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過河"---關於新冠肺炎世界疫情暴發的路演分析

從近幾天的數據來看,我國取得新型冠狀肺炎的"抗疫"勝利已是指日可待了,數據的拐點在2月8日就已經出現了,其後的時間驗證了這個拐點的正確。疑似數量與確診數量是本次新冠肺炎的兩大絕對增數與相對增速關鍵指標的,當日均已形成統計學裡經典意義的確認趨勢性拐點。增量,尤其疑似增量,是疫情拐點的最領先指標。它是源頭。它拐點,其他拐點就只是時間問題。2月12日因為換帥和認定標準變化造成的單日新增14840例,雖然破壞了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但在統計學上應視為特殊情況,不具備參考意義。只要數據的口徑始終一致,且數據連貫性未遭到破壞,則統計學邏輯就完全成立。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在接下來的返工大潮中沒有出現大的漏子,在未來的一個月內,中國基本上可以徹底解決這次的疫情。



但對於新型冠狀肺炎在世界的傳播來說,我認為僅僅是開始。要知道,在從2019年的12月中旬出現幾例感染者至現在短短的2個月的時間內,在中國採取了諸如封城、延長休假、全國動員等政府管控措施,將一場可能指數型爆發的疫情控制在線性增長的範圍,仍然出現了68500例確診、1665例死亡。如果疫情蔓延至全世界,將會是多麼可怕的情況,因為除了我們偉大的中國有這種極強的政府管控能力和甘於犧牲並付出巨大經濟和生活代價的偉大人民,世界其他國家和民眾都做不到。如果疫情真的在世界範圍內暴發,對於世界肯定會是一場災難,對於我們中國也將會影響極為深遠。而讓我們不願看到的是,疫情開始在我們的領國日本開始有了暴發的前兆。雖然疫情目前出現了好轉跡象,但我們遠遠還不到慶幸的時候,疫情正如小馬面前的那條河,即不會如"非典"一樣很快消失,也不會如"黑死病"一般肆虐整個世界。



一、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傳播的範圍和程度受其變異方向所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的危險性高於其它高致死性的病毒(如埃博拉病毒),就在於恐怖的潛伏能力和傳染能力。它針對的,可以說不完全是人體自身的防禦體系,甚至可以說,它針對的實質上是整個人類的醫療體系和社會治理體系的弱點。從目前研究結果來看,這個病毒的致死率較低且僅對亞裔人群有較強的感染性。但會不會變異成為對非亞裔人群有強感染性和變異為一種不再是低致死率病毒,將是在隨後幾十年全世界需要警惕的事。目前的一個臨床好消息是,新型冠狀肺炎經過三代或四代感染後,其毒性正在變弱,雖然確診病歷仍在增加,但基本都是輕症,即便是重症也可以通過吸氧和ECMO治療得到救治,而過度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如果病毒真如近幾日臨床反映的一樣,那對於世界來說將會是最好的消息。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可怕的潛伏性和變異的不確定性,對於這個病毒的防治對於中國乃至世界來說仍不應掉以輕心。



二、新型冠狀肺炎可能肆虐亞洲地區

對於新型冠狀肺炎在亞洲地區的傳播,不得不想到印度和印尼這兩個人口巨大、人員密集、醫療設施落後、沒有合理衛生習慣的國家。而即便是發達如新加坡,而對疫情,也無可奈何地將新型冠狀肺炎比作"流感",要求國民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即便是強制國民戴口罩也不能做到。因為新加坡實在沒有那麼多口罩庫存,口罩只能優先留給將會在這場疫情中處於最前線的醫護人員, 公眾只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才需要戴口罩。也就是說,如果出現新型冠狀肺炎在亞洲的傳播和爆發,由於其他政府無法提供強有力的社會管理能力,他們也沒有一個足夠強大到能覆蓋到絕大部分病人的醫療體系,更不可能獲得緊缺但必須的足夠醫療設備,等待普通民眾的將只能是在家等死。很可能出現能公立醫療體系癱瘓、物資被哄搶和整個社會體系的局部崩潰。因為雖然新型冠狀肺炎在中國致死率為2%左右,但這是在中國政府以一國之力去控制下的結果,對於其它沒有具備同樣能力的國家來說並不具備太大的參考性。而在醫療體系和社會體系崩潰的情況下新型冠狀肺炎的致死率會達到多少,將很難估計,突破10%將是大概率的事件。



