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在山西有座山,名字很響亮,響亮的幾乎都愛取這個名字。這座山就是位於我們山西方山縣的北武當山。然而就這個武當山,以它命名的山,在我國還真不少,盤點下來,經核實有據可查的就有八座,它們分別是:

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河北省武安市古武當山、江西省龍南縣小武當山、湖北省英山縣南武當山、甘肅省金昌市武當山、河北省邢臺市北武當山、福建省泉州市武當山,山西省方山縣北武當山。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這八座山雖都叫武當山,但每個山各不相同,各有千秋,各領風騷。今天我別的武當山不表。光講一下我們山西方山縣的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位於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境內,呂梁山脈中段,南距離石區32公里,東北離太原 216公里。和其它七座武當山一樣,它也是我國的道教聖地之一,並以其“雄、奇、險、秀”著稱,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享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美譽。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一,史蹟人證,名不虛傳的北方道教名山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時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曆史。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北方道教名山北武當山為其中之一。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1.以史志為鑑,北武當山確係道教文化。

據現存碑刻及史志資料講,此山早在唐宋時已有道教活動。據對現存的《永寧州志》考證,北武當山在唐代以前就已形成一處具有道教色彩的朝拜聖地,山頂建有玄天大殿。至於唐之前何時而建,尚待稽考。以後隨著歲月嬗遞,多數廟觀都經過多次毀壞和修葺。其中僅明萬曆年間,就曾進行過兩次大修,當時汾州府慶成王尤敬真武祖師,不惜花費巨金將登山道路改造成石階,並將早已圮毀的玄天大殿修復一新,龍王山遂改稱北武當山,一時鼎盛。另外北武當山上的“龜蛇石”應該堪稱為我國近千處名山自然肖形石中的一一流珍品。據國內有關專家看到北武當山上的“龜蛇石”的這座山峰命名為“水火峰”,這就更符合道教教義且有文化色彩了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2.以座標為據,北武當山確係道教名山。

在我國無論是湖北的武當山,還是山西的北武當山,其主峰均被稱曰為“金頂”。所以,“南頂”和“北頂”就成為明清之際人們對南北兩處武當山最簡明的俗稱。北武當山上仍然保留的明清兩代存的“北武當”石坊和“玄天”石坊,以及山下曹家溝舊有格局基本完整並經過清乾隆年間重修的太和宮(俗稱真武行宮),這些不但可以作為我們考察北武當山歷史的實物座標,而且可以證實,山西的北武當山與湖北武山一樣,無疑同樣都是名符其實的道教歷史名山。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3.以信徒為證,北武當山確係全省的道教活動場所,

北武當山現有住山道士十二人,在家居士180餘人。武當山的道士都為全真派,亦稱全真教全真教有很多清規戒律,主要有:戒律、齋戒、清規、禁忌四種,稱為“科禁威儀”,簡稱“科儀”,其目的在於禁止道士“噁心邪欲、不會放逸。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二,峰崖澗多,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之上

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山峰多、懸崖多、溝澗眾,主要由72峰、36崖、24澗組成,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其各類山峰均造型奇特,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整山由一塊巨大花崗岩構成,獨峰聳立,勢如刀削,從山腳到山頂,懸崖峭壁隨處可見。主要有千仞壁、千尺崖、捨身崖、鷹嘴崖等都十分雄偉壯觀,其中有的崖面光滑如洗,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在國內風景區中並不多,非常罕見。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形成原因主要是:經過漫長歲月的風化浸蝕,造成今日之岩石裸露,主峰突起,巍峨挺拔,四周幾乎都是懸崖峭壁,如神工鬼斧削劈,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

北武當山小金頂建玄天真武廟,並有壁畫、石刻多處。2016年榮升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每年5-10月旅遊高峰。

三,雄奇險秀,實至名歸的三晉第一山

山西的北武當山不但道教文化出名,而且更主要的是自然景緻極有特色,既有雄偉險要的懸崖峭壁和秀美的山河畫卷,又有有千姿百態的奇松和栩栩如生的怪石

(一)雄:踞於群峰間

就在這呂梁市的方山縣的北武當山中,其主峰高高聳立,立高99丈,遠遠高於四周群峰,昂然屹立,力壓群雄,雄踞於群峰之間,遠遠高於四周群峰,氣勢如虹,好一派大氣雄偉之態勢,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二)奇:為石奇松奇

一奇是石奇:即北武當山奇石宛如野山坡的群猴成群結隊,有古猿望日、石豬受難、九龍出洞、石象守山、天壺傾露、石羊朝聖、石龜下蛋、石虎、石蛤蟆、龜蛇鬥智等。最令人稱奇的是“龜蛇鬥智”奇觀,相傳神龜和青蛇不安心修道,互相格鬥,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麈戰,神龜節節敗退,青蛇步步緊逼。其時,恰逢真武大帝返宮,見狀,輕輕用手指一點,龜蛇便動彈不得,從此永久停留在這裡,成千古一絕——“蛇石”虎視眈眈,“龜石”尾臨懸崖,萬斤重石,峭立崖畔,用力一推或經風一吹,便搖搖欲墜,令人心懸,所以又稱風動石,為我國罕見的景觀之一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二奇是松奇:北武當山的松柏奇特叫絕,有鴛鴦松、迎客松、託天松、母子松等。最使人歎為觀止的是“擎天探海松”,其松立於石階半道,樹身技分兩杈,一直刺青天,一枝瞰群峰。近金頂登南天門石階,旁邊陡崖上刻有“喬松”二字,據載為清代道光年間永寧州牧王繼賢手跡。現存喬松樹樁直徑近一米,可以想見其昔日雄姿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三〉險:懸崖陡壁處

北武當山主峰四周幾乎都是陡壁懸崖,只有一條人造“天梯”可攀。來到山腳下,過五里黃土、五里沙路,便是1450餘級就山鑿築的石階,凡險峻之處,設有鐵索扶手。石階一線疊置,從下仰視,宛如“天梯”。遊人攀登,每一步都可聽到悠揚頓挫的“石音”,形成獨特的“石樂”絕景 。沿著石階 ,奇松異石、廟宇石刻,掩沒在蔥鬱的山林植被之中,相間點綴,相映成趣。主要的懸崖峭壁有:千仞壁、捨身崖、鷹嘴崖等。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四)秀:視野畫面中

北武當山秀美的景緻如同美麗的水彩畫。各類山溝澗垂直分佈的植被,其色彩和花期隨季節變化而變化,給北武當山披上了“春粉、夏豔、秋紅、冬白”的盛裝。每當登臨武當之巔,一覽眾山小,但見遠山蒼茫,松風撲面,白雲飄逸;只聞松濤陣陣,山泉潺潺,鳥語唧唧,似琴絃輕撥;夏秋之季,如晴空萬里,金頂之下,叢林景觀相間,似七彩織錦;白雲遠處,群山連綿,猶如萬龍翻騰,極為壯觀。

山西有一山,道教聖地,主峰雄踞巨大岩石上,為三晉第一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