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不修边墙”赚了无数好评 为何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被学者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多伦会盟之后,可能联想到万里长城已被其先祖踩于马下,成了无用之物,便豪迈地宣称大清将“不修边墙”。

对于古长城,康熙皇帝评价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康熙皇帝“不修边墙”赚了无数好评 为何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清代长城)

因为康熙皇帝放出如此豪言壮语,所以后世无数人对康熙充满了崇高敬意。

认为这才是帝王气魄,即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能与之相比,觉得康熙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有人甚至认为,清王朝不修长城,才是真正的铁血···

历史记载中,康熙帝巡幸塞外时提到:“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也。”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也有这一情节:康熙帝视察长城时,感慨万千的说,“长城是个没有用处的东西,是一个摆设···。”

康熙宣扬自己不修长城,而以藩部为屏藩。确实,清朝治边之功不仅超越明朝,就算同汉唐相比也不逊色。

清朝雄起之后,漠北蒙古基本归附清朝,不修北部边墙也罢,但“德”政不是对所有藩部都起臣服作用,这已被史实所证明。

中国的万里长城,以其雄伟壮观和巨大的工程量,成为世界公认奇迹。

但如果说白了,它就是古汉人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而修筑的巨型防御工事,而且承载了中原封建朝廷的无奈、无助和无奈的烽火历史。

古代对长城有不同的称谓,如城堑、塞垣、边垣、边墙等等。明朝皇家无视已存许久的长城称谓,特意改称边墙。

朱元璋及其子孙很忌讳说自己修长城,原因是秦始皇大兴土木修长城,而使民怨沸腾,失去了民心,朱家不想重蹈覆辙。

满清是从塞外入主中原的王朝,他们的铁骑借助明朝降将吴三桂帮助,一举把长城踩于脚下,从此让秦王朝到大明帝国苦心经营了数个世纪的长城成了象征物。

清朝入主中原,把长城之外的东北视为自己“龙兴宝地”。他们已经不需要东北长城的防御功能了。

一时间,昔日的长城,成了大清王朝的“圈内之设”,失去了战略意义。

康熙皇帝“不修边墙”赚了无数好评 为何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康熙三十年左右,清古北口总兵蔡元,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开始破落,思虑再三,于是上书建议朝廷拨款修葺。

康熙皇帝继承皇太极和其父皇顺治提出的“满汉一家”思想,进而提出“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观念。他认为,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

他总结此前历代修筑长城的利弊,认为惟有“养好”百姓,才会抓住治国之本,边境自固而无忧。

因此,他断然否定了蔡总兵的建议,并发出“不修边墙”的自信号令。

相比明朝,清朝疆域拓展甚广,北方草原地带、西域、吐蕃故地以及台湾等地皆隶于它的版图。

清朝边疆的拓展,奠定了如今中国疆域的基础。

到乾隆朝时,清朝实现了大一统,明代时“九边边镇时时边警”的局面已成历史。

清史研究者认为,“清朝对边疆地区控制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军事与经济力量。”离开强大的国力和军力,仅仅靠“德政”来实现统一是不可能的。

以恩为主、恩威并施,是清朝初期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即“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

他们一方面对于主动归附的边外部落,通过封赏、联姻、年班等方式,确立其对清朝的臣属关系。顺治皇帝曾说:“我国家世世为天子,尔等亦世世为王,享富贵于无穷,垂芳名于不朽,岂不休乎。”

另一方面,清朝通过组织八旗、蒙古、绿营联军,对同本朝为敌的边外部落予以坚决打击,维护清廷的绝对威信。乾隆皇帝宣称:“夫天朝之于外番,恭顺则抚恤之,鸱张则讨灭之。”

历史事实上,康熙大帝的“不修边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豪迈说词而已。尽管他因此赚得无数赞誉,其实那完全是一句空话。

