唄,沒有經濟來源,面臨的困難,難以言表。都期待復工,可是有些打工者因為本次疫情失去了工作。疫情結束後,都急著工作創收入,養家餬口!

再說用人單位,停產期間,無收入,小的用人個體面對房租,費用等,不得不,挺業。他們也成為新的勞務者,有能力,有思想,成為普通勞務的強勁對手。

用人單位,看到大量勞務的湧入,不可能漲待遇的。更何況,老闆們都會算賬的[捂臉][捂臉][捂臉]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工資不會大漲,有可能反降!!!



愛影音的祥子


親愛的朋友,我是@不是雨季348,今日頭條生活領域創作者。看了我的回答,如果你有另外的想法,請你留言,咱們一起討論。



不是雨季348


疫情後大數據顯示,因部分中高收入區間的崗位比例提升,2020年春節後十天(2月3日到2月12日),市場平均招聘的月薪高達9212元,同比增長19.8%;月薪中位數為6866元,同比增長10.2%。隨著就業市場逐步企穩,平均月薪指標也會逐步回落

由於全國學校延期開學,在線教育領域迎來了意料之外的爆發式風口,技術實力、課程質量、精細化運營等方面的實力極為重要,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變因,在線教育培訓企業的招聘重點在向課程銷售傾斜

外,提供線上服務的互聯網/IT行業不僅在此次疫情中影響相對較小,而且互聯網技術發揮了重大作用,不少優秀互聯網企業的社會價值也得到充分體現。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後十天,互聯網企業中技術類崗位人才的招聘佔比由2019年同期的8.7%提升到9.8%,平均月薪由13591元飆升至15959元。其中,雲計算、運維、後端開發、架構師等主要負責服務速度、性能和穩定性提升的崗位需求旺盛。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應屆生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節後十天,企業對應屆生的平均招聘月薪為6202元,同比增加了12.8%,然而與學生期望的月薪6900元仍有顯著差距。

有些可能還有個隔離期,也會造成用工短缺情況,所以工資在高也有找不到人的情況,因為現在多數人想著網絡發展。



定州江延傳媒


此次疫情成為了很多企業的分水嶺,有一部分企業受到的衝擊比較大,導致難以復工復產,入不敷出,資金鍊面臨斷裂的危機,這些單位很難支撐下去,在倒閉或瀕臨關停的邊緣掙扎。有一部分企業受到的衝擊較小,可能是行業形態的原因,可能是經營模式的轉變,可能有相對充裕的資金週轉,能夠熬過去甚至在疫情中保持穩定生產的企業在疫情結束後會迎來新的發展。

大浪淘沙,相對具有實力的企業能夠繼續佔有市場並且可以分享被淘汰的那部分企業所擁有的份額,其實是有個更大的發展前景可以去想象,那麼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拓展市場擴大產能是需要相應的人力資源去實現的,他們對人才的需求是旺盛的。

具備一定才能的人應該說在疫情結束後還是有很多好的機會出現,那時候的企業相對來說更優質,更有潛力,對於合適的人才是會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來吸引他們加入。

疫情結束後,依舊對我們的生活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行業的發展也是催生新的變化,傳統行業也會逐步考慮走向轉型,業態升級,產銷模式多樣化,會湧現出一批新興行業和企業,也是急需大量的人員,所以大家要保持良好的狀態,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好準備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可以自信的抓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