三、新型冠狀病毒的最終發展結果

有一個事實,需要我們所有人正視。人類在與病毒的抗爭中目前是處於被動的地位的,如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毒、SARSI病毒等等,雖然全人類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收益甚微,如著名的艾滋病,至今也沒有徹底治療的藥物。面對新型病毒導致的傳染病,人們的第一直覺是寄希望於特效藥和疫苗的研製。然而遺憾的是,針對一種全新病毒特效藥和疫苗在短時間內很難發揮較大的作用。且不論特效藥和疫苗能否在人體發揮作用,單就藥物開發和疫苗研製從啟動研究到真正量產也需要相當漫長的等待。即便是應用到實際治療過程的藥物也往往只能發揮輔助作用。對於各類新型病毒,人類至今也沒有找到特效藥物,治療過程只能通過輔助呼吸、抗感染、補充體液等方法維持患者的生存,然後等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消滅入侵的病毒。從古至今,對於突然爆發的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隔離。


從人類抗病毒史和近期的臨床情況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的發展結果是如"西班牙流感"和"非典"一樣,在不遠的某一天突然消失,這個可能性大約為75%左右。當然我不會贊同溫度上升是病毒消失的原因,能造成新冠病毒消失的主要原因只能是太陽光紫外線的增強和病毒的弱性方向變異。新冠病毒還有兩個發展的方向,一是如目前的普通感冒一般,長時間留存在人類中間,這種可能性大約為20%;二是病毒發生變異,無論是向感染非亞裔人類方向還是致死性方向,對於世界的破壞性來說都會超過任何一次世界大戰,存在著5%左右的這種可能性,但願不會發生。



四、我國對於新冠病毒世界暴發的對策和可能擔任的角色

雖然國內疫情向好的方向發展,我國的"戰疫"行動也快接近尾聲,但我們仍然不應當放鬆對於病毒擴散的防範,也需要從世界的範圍來重新考慮一些事情,包括重新思考如果新冠病毒在中國以外暴發,我們的對外策略和我們需要擔任什麼樣的角色。如果其他國家暴發新冠疫情,按照路演分析,其醫療體系、社會、乃至政府很可能會陷入癱瘓狀態,需要其他國家為了人類文明這個共同體去共同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可以說,全世界的醫療防護用品的產能,大部分都在中國,而中國自己的產能,才剛開始緩慢爬坡。如果按照理想情況每人一天換一個口罩的話,我們國家幾天的產能也才能滿足十幾億人一天的需求。而如果其他國家也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考慮到病毒回傳國內引發再次疫情的危險,在短期內,我國不太可能大規模對外界輸出大量的製成品的。可能我們在這次與肺炎疫情鬥爭的經驗、重構醫療體系、冶療方案及研發的疫苗和有效藥物等會成為我們幫助它國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所以說,一旦其它國家的疫情開始蔓延,對於我們來說,既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用我們的社會治理體制和醫療治療體系,去幫助其它國家抵禦這種全球性疾病的機會。對於一個以構建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自己未來50年外交政策主導的國家來說,我們已經無法獨善其身,中國必須開始從全球治理的角度來考慮很多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樣去調配自己在這次疫情之後相關物資的生產能力,向哪個國家供給,以什麼方式去供給,他們以什麼代價來獲取這些供給,有償的還是無償的,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幫助他們改進自己的政府執政能力,社會治理體系和醫療體系,都是有待我們去思考的。



五、普通民眾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建議

人類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對病毒的侵襲。從人類對抗病毒歷史來看,病毒性疾病或瘟疫,主要影響的都是免疫功能差的群體。就普通民眾個體來說,可以獨立應對病毒爆發事件應為今後每個人的必修課。

首先是要增強鍛鍊。長期不鍛鍊的人免疫功能差,當病毒流行的時候就會"智能化",主動尋找這類人群。

其次是加強飲食營養,儘量強化自己的免疫能力。有些食品是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比如海參、大蒜、洋蔥,等等。當然有意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食品,在醫生的指導下經常吃點增強免疫力的藥品或保健品也是不錯的方法。只是現在的保健品管理十分混亂,要求個人需要仔細甄別,不要成為那些騙子廠家的犧牲品。

第三是搬離環境汙染地區。特別是空氣汙染,個人認為霧霾為病毒的流行與傳播提供了幫助,且霧霾損害的是肺部,導致肺功能下降。有條件的可以搬離霧霾比較嚴重的地區,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嗎?當然,很多人喜歡大城市的奢華與完備齊全的醫療設施,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第四是增加戶外活動次數。多曬曬太陽,紫外線是老天給我們對抗病毒的最好武器。在沒有抗病毒藥物時期,曬太陽是治療流行感冒最好的手段,對於新冠病毒也是如此。

第五是敬畏自然。人類僅僅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不應當強於其他生物體之上,與自然的合諧相處是人類進步發展的基礎。不食野生動物、不過量採食野生植物,保護自然、與其他生物合諧相處是所有宗教的共同點。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我們不知道它還可以流傳多久,也不知道是否還會二次爆發,更不知道會否在更多的國家爆發,這些都是變數。如果未來出現糟糕的情形,臨時抱佛腳或者恐慌都是無益的,只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做好未雨綢繆才是最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