翻开史书中含含糊糊的记载,已经不难发现,从强大自信的康乾时代到内外交困的咸丰同治年间,清王朝一直都没有做到“不修边墙”。

清代数个朝廷,不仅坚持了修“边墙”,而且修的不比其他朝代少。甚至对“边墙”的用途还赋予了新的内涵。

清朝第一条长城,展示的是其狭隘自私的民族个性。他们修的这个“长城”名为柳条边,其实是一条“土堤壕沟加柳树”的组合体。

从清崇德三年(1638年)开始,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他们用了43年时间,先后修建柳条边于辽河流域和今吉林部分地区,用以禁止汉人越过此边墙打猎、放牧和采挖人参。

康熙皇帝“不修边墙”赚了无数好评 为何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辽河流域的柳条边,南起今辽宁凤城南,至山海关北接长城,周长850公里,名为老边,也称盛京边墙。

又从自威远堡东北走向至今吉林市北法特,修了345公里,名为新边。

老边自威远堡至山海关的西段,归盛京将军管辖;自威远堡至凤城南的东段,归盛京兵部管辖并受盛京将军兼统。新边则归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管辖。

漫长的柳条边总共在交通要道处设了边门20个。每个边门驻官兵数十人,履行稽察职责。

柳条边“长城”的作用,主要是防范汉人和蒙古人。为了保护清朝的龙兴之地不遭打扰和破坏,不准任何人染指。清朝皇帝一直将东北看作“后退之路”,所以自然考虑一定要留有一片禁地。

康熙皇帝“不修边墙”赚了无数好评 为何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令历史遗憾的是,这一愚蠢的“锁地”行为,不准关内汉人和蒙古族同胞进入,直接导致东北广大区域“千里无人烟”,最终让沙俄帝国占了便宜,轻轻松松割走了超百万平方公里领土。

如果当时东北和外东北,有大量的中国人口居住,或“移民实边”,沙俄的蚕食吞并只能是梦想。

自康熙朝开始,朝廷一旦面临藩部的潜在威胁。清朝皇帝便不得不学习明代,以维修边墙作以防御。

但清朝皇帝对于自己修边墙以保卫中原的行为,始终忌讳说出口,更不愿意大肆宣扬。任其让康熙帝的“不修边墙”之说广为流传。

翻阅史料,摘录清代自康熙年间开始的修筑“边墙”记载,至少有下面这些:

(1)康熙五年,“青海各部蠭屯祁连山,纵牧内地大草滩,声言将入宼河州、临洮、巩昌、西宁、凉州诸地。提督张勇请自扁都口西水关至嘉峪关筑边墙,以限内外。”筑成的这段长城在甘肃西南方向,而明代甘肃长城主要在东北方向。

(2)康熙三十三年,清廷决定大规模维修陕甘地区的边墙。当年,川陕总督佛伦奉命巡查陕西三边边墙,之后向康熙帝汇报了边墙的现状和修建计划:“臣奉旨查阅三边,查陕西自肃镇嘉峪关北边,以至宁夏贺兰山起处,俱系土筑边墙;自贺兰山之胜金关起,至贺兰山尽之平罗营,原无边墙,以山为界···三边墙垣,历年久远,坍坏已多,若不亟为修理,必致倒废。但三边遥远,不能克期修理,勒限完工,请于明年渐次修补……从之。”

这期间,清朝维修陕西三边边墙,正是为了预防噶尔丹的侵袭。康熙三十六年,噶尔丹病死,战争才告一段落。

(3)雍正初年,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请于西宁之北川边外上下白塔之处,自巴尔托海至扁都口一带地方创修边墙、筑建城堡”。雍正帝批准了年羹尧的建议。“创修”二字,说明此时清朝不仅维修边墙,也根据时局新建边墙。

康熙皇帝“不修边墙”赚了无数好评 为何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4)雍正九年十月,雍正帝命加强古北口、宣化、大同等地的防御,并提到:“至于边墙,年久倒塌而地当紧要者,亦应酌量修筑,以肃边境。着御史舒喜,天津总兵官补熙前往,会同古北口提督路振扬亲往踏勘。”

