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做,讓存世數百年的“民間故宮”煥發新光彩

電,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電氣設備逐漸增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然而,由於對用電安全認識不足,人們總是不經意間就在自己的身邊埋下各種安全隱患。

“阿姨,您的雜物不能堆放在這裡。現在天氣炎熱,您把東西堆在這裡影響了線路的散熱,萬一引起火災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8月23日上午,連城供電公司宣和供電所黨員服務隊聯合培田古民居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對古民居開展安全用電宣傳隱患排查工作,保障古民居的用電、防火安全。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黨員服務隊排查工作部署會。

培田古村落,保存著目前全國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古民居建築群規模龐大,大體由30幢高堂華屋、21座古祠、6家書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條千米古街構成,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既有中原建築文化精髓的繼承,又有客家先民匠心獨運的發揚,宛若一幅水墨田園山水畫卷,充滿詩情畫意。其精緻的建築,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是漢族客家建築文化的經典之作,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莊園”,有“民間故宮”之美譽。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時值暑假末尾,培田古民居的旅遊熱度依舊居高不下。針對此情況,宣和供電所靠前服務,主動作為,組織黨員服務隊對古民居開展全面的隱患排查,並邀請到相關工作人員一同對當地居民進行安全用電宣傳。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黨員服務隊對古民居開展全面的隱患排查。

在當地較為有名的似繼堂民宿中,服務隊在上門開展宣傳時得知其每月用電量較大,電費高達上千元的情況,提出可通過申請峰谷電價、多表分戶等辦法降低電費成本,併為其做好登記,不日將派出專人上門提供便民服務。

“我們的漏保其實應該每個月進行一次檢查,這樣才能及時發現漏保因為老化等原因失去作用的情況,這也是有效避免火災發生的一個辦法。”服務隊隊員伍宗華向吳家大院的老闆吳曉明說道。

在吳家大院的線路檢查中,服務隊發現電力線路並不存在隱患,便決定對其安全漏保進行檢查,把好最後一道“安全關”。結果在測試中發現,6個漏保中已有2個失去保護作用,於是便出現了上述對話。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服務隊向當地居民發放安全用電宣傳畫冊。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在整個隱患排查整治過程中,服務隊向當地居民發放安全用電宣傳畫冊等宣傳材料200餘份,現場講解安全用電常識、家用電器使用方法、電力設施保護等內容,並針對古民居中的老人和兒童,進行重點走訪。通過內部設備管控和外部用電宣傳,宣和供電所有效提升了培田古村落的用電安全係數,讓存世數百年的“民間故宮”煥發新的光彩。

他们这样做,让存世数百年的“民间故宫”焕发新光彩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