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哪來的?”:請爸媽慎重回答,別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


前幾天,看到一個截圖,笑的我的臉部肌肉差點抽搐,好東西不私藏,一起來看看吧!

這是一個關於父母回答孩子“我是從哪來的?”答案大集合,不同的回答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這裡都有答案。

“我是從哪來的?”:請爸媽慎重回答,別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

  • 75歲的李有才表示他爸爸當時什麼都沒講,還打了他一頓,以至於耄耋之年的他至今還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
  • 35歲的趙二噶說他爸爸當時很詳細地跟他說了他是怎麼來的,以至於他比同年人早6歲進入青春期。
  • 女孩張喜愛她媽告訴她是從人販子那買來的,還說她的親生父母在貴州山裡,以至於13歲那年她離家出走,被貴州警方發現並送回。
  • 29歲的馬塞彪納悶地表示她媽媽說他是從垃圾場裡撿來的,後來有一次罵他,他家人還說不如撿旁邊那臺爛電視,以至於他至今看到電視機,還會有巨大的競爭壓力。
  • 26歲的李健翔說他爸爸告訴他,說它是爸媽玩泥巴捏出來的,以至於他很長時間洗澡都害怕自己會化掉。
“我是從哪來的?”:請爸媽慎重回答,別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

  • 24歲的唐美麗得到的答案是父母逛街的時候,花兩塊錢買來的,以至於她至今不敢走進街邊的兩元店。
  • 31歲的馬東旭無奈道他爸說他是上廁所的時候蹦出來的,以至於至今害怕聽到馬桶抽水的聲音。

我相信,這個問題大多數孩子都問過自己的父母,至於父母怎麼回答的,真是如上般五花八門。我們小的時候得到最多的答案莫非是大橋底下撿來的,而今很多孩子得到的答案則是爸媽充話費送的。

孩子為什麼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一是處於好奇心,另外一個是孩子正在建立歸屬感,所以做家長的千萬不要忽視,更不能亂答一通。

著名的少兒節目主持人鞠萍說,遇到幼兒好奇地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呀?"的時候,做母親的千萬不要覺得問題尷尬就躲躲閃閃避諱回答,而是要直接地告訴孩子真相。

“我是從哪來的?”:請爸媽慎重回答,別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

那麼,究竟該怎麼回答才算滿分呢?

首先,必須清楚地讓孩子知道:你是爸爸媽媽親生的!

為什麼第一點要強調這個,因為很多父母為了躲閃孩子的問題,都會選擇很多莫名其妙的答案來搪塞孩子,而年幼缺乏判斷能力的孩子則會當真,然後胡思亂想,久而久之可能還會產生自我懷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

其次,至於解釋,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認知程度慢慢去引導,而非一刀切。

對於幼童,約3週歲以下,我們可以簡單這樣回答:“爸爸媽媽結婚後,很想要一個可愛的小寶寶,然後呢,爸爸就在媽媽的肚子裡放了一顆種子。小種子在媽媽的肚子裡慢慢長大,媽媽的肚子也會被撐的越來越大,十個月後,媽媽肚子裝不下了,就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啦!就是你哦!”

“我是從哪來的?”:請爸媽慎重回答,別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問必答,直接明瞭,孩子能夠明白意思就好,不追問的話,就無須過度延伸講深。

3週歲以上兒童,有一定社會認知能力,對問題往往比較“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問到滿意不罷休!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科學型回答,或藉助繪本幫助孩子理解。

“爸爸體內有很多像小蝌蚪一樣的精子,爸爸媽媽約定好‘親密約會’時間,爸爸就把一群精子通過媽媽的陰道送到媽媽的體內,跑的最快的那顆精子會‘迎娶’一個叫卵子的女孩,她在遇到精子前是住在媽媽的卵巢裡,因為太貪吃,卵子可是個大胖妞,她有約200個精子那麼大。”

“他們相遇後,精子就會鑽進卵子的身體裡,抱成團順著輸卵管跑到媽媽的子宮裡,形成一顆受精卵,奇蹟就發生啦!一顆受精卵會不斷分裂,一個變成二個,二個變成四個......最後長成一個有手有腳大腦袋小胎兒,大約歷經40周的時間,媽媽的肚子會越來越大!最後會大到像裝了個西瓜在裡面。”

“小胎兒在媽媽肚裡越長越大,有一天,他實在是悶得慌想出來玩了,就使勁踢媽媽的肚子,媽媽被踢的越來越痛,後來就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醫生阿姨的幫助下,他就從媽媽的子宮裡,經過產道被生出來啦!這個小寶寶就是你哦!是不是很神奇?”

“我是從哪來的?”:請爸媽慎重回答,別給孩子留下一生的陰影

儘量用孩子易懂的、形象的語言,將孩子關心的問題答案娓娓道來,過程完整但並不複雜,孩子容易理解。切記,不要用成人詞語來講解精子進入媽媽體內的過程。

最後,別忘了告訴孩子生寶寶是一件非常艱辛的過程,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愛惜生命、孝敬父母的品質。

剖腹產的媽媽可以讓孩子摸一摸肚子上的疤痕,更直觀的讓孩子體會母愛的偉大和生命的奇妙;順產媽媽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方式讓孩子理解生產的不易。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很難為情,那就藉助繪本的力量吧!《小威向前衝》、《我是怎麼來的呢?》《兩個人的故事》、《我們的身體》、《乳房的故事》都是很好的性教育繪本首推書單哦!


本頭條號擁有27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育兒交接棒)一起,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課程和活動,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微信公眾號的“問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提問,專家一對一解答育兒疑問。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