分析此时的局势可知,雍正帝命修边墙,显然是为了应对漠西蒙古的威胁。

《清史稿》也评价:“雍正九年,令直隶疆臣修治边墙,其古北、宣化、大同三处,咸募兵增防。自独石口以西,至杀虎口一带要隘,亦酌增弁兵。”

(5)清朝还在长城沿线设立墩兵来瞭望和防御漠西蒙古。乾隆十二年,山西巡抚上奏提到:“晋省墩兵从前因边方紧要,每墩设兵一二名,今各墩在腹里,自应因地制宜,酌量彻留,除楼子营所管石城等墩台一十六座,俱设在边墙或与边垣附近···”可见,清朝不仅仅利用了边墙用以防御,还参照明代设立了墩兵,以起警戒作用。

(6)清朝也曾修筑长城个别关口和城墙,并没有实行所谓的“弃长城而不用”。如对山海关等重要关口和长城段,都有相当规模的修缮和使用,曾修筑大境门等著名长城关口,位于河北西北的“大境门”曾是清朝修筑的最大长城关卡。

除了这些维修记载,清朝自己还修了第二条长城,即所谓清长城。

清长城完全不如明长城那么雄伟,显得较为简陋,但的确是有效的野外大型防御工事。

所谓清长城主要有两条,一是为防范苗民修建的“苗长城”,二是防范并围剿捻军起义的作战内长城。

苗长城修建在湖南西部,规模较小,始于嘉庆四年(1799年)。

而为了防御和围剿捻军修建的内长城,始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同治七年(1868年)之间,遍及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

有研究者实地调查后描述:清长城“它不象历代长城那样,沿着莽莽山脊腾空崛起,给人以高耸雄伟之感;而是横卧在奔腾呼啸的黄河岸,若一条巨龙奔腾欲飞。它的墙身前临大河,后依峻岭,一座座方形炮台凸出墙外。巨大的炮口射孔对准渡船靠岸的码头水湾,森严壁垒,虎视眈眈。”

虽然清长城象一条锈渍斑斑的残断锁链,横置中原大地的黄运沿岸,给人以不可理喻之感。但从其型制的进步、布局的合理、设计的完整等方面看,其所显示出的特别之处,如科学性、先进性都是历代长城所不及的。

1865年上半年,捻军在与清军作战中,连续获捷,特别是这年五月在山东菏泽击毙清廷蒙古王爷僧格林沁、内阁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等将领,朝野大惊失色。

慈禧只得再次依靠汉人将领领兵进剿,急调曾国藩掌握的湘军北上勤王。

曾国藩赴任后,及时改变了清军采用的“狂奔穷追”战法之弊端。提出了“重点设防”,“布置河防”和“查圩”的“变尾追之局为拦头之师,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贼”战略方针。

他令人首先于古运河、沙河,贾鲁河沿岸构筑长墙工事,并发展成由点到线的防御体系。

这种对付捻军的方法,到李鸿章担任主帅,虽经朝野一番争吵,最后还是决定继续使用,并成为致捻军于死地的战略战术。

康熙皇帝“不修边墙”赚了无数好评 为何最终成了一句空话

捻军被镇压下去之后,淮军转而北上入晋,在晋陕峡谷东岸沿河布防,御防西北回民起义军东进。现存于山西境内的这些“长城”遗迹,就是在那一时期修筑的。

总之,一方面应当肯定清朝在边疆统一上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清朝的统一局面并不是“不修边清”能做到的。

有史料说,清代中后期为了巩固统治而大肆修筑的长城,地域跨度范围甚至包括了淮河以北所有省份,在黄河以北尤为密集。

清长城的作用与明长城及历代长城不同,它成了用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和防止外藩蒙古入侵的屏障。

然而,清代自己修筑的长城,只是朝廷的权益之计,质量粗糙简易,从外观上看,它毫无前代长城的雄伟,许多属于“其貌不扬”的低劣之作。

在太空中都可以看见的中国万里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更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象征。

古长城虽然主要作用于军事防御,但在文化方面,它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烽火争战,促使了古代汉民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广泛融合,因而,长城更是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见证。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