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小縣城,就要恪守小縣城江湖的規矩!否則,就會處處挨刀

混在小縣城,就要恪守小縣城江湖的規矩!否則,就會處處挨刀

文 | 秦嶺雲杉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小縣城因其經濟總量小,人口少,開放程度低,發展相對遲緩、滯後,難以形成主流文化,江湖氣息可能更重。


混在小縣城,就要恪守小縣城江湖的規矩,否則,人在江湖,就會處處挨刀。


郡縣治,天下安。


今日之各個縣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繁榮,民眾安居樂業,生活愜意、安逸,少了大城市的壓力、緊張、匆忙。然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皆為利往。有人,有社會,就有利益,就會有紛爭。紛爭的結果必然結盟,註定產業盟主、霸主。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東方不敗,各色人等,你方唱罷,我登場,演出一幕又一幕血雨腥風、愛恨情仇的江湖大劇。


無論經濟如何發展,社會怎樣進步,小縣城的社會畢竟還是個熟人社會,過去的宗族、家族、家庭觀念在小縣城的人們心中還根深蒂固,若隱若現,這是一個小縣城人們辦事多靠關係,少依規則,有人好辦事的突出表現,也是普遍老百姓遇事喜歡找熟人,找領導,信訪不信法的主要原因。

混在小縣城,就要恪守小縣城江湖的規矩!否則,就會處處挨刀

江湖之一:官場


小縣城社會結構簡單,各類人群,各種圈子,各個階層界限分明。無怪乎體制內公職人員,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企業職工;非公企業家、職工;個體工商戶,自由創業者;農民、農民工,;外來在小縣城做各類生意者,賣蛋糕、配眼鏡、售黃金首首飾首飾…等等。


在當前人們“官本位”思想意識還很濃厚的小縣城,公務人員是江湖中的東方不敗。又由於小縣城人們天然的沾親帶故,親戚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戰友關係、煙親關係,各種關係粘連、聯通,公務人員一定會形成某種關係的圈子,既是互不認識,毫無工作關係,也會通過某種聯繫而互相連接,辦事上相互給予關照或方便。由此,小縣城人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特例、有“特權”,上學、看病,辦證,出生證、結婚證、駕駛證……,關卡越多,證照越多,江湖的氣息越明顯,作為江湖中的小卒不服不行,不認慫不行。


混在小縣城,就要恪守小縣城江湖的規矩!否則,就會處處挨刀

這只是小縣城面上的江湖。而真正主宰小縣城江湖的還是縣城的“領導”,具體點就是科級以上幹部,特別是那些鄉鎮部門的一把手,也就是一二百人。這些人在大城市是一個職業的象徵,是一個人謀生的手段而已,在古代充其量也是一個小吏,離官還差一大截。現如今在一座小縣城卻實實在在算得上個人物,呼風喚雨,左右逢源。這些幹部、公務人員是一個群體,群體必然有群主,也就是盟主,這就要上一個層級,小縣城就是縣級幹部,

誰是真正的諸侯國盟主,由個人的權力、能力、作為、人品等等決定。


只可意會,不可言說。當你細細地觀察一個小縣城的官場,當你發現某個族姓、某種關係、某些人員在某個時段全部或者大部分有著共同的變化,或升遷,或獲得某種特定利益的時候,你就會啞然失笑,慨嘆,這就是江湖。


江湖之二:飯場


周人以禮治天下,就是在吃吃喝喝中也非常注重上下有序,講究尊卑貴賤。現如今我們對周禮己大部分遺忘或失傳,但在飯局中的禮節、禮儀卻繼承延續了下來。因此,飯場也就成了江湖。在小縣城,由於人們關係的錯綜複雜,親近疏密,利益大小,所以在飯場上你會時時處處感受到江湖。


一場飯局,請誰不請誰,誰為主,誰為賓,誰作陪,為啥事,在什麼檔次的飯店吃,喝什麼檔次的酒,事事都有江湖,處處都是江湖。不同層次、不同圈子的人較少在一塊吃飯。官員們在一塊吃飯,過去吃公款,八項規定出臺之後,少之又少,但官員們之間交流思想、聯絡感情、互通信息的飯局仍然存在。飯局上,座位、說話、夾菜、敬酒處處彰顯參加者的情商、口才、眼色、應變、做人風格,也許一場飯局就決定一個人的進退升降,人生境遇。


混在小縣城,就要恪守小縣城江湖的規矩!否則,就會處處挨刀

還有一類飯局就是官商之間的飯局。小縣城的國有企業管理者或私營老闆設宴請客,主賓往往是縣級以上領導或縣級實權部門的一把手和其他重要人物,邀幾個同檔次或與主賓要好的朋友作陪。飯局中,請客者極盡吹捧、奉承、勸酒、喝酒之能事,一定要讓受請者吃的滿意、聽的舒服、喝的高興,盡顯主賓之尊貴和威儀。


如果說,小縣城官場的江湖是隱形的,孰輕孰重,孰是孰非,孰高孰低,不顯山不露水,像霧像風又像雨,但他卻實實在在在那裡,招之即來,呼之即去,影響、左右一干人的官場沉浮,個人命運。飯場上的江湖就是真刀明槍,武林外傳。一場飯局,誰主誰盟,誰攀的那座山,唱的那支歌,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江湖之三:商場


小縣城商場的江湖也是傳說、傳奇不斷,烽煙四起。小縣城本土的私營老闆大都是泥腿子出身,因機遇,憑膽識,在改革開放之初,挖出第一桶金,隨之謹慎小心,苦心經營,才有了今天之江山。要穩定經營,擴大生產,開拓市場,必須不斷地刻苦學習,提高自我,還要眼觀八方,洞察市場之細微變化,適時順勢而動。更者,還要與小縣城的官員們保持良好關係,結成某種聯盟,在政治上謀些利益和榮譽,以便為自己和自己的企業在縣域內創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


混在小縣城,就要恪守小縣城江湖的規矩!否則,就會處處挨刀

小縣城的私營企業家為了在江湖中爭取一席之地,也必然縱橫捭闔,與同行業既聯合又競爭,運用各種親戚、朋友、同學、戰友和商業關係,為自己企業徵地、融資、用人、生產、爭取項目,拓展市場。其中,個人能力超強,經營業績顯著,人品修為上乘者,自己成為某一行業和領域的領導者,一言九鼎,自然就影響著一批其他的企業家或管理者。當然,由於我國私營企業家先天性不足,私營企業大多壽命不長,由此而

風水輪流轉,城頭不停變換大王旗。


作為我輩,小縣城的一介布衣,初入江湖也許會高喊:“天下風雲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催”,幾年之後,可能也只有感嘆“塵事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了。一派荒唐言,權當茶餘飯後打趣笑料,切勿對號,自